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療法對中青年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質量及伴隨癥狀輔助治療作用的研究
丘婉怡 廖國輝 陳亞輝 焦勇鋼
失眠是一種睡眠障礙性疾病,通常指雖然有適宜的睡眠環(huán)境及睡眠機會,但依然對睡眠的時間及質量感到不滿意的一種主觀體驗。失眠的臨床癥狀主要為入睡時間超過30 min,每晚覺醒2 次或以上,容易早醒,每晚總睡眠時間常少于6 h,因睡眠不佳,患者日間常出現(xiàn)疲勞、情緒低落、情緒不穩(wěn)等癥狀。如果失眠的癥狀持續(xù)時間超過3 個月即可診斷為慢性失眠,慢性失眠會對患者的心理生理造成不良影響,使其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西醫(yī)治療慢性失眠多以鎮(zhèn)靜催眠藥物為主,該類藥物的耐受性、依賴性、成癮性等方面的問題使其在臨床中的應用受到限制,因此非藥物治療已逐漸受到重視。本課題組采用中醫(yī)世家傳承且臨床文獻鮮見報道的中醫(yī)砭石療法輔助治療慢性失眠,這對于發(fā)掘祖國醫(yī)學寶庫具有重大意義,通過中醫(yī)砭石療法對中青年慢性失眠患者進行干預,觀察和分析此法治療的時效性與量效性,以期為砭石療法治療慢性失眠患者提供臨床理論依據(jù),為該病患者提供一種安全、環(huán)保且無創(chuàng)的潛在治療方法。
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選取2020 年11 月至 2021 年9 月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診治的92 例中青年慢性失眠患者為研究對象,其失眠病程為2~21 年。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2017版)》中關于失眠的診斷標準及2017 年版中國《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關于不寐(睡眠障礙)相關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40 歲。③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評分≥12 分。排除標準:①哺乳期或妊娠期婦女。②患有嚴重腦、心、肝、腎疾病或有精神心理疾病。③由其他因素如發(fā)熱、寒冷、疼痛等引起的失眠。④30 d 內同時參與其他臨床研究。脫落標準:①自行服用其他治療失眠的藥物。②治療期間出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③治療期間患嚴重疾病不能繼續(xù)本研究。④治療過程中要求退出。本研究獲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醫(yī)學臨床研究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2020-SZYYKT-04-04) ;所有入組患者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入組患者分為砭石組與對照組各46 例。
二、治療方法
1. 對照組
采用西藥治療,口服佐匹克隆片(每片7.5 mg,山東產),每晚睡前30 min 口服,1 個療程30 d。
2. 砭石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予中醫(yī)砭石療法治療,采用自制的新型砭石療法器械——砭木鋒沿患者病癥相應的經絡走向進行梳理,每周1 次,每次40 min,共治療4 次,1 個療程30 d。中醫(yī)砭石療法需要根據(jù)個體辨證論治,根據(jù)虛實分型,實證:肝火擾心型失眠、痰熱擾心型失眠;虛證:心脾兩虛型失眠、心腎不交型失眠、心膽氣虛型失眠。治療原則:治療實證失眠,以梳理陽經為主;治療虛證失眠,以梳理陰經為主。虛證失眠病程較長,要表里經絡同治。砭石療法經絡走向梳理如下,肝火擾心型失眠:梳理足厥陰肝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痰熱擾心型失眠:梳理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心脾兩虛型失眠:梳理足太陰脾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足陽明胃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心腎不交型失眠:梳理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心膽氣虛型失眠:梳理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足少陽膽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厥陰肝經。操作時用砭木鋒沿患者背部肌肉的肌纖維走向進行分刮;沿椎骨、筋骨縫的方向進行分刮;對嚴重堵塞和結節(jié)較大的位置,必要時還需要分刮至腋下。
