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夏至將至,陽極陰生,不想留下一身???夏至節(jié)氣養(yǎng)生指南!

夏至將至,陽極陰生,不想留下一身病?夏至節(jié)氣養(yǎng)生指南!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7月11日 02:21

夏/至/將/至

本月21日,農(nóng)歷五月十六,今年的“夏至”就到了。

“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strong>

夏至的這一含義,體現(xiàn)著古人陽極陰生、周而復始、陰陽平衡的自然哲學智慧。

夏至 · 節(jié)氣

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大節(jié),一般在每年的6月21日前后。夏至,是北半球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夏至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養(yǎng)生節(jié)氣,此時人體陽氣升浮,感受天地氣機。血易漂浮,氣形散無規(guī)律。夏至過后,陽極陰生,陰氣居于內(nèi)。天地之間陽氣開始向下用力。從夏至到冬至,陽氣漸漸收斂下降。

《恪遵憲度抄本》有云:“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p>

夏至,夏為大,至為極,萬物到此壯大繁茂到極點,陽氣也達到極致,夏至無疑是一年之中的大日子。

夏至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四個日子(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之一,陽旺至極,一陰始生,夏至也是非常重要的養(yǎng)生時機。

夏至節(jié)氣養(yǎng)生要點

俗話說:冬至一陽升,夏至一陰升。夏至與冬至這兩個節(jié)氣都是陰陽轉換的階段,所以此時養(yǎng)生,既要注意保護陽氣,也要靜心養(yǎng)陰。

夏至起居——晚睡早起加午睡

夏至起居要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可比秋冬季晚睡一些,但要堅持早起,至少保持每天有7~8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

午睡是夏季養(yǎng)生保健的重要方法,既能補償夜間睡眠的不足,又能順應人體生理特點的養(yǎng)護需要。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30~60分鐘為宜。

需要注意的是,夏天無論多熱,都不可以袒露在外,可在腹部蓋上毛巾被,以免受寒。

夏季可堅持溫水洗澡,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因為溫水沖澡時的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可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

夏至飲食——多酸多咸少油膩

夏至時心氣旺而肝腎弱,酸、咸之味可以補益肝腎,滋肝腎之陰。

同時酸味食物具有收斂的作用,可固表止汗、收斂心氣,如山楂、烏梅、番茄、檸檬、柑橘等。

而夏至人出汗較多,身體里的鹽分會隨著汗液一起排出體外,吃些咸味的食物,可以補充身體流失的鹽分,如海帶、紫菜、蝦等。

對于暑熱夏季食欲不振的人,夏季早餐時吃幾片生姜,有助于消化吸收,暖胃升陽。

此外,夏季飲食還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肥甘厚味,多吃點綠豆、薏苡仁、小米、鴨肉等清補食物,可以避免苦夏。

胃口不好的時候,我們可以煮點八寶粥,搭配一些蓮子、白扁豆、茯苓、薏米、芡實、懷山藥之類的更好,不僅營養(yǎng)好消化,還能幫助健脾祛濕!

平時就脾虛的朋友,除了多喝八寶粥,還可以吃一些八珍丸、苓陳益中丸、四神湯散、五指毛桃茶等,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

切忌為貪圖一時暢快,大量食用寒涼之品。夏月伏陰在內(nèi),《頤身集》有載“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故西瓜、綠豆湯等雖是解渴消暑之品,也不可過食或冰鎮(zhèn)食之,避免損傷脾陽。

夏至運動——和緩舒適量要小

夏至陽氣最旺,陰氣初始。

適度運動可以順應陽氣的向上升發(fā),使之不受阻礙,助人體氣血通暢。如果運動太過,汗出過多,反而會耗散陽氣,同時也損耗陰氣,不利于對初生陰氣的養(yǎng)護。

所以,夏至時節(jié)的運動很有講究。運動時間以清晨或傍晚較涼爽時為宜,運動方式以散步、慢跑、太極拳為好,不宜劇烈活動。

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不運動會讓氣血瘀滯不通;而動起來后血脈暢通,能助陽氣升發(fā),通過排汗把郁積在體內(nèi)深層次的寒濕熱毒排出來!

可以在一早一晚多活動,慢跑、快步走、八段錦、瑜伽、跳操這些都可以,平時沒有運動習慣,或者氣血比較虛,動不了多久就累的朋友,我最推薦散步—快步走—散步,交替進行,這樣不會太累,容易堅持下來。

身體特別淤堵的朋友,除了運動,可以多推推肝經(jīng),泡泡腳,作為一個“坐家”(每天坐著工作至少8小時),我強烈推薦每天推心腹5分鐘,可以同時疏通五臟六腑的經(jīng)絡呢!

