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名校2022屆高三第七次適應性訓練語文試題(解析版)
資源簡介
陜西省西安市名校2022屆高三第七次適應性訓練語文試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顧拜旦重視體育對于塑造人格的作用,他在1908年倫敦奧運會期間的一次招待會上發(fā)表講話說:“對于人生而言,重要的絕非凱旋,而是戰(zhàn)斗。這意味著主要不是已經獲勝,而是進行戰(zhàn)斗。傳播這些格言,是為了造就更健壯的人類——從而使人類更加嚴謹審慎而又勇敢高貴?!睆倪@里我們可以看到顧拜旦強調比名次更為重要的是人的“審慎”“勇敢”和“高貴”。而熟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一定能體會到顧拜旦的思想與儒家教化觀念的一致之處。儒家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培養(yǎng)君子人格及人的社會責任感??鬃右浴傲嚒苯倘耍@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其中與現(xiàn)代體育運動最具關聯(lián)性的是“射”與“御”。
相比于“御”,傳統(tǒng)儒家對于“射”的討論更為豐富復雜,一方面是因為射禮在禮儀活動中的地位更為重要;另一方面,“射禮”體現(xiàn)了許多為儒家所肯定的道德品質,從而成為人格培育的重要途徑。在許多禮儀活動中,“射禮”都擔負著重要的功能。但“射禮”在儒家禮樂活動中之所以重要,還在于其所承載的儒家道德理念。
早期的人類文明都十分強調“勇敢”的德性,孔子將“智”“仁”“勇”視為“天下之達德”,這跟早期人類嚴酷的生存環(huán)境有一定關系。比如,《禮記·聘義》在介紹“聘射之禮”時就點出這種禮節(jié)所包含的“勇”的特質?!捌噶x”是諸侯之間的通問修好之禮,這種禮儀活動,“非強有力者弗能行也”。因為這種禮節(jié)要從天剛亮的時候,持續(xù)到日暮。在和平時期,這些“勇敢強有力者”主要用之于禮儀,而當戰(zhàn)亂時期,則要上陣作戰(zhàn),“用之于戰(zhàn)勝則無敵;用之于禮義則順治,外無敵,內順治,此之謂盛德”(《禮記·聘義》)。
“射”就其儀式本身,就能展現(xiàn)一個君子的德行,《禮記·射義》中說:“故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內志正,外體直,然后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射的儀式十分隆重,其挺直的身體形態(tài)和內心的專注,都是君子之儀表和內心狀態(tài)的寫照。而持弓矢時的審慎和沉穩(wěn)才能讓箭射中目標,這個過程也是君子動機和目標完美結合的體現(xiàn)。
《禮記·射義》甚至將“射禮”的過程譽之為“仁之道”,因為仁者必先正己,而射禮也要求射者先正諸己,然后才開始發(fā)射。如果射出的箭不能射中目標,既不會怨外在環(huán)境,也不會對勝過自己的箭手心存怨念,而是首先要反省自己什么環(huán)節(jié)沒有準備得當,這也與君子反求諸己、不斷內省的特質一致。射禮還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員的重要方式,既可以考察其社交能力,也能從中觀察其德行。
然而,射禮與顧拜旦所倡導的奧林匹克精神最為接近的,是對于“競爭”和“謙讓”關系的描述,我們先來看《論語·八佾》中的一句話:“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卑凑罩祆湓凇端臅戮浼ⅰ分械慕忉?,大射之禮,競賽雙方要三作揖然后才開始比賽。在朱熹看來,君子向來不與人爭,若要有所爭,那一定是參與射箭比賽。但比賽中,他一定會表現(xiàn)出從容謙遜的態(tài)度,而不是采取不當的手段去競爭勝利。
(摘編自高富貴、干春松《傳統(tǒng)文化與奧運精神的融合》)
1. 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顧拜旦認為,體育賽事的過程更重要,因為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戰(zhàn)斗”更富有價值。
B. 在培養(yǎng)君子人格方面,中國儒家教化觀念和顧拜旦的體育思想有一些共通之處。
C. 中國古代存在這樣的情況,和平時期射禮用于禮儀活動,戰(zhàn)爭時御禮用于作戰(zhàn)。
D. 《論語》及朱熹注對競爭和謙讓關系的理解,與顧拜旦倡導的奧林匹克精神最接近。
2. 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本文借助求同思維,闡述了儒家“六藝”與現(xiàn)代體育精神在一些方面的相通之處。
B. 第二段文字從兩個不同的方面,揭示傳統(tǒng)儒家對“射”討論更為豐富復雜的原因。
C. 第四段引用《禮記》中的說法,意在闡釋歷練“射”這一素養(yǎng)的基本動作與流程。
D. 結尾段采用辯證分析方法,闡述了君子對“競爭”與“謙讓”禮儀的認識與把握。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 體育有塑造人格的功能,顧拜旦將“嚴謹審慎而又勇敢高貴”的人格看得很重。
