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交2萬多學費承諾包過,4門課卻只考過1門,警惕網紅導師“割韭菜”!

交2萬多學費承諾包過,4門課卻只考過1門,警惕網紅導師“割韭菜”!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7日 22:43

  在網上報班學習,目前已經是許多消費者積累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知識付費行業(yè)也隨之興起,然而在發(fā)展過程中,相關亂象也是層出不窮,從業(yè)人員資質存疑,或者是低價購課后被“套娃”收費,并且遭遇退款困難等,讓享受學習的過程反而成了一件堵心的事。

  交2萬多學費承諾包過,四門課卻只考過一門

  江蘇淮安的丁先生,是一名建筑工程從業(yè)者,他一直在關注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的相關資訊。今年6月,丁先生在刷短視頻的時候,無意間刷到了賬號名為“嗨學一建備考”的宣傳視頻。

交2萬多學費承諾包過,4門課卻只考過1門,警惕網紅導師“割韭菜”!

  丁先生說,對方稱是出題的老師給你上課,押題百分之百,不過全額退費,需要配合宣傳和保密,要參加3—4天線下培訓,只要參加課程,百分之百包過,他于是繳納了26900元,簽訂了所謂的保密協(xié)議和開課協(xié)議。隨后,丁先生按照課程表的安排,完成了相應的網絡課程。

  今年9月,丁先生滿懷信心地去參加一級建造師的全國統(tǒng)一考試,然而進入考場看到試卷后,丁先生卻傻了眼:案例分析題基本上占總分的80%左右,他們一題都沒押中。

交2萬多學費承諾包過,4門課卻只考過1門,警惕網紅導師“割韭菜”!

  丁先生聯系客服要求退款,卻被告知,不能退費,只能續(xù)課,并表示與丁先生簽訂包過協(xié)議的是西安和成都的公司,與北京總部并無關聯。也就是說,丁先生所簽的合同和之前得到的所有承諾,北京總公司并不認賬。

  隨即,丁先生又聯系了成都和西安兩地的12345市長熱線進行投訴,嗨學網公司以按合同約定不滿足退費條件為由,拒絕了丁先生的訴求。

交2萬多學費承諾包過,4門課卻只考過1門,警惕網紅導師“割韭菜”!

  12月9日,丁先生查詢到了考試結果,四門考試,三門沒有通過。

  “基本上復習都在他們劃的那些點上,這才造成今年只過了一門。如果我自己看,說不定過的門數還更多一點,太相信對方了。”丁先生后悔不已。

  經過協(xié)調,目前西安公司承諾60個工作日內可退款。記者將隨時關注事件的進展。

  1.9元網課看了半小時廣告,引誘花8800元報課程

  記者調查發(fā)現,丁先生的遭遇并不是個例。近年來,知識付費行業(yè)日益興起,2023年全國知識付費用戶規(guī)模突破5.7億人。

  本周,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fā)布消費體察情況報告顯示,知識付費相關亂象層出不窮。

交2萬多學費承諾包過,4門課卻只考過1門,警惕網紅導師“割韭菜”!

  記者隨同消保委工作人員調查發(fā)現,許多直播間都在推銷“5天聲音訓練營”的課程,該課程特惠價為1.9元,宣傳頁面寫著“0基礎小白可學”“5天訓練,打造你的聲音價值”等字眼,并宣稱學習該課程可從事有聲書配音、婚禮主持、平臺簽約主播等職業(yè)。當記者購買了該課程后,跳出一個二維碼,需要掃碼添加導師微信,掃碼后,客服就引導記者參加5天的學習課程。

  在第一天長達1小時的培訓課程中,實際有關聲音技能教學內容不到半小時,其他時間直播老師主要是在展示自己的聲音,介紹自己通過聲音致富的經歷,并聲稱“聲音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好,入行門檻低,可以輕松變現賺錢”。

  直到直播課程第5天,主播老師就開始宣傳14800元的“聲音變現實戰(zhàn)班”課程,聲稱現在報名只需要8800元。并且直播間不斷彈出“學位僅剩兩個”“學位告急”這樣的字眼來營造緊張氣氛,消費者在這種氣氛下就很容易沖動購買。

交2萬多學費承諾包過,4門課卻只考過1門,警惕網紅導師“割韭菜”!