手掌由心窩開始向下推到小腹,反復推5分鐘。雙手或者單手都可以。如果有阻滯點(硬塊、痛點、「氣團」或「水槽」),一定要反復推揉,將其推開揉散。

心窩到小腹這一段,有任脈、腎經(jīng)、胃經(jīng)、脾經(jīng)、肝經(jīng)、膽經(jīng),可以說五臟六腑之經(jīng)絡無不匯集于此。

而且,腹部也是最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特別是久坐、脾胃不好、愛生氣、大便不通、濕氣重的人,這個地方容易有細微的硬塊、結節(jié)、氣團、痛點,多推推把經(jīng)絡里的痰濕濁氣都清掃出去!

夏至情志——心態(tài)平和忌動怒

夏季炎熱,易使人煩躁倦怠,故應努力保持心平氣和、心胸寬闊、精神飽滿、樂觀向上,切忌動怒發(fā)火。常常靜坐,排除心中雜念,或聽一曲舒緩音樂,皆可減慢呼吸,使心臟得到休息。

嵇康在《養(yǎng)生論》中說炎夏“更宜調(diào)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此即“心靜自然涼”,這里所說就是夏季養(yǎng)生法中的精神調(diào)養(yǎng)法。

夏至保健小妙招

01泡腳除濕

古人云“長夏多生濕病”。

夏至節(jié)氣,可在每天睡前1小時,用熱水泡腳20分鐘,使身體微微汗出。這樣可以很好地刺激足部經(jīng)絡,起到健脾祛濕、通經(jīng)利水、緩解疲勞的作用。

2艾灸補陽

夏至體內(nèi)陰陽氣皆少,處于“外熱內(nèi)寒”之時,是扶陽祛寒的最佳時機。

可以通過艾灸任督兩脈的方法,生發(fā)陽氣,調(diào)養(yǎng)氣血,補充人體元氣。

取督脈:大椎、至陽、命門;任脈:膻中、關元、神闕、巨闕穴,艾灸,每個穴位艾灸20~30分鐘。

在灸前,喝淡鹽溫水,防止在施灸過程中汗流過多,而引起虛脫。灸完后閉上眼睛靜休15分鐘,平復氣血。

3按摩養(yǎng)心

點按極泉穴

定位:上臂外展,在腋窩正中,動脈搏動處。

手法:以拇指指尖點按極泉穴2~3分鐘,以微感脹痛為宜。

極泉穴屬手少陰心經(jīng),經(jīng)常按摩此穴,能起到溫通心陽的作用,也可促進新陳代謝。

揉按期門穴

取穴:坐位或者仰臥位,自乳頭垂直向下摸兩個肋間隙,按壓有酸脹感,即為此穴。

手法:用雙手拇指按揉期門穴36次,力度適中。

期門穴是人體足厥陰肝經(jīng)上的主要穴道之,經(jīng)常按摩此穴,可疏肝理氣、排毒解熱。

夏至養(yǎng)生,十個禁忌不要犯

不開窗通風

夏季不少人怕熱,閉窗室內(nèi)吹空調(diào)。潮濕悶熱、通風差的室內(nèi)易引發(fā)中暑,而且使用空調(diào)不開窗換氣,空氣質(zhì)量會變差反而致病會變差,反而致病。

忌:常吃隔夜菜

夏天剩菜剩飯長時間放置,容易產(chǎn)生亞硫酸鹽等有害物質(zhì),輕者出現(xiàn)腹痛、腹瀉、嘔吐等情況,重則導致食物中毒等問題。

渴了急喝水

突然大口飲水可導致心腦血管供血不足,引發(fā)心絞痛甚至心衰等病癥。夏天喝水要少量多次,不要等到渴得難受再喝水。

冷飲不離手

大量的冷飲進入胃腸道后,會干擾腸胃的正常蠕動,導致消化功能失調(diào),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嚴重還會誘發(fā)腹痛、腸易激綜合征等不適。

沖洗冷水澡

在涼水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縮,還會引起血壓上升、心臟供血不足等情況,尤其是有高血壓的老人。沖涼水澡還容易誘發(fā)哮喘、氣管炎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以及胃腸疾病。

整天不出汗

現(xiàn)代人的生活方式大部分是多吃少動,容易形成脾虛濕阻的體質(zhì),這樣的體質(zhì)最需要鍛煉出汗。夏天早晚天氣涼爽的時候,在戶外鍛煉半小時。

熬夜不休息

夏季晝長夜短,不少人會漸漸覺得晚間睡眠不足,因此建議在23點前入睡。午睡對防病養(yǎng)生也起著關鍵作用,可以緩解一上午的疲勞。

飲食攝入不足

夏季身體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勞、沒胃口。天再熱,也要適當吃些瘦肉、魚、豆奶、雞蛋等補充營養(yǎng),食欲不好時可變換一下口味,吃蓮藕、冬瓜、絲瓜、扁豆等夏令食品。