B. “射”和“御”是“六藝”中與現(xiàn)代體育最具關聯(lián)性的方面,“射”的關聯(lián)更復雜。
C. 射禮被譽為“仁之道”,因為君子通過射禮練習正己和反求諸己而鑄煉仁的品格。
D. 君子即便身處比賽之中,也定要表現(xiàn)出從容謙虛,因而不適于參加奧林匹克比賽。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愿將一生獻宏謀
于敏的青少年時代是在戰(zhàn)亂中度過的。高中畢業(yè)后,他考取了北大工學院電機系,但沉靜好思的性格使他更傾心于理科,他最終轉至理學院物理系,并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yè)。研究生畢業(yè)后,于敏受到我國核物理學家彭桓武和錢三強器重,調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他與合作者提出的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
1961年,錢三強交給于敏氫彈理論探索的任務。這不僅意味著他必須放棄已經卓有成就的基礎理論研究,而且須隱姓埋名,常年奔波。但于敏沒有猶豫,“抗美援朝的時候,美軍統(tǒng)帥曾建議用核武器襲擊中國。我們沒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獨立。面對這樣龐大的題日,我不能有另一種選擇”。從此,28年里,他像是銷聲匿跡了一般,身影消失于公眾的視野,甚至連他的妻子都說:沒想到老于是做這么高級的秘密工作的。
為了盡快研制出中國自己的氫彈,于敏廢寢忘食。在研制方案終于有了一些眉目后,他帶領幾十名科研人員趕赴上海華東計算所,那里有中國當時僅有的一臺每秒萬次的計算機。為加快氫彈研制速度,在一百多天的日子里,于敏經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積如山的計算紙帶,反復研究分析計算結果,最終以他超乎尋常的物理直覺,在復雜紛亂的現(xiàn)象和數據中找到關鍵,形成了從原理到結構都基本完整的中國氫彈理論設計方案。這就是中國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會戰(zhàn)”。
核試驗場遠在大西北,生活條件相當艱苦。于敏八上高原,六到戈壁,拖著疲弱的身體來回奔波。在首次氫彈原理試驗前,為了確保能拿到測試結果,他頂著戈壁灘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刺骨嚴寒,半夜爬上102米的鐵塔頂端,檢查和校正測試項目屏蔽體的擺置。1967年6月17日,羅布泊沙漢腹地,一朵蘑菇云升騰而起,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了!爆炸當量為330萬噸級,與理論設計完全一樣!那一年,于敏不過41歲。從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到第一顆氫彈實驗成功,美國用時七年零三個月,而我國僅用了兩年零八個月。盡管在氫彈研制中居功至偉,但對于“氫彈之父”的稱號,于敏從不以此自居。
于敏沒有停止腳步,為了研發(fā)二代核武器,他帶領團隊在四川綿陽的深山里開啟了核武器研究的新征程。日夜無休的科研加上實驗中放射性物質的侵害,使他的身體變得越來越虛弱。他曾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鼓舞著他,最終,關鍵技術得以突破,我國核武器技術發(fā)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1986年,他對世界核武器發(fā)展趨勢作了深刻分析,與鄧稼先、胡思得一起向中央遞交了《關于中國核武器發(fā)展的建議書》,希望加快核試驗進程。正是這次上書,使我國提前規(guī)劃了核試驗的部署,至1996年《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簽署,于敏的戰(zhàn)略眼光為我國爭取了寶貴的十年核試驗時間。他又被視為我國核武器事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家。
在研制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于敏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朝永振一郎稱贊為中國的“國產土專家一號”。但他對自己的學生說,“土專家”不足為法,科學需要開放交流和開闊視野。因此,他鼓勵學生出國留學,但留學后須“回國再給國家做點事兒”,“不要到老了才回來,落葉歸根只能起點肥料作用,應該在開花結果的時候回來”。
胡思得說,每次和于敏出差,都能在他床頭發(fā)現(xiàn)一本唐詩或宋詞。詩詞藝術帶給于敏的是在核武器事業(yè)上不斷尋求突破的遠志廣學,是一生致力于為國謀策的鞠躬盡瘁。在73歲那年,于敏以一首《抒懷》詩總結了自己的一生:
憶昔崢嶸歲月稠,朋輩同心方案求。
親歷新舊兩時代,愿將一生獻宏謀。
身為一葉無輕重,眾志成城鎮(zhèn)賊酋。
喜看中華振興日,百家爭鳴競風流。
于敏,一個鑄核衛(wèi)盾一甲子的傳奇。“愿將一生獻宏謀!”他,兌現(xiàn)了對祖國的諾言!
