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如何減掉過年期間增加的體重

如何減掉過年期間增加的體重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3日 21:30

  俗話說,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吃,我所欲也;瘦,亦我所欲也。二者如何兼得?

  到底怎樣才叫胖

  一個人到底胖不胖,可以通過以下指標來評估。

  體質量指數(shù)(BMI) 目前最常用的指標。計算公式為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18歲及以上成年人BMI在18.5~23.9為正常,<18.5為消瘦,≥24為超重,≥28為肥胖。由于生理性原因,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BMI適宜范圍為20.0~26.9;80歲以上的老年人BMI適宜范圍為22.0~26.9。

  腰圍 在我國,男性腰圍≥90厘米、女性腰圍≥85厘米為中心性肥胖,說明內臟脂肪增多,會帶來比單純性肥胖更大的危害,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源頭。

  人體成分分析 單純通過BMI判斷是超重還是肥胖并不一定準確。例如很多運動員BMI超標,但他們的肌肉含量多,并不是真正的胖。而有些BMI正常者,體內脂肪成分超標。用人體成分分析儀一測,便可一辨真假。

  減重不能減肌肉

  體重的下降是令人欣喜的。這個下降可能是水分的減少、脂肪的減少,但也有可能是肌肉的流失。以肌肉流失為主的體重下降,對身體是有害無益的,因為肌肉流失過多會導致代謝率下降、免疫功能降低、感染風險增加、肌無力等。所以在減重過程中,要密切監(jiān)測體脂含量,以每周體重下降1千克,每月體重下降3~5千克為宜,以脂肪減少為主。

  吃對才能健康瘦

  與其說吃多了會胖,不如說吃錯了才胖。飲食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是攝入的總能量超出了人體的消耗量,因此減重的原則是控制攝入總能量,使其小于每日消耗量。

  碳水化合物

  吃碳水化合物會讓人感到快樂,但它卻是減重路上的絆腳石。減重時,主食是必須吃的,因為主食提供的碳水化合物負責供給機體能量,如果能量攝入不足,機體便有可能將肌肉當作柴火去燃燒,使得肌肉流失,得不償失。

  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碳水化合物的供能以50%~65%為宜。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在50%~55%時,死亡風險最低。因此,減重人群主食的供能比在50%為宜。工作強度小的人群主食的量可減少1/3~1/2,但每天不少于150克(生重)。

  選擇主食時,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選擇優(yōu)質主食,如雜糧飯、紫薯、紅薯、芋頭、蕎麥面、全麥面包、玉米等。避免選擇白米粥、白饅頭、腸粉、河粉、油條、煎餅、炒面、烙餅、甜甜圈等。

  建議愛吃米飯的人群選擇長粒秈米,如泰國香米、印度米、廣東的絲苗米等。其直鏈淀粉含量高、不容易糊化、黏性小、消化速率低。

  按照1∶1的比例進行粗細搭配。蒸米飯時,加些粗糧,增加膳食纖維,控糖抗餓,如黑米、燕麥、蕎麥、豆類等。

  建議少水烹飪、少高壓烹飪。如用烘烤、微波加熱等方式,可以減少淀粉的糊化。

  改變吃飯順序。按照喝湯、吃蔬菜、吃肉或蛋、吃主食的順序吃飯,可使餐后血糖明顯下降。需要注意的是,吃一片菜葉子可不叫先吃菜。蔬菜應至少吃夠100克,肉或蛋吃夠50克,最后再吃主食。

  蛋白質

  蛋白質是除脂肪、碳水化合物之外,人體最重要的三大能量營養(yǎng)素之一,對保持良好的免疫力和肌肉量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減重人群食物中蛋白質的供給量應當控制在總能量的20%~25%,或每日每公斤標準體重[公式如下:18~60歲,身高(厘米)-105;60歲以上,身高(厘米)-100]給予蛋白質1.2~1.5克。

  盡量選擇優(yōu)質蛋白,如雞蛋、牛奶、魚肉、蝦肉、雞肉、鴨肉、瘦牛肉、瘦羊肉、瘦豬肉等。提倡多種食物混合,動物蛋白(如禽肉、魚蝦等)與大豆蛋白和植物蛋白(如堅果、米面等)搭配,可充分發(fā)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

  當然,蛋白質的攝入并不是越多越好,過量攝入易損害腎臟,也可導致肥胖,增加骨質疏松癥、腎結石等疾病的發(fā)生風險。

  脂肪

  油脂能增添香味,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吨袊用裆攀持改希?022)》推薦成年人每天攝入油脂不超過30克,供能占總能量的30%以下。

  建議用帶刻度的油壺定量用油,多用植物油,少用動物油,因為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壞膽固醇。提倡多種植物油混合使用,避免攝入反式脂肪酸,如各種加工食品、油炸食品、冷凍的烘焙食品等。

  維生素、礦物質、

  膳食纖維素

  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素的重要來源。成年人每天攝入蔬菜應不少于300克,其中深色蔬菜應占1/2,水果200~350克。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避免減重過程中因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素缺乏引起的壞血病、對稱性皮炎、便秘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要注意合理選擇食物,還要重視吃動平衡。

  食物攝入量和身體活動量是保持能量平衡、維持健康體重的關鍵因素。建議減重者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保持日常身體活動并增加活動量。每周進行150~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75~150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或者等量的中等強度和高強度有氧活動結合,每周至少進行2天肌肉力量的練習。

  運動方式可選擇快步走、游泳、慢跑、平板支撐、俯臥撐、太極拳、瑜伽、跳操等。

  有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的人群,應在專業(yè)醫(yī)師指導下進行鍛煉。

  管住嘴、邁開腿,規(guī)律進食,保證每日能量攝入小于消耗,持之以恒,你便能聽到世界上非常動聽的三個字:“你瘦了”。

                                  來源:健康報微信公眾號

相關知識

體重過輕如何增加運動量來增重?
體重過輕如何增加體重
體重過輕的人該如何增加體重
如何增加體重
如何增加體重體質消瘦的人如何通過膳食和鍛煉來達到增加體重,增強體 愛問知識人
如何讓自己健康的增加體重?
正常懷孕期間體重增加多少
孕期體重增加過度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孕期如何合理設定體重增長目標?避免體重過度增長?
懷孕期間體重增加多少正常

網(wǎng)址: 如何減掉過年期間增加的體重 http://m.u1s5d6.cn/newsview24524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