三、觀察指標
1. PSQI 評分
PSQI 每項因子0~3 分,7 項因子共計0~21 分。分值越高睡眠質量越差,0~5 分:睡眠質量很好;6~10 分:睡眠質量較好; 11~15 分:睡眠質量一般; 16~21 分:睡眠質量很差。
2.失眠嚴重程度指數(shù)( ISI)評分
ISI 共7 個項目,分值范圍0~28 分,分值越高表示失眠程度越嚴重。
3.焦慮自評量表(SAS) 和抑郁自評量表(SDS)
采用SAS 和SDS 評估失眠的伴隨癥狀焦慮和抑郁。SAS 共 20 個條目,采用4 級評分,分值越高表示焦慮癥狀越嚴重,標準分總分50~59 分:輕度焦慮,標準分總分60~69 分:中度焦慮,標準分總分> 69 分:重度焦慮。SDS 共 20 個條目,分值越高表示抑郁癥狀越嚴重,標準分總分53~62分:輕度抑郁,標準分總分63~72 分:中度抑郁,標準分總分> 73 分:重度抑郁。
四、療效判斷標準
1. 失眠治療效果
采用PSQI 評分減少率評價失眠治療效果,減少率=(干預前分值-干預后分值)/干預前分值×100%。治愈: 患者日常工作生活不受任何影響,失眠癥狀完全消失,PSQI 評分減少率≥75%;顯效:患者工作生活能力不如患病以前好,但失眠癥狀基本消失,50% ≤ PSQI 評分減少率< 75%;有效:患者工作生活能力依然受失眠的影響,但失眠癥狀減輕,25% ≤ PSQI 評分減少率< 50%;無效:失眠基本無改善,PSQI 評分減少率< 25%。失眠改善率= (治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 /總例數(shù)。
2.生化指標
睡眠障礙與睡眠覺醒系統(tǒng)功能有關的神經遞質如5-羥色胺(5-HT)分泌代謝紊亂有關,故檢測患者治療前后血清5-HT 水平的變化。于開始治療當日及治療結束當日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2 mL至EDTA 抗凝管,以3000 轉/分超速離心后獲得血漿,凍存于-80C 冰箱中待測。采用ELISA 法(Sigma-Aldrich 公司的SigmaELISA 試劑盒)檢測患者血清5-HT 水平。
五、統(tǒng)計學處理
結 果
一、砭石組與對照組慢性失眠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砭石組男20 例、女26 例,年齡(30.24±7.89)歲,慢性失眠病程(10.2±7.3)年。對照組男21例、女25 例,年齡(29.3±8.5)歲,慢性失眠病程(9.9±6.3)年。2 組性別、年齡及病程均具可比性(P 均> 0.05)。
二、砭石組與對照組慢性失眠患者失眠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1 個療程后,砭石組的失眠改善率優(yōu)于對照組(P < 0.05),見表1。砭石組患者無出現(xiàn)與砭石療法相關的不良反應。
表1 砭石組與對照組慢性失眠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單位:例(%)
三、砭石組與對照組慢性失眠患者ISI 評分比較
治療前,2 組ISI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 >0.05)。治療后2 組患者的ISI 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P 均< 0.05);砭石組治療后ISI 評分較對照組低(P < 0.05),見表2。
表2 砭石組與對照組慢性失眠患者ISI 評分比較() 單位:分
四、砭石組與對照組慢性失眠患者SAS 及SDS 評分比較
治療前,2 組SAS 及SDS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均> 0.05)。治療后2 組患者的SAS 及SDA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P 均< 0.05);砭石組治療后SAS 及SDA 評分較對照組低(P 均<0.05),見表3、4。
表3 砭石組與對照組慢性失眠患者SAS 評分比較() 單位:分
表4 砭石組與對照組慢性失眠患者SDS 評分比較() 單位:分
五、砭石組與對照組慢性失眠患者血清5-HT水平比較
治療前2 組患者血清5-HT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治療后2 組患者血清5-HT水平均較治療前上升(P 均< 0.05);砭石組治療后血清5-HT 水平較對照組高(P < 0.05),見表5。