相關鏈接
①于敏(1926—2019),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對我國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貢獻。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國家最高科技獎、改革先鋒稱號,被評為“國防科技事業(yè)改革發(fā)展的重要推動者?!?br>(摘編自百度百科)
②“離亂中尋覓一張安靜的書桌,未曾向洋已經礪就了鋒鍔。受命之日,寢不安席,當年吳鉤,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囑托,許下了一生:一聲巨響,驚詫了世界;一個名字,蕩滌了人心……”
(2015年“感動中國”寫給于敏的頒獎詞)
4.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于敏在學生時代就成績優(yōu)異,研究生畢業(yè)進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后,他又在相關領域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B. 于敏妻子的話,體現(xiàn)出他工作的重要性和保密性;而胡思得的話,則表明古詩詞對于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C. “百日會戰(zhàn)”中,氫彈理論設計方案能得以形成,與于敏勤奮鉆研的精神和超乎尋常的物理直覺密不可分。
D. 面對死亡的不斷威脅,于敏卻仍能堅持研究并突破關鍵技術,是諸葛亮矢志不渝、鞠躬盡瘁精神對他的鼓舞。
5.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項是
A. 若無于敏對世界核武器發(fā)展趨勢做出的分析、他與其它兩位專家的建議書,我國核武器事業(yè)的發(fā)展或將受阻。
B. 于敏認為留學后須趁年輕回國做貢獻,不能老了才回來。他不僅這樣教育學生,自己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
C. 引用于敏的《抒懷》詩,既展現(xiàn)了他與核武器研制相伴一生的歲月,又突出了他敢為人先、淡泊名利的精神。
D. 頒獎詞“當年吳鉤”以下四句,藝術地展現(xiàn)了于敏在上海、大西北邊地和四川綿陽進行核武器研究的艱辛歷程。
6. 于敏是如何兌現(xiàn)他對祖國“愿將一生獻宏謀”的諾言的?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紅唇綠嘴
莫言
老父病重,我由京返鄉(xiāng)陪護。一日下午,忽聽窗外大街上,傳來一女子的號啕,眾人皆愕然。我大姐驚道:“‘高參’來了!”
只見一個女人,仰著紅彤彤的大臉,張著大嘴,哭嚎著進入我家院子,“大舅啊……俺的個親舅啊……你怎么狠心撇下俺走了啊……”
我大姐惱怒地沖出去。父親舉起一只顫抖的手,斷斷續(xù)續(xù)地說:“別……別……別惹她啊……”
我大姐惱怒地說:“‘高參’,你這是唱的哪一出?”
“高參”滿臉的悲痛表情就像落在燒得通紅的爐蓋上的一滴水,欻的一聲便消失了,隨即換上了一副驚愕的表情,說:“不是說俺大舅‘老’了嗎?”
“俺大好好的呢!”我大姐說。
“您看看您看看,這些該死的造謠分子,”她一邊說著,一邊闖進了我父親的居室,看到我后,她的臉上出現(xiàn)了喜洋洋的表情,道,“表哥,您啥時回來的?”然后伸出手來,我感到她的手又大又硬,力氣很足。然后她又與我堂弟等人一一握手,這派頭既不像個女人,也不像個農民,倒很像一位市里來的干部。最后,她俯身問躺在床上的我老父:“大舅,你還認識我嗎?”我老父搖搖頭。她提高嗓門說:“大舅,我是覃家莊上的覃桂英啊!”我父親還是搖頭。我姐姐大聲說:“覃家莊俺姑的侄女,‘高參’!”
我父親笑了,用微弱的聲音說:“‘高參’……知道,太有名了……了不起……”“俺大舅真幽默?!薄案邊ⅰ钡??!白掳??!蔽腋赣H說。
她摸出一盒細支中華煙,問:“不介意我抽煙吧?”我大姐道:“‘高參’,你還是別抽了,俺大咳嗽。”她說:“也是,盡管抽煙是人權的一部分,但我的人權要建立在不侵犯別人人權的基礎上才可以實施。”我詫異地看著這位出語不凡的胖大婦人,一時找不到要說的話。我姐姐看出了我的尷尬,便道:“你可不知道‘高參’有多厲害,膠東半島都有名的人物?!?br>我堂弟道:“豈止是膠東半島,全中國都有名呢!”
“姐,弟,你們就別諷刺我了?!薄案邊ⅰ弊炖镞@樣說,但她的神情卻是一副很享受的樣子,“跟表哥這樣的大作家比,我算什么?草民一枚!”
“您老人家可不是‘草民一枚’,”堂弟說,“您是著名‘公知’,策劃大師!”
