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每年評估學生心理健康,務求有實效

每年評估學生心理健康,務求有實效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1日 12:58

日前,教育部印發(fā)通知,組建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詢委員會,委員會正在制訂貫穿大、中、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監(jiān)測計劃,將為學生開展每年至少一次的心理健康狀況評估。

每學年至少一次心理健康狀況測評,比較容易具象量化的信息總是最能吸引公眾關注。每學年一次,會否又成為學校、學生乃至家長的額外負擔,能否科學、有效地起到預警預防的作用,諸如此類的討論旋即開始。

但事實上,此番通知所涉心理健康監(jiān)測安排已非新設,在數月前即有跡象可循。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fā)《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要求各級各類學校配齊心理健康教師,高校按師生比例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且每校至少配備2名。中小學每校至少配備1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彼時《行動計劃》即已明確,組建國家級學生心理健康監(jiān)測專業(yè)機構,“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jiān)測將每年監(jiān)測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并要求建立“一生一策”的心理健康檔案。

上述要求表明,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經系統(tǒng)觸發(fā)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具體干預措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通過諸多個案獲得社會層面海量關注、討論之后,國家層面的主動而為也已提上日程。

用明確下限約束的方式督促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當然不排除有的地方、有的學校可能會將相關要求形式化、負擔化,最終呈現出某種增加師生負擔的面相,甚至重蹈之前安全教育平臺打卡的覆轍。但必須要說,絕不能因為“下有對策”情況的存在就完全畏首畏尾,需要后續(xù)的有效性評估、督促和問責來避免流于形式的問題。重視并督促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不僅應該做,而且已經迫在眉睫。

就在不久前,石家莊某10歲男孩在畫室下課后“走失”讓不少網友揪心,一夜后才經當地應急救援隊介入尋回,“當時孩子渾身哆嗦但頭腦還清楚”,據男生自述“家里給的壓力太大”,家長給排了美術、數學、鋼琴還有繪畫等培訓科目。看起來虛驚一場的學生“走失”風波再一次讓人看到,學生心理壓力的真實狀態(tài),學生課業(yè)負擔、各種渠道的學習壓力總體上一直居高不下,讓不少學生存在嚴重的學習焦慮。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fā)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21~2022)》顯示,小學升初中階段,學生的重度抑郁檢出率從3.3%躍升至8.2%,輕度抑郁檢出率從9.8%躍升至16.5%,增長率是小學四年級到高三之間的峰值,“此后初中生每年的抑郁檢出率持續(xù)上升”。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就在一瞬間,未成年人又何嘗不是如此?面對已經非常嚴峻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教育主管部門推進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項行動,必須要動起來,而且要動真格的。

要看到國家對學生開展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愿望。借此展開,就必然需要更多能落到實處、不走過場的學生心理健康防線構筑。比如每學年至少一次的心理健康評估,不僅要避免模式化的答題,更要警惕提前配備正確答案、統(tǒng)一填寫的做法。

必須正視,學生對此前各種粗放的心理健康監(jiān)測、干預,不乏反感抵觸,不專業(yè)的心理干預導致“咨詢室去一次,不再去第二次”的情緒真實存在。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價值絲毫不比傳統(tǒng)學科教育遜色。

真正的教育,從來都潤物無聲,心理健康教育又何嘗不是如此?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監(jiān)測、跟進和及時干預都應當內化于教育的每一個角落、細節(jié),散落在每一次老師暖心的擁抱、鼓勵和欣賞中。每學年一次評估只是指導執(zhí)行、方便考核的指標,絕非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由此展開和深化的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不僅需要久久為功,更要堅信功不唐捐。

相關知識

教育部要求每學年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一次評估
老年人心理健康評估規(guī)范
評估自理老年人學練運動健身項目的有效性的實施步驟包括()
老年醫(yī)學綜合評估系統(tǒng):如何實現精準醫(yī)療
什么是心理健康,標準是什么?大學生心理健康如何自我評估?
老年人健康管理實務(28頁)
健康評估
健康評估報告(42篇)
健康狀況評估
體檢要評估心理健康,該怎么查?

網址: 每年評估學生心理健康,務求有實效 http://m.u1s5d6.cn/newsview18521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