在家宅太久,幾乎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著或者躺著,非常不利于健康。專家表示, 久坐少動是當今典型的靜態(tài)生活方式,會給健康帶來諸多傷害。 比如,身體坐位前傾20度時,腰椎承受的壓力是直坐的幾倍,長此以往可能導致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
一、站立的健康好處
1、站立是一種很好的運動
站立時,心率平均每分鐘會加快10次,人體每分鐘能多燃燒0.7千卡熱量,1小時則是50千卡。 站立能改善姿勢,緩解背部疼痛??梢约铀傺貉h(huán),促進心血管健康。 英國一項研究證實,如果能長期堅持每周5天、每天累計 3小時的站立,效果堪比跑了10趟馬拉松。 這是因為站立時,腿部所有肌肉都在工作,如果再配合走動或其他動作,肌肉活動量變大,消耗的熱量就更多。 如果晴天多出門散步,還對骨骼健康有好處,能預防和緩解骨質(zhì)疏松。

2、有助于改善情緒,提高工作效率
美國研究顯示,站著工作能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工作效率。 人很難長時間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工作50~60分鐘后站起來活動5~10分鐘,不僅有助身體健康,還能有效緩解工作壓力。
二、“站”出健康的3個原則
1、能站著就不坐
很多細節(jié)的改變,可以幫我們養(yǎng)成站立的習慣。 比如,盡量少開車,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坐地鐵 或公交別“搶座”,盡量多站一會兒;站起來接電話,如果是移動電話還可以到走廊里邊走邊接;用小容量的杯子喝水,增加站起來去接水的次數(shù);下午如果感到困倦,可以用站立、走動代替咖啡;晚飯最好吃完立刻刷碗,以免窩在沙發(fā)里長出小肚腩;晚飯后站著看電視,或給花澆澆 水,給魚喂個食,做做家務,開窗跳望一會,都能讓你遠離沙發(fā)。

2、把握好午餐時間
午餐是上班族站起來活動的最佳機會,一定要把握好。最好拒絕外賣,能出去吃就盡量出去吃,否則一整天都在辦公桌前度過了。 如果條件允許,盡量能飯后散散步,既可以緩解困倦感,又能增加運動量,為下午的工作帶來活力。 老年人午餐后也不要馬上午休,最好在屋里溜達10分鐘,或站一會兒再休息。
3、想方設法走“遠一點”
下班回家不妨提前一站下車走回家,既鍛煉身體,又能看看沿路景色,緩解整日的疲勞。開車外出辦事,可以把車稍微停遠一些,增加走路的機會。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站立也要適度,并非站得越久越好, 而且長時間站在原地不動也損害健康,站立的同時要多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