“什么‘公雞’‘母雞’‘大師’‘小師’,”她說,“我不過是一個為弱小者爭利益,為受迫害者鳴不平,為創(chuàng)造和諧、公正、民主的鄉(xiāng)村社會而不計報酬、不遺余力的鄉(xiāng)村知識分子?!?br>她的話讓我震驚。她是我小學的同班同學。她小學之后又混過兩年農業(yè)中學,我之所以說“混”,是因為這樣的學歷在當時也不算低,但放在眼下,那就跟文盲差不多了……
“高參”的手機響了,手機里傳出一個男人的聲音:“覃姐,晚上有空嗎?一起吃個飯,平度有一個客戶想見你,我訂個包間?!彼粗謾C留言,罵道:“去你娘的,我正要找你算賬呢,你說俺大舅‘老’了,我現(xiàn)在就在俺大舅身邊,俺大舅精神好著呢!我現(xiàn)在就在俺大舅身邊,俺大舅精神好著呢!你這個造謠分子,我饒不了你!”她將手機裝進口袋,探身問我父親,“大舅,你不生我的氣吧?都是‘花脖子’這個家伙造謠!”我父親閉著眼睛,仿佛睡著了。
這時,“高參”口袋里的兩個手機同時響了。她摸出了那款舊“華為”,又摸出一款新“蘋果”。她看了一眼蘋果手機,嘟了一句,又看華為手機,撳響,還是那位“花脖子”的聲音:“覃姐,你可別怨我,我是聽‘九兒他爹’說的。他說你大舅可能‘老’了,因為他從村委的監(jiān)控器上看到莫言回來了……”
我吃了一驚,道:“村子里還有攝像頭?太厲害了!”“高參”道:“所以,表哥,得網絡者得天下,失網絡者失天下;得網絡者得民心,失網絡者失民心。所以,網絡是天堂,網絡也是地獄;所以,可以利用網絡伸張正義,也可以利用網絡冤殺好人;可以利用網絡消費,也可以利用網絡賺錢……總之,網絡能把人變成鬼,也能把鬼變成人,當然也可以把人變成神……叫喊了幾十年的‘縮小三大差別’①,通過互聯(lián)網實現(xiàn)了。剛興起互聯(lián)網時那句‘在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這話現(xiàn)在基本上還適用。總之,表哥,自從有了互聯(lián)網,我覺得自己才真正地過上了人的生活……”
“佩服,覃桂英,不,‘高參’,”我說,“我枉在北京待著,但實際上孤陋寡聞,感謝你給我上了一課?!?br>“你與你朋友新近開那個‘兩塊磚’公號我已關注了。太保守了,表哥,你們根本不熟悉網絡的運作規(guī)律,折騰了大半年,才幾千個粉絲,如果交給我給你們經營,三個月,我不給你順來一百萬粉,我就不姓覃了?!?br>“你早就不姓覃了,”我堂弟說,“你姓高叫‘高參’?!薄靶崭咭矝]什么不好,俺姥娘家不也姓高嗎?”
“我很想知道你用什么方法能給我們吸來一百萬粉絲?!蔽艺f。
“哎喲表哥,這事可不是一句半句能說清的,這么著,”她摸出兩塊手機,道,“加個微信,過幾天咱們坐下來細聊?!?br>“我把自己推給你好幾次請你加我,你都不理我,”她白了我一眼,然后用兩塊手機先后掃了我的二維碼,說,“你得確認我,‘高參’和‘豬大自肥’?!?br>“‘豬大自肥’,這名字真好!”我說?!拔疫€有三個名字呢?!?br>“你有五個手機?”我驚訝地問。
“‘老丈人的青魚’有十二塊手機呢?!彼f,“我還有兩個公眾號,一個叫‘紅唇’,一個叫‘綠嘴’,表哥你得空關注一下?!彼┥硐蛭腋赣H,說,“大舅,我先走了,過幾天再來看你?!?br>她走后,我父親悄聲對我說:“千萬小心她啊……”我說:“大,您放心,我心里有數!”