  記者調查發(fā)現,知識付費課程低價引流的情況非常普遍。不少課程都是先以低價課程來吸引消費者購買,之后客服以輔導為由將消費者引流到微信。再通過微信或者是直播的方式來推銷所謂的更專業(yè)的高價課程。

交2萬多學費承諾包過,4門課卻只考過1門,警惕網紅導師“割韭菜”!

  記者在公益性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了解到,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黑貓投訴平臺累計收到網課相關投訴14738件。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虛假宣傳、誘導消費、不予退款、服務不到位等。

  多名講師是否具備資質存疑

  目前,各大平臺或主播推出的專業(yè)性極強的財經金融、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等課程,對講師資質要求較高。

  記者查閱2022年印發(fā)的《網絡主播行為規(guī)范》,里面明確規(guī)定:對于需要較高專業(yè)水平(如醫(yī)療衛(wèi)生、財經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內容,主播應取得相應執(zhí)業(yè)資質,并向直播平臺進行執(zhí)業(yè)資質報備,直播平臺應對主播進行資質審核及備案。

  2024年,中央網信辦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為期1個月的“清朗·網絡直播領域虛假和低俗亂象整治”。同時要求,強化專業(yè)資質認證管理,要求在較高專業(yè)水平的領域,加強對主播資質核驗,并在顯著位置展示其服務資質、職業(yè)資格、專業(yè)背景等認證材料名稱,加注所屬領域標簽,并對無認證資質、假冒專業(yè)人士身份開展直播的賬號依法依規(guī)依約從嚴處置。

  記者隨同消保委工作人員調查發(fā)現,部分平臺對有關講師資質審核及備案的管理仍然存在問題。

交2萬多學費承諾包過,4門課卻只考過1門,警惕網紅導師“割韭菜”!

  一位自稱王老師的主播在直播間里介紹有關數學、物理課程的解題思路,并同時售賣自己的直播課程。記者詢問平臺客服該主播是否有執(zhí)業(yè)資質、教師資格證時,而客服卻回復:無法查詢到主播是否在平臺有報備資質。

  浙江省消保委消費調查監(jiān)督部副主任陳夢介紹,我們這次在體察中發(fā)現,其實大部分的課程都是沒有主動公示講師資質,甚至有的直播類的課程也沒有向平臺報備講師的資質。

  浙江消保委知識付費消費問卷調查結果顯示,46.1%消費者遇到過存在低價引流的情況;42.7%消費者購買的課程未公示講師資質;36.9%消費者遇到過“套娃”式收費的情況;還有23.3%消費者購買的課程退費困難。

  “套路式”賣課為何有人買單

  最近,張譯(化名)毫不猶豫地花費近1000元購買了AI課程,但學完課程后并沒有從中獲得任何收益,反而發(fā)現所購買的AI軟件在網上隨處可見且完全免費。

  “10節(jié)課編程入門速成”“5分鐘掌握寫作技巧”“7節(jié)課學會理財”……各大平臺上,以快速入門、迅速見效為賣點的課程隨處可見。一些不良商家精準拿捏用戶需求,通過夸大宣傳、虛假包裝等手段高價售賣缺少實質內容的課程,吸引像張譯這樣一批又一批人為之買單。

圖片

  “18歲賺到人生第一桶金100萬元,25歲買勞斯萊斯,28歲是一家短視頻流量變現公司的老板”“22歲買寶馬,加入寶馬圈,2013年買了6000平米的大樓開工廠”“出道1個月變現1000萬元”……“網紅導師”常常用夸張話術“現身說法”,忽悠粉絲購買課程。