整夜開空調(diào)

長時間吹空調(diào)、風扇,會使寒氣凝滯在身體里,使身體的氣血運行受阻,很容易出現(xiàn)感冒、頭痛、鼻塞、面癱等病癥。

情緒太激動

夏季天氣燥熱,人們?nèi)菀住扒榫w中暑”。平日可以給親人朋友打電話,傾訴、表達一下情緒,或者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

夏至食療方

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

烏梅冰糖飲

【材料】烏梅15克,山楂5克,玫瑰花5克,陳皮1瓣,冰糖適量。

【做法】材料加水500-1000毫升,大火滾開后轉小火煮30分鐘,加入冰糖適量,放溫后服用。

烏梅冰糖飲出自中醫(yī)經(jīng)典著作《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其記載烏梅“收而不澀,能生津液”,能消食積。冰糖補益中土以搭配烏梅酸甘化陰之余又能兼能清潤,兩者相配,能使在外的火熱燥得以收斂,且無寒涼降火藥物損傷脾胃之弊,最適合夏至暑熱之時飲用,戶外工作者、易于上火煩躁者尤宜。若飲食積滯重、不欲飲食者,可酌加少量陳皮、山楂理氣消食;自覺煩躁嚴重者,可加玫瑰花疏肝解郁。

【小貼士】烏梅冰糖飲偏酸,且含一定糖分,消化道潰瘍及糖尿病患者慎食。

絲瓜薏苡仁老鴨湯

【材料】老鴨1只,薏苡仁50克,絲瓜1根,蓮子50克,姜片、蔥適量。

【做法】老鴨放入沸水汆燙后,用清水洗凈,切大塊放鍋里,焯去血水。薏苡仁、蓮子用清水浸泡1小時,備用。絲瓜洗凈,切塊。砂鍋內(nèi)加入清水燒開,將老鴨、薏苡仁、蓮子、蔥、姜放入鍋中,煮開后轉小火煮2小時,加入絲瓜,將熟時加入鹽和味精調(diào)味。

【健脾養(yǎng)心】

八寶荷葉飯

【原料】鮮荷葉(若用干荷葉需先用水泡軟)1張,芡實、蓮子、薏米各15克,糯米50克,大棗10克,荸薺及百合各60克。

【做法】百合、糯米、蓮子、薏米、芡實洗凈,泡脹。荸薺切成如豌豆大小的丁。以上各料用荷葉包裹,馬蘭草扎緊,放入鍋中,加水沒過,煮開后改文火繼續(xù)煮1小時取出,翻扣在湯盤內(nèi),打開荷葉即可食用。

【健脾祛濕,益肺滋腎】

百蓮四寶羹

【材料】銀耳、蓮子、百合、麥冬各6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上料放入鍋中,加清水1000克,大火燒開,改用文火煨1小時左右。

滋陰潤燥,養(yǎng)心安神

白扁豆粥

【材料】炒白扁豆20g,粳米50g。

【做法】鍋中加約3碗水,大火燒開后倒入提前泡好的白扁豆和粳米,再次煮開后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杉舆m量冰糖調(diào)味。可作為家常食療常食。

【補脾胃,和中化濕】■

養(yǎng)生,就是順應大自然的變化,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愿你這個夏天身體暢通、元氣滿滿!

#健康養(yǎng)生#

夏天一動就狂出汗?不是熱,是寒!拍這5個部位,讓陽氣歸位!

《黃帝內(nèi)經(jīng)》:養(yǎng)生先辨體質(zhì),氣虛血虛別亂補!

八段錦:一個動作就是一味藥!3個月后身體差距驚人!

相關知識

【楊劍橋】 夏至節(jié)氣膳食推薦及易發(fā)疾病預防——今日夏至!
暴熱夏至消暑別傷了陽氣
24節(jié)氣之夏至要如何養(yǎng)生?
夏至三候:陰陽轉化時,半夏感陰生,起居需平衡
【東方24節(jié)氣·夏至】最長白晝的養(yǎng)生智慧:夏至健康守則 健康課堂
夏至時節(jié)宜“養(yǎng)陽生陰”,怎樣調(diào)整飲食結構?
24節(jié)氣之夏至養(yǎng)生要注意哪些?
夏至養(yǎng)生
冬至養(yǎng)生指南
2021夏至節(jié)氣

網(wǎng)址: 夏至將至,陽極陰生,不想留下一身病?夏至節(jié)氣養(yǎng)生指南! http://m.u1s5d6.cn/newsview153572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