(選自莫言小說集《晚熟的人》,有刪改)
【注】①三大差別:指工農之間、城鄉(xiāng)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差別。
7. 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小說用第一人稱敘事,有很強的真實性。其中的“莫言”和魯迅小說中“迅哥兒”一樣,都是小說人物,也帶有作者的印記。
B. 小說集名為“晚熟的人”,覃桂英就是一個晚熟的人。她貌似在互聯(lián)網時代如魚得水,實際上處處顯示出她的單純和落伍。
C. 這篇小說延續(xù)了莫言一貫的寫作風格。鄉(xiāng)村題材,以故鄉(xiāng)為背景,圍繞故鄉(xiāng)的人物展開,動作描寫傳神,語言描寫如見其人。
D. 小說描寫“我”見到“高參”后的心理反應,經歷了“詫異——震驚——反感——好奇——戒備”的過程,點到為止,筆墨簡省。
8. 簡析“父親”在小說中的作用。
9. 小說中人物的語言富有張力,請以劃線語段為例進行賞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上報曰:“即如將軍之計,虜當何時伏誅?兵當何時得決?孰計其便,復奏?!?br>充國上狀曰:“臣聞帝王之兵,以全取勝,是以貴謀而賤戰(zhàn)?!賾?zhàn)而百勝,非善之善者也,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蠻夷習俗雖殊于禮義之國,然其欲避害就利,愛親戚,畏死亡,一也。今虜亡其美地薦草,愁于寄托,遠遁,骨肉心離,人有畔志。而明主班師罷兵萬人留田順天時因地利以待可勝之虜雖未即伏辜兵決可期月而望。羌虜瓦解,前后降者萬七百余人,及受言去者凡七十輩,此坐支解羌虜之具也。臣謹條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
步兵九校、吏士萬人留屯,以為武備,因田致谷,威德并行,一也。又因排折羌虜,令不得歸肥饒之地,貧破其眾,以成羌虜相畔之漸,二也。居民得并田作,不失農業(yè),三也。軍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歲,罷騎兵以省大費,四也。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漕谷至臨羌,以示羌虜,揚威武,傳世折沖之具,五也。以閑暇時,下先所伐材,繕治郵亭,充入金城,六也。兵出,乘危僥幸;不出,令反畔之虜竄于風寒之地,離霜露、疾疫、瘃墮之患,坐得必勝之道,七也。無經阻、遠追、死傷之害,八也。內不損威武之重,外不令虜得乘間之勢,九也。又無驚動河南大幵,使生他變之憂,十也。治湟狹中道橋,令可至鮮水以制西域,伸威千里,從枕席上過師,十一也。大費既省,徭役預息,以戒不虞,十二也。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唯明詔采擇?!?br>(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 卷四·趙充國平羌》)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而明主班師/罷兵萬人/留田/順天時因地利/以待可勝之虜/雖未即伏辜/兵決可期月而望
B. 而明主班師/罷兵萬人/留田/順天時/因地利/以待可勝之虜/雖未即伏辜/兵決可期月而望
C. 而明主班師罷兵/萬人留田/順天時/因地利以待/可勝之/虜雖未即伏辜/兵決可期月而望
D. 而明主班師罷兵/萬人留田/順天時/因地利/以待可勝之虜/雖未即伏辜/兵決可期月而望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上狀,“狀”是一種文體,下級用來向上級直言進諫,并提出具體策略。與《出師表》的“表”意義相同。
B. 郵亭,指古代傳遞公文的人沿途休息的地方,十里一亭,五里一郵,郵人在其間用接力的方式傳遞文書。
C. 折沖,沖是一種戰(zhàn)車,折沖指使敵軍的戰(zhàn)車后撤。折沖樽俎,意為不用武力而在酒宴談判中制敵取勝。
D. 金城,指金屬般堅固的城池,和《過秦論》“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中的“金城”意義相同。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面對羌人的侵擾,趙充國不建議直接對抗,而是采用讓己方軍隊休養(yǎng)生息的方式,促使敵人陷入困境。
B. 羌人生活習慣與我們差異很大,不注重禮儀,但趨利避害、關愛家人、畏懼死亡等方面沒有什么不同。
C. 趙充國建議讓九個步兵指揮官和一萬多士兵留下來屯田,同時積極備戰(zhàn),可以為軍隊節(jié)省大量開銷。
D. 趙充國并沒有直接回答皇帝的問題,而是用十二個具體可行的建議,提醒冒險迅速作戰(zhàn)會讓國家受到損失。
13. 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1)臣謹條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
(2)內不損威武之重,外不令虜得乘間之勢,九也。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羌村三首(其二)①
杜甫
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
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卻去。
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
蕭蕭北風勁,撫事煎百慮。
賴知禾黍收,已覺糟床②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遲暮。