表5 砭石組與對照組慢性失眠患者血清5-HT 水平比較() 單位:ng/mL
討 論
慢性失眠屬于神經系統(tǒng)疾病,是臨床工作中常見的睡眠障礙性疾病。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高達1/3 的成年人遭受睡眠問題困擾。我國失眠發(fā)病率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患者呈年輕化趨勢,發(fā)病率也逐年上升,目前我國中青年居民失眠發(fā)病率已達10%~20%。失眠對個體的日常工作、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嚴重失眠者可伴焦慮、抑郁,慢性失眠也是高血壓、肥胖癥等的誘發(fā)因素。研究顯示慢性失眠與認知功能障礙、記憶力下降、抑郁狀態(tài)、情緒不穩(wěn)和心腦血管疾病相關。
治療慢性失眠伴焦慮和抑郁一直是臨床重點關注的問題。現(xiàn)代醫(yī)學對于失眠及其伴隨的焦慮和抑郁癥狀主要采用鎮(zhèn)靜安眠藥物治療,但隨著此類藥物被廣泛應用,其不良反應如耐受性差、具有依賴性和成癮性等問題也逐漸顯露,影響了治療依從性及臨床療效,限制了其在臨床中的應用。近年來醫(yī)學界開始提倡對慢性失眠患者給予非藥物治療的干預方法。砭石療法是一種安全、無創(chuàng)、有效的傳統(tǒng)中醫(yī)治療方法,對人體無害且環(huán)保、安全。
慢性失眠在中醫(yī)學理論中屬于“不寐”的范疇,傳統(tǒng)中醫(yī)通過平衡人體陰陽、調和營衛(wèi)治療慢性失眠癥狀的治療效果確切、不良反應小、技術可操作性強。本課題組根據(jù)患者個體辨證論治,采用自制的新型砭石療法器械——砭木鋒沿患者經絡走向進行梳理,達到疏通經絡、調理陰陽、改善睡眠及相關癥狀的效果。本研究顯示,砭石組失眠治療效果、焦慮及抑郁癥狀的改善程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砭石療法+佐匹克隆片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單用佐匹克隆片,不僅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還可以改善因長期慢性失眠導致的焦慮、抑郁等伴隨癥狀。
本研究還從神經生物學角度對砭石療法治療慢性失眠的機制進行了初步探討。失眠及其伴隨癥狀與某些神經遞質有關,例如與睡眠覺醒系統(tǒng)功能有關的神經遞質5-HT。5-HT 由下丘腦分泌,調節(jié)機體情緒生理反應、睡眠覺醒系統(tǒng)功能,血清5-HT 水平可反映中樞活動狀態(tài),5-HT 分泌量減少會引發(fā)失眠及焦慮和抑郁情緒。本研究顯示,治療后砭石組患者血清5-HT 水平較對照組高,這提示砭石療法可通過疏通經絡調整機體免疫功能,進而調節(jié)內分泌、改善睡眠質量、促進單胺類神經遞質合成釋放或減少降解、提高下丘腦5-HT 分泌量,這或是砭石療法治療失眠的原因之一。
總之,砭石療法有助于改善中青年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質量以及焦慮和抑郁等伴隨癥狀,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且安全、環(huán)保、無創(chuàng)、無成癮性,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前景。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是缺少遠期療效觀察,今后應擴大樣本量并觀察遠期療效;同時也應從分子神經生物學角度進一步深度挖掘分析砭石療法對失眠相關神經遞質的影響及相關機制,為砭石療法的使用提供系統(tǒng)的理論依據(jù)。
本文由 @ 修訂發(fā)布于 2024-07-23 09:55:44
本文來自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不愿意被轉載的情況,請聯(lián)系我們。
相關知識
砭灸治療儀
【中西合璧】通過針灸與認知行為療法治療癌癥患者失眠:一項隨機臨床試驗
飲食輔助治療HIV 患者的研究進展
如何通過睡眠監(jiān)測及非藥物干預技術治療失眠和提高睡眠質量
失眠可使腫瘤增長加快200%,70%的癌癥患者有睡眠障礙
焦慮癥失眠中醫(yī)治療
眩暈與睡眠障礙的研究進展
NEJM:失眠治療進展
健康瘦身秘訣:砭石療法
提升睡眠質量,守護心理健康,高效睡眠管理助力臨床睡眠診療開展
網(wǎng)址: 砭石療法對中青年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質量及伴隨癥狀輔助治療作用的研究 http://m.u1s5d6.cn/newsview53159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