  “這不是一門課,而是一次改變家族命運的機會?!本W紅“董太太”長期以精英形象示人,通過曬出和名人的合影以及圍繞“打破階層固化”“富人如何教育孩子”等話題的探討,迅速積累了257萬粉絲,成為傳授精英教育之道的網紅。不過,今年5月,“董太太”因課程內容與實際嚴重不符等問題被媒體點名。

  “炫、罵、蹭、抄、騙、割是短視頻培訓常見的套路模式。”據業(yè)內人士透露,目前市面上一些教人技能變現的課程培訓,比如各種寫作課、音視頻剪輯課、私域流量轉化課等,基本都是“免費引流-制造焦慮-勸導買課-繳費入坑”的套路。

  即使網紅賣課存在諸多問題,仍有大量消費者愿意為之買單?!霸谛畔⒈〞r代,很多人都面臨‘信息焦慮’。作為文化產業(yè)的新興業(yè)態(tài),知識付費行業(yè)方興未艾,規(guī)模龐大,風險與機遇并存?!焙幽鲜∩鐣茖W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劉蘭蘭表示,當前,知識付費在經歷了現象化崛起、市場化發(fā)展后,逐步走上了產業(yè)化發(fā)展之路,在高速發(fā)展過程中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交2萬多學費承諾包過,4門課卻只考過1門,警惕網紅導師“割韭菜”!

  法律灰色地帶亟待破局

  付費只需輕輕一點,維權卻是投訴無門、退費困難。記者在新浪黑貓投訴平臺上以“網課”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出現4萬多個詞條,充斥著虛假宣傳、無法退費、課程未能如期更新等問題。

  湖南金厚律師事務所律師章熊表示,由于知識付費產品是無形內容,無法為用戶提供標準化、具象化的統(tǒng)一評價標準,而公眾對課程價值的評判因人而異,個人體驗、喜好等因素都會影響對產品的甄別,課程是否真的“注水”,往往都是見仁見智。因此,這類知識服務類糾紛往往存在法律法規(guī)模糊地帶,維權存在一定難度,也需要收集更多的證據。

  除此之外,平臺管控不力,為消費者維權增添了更多障礙。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買課,網紅們往往會通過平臺投放廣告。有的平臺為了自己的利益,對“問題網紅”和“問題課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短視頻平臺需承擔起更大的監(jiān)管責任,要對商家的知識付費產品嚴格審核,打通舉報投訴渠道,確保知識付費產品政治正確、內容真實、版權合法、監(jiān)管有力。”劉蘭蘭表示。

  “知識付費行業(yè)應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引導下逐步設置從業(yè)門檻,并加快建立起行業(yè)標準,打造完整的知識付費消費權益保障機制?!敝袊ù髮W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可以參考傳統(tǒng)型商品,建立知識付費型消費評價機制,并建立相應的投訴受理調處機制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相關知識

警惕!在健康管理中心減肥騙局揭秘:電話指導與營養(yǎng)師消費陷阱
綠瘦減肥的“天價”套路:承諾不節(jié)食消費者卻餓暈 從699元到7萬元誘導式收費
警惕!女子網購退款詐騙全過程揭秘,靈山警方成功追贓9.07萬元!
減肥博主“經驗帖”為何成了“韭菜收割機”
承諾4個月可減70斤 花錢“報團”減肥真的科學嗎?
廣東某某生物科技顧問指導減肥騙局,警惕連環(huán)消費套路步步讓你買產品! 視頻
健康管理中心瘦身顧問電話指導減肥騙局詳解!請大家一定要警惕!
「知識付費」賽道為何頻頻出事?
警惕新型營銷騙局:揭秘乳糖益生菌酵素減肥的套路真相
警惕:抑郁癥向低齡化蔓延,門診上一年級新生多了

網址: 交2萬多學費承諾包過,4門課卻只考過1門,警惕網紅導師“割韭菜”! http://m.u1s5d6.cn/newsview60599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