【注】①757年,詩人為左拾遺時,言事觸怒肅宗,被放還鄜州羌村,寫下《羌村三首》。②糟床:榨酒的器具。
14.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詩歌開篇敘事,交代了詩人遲暮之年因觸怒皇上而被迫還家的窘境和郁郁寡歡的心情。
B. 詩歌形象鮮明,既有仕途受挫、心緒復雜的父親,又有“繞膝慰留、畏爺復去”的嬌兒。
C. 詩歌先抑后揚,結尾“足”“慰”二字可以看出詩人因禾黍豐收、家釀已熟而愁緒得解。
D. 詩歌沉郁頓挫,通過匠心獨運的謀篇布局表現(xiàn)詩人“身雖到家,而心實憂國”的感情。
15. 著名杜甫研究專家傅庚生在《文學鑒賞論叢》中認為:杜甫在此詩中,概括了他在羌村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生活。請結合詩歌內容對此進行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遙游》中用一種植物和一種動物來比喻因為生命的短暫,總會錯過一些美好的東西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既是全詩的主旨,更是作者與琵琶女感情的共鳴。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作者認為朋友即使相距天涯,也會像近鄰一樣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在分別的路口,不要做出“_______________”的情態(tài)。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未來,每粒沙子都可能擁有自己的IP地址?!爆F(xiàn)在看來,這種描述似乎是 ,但不可否認的事,這是對物聯(lián)網產業(yè)未來發(fā)展最為精彩,也最能引發(fā)人無盡聯(lián)想的描述了。不論物聯(lián)網發(fā)展到哪個階段,都擺脫不了經濟運行整體狀況對它的影響,這是一種 、相互促進的關系,我們可以從相關的調研報告中看出些許端倪。據埃森哲預測,2030年產業(yè)物聯(lián)網將為全球創(chuàng)造14.2萬億美元新產值,而中國將新增1.8萬億美元新產值。
物聯(lián)網絕對不是一個新的概念,與其相關的很多概念,在歷史和科技發(fā)展中都曾出現(xiàn)過,譬如工業(yè)化的平臺、產業(yè)互聯(lián)網平臺等。因此我們可以說,( )。不同于以前,在現(xiàn)今的科技語境中說起物聯(lián)網,我們得到的是 的互聯(lián),包括手機、冰箱、汽車、眼鏡等,都是互聯(lián)互通的,這似乎多少帶有“理想”的味道了。
近五年,隨著互聯(lián)網的爆發(fā)式增長,人類社會不斷變革著的消費與溝通方式,成熟的消費互聯(lián)網生態(tài)體系已經成型。
與此同時,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聯(lián)網用戶,移動互聯(lián)網用戶總規(guī)模2015年7月已達9.05億;到2016年1月,4G用戶數就將超過3G用戶數。
龐大的市場基礎成就了消費互聯(lián)網的成功,從BAT的崛起與其市值 。
17.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為恰當的一項是( )
A. 互聯(lián)網的爆發(fā)式增長,不斷變革著人類社會的消費與溝通方式,成熟的互聯(lián)網生態(tài)體系消費已經成型。
B. 隨著互聯(lián)網的爆發(fā)式增長,不斷變革著人類社會的消費與溝通方式,使成熟的消費互聯(lián)網生態(tài)體系已經成型。
C. 隨著互聯(lián)網的爆發(fā)式增長,人類社會不斷變革著的消費與溝通方式,成熟的互聯(lián)網生態(tài)消費體系已經成型。
D. 互聯(lián)網的爆發(fā)式增長,不斷變革著人類社會的消費與溝通方式,成熟的消費互聯(lián)網生態(tài)體系已經成型。
18. 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物聯(lián)網實際上是一種理念,它代表了我們的期待和向往
B. 代表了我們的期待和向往的一種理念的實際上就是物聯(lián)網
C. 物聯(lián)網代表了我們的期待和向往,它實際上是一種理念
D. 它代表了我們的期待和向往,物聯(lián)網實際上是一種理念
19. 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
A. 天馬行空 相輔相成 無所不在 可見一斑
B. 隨心所欲 相得益彰 無所不在 見微知著
C. 天馬行空 相得益彰 無所不至 可見一斑
D. 隨心所欲 相輔相成 無所不至 見微知著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人設”一詞最早是動漫中“人物形象設定”的簡稱,隨后延伸到其他文藝創(chuàng)作領域,并逐漸成為網絡常用語,指某人的社會形象。人們將人設與表現(xiàn)人物特征的詞語連在一起使用,________,比如“耿直人設”“硬漢人設”;有突出人物品質的,如“學霸人設”“敬業(yè)人設”;有強調生活態(tài)度的,如“精致人設”“簡約人設”;還有側重社會角色的,如“好父親人設”“好學生人設”?!叭嗽O”既是自我期許,________。
可以說,________,還是在社會生活的“大敘事”中,“人設”都在積極發(fā)揮作用。它不僅便于傳播、交流,也包含自我要求和自我塑造。
20. 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1. 許愿同學想在百度百科中創(chuàng)建“人設”詞條,請結合文段內容,幫他列出該詞條的三個要點。要求:①語言簡練;②每個要點不超過15字。
