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怎樣許愿才最靈驗?“三個須知”和“三個切記”助君心想事成。

怎樣許愿才最靈驗?“三個須知”和“三個切記”助君心想事成。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4月25日 11:04

 生活中遇到難事或有所求,很多人都會去寺院里許愿,希望能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和護(hù)佑,來幫助自己實現(xiàn)愿望或度過難關(guān),但是怎樣“許愿”才最靈驗,更容易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呢?

1須知佛菩薩面前眾生平等

很多“信佛人”在生活中遇到難以解決的事情或有所希求時,就會到寺院向佛菩薩“許愿”,求佛菩薩加持庇佑,幫助自己解決問題,如求財、求子、求姻緣、求事業(yè)、求平安、求健康長壽等等,不一而足。

 有些人覺得拜佛許愿就像求人辦事一樣,事情辦好了,要帶著禮物去答謝,不然神明可能會不高興,所以就許諾一旦愿望成真,就修廟、造像等等,來“還愿”報答佛菩薩。其實佛菩薩大慈大悲,發(fā)愿救度一切眾生,又豈會是凡夫心所理解的那樣狹隘呢?

我們需要明白:佛菩薩面前眾生平等,無論你有沒有“許愿還愿”,佛菩薩都在加持庇佑著我們。

2須知佛菩薩無處不在

佛菩薩的法身清凈廣大,周遍十方,無處不在。佛菩薩一直在我們身邊,只是凡夫的煩惱心與佛菩薩的清凈法身不相應(yīng),所以即使佛在眼前,我們也見不到。

諸佛菩薩為利益、圓滿眾生,發(fā)無量的清凈大愿,但凡眾生有一絲善心、一點正念,佛菩薩都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加持庇佑我們、救助我們。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不管我們有沒有“許愿”,十方諸佛都不曾放棄我們,就像母親不會放棄自己的孩子一樣,只是很多時候,孩子不想母親,不肯聽母親的話,佛菩薩的加持我們感應(yīng)不到而已。

3須知佛法不講“許愿”而倡導(dǎo)“發(fā)愿”

在佛教中,“發(fā)愿”一詞更為常見,其指向也比摻雜了民間信仰的“許愿”更加明確,用途也更為廣泛。 

發(fā)愿,是我想要去做什么;許愿,則是我想要得到什么結(jié)果。前者是在因上而言,后者是求果相。

許愿是把希望寄托于神秘的外力保佑,而發(fā)愿是策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力量,在這個愿力的引導(dǎo)下去實踐,靠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佛法不講“許愿”,而是倡導(dǎo)“發(fā)愿”。

過去諸佛菩薩在初發(fā)心時都有發(fā)愿,并且貫穿修行始終,直至成佛,如阿彌陀佛四十八大愿等;而歷代祖師也各有發(fā)愿,且有不少發(fā)愿文流傳于世,如《怡山發(fā)愿文》等。

 

要知道,我們平常所“許”之愿,往往與諸佛菩薩、歷代祖師所發(fā)的專為利益眾生、圓成菩提的愿不同,而每多關(guān)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這與佛法引導(dǎo)眾生發(fā)愿的初衷是存在一定距離的。雖然如此,但諸佛菩薩無時無刻不在憫念眾生,即便是“許愿”,也還是能夠得到佛菩薩的加持。

既然佛菩薩一直在加持眾生,同樣是愿,為什么我們所“許”的愿有的靈驗了,有的卻沒有呢?到底怎樣"許愿"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呢?

 

切記要誠心不疑

佛前許愿,心誠是關(guān)鍵。許愿時要專心,專一至誠,才容易獲得感應(yīng)。不要有疑心,不好一邊許愿,一邊半信半疑。這樣很難做到真正的誠心敬意,而使感應(yīng)的機(jī)率變小。

切記要符合因果

 

所謂“許愿”,就是于生活中有所求,我們所求的要切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要符合因果規(guī)律,不能憑空祈求。

比如,每年高考之前,一些家長會求佛菩薩加持,孩子能考得好,考上重點大學(xué),或者考多少分以上等等。但如果這個孩子正常發(fā)揮也就考200多分,我們向佛菩薩“許愿”讓孩子考到600多分,這個愿通常是不會實現(xiàn)的。“還愿”建再大的寺院都沒有用,因為世間之事,需要因緣條件具備才能成,佛菩薩并不能幫我們違背因果規(guī)律。

此外,“許”的是不善的愿也不可行。比如希望競爭對手倒霉,自己通過違法的手段獲得錢財、地位等等,這些是不會實現(xiàn)的。這些不善愿,帶來的都是惡業(yè),是讓我們受苦的因,佛菩薩憐憫一切眾生,要度眾生離苦得樂,怎么可能幫眾生造惡業(yè)?

切記莫把佛菩薩當(dāng)保姆

 

佛菩薩很慈悲,但不是你的保姆和傭人,不要事事要求佛菩薩替你辦好,佛菩薩不鼓勵增長你的惰性和自私。佛菩薩的加持護(hù)佑,是希望啟發(fā)你的善心正念、佛性智慧和淡化你的我執(zhí)傲慢。

    許愿表達(dá)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希望,對于釋放人生的現(xiàn)實壓力、自我約束和克服困難都有積極作用。

    愿望實現(xiàn)后需要還愿,許愿時許了什么愿,按什么還就可以了,如許愿時沒許具體還愿方式,到許愿的佛菩薩面前恭敬禮拜,表示感恩。還愿體現(xiàn)了人性美好的感恩報恩品德。

佛菩薩于眾生無所求。我們“許”的愿,實現(xiàn)也好,未實現(xiàn)也好,都是佛菩薩觀眾生得度因緣,再隨緣化度眾生。所有的目的,或培植善根,或積累福德善緣,都是為了讓眾生更好地悟入佛道,修行解脫。

如果想要“許愿”更快地實現(xiàn),自己也要多做善行、善業(yè),有善因善緣,才會有善果。佛菩薩的加持是助緣,并不是像交易一樣,佛菩薩給我們想要的,我們再“還愿”給佛菩薩什么好處。在佛教中,“許愿”不如發(fā)愿、行愿,依教奉行,才最容易得到佛菩薩的加持。

相關(guān)知識

怎樣許愿才最靈驗?“三個須知”和“三個切記”助君心想事成。
泰山碧霞祠許愿還愿方式
如何到泰山碧霞祠許愿還愿?
飯后怎么做才健康 三個要點必須要牢記
學(xué)處|怎樣“許愿”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薩加持?
如何正確許愿和還愿
到寺院拜佛,如何正確“許愿”和“還愿”?
佛前許愿求事業(yè)怎么說
許愿和還愿有什么講究?
向菩薩許愿后必須還愿嗎?許愿后多長時間去還愿?謹(jǐn)記3大講究

網(wǎng)址: 怎樣許愿才最靈驗?“三個須知”和“三個切記”助君心想事成。 http://m.u1s5d6.cn/newsview117800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