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夏日冷泡茶三大誤區(qū),千萬別再這么泡了!

夏日冷泡茶三大誤區(qū),千萬別再這么泡了!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7日 19:37
冷泡茶優(yōu)勢

如此一來,冷泡茶也意外擁有了一些熱泡茶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從品飲體驗方面整理為以下幾種:

咖啡堿含量少,利于睡眠

冷泡茶通常是以常溫純凈水或放涼的白開水沖泡,由于沖泡水溫較低,能有效抑制茶葉中咖啡堿物質的析出。

▲福建農林大學中國白茶研究所等研究員沖泡白毫銀針對比研究結果

如上圖不同水溫沖泡白毫銀針的研究結果所示,4℃冷水浸泡15小時的咖啡堿含量,仍低于沸水熱泡1小時的含量。

由此可見,咖啡堿易溶于高溫熱水,在冷泡茶中的析出量少而慢,夏日飲用不容易造成尿頻、尿急,引發(fā)失眠等現象。

釋放低沸點芳香物質,清香持久

茶葉中富含各種芳香物質,可分為十余類:醇、醛、酮、酸、酯、內酯、酚及其衍生物、雜環(huán)類、雜氧化合物、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等。

這當中大多數為脂溶性芳香物質,可溶于水的沸點是不同的,冷泡時釋放的是茶葉中的低沸點芳香物質,更多的高沸點芳香物質難以析出。

因此,冷泡茶雖不如熱泡茶香氣馥郁,但勝在清香撲鼻,絲絲縷縷、持久不散;而高溫釋放的茶香持久性相對較弱,易隨溫度降低而散去。

低溫冷泡,口感更清甜

茶中內含物質的釋放與沖泡水溫有關,如咖啡堿易在高溫中釋出,而呈鮮味的氨基酸則在低溫下也可以很好的析出。

▲綠茶和烏龍茶的原葉型態(tài)冷熱泡對比結果圖

據第九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發(fā)布的綠茶和烏龍茶的原葉型態(tài)冷熱泡對比的研究表明,綠茶冷泡兩小時的氨基酸含量,就已高于熱泡第一道綠茶中的氨基酸含量。

可見,在低溫冷泡下氨基酸不容易被破壞,能更完整地析出,且冷泡兩小時的綠茶中茶多酚含量遠低于熱泡第一道,造就了冷泡茶比熱泡更鮮甜的口感。

冷泡茶誤區(qū)

冷泡茶雖好,但剛接觸的茶友們在家DIY冷泡茶時難免會碰到一些誤區(qū),導致冷泡出來的茶湯口感不佳。

在此,小懂就來為大家整理一番冷泡茶常見的三大誤區(qū),夏天想嘗試冷泡茶的茶友們,不妨參考一番~

冷泡茶要不要洗茶?

喝慣了熱泡茶的茶友們,泡茶時總喜歡洗一道茶,再正式沖泡飲用,轉而選擇冷泡茶時難免改不掉這個習慣。

其實,適合冷泡的茶葉通常是原料鮮嫩、發(fā)酵度低、年份新的綠茶、黃茶、新白茶、清香型烏龍茶、高等級紅茶等。

上述的這些茶葉,一般是不需要洗茶的,在冷泡時可直接投入常溫的瓶裝純凈水中,輕晃瓶身充分浸潤茶葉后,再適當冷藏即可。

茶葉熱泡后冷藏=冷泡茶?

冷泡茶的定義很簡單,就是用冷水沖泡茶葉,水可選擇晾涼的涼白開或常溫礦泉水,甚至是用冰塊來冷萃茶葉均可。

但將茶葉熱泡后,再進行冷藏的茶則背離了冷泡茶的定義,這與熱茶放涼是一樣的性質,不能等同于“冷泡茶”。

這種熱水沖泡后冷藏的茶,只能說是“冷卻茶”,雖然茶湯入口也是涼的,經熱水沖泡的口感卻沒有冷泡茶那般清鮮爽口。

冷泡茶可以一直浸泡?

冷泡茶有別于傳統(tǒng)熱泡茶的特點之一,就是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沖泡,才能泡出茶的好滋味,但這不代表冷泡茶適合一直浸泡著。

一般冷泡茶的浸泡時間不宜過長,常規(guī)冷泡法建議時長為4-8小時,風味最佳。隨著時間的不斷增加,茶葉中內含物質釋放的更多,口感也更接近于熱泡。

從衛(wèi)生角度出發(fā),冷泡茶也不建議浸泡太長時間,低溫冷藏下雖然會抑制微生物繁殖、細菌滋生,也只是速度減慢,不代表消滅了。

因此,夏日飲用冷泡茶注意保持健康衛(wèi)生,冷藏時采用密閉的瓶子為宜,茶葉冷泡好后最好在24小時內飲用完畢,以免微生物繁殖。

以上三大冷泡茶誤區(qū),茶友們在嘗試冷泡時可以參照避免哦~ 大家還知道哪些冷泡茶誤區(qū)?歡迎評論區(qū)留言分享討論~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冷泡茶由于溫度較低,對腸胃的刺激性相對較大,夏天飲用不可貪杯,尤其腸胃虛弱的人不建議喝冷泡茶!

相關知識

痛經有3個誤區(qū) 千萬別走進去
泡澡1小時=走路30分鐘?這些泡澡常識千萬別忽視
這樣喝茶你就錯了 飲茶有6個常見誤區(qū)
老寒腿在冬季不宜泡腳 防治有三個誤區(qū)
千日紅泡水喝的禁忌
冬蟲夏草泡水喝的禁忌
千日紅泡水喝的功效
如何健康喝水 6個誤區(qū)千萬別犯
錯誤洗臉=毀容?!這些護膚誤區(qū)你千萬別闖!
冬病夏治有哪些誤區(qū)

網址: 夏日冷泡茶三大誤區(qū),千萬別再這么泡了! http://m.u1s5d6.cn/newsview34500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