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夏季必讀:戶外運動的補水原則

夏季必讀:戶外運動的補水原則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6日 23:33

   戶外活動時因為肌肉緊張,體內(nèi)代謝會產(chǎn)生很多的熱量,使體溫身高,人體通過呼吸的水汽、排汗等方式帶走這些熱量,這種呼吸、排汗等方式帶走的水份的量是很驚人的,如果不適時補充,便會影響到心血管功能的運作了,甚至出現(xiàn)肌肉痙攣、代謝紊亂等現(xiàn)象,體溫調(diào)節(jié)也會失去平衡。因此戶外活動中一定要及時補充水分。

夏季必讀:戶外運動的補水原則

  小編推薦:

  步行比跑步更能保護心臟     高爾夫球桿的種類解析

  對于水份的過度流失,人的身體無法及時發(fā)出警告訊號,其信號機制是相對遲緩的,當感覺到口渴時,其實已經(jīng)是失水相當嚴重了,因此要做的就是在口渴之前就應該飲水。比較正確的做法是,在運動中,每隔15-20分鐘就要飲水150-300ml,這樣才可以保持較好的體力和運動能力,這個飲水的原則應該是少量多次,就是每次喝少量的水,但要經(jīng)常性地喝,大約是十分鐘喝兩口的量吧。

  單單在運動中飲水還是不夠的,因為從飲水到被吸收后利用大約要20~30分鐘的時間,因此要在運動前就要有意識地飲入一定量的水了,一直飲用至運動結束后還要繼續(xù)補充。運動前的飲水量一般在500ml左右。運動后的飲水則盡量補充。

夏季必讀:戶外運動的補水原則

  如果一次性喝下大量的水,因為胃腸道的吸收需要一定時間,反而會使飲用的水集中在胃里,使有飽脹感和阻滯感,同時會使血液中鹽的含量比例降低,使細胞滲透壓降低,導致鈉代謝失調(diào),容易發(fā)生肌肉抽筋等現(xiàn)象,這樣一方面不能真正達到補充水份的目的,一方面對身體不利,影響了運動。

  平常的戶外運動中,如果使用水瓶飲水就容易出現(xiàn)一次飲水過量或者等到口渴才喝水,或者等到有空才喝水的情況,因為使用水瓶飲水需要在腰間、或者在背包、或者在自行車架等取下水瓶才能飲用到,都有一定的不便,人的潛意識里會抗拒這種不是很方便的操作,因此導致飲水次數(shù)減少或者一次飲水量過大的情況,如果使用帶水管伸過肩膀的水袋飲水,因為基本一低頭就可以喝到水,并且喝水時可以解放雙手,因此在建立了經(jīng)常性喝水的意識時,不論徒步爬山或者自行車運動等,使用水袋飲水都越來越受到戶外愛好者的青睞了。

  更多內(nèi)容請關注飛華健康網(wǎng)養(yǎng)生頻道http://ys.fh21.com.cn/

  細數(shù)高爾夫選手必備     高爾夫與養(yǎng)生的關系

  猜你喜歡:

  戶外運動中飲用什么樣的水也是有講究的。人體流的汗液中98%~99%是水份,其余主要為鉀、鈉、鈣、鎂等無機鹽。有經(jīng)驗的戶外運動愛好者都有這樣的體驗,大量出汗干后的皮膚,包括臉上、手上等表面都會有一層白白的結晶鹽,一摸可以見到它們簌簌地掉落,這些就是流汗從體內(nèi)帶走的無機鹽了。大量流汗導致了這些無機鹽的大量流失,使得人體的壓力處于不平衡的失調(diào)狀態(tài)。鎂能促進糖原分解,有助于細胞維持有氧氧化,缺鎂時,葡萄糖通過無氧酵解途徑產(chǎn)生乳酸,引起肌肉肌酸痛和痙攣。鎂還是是鉀進入細胞和鈣進出細胞所必須的。鎂和鈣負責三磷酸腺苷(ATP)等高能磷酸化物的產(chǎn)生,這是肌肉運動直接使用的、必須的。其他無機鹽如鈉等也擔負著各自重要的作用,缺乏或者失衡時均有不利的影響,影響身體健康和運動成績。因此,運動時宜飲含糖量為5%以下并含有鉀、鈉、鈣、鎂等電解質(zhì)的堿性飲料,來同時補充水份和電解質(zhì),中和代謝產(chǎn)生的酸性物質(zhì),以盡快消除疲勞,恢復體內(nèi)平衡,保持運動能力,單飲純水對戶外運動來說是不大合適的。

相關知識

夏季戶外運動防護
夏季戶外運動怎么預防中暑
適合春季的戶外運動有哪些
冬季必練的三款戶外健身運動
戶外健身運動指南
戶外運動
強化夏季跑步防范意識,一文讀懂夏季室外跑步注意事項!
夏季養(yǎng)生保健的四大原則
冬季戶外運動健康防護.docx
戶外運動愛好者必須了解的常見運動損傷及處理原則

網(wǎng)址: 夏季必讀:戶外運動的補水原則 http://m.u1s5d6.cn/newsview32308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