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在上一篇(除了小麥過敏,這種疾病也不能吃面食),我們了解了什么是乳糜瀉,以及無麩質飲食對這類疾病的重要性。事實上,很多沒有確診乳糜瀉或其它麩質不耐受疾病的健康人士,也自主選擇減少甚至不吃任何含麩質的食物。那么,無麩質飲食(Gluten-free diet)對所有人都有健康益處嗎?
撰文 | Qianqian Ni
制版 | 趙利
越來越流行的無麩質食品
近些年,無麩質食品尤其在歐美國家變成了搶手貨。在美國,2013年的相關數據顯示,健康人士對無麩質食品的需求量大幅增長,無麩質食品的銷售額達到約100億美元。相同幅度的增長也同樣出現在英國。
這跟生廠商和經銷商的大肆宣傳,以及隨處可見的醫(yī)療文獻的報道有關。傳媒多傾向于夸大無麩質食品的好處,導致部分大眾認為麩質對健康有害,以為避免麩質就等于健康的飲食習慣,或者無麩質飲食有利于減肥。
無麩質食品更有營養(yǎng)嗎
早先的研究發(fā)現,無麩質食品通常缺乏膳食纖維,鐵以及維生素B群;不少加工過的無麩質食品都含有較高的油脂、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臟病風險),蛋白質和鹽 [1]。
現今的一項觀察研究中,比較了悉尼四大超市中的十種食品種類,包括干意大利面食,面包,即食早餐谷類,谷物棒,蛋糕混合粉/蛋糕,甜餅干,冰淇凌,玉米和薯條,腌制及加工的肉類,糖果類等食品,共3000多個無麩質和有麩質食品。
與有麩質食品對比,無麩質食品特別是意大利面食和面包含有較少的蛋白質;但是,無麩質面包和即食早餐谷類含有較高的纖維。這些證據與早先的研究有所矛盾,蛋白質較少或許是因為早先的研究比較的食物種類不同,在這項研究中,無麩質加工肉類的蛋白質是高于有麩質的。另外,在澳大利亞,政府并沒有強制要求廠商在營養(yǎng)標簽上注明纖維的成分,因此這項研究中關于纖維的數據可能不準確。
研究結論認為,無麩質意大利面的營養(yǎng)成分不及有麩質,但是無麩質和有麩質的面包和即食早餐谷類的營養(yǎng)成分并沒有顯著區(qū)別。其它種類的無麩質食品營養(yǎng)成分也并沒有優(yōu)于有麩質食品 [2]。
雖然這項研究比較了多種食品,但是仍然有局限性。
第一,只分析了食品的總能量、飽和脂肪、總糖類、鈉(鹽)、蛋白質和食物纖維,并沒有分析任何微量元素(礦物質和維生素)、其它脂質類別比如反式脂肪,膽固醇等。
第二,研究的食品種類不適宜,例如加工過的肉類本身就是不健康食品(含有較高的脂質和鹽)。不管這類食品是不是有麩質,都不能將其轉化成健康食品。
在另一項相類似研究中, 研究員不僅詳細的比較了大量營養(yǎng)素:碳水化合物、纖維、蛋白質、總脂質、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而且也比較了微量元素:鐵、鈣、鈉、鉀、磷、鋅、維生素E、C、B2、B3 和 B1。他們的結論是:與有麩質食品相比,無麩質食品并沒有更健康 [3]。這項研究也有局限性,比較的食品數量較少,只有63個無麩質食品和126個有麩質食品,而且不同國家的無麩質食品配方也可能不同。
雖然各項研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從營養(yǎng)成分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得知無麩質食品并沒有比有麩質食品更健康。
無麩質食品影響健康嗎
Lebwohl領導的一項前瞻性觀察研究中發(fā)現,經過26年的追蹤,長期食用麩質與患冠心病的風險并沒有關系。相反,避免進食麩質可能會減少五谷雜糧的攝取,影響心臟病的風險。所以該研究建議,沒有確診乳糜瀉或者其它麩質不耐受疾病的人,不應該避免進食麩質。
此外,哈佛大學一項基于三項前瞻性觀察研究的結論提示,在20至28年的追蹤中,麩質攝取量與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有關:麩質攝取量越高,患2型糖尿病風險越低。這或許是因為在高麩質攝取的人群中,他們也傾向攝取較高的谷類纖維和麥糠,從而幫助調控血糖。
然而,觀察性研究的局限性在于食物攝取的數據主要依靠參加者的回憶,這會在某種程度上造成數據有誤差。
無麩質飲食建議
無麩質食品的營養(yǎng)質量并不優(yōu)越,如果沒有小麥過敏或乳糜瀉等麩質不耐受疾病,健康人群無需刻意選擇無麩質食品,尤其是其價格相較昂貴。
若想吃得健康,又能降低攝取麩質,可參考以下建議(適用于健康人士及所有麩質不耐受疾病患者):
1
主食的替代品:纖維含量比較高的無麩質五谷雜糧(糙米,黑米,紫米,高粱,紅米和蕎麥);豆類 (蕓豆,綠豆,干豌豆);薯類 (芋頭,地瓜,山藥);含淀粉蔬菜(藕,荸薺)。
2
多吃蔬菜水果代替餅干零嘴。
3
自己動手煮代替買現成食品:可以控制油,鹽,糖的份量
推薦閱讀
除了小麥過敏,這種疾病也不能吃面食
為何這類飲食有益乳房健康,還可能減輕抑郁?
喝酒或吃主食與壽命之間到底有沒有關系?
參考文獻:
[1] Niland, B. and Cash, B.D., 2018. Health benefits and adverse effects of a gluten-free diet in non-celiac disease patients.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 14(2), pp.82-91.
[2] Wu, J.H.Y. et al., 2015. Are gluten-free foods healthier than non-gluten-free foods? An evaluation of supermarket products in Australia.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114, pp.448-454.
[3] Missbach, B. et al., 2015. Gluten-free food database: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cost of packaged gluten-free foods. PeerJ, 3, e1337, DOI10.7717/peerj.1337.
[4] Lebwohl, B. et al., 2017. Long term gluten consumption in adults without celiac disease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357: j1892.
[5] Zong, G. et al., 2018. Gluten intake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three larg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of US men and women. Diabetologia,61, pp.2164-2173.
版權聲明:
本文由《健康學人》負責撰寫,歡迎轉發(fā)。投稿、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系后臺進行咨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