四、寫作(60分)
22.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濾鏡是神奇的存在,生活中它無處不在,有有形的,也有無形的。
濾鏡可以過濾各種不需要的因素,讓圖像達到美化效果。
濾鏡能夠濾去雜質,讓我們看見世間的美好;但是有時也會讓我們看不清真相,迷失方向。
對于生活中的“濾鏡現(xiàn)象”,你怎么看?請根據材料及其內涵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體驗和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陜西省西安市名校2022屆高三第七次適應性訓練語文試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顧拜旦重視體育對于塑造人格的作用,他在1908年倫敦奧運會期間的一次招待會上發(fā)表講話說:“對于人生而言,重要的絕非凱旋,而是戰(zhàn)斗。這意味著主要不是已經獲勝,而是進行戰(zhàn)斗。傳播這些格言,是為了造就更健壯的人類——從而使人類更加嚴謹審慎而又勇敢高貴?!睆倪@里我們可以看到顧拜旦強調比名次更為重要的是人的“審慎”“勇敢”和“高貴”。而熟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一定能體會到顧拜旦的思想與儒家教化觀念的一致之處。儒家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培養(yǎng)君子人格及人的社會責任感??鬃右浴傲嚒苯倘耍@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其中與現(xiàn)代體育運動最具關聯(lián)性的是“射”與“御”。
相比于“御”,傳統(tǒng)儒家對于“射”的討論更為豐富復雜,一方面是因為射禮在禮儀活動中的地位更為重要;另一方面,“射禮”體現(xiàn)了許多為儒家所肯定的道德品質,從而成為人格培育的重要途徑。在許多禮儀活動中,“射禮”都擔負著重要的功能。但“射禮”在儒家禮樂活動中之所以重要,還在于其所承載的儒家道德理念。
早期的人類文明都十分強調“勇敢”的德性,孔子將“智”“仁”“勇”視為“天下之達德”,這跟早期人類嚴酷的生存環(huán)境有一定關系。比如,《禮記·聘義》在介紹“聘射之禮”時就點出這種禮節(jié)所包含的“勇”的特質?!捌噶x”是諸侯之間的通問修好之禮,這種禮儀活動,“非強有力者弗能行也”。因為這種禮節(jié)要從天剛亮的時候,持續(xù)到日暮。在和平時期,這些“勇敢強有力者”主要用之于禮儀,而當戰(zhàn)亂時期,則要上陣作戰(zhàn),“用之于戰(zhàn)勝則無敵;用之于禮義則順治,外無敵,內順治,此之謂盛德”(《禮記·聘義》)。
“射”就其儀式本身,就能展現(xiàn)一個君子的德行,《禮記·射義》中說:“故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內志正,外體直,然后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鄙涞膬x式十分隆重,其挺直的身體形態(tài)和內心的專注,都是君子之儀表和內心狀態(tài)的寫照。而持弓矢時的審慎和沉穩(wěn)才能讓箭射中目標,這個過程也是君子動機和目標完美結合的體現(xiàn)。
《禮記·射義》甚至將“射禮”的過程譽之為“仁之道”,因為仁者必先正己,而射禮也要求射者先正諸己,然后才開始發(fā)射。如果射出的箭不能射中目標,既不會怨外在環(huán)境,也不會對勝過自己的箭手心存怨念,而是首先要反省自己什么環(huán)節(jié)沒有準備得當,這也與君子反求諸己、不斷內省的特質一致。射禮還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員的重要方式,既可以考察其社交能力,也能從中觀察其德行。
然而,射禮與顧拜旦所倡導的奧林匹克精神最為接近的,是對于“競爭”和“謙讓”關系的描述,我們先來看《論語·八佾》中的一句話:“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卑凑罩祆湓凇端臅戮浼ⅰ分械慕忉?,大射之禮,競賽雙方要三作揖然后才開始比賽。在朱熹看來,君子向來不與人爭,若要有所爭,那一定是參與射箭比賽。但比賽中,他一定會表現(xiàn)出從容謙遜的態(tài)度,而不是采取不當的手段去競爭勝利。
(摘編自高富貴、干春松《傳統(tǒng)文化與奧運精神的融合》)
1. 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顧拜旦認為,體育賽事的過程更重要,因為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戰(zhàn)斗”更富有價值。
B. 在培養(yǎng)君子人格方面,中國儒家教化觀念和顧拜旦的體育思想有一些共通之處。
C. 中國古代存在這樣的情況,和平時期射禮用于禮儀活動,戰(zhàn)爭時御禮用于作戰(zhàn)。
D. 《論語》及朱熹注對競爭和謙讓關系的理解,與顧拜旦倡導的奧林匹克精神最接近。
2. 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本文借助求同思維,闡述了儒家“六藝”與現(xiàn)代體育精神在一些方面的相通之處。
B. 第二段文字從兩個不同的方面,揭示傳統(tǒng)儒家對“射”討論更為豐富復雜的原因。
C. 第四段引用《禮記》中的說法,意在闡釋歷練“射”這一素養(yǎng)的基本動作與流程。
D. 結尾段采用辯證分析方法,闡述了君子對“競爭”與“謙讓”禮儀的認識與把握。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 體育有塑造人格的功能,顧拜旦將“嚴謹審慎而又勇敢高貴”的人格看得很重。
