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梅子藥效的傳統(tǒng)詮釋1.docx

梅子藥效的傳統(tǒng)詮釋1.docx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6日 20:36

梅子藥效的傳統(tǒng)詮釋1

梅子藥效的傳統(tǒng)詮釋 (內(nèi)容摘自《青梅本事》) 梅子全身都是寶,讓我們從古籍中引述整株梅樹的各部位藥效的傳統(tǒng)詮釋,敘述如下: 烏梅:別名梅寶、黑梅、酸梅、干枝梅等。梅子果實未成熟為青梅,用百草將青梅煙熏后悶至呈黑色、干燥、堅硬、表面黑霧狀以及不粘手的為烏梅。中藥藥用梅子就是這一種,《本草衍義》上記載:「熏之為烏梅,曝干密藏為白梅」?!毒霸廊珪静荨分姓f:烏梅主治「下氣,除煩熱,止消渴吐逆,治虛勞骨蒸,解酒毒,潤腸止冷熱痢疾,便血尿血,崩淋帶泄,遺精夢泄,殺蟲伏蛔,解蟲、魚馬汗,解硫磺毒。和紫蘇煎湯,解傷寒時氣瘴瘧,大能做汗。取肉燒存性,研末,去腐肉、死肌,一夜立盡,亦其方也?!篂趺吠瑫r具有幫助消化、減低腸胃緊張、減少腸胃平滑肌痙攣的作用。 白梅:《本草???義》上記載,「熏之為烏梅,曝干密藏為白梅」。白梅又稱鹽梅,以青梅未成熟的果實(既六七分熟),先鹽漬再經(jīng)干燥后置入罐內(nèi)密藏而成,貯藏三年以上。白梅味酸澀、咸、性平,主治喉疾、瀉痢、煩渴、梅核隔氣、痰疽、腫毒、外傷出血,功效同烏梅。 梅葉:味酸、性平、無毒。煮濃汁飲之治痢疾、利水、消腫、止痛、散熱毒淤血。 梅根:治風(fēng)痹、膽囊炎、休息痢、煎湯飲治霍亂。 ( 五 )梅梗:主治女性三月習(xí)慣性流產(chǎn),以梅梗三、五 梅汁:能生津、止渴、解暑、解胎毒及治水痘。 梅核仁:味酸、性平、無毒,具消暑、明目、降煩的功效。炒熟服用可治哮喘、咳嗽、乳腺炎和盆腔炎等。 白梅花:味微酸、性平、無毒,主治主治開胃散瘀、生津止渴、清肺熱、去痰壅、解熱降煩、解胎毒。 (文章內(nèi)容摘自《青梅本事》巫勝榮著)

相關(guān)知識

藝術(shù)地詮釋健康文化的“本”
重新詮釋“計劃生育”
武清男科醫(yī)院哪?用治療方法詮釋實力
“胖女孩”引領(lǐng)T臺時尚?超模東小妮深度詮釋蓋婭傳說的東方美學(xué)
蒙特梭利教育蒙特梭利教學(xué)法的現(xiàn)代詮釋
家庭孩子的安全指南.docx
大雨難澆跑步熱 用腳詮釋“營養(yǎng)+ 運動=健康”
孕產(chǎn)婦健康管理第1次產(chǎn)前檢查服務(wù)記錄表.docx
THEZIKIN子菁:從科學(xué)研究到護膚實踐,詮釋問題肌膚科學(xué)家的使命
梅毒治愈后懷孕孩子會被傳染嗎

網(wǎng)址: 梅子藥效的傳統(tǒng)詮釋1.docx http://m.u1s5d6.cn/newsview31964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