B. “射”和“御”是“六藝”中與現(xiàn)代體育最具關聯(lián)性的方面,“射”的關聯(lián)更復雜。
C. 射禮被譽為“仁之道”,因為君子通過射禮練習正己和反求諸己而鑄煉仁的品格。
D. 君子即便身處比賽之中,也定要表現(xiàn)出從容謙虛,因而不適于參加奧林匹克比賽。
【1~3題答案】
【答案】1. C 2. C 3. A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
C.“和平時期射禮用于禮儀活動,戰(zhàn)爭時御禮用于作戰(zhàn)”錯誤。第三段說的是“因為這種禮節(jié)要從天剛亮的時候,持續(xù)到日暮。在和平時期,這些‘勇敢強有力者’主要用之于禮儀,而當戰(zhàn)亂時期,則要上陣作戰(zhàn)”,其中“這種禮節(jié)”都是指“射禮”,可見選項偷換概念,張冠李戴。
故選C。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C.“歷練‘射’這一素養(yǎng)的基本動作與流程”錯誤。原文第四段信息是“‘射’就其儀式本身,就能展現(xiàn)一個君子的德行,《禮記 射義》中說:‘……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可見意在論證該段第一句(觀點句)“展現(xiàn)一個君子的德行”。
故選C。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概括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B.“射的關聯(lián)更復雜”錯誤。原文只是說“相比于‘御’,傳統(tǒng)儒家對于‘射’的討論更為豐富復雜”,選項擴展了范圍。
C.“射禮被譽為‘仁之道’,因為君子……”錯誤。原文倒數第二段說“《禮記 射義》甚至將‘射禮’的過程譽之為‘仁之道’,因為仁者必先正己,而射禮也要求射者先正諸己,然后才開始發(fā)射”,可見選項偷換概念,遺漏了“過程”二字,另外原因提取錯誤,曲解文意。
D.“因而不適于參加奧林匹克比賽”錯誤。結合首尾兩段“其中與現(xiàn)代體育運動最具關聯(lián)性的是‘射’與‘御’”“在朱熹看來,君子向來不與人爭,若要有所爭,那一定是參與射箭比賽。但比賽中,他一定會表現(xiàn)出從容謙遜的態(tài)度,而不是采取不當的手段去競爭勝利”分析,參加奧林匹克競賽者應該是“君子”,因為奧林匹克賽也反對采取不當的手段。
故選A。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愿將一生獻宏謀
于敏的青少年時代是在戰(zhàn)亂中度過的。高中畢業(yè)后,他考取了北大工學院電機系,但沉靜好思的性格使他更傾心于理科,他最終轉至理學院物理系,并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yè)。研究生畢業(yè)后,于敏受到我國核物理學家彭桓武和錢三強器重,調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他與合作者提出的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
1961年,錢三強交給于敏氫彈理論探索的任務。這不僅意味著他必須放棄已經卓有成就的基礎理論研究,而且須隱姓埋名,常年奔波。但于敏沒有猶豫,“抗美援朝的時候,美軍統(tǒng)帥曾建議用核武器襲擊中國。我們沒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獨立。面對這樣龐大的題日,我不能有另一種選擇”。從此,28年里,他像是銷聲匿跡了一般,身影消失于公眾的視野,甚至連他的妻子都說:沒想到老于是做這么高級的秘密工作的。
為了盡快研制出中國自己的氫彈,于敏廢寢忘食。在研制方案終于有了一些眉目后,他帶領幾十名科研人員趕赴上海華東計算所,那里有中國當時僅有的一臺每秒萬次的計算機。為加快氫彈研制速度,在一百多天的日子里,于敏經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積如山的計算紙帶,反復研究分析計算結果,最終以他超乎尋常的物理直覺,在復雜紛亂的現(xiàn)象和數據中找到關鍵,形成了從原理到結構都基本完整的中國氫彈理論設計方案。這就是中國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會戰(zhàn)”。
核試驗場遠在大西北,生活條件相當艱苦。于敏八上高原,六到戈壁,拖著疲弱的身體來回奔波。在首次氫彈原理試驗前,為了確保能拿到測試結果,他頂著戈壁灘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刺骨嚴寒,半夜爬上102米的鐵塔頂端,檢查和校正測試項目屏蔽體的擺置。1967年6月17日,羅布泊沙漢腹地,一朵蘑菇云升騰而起,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了!爆炸當量為330萬噸級,與理論設計完全一樣!那一年,于敏不過41歲。從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到第一顆氫彈實驗成功,美國用時七年零三個月,而我國僅用了兩年零八個月。盡管在氫彈研制中居功至偉,但對于“氫彈之父”的稱號,于敏從不以此自居。
于敏沒有停止腳步,為了研發(fā)二代核武器,他帶領團隊在四川綿陽的深山里開啟了核武器研究的新征程。日夜無休的科研加上實驗中放射性物質的侵害,使他的身體變得越來越虛弱。他曾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鼓舞著他,最終,關鍵技術得以突破,我國核武器技術發(fā)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1986年,他對世界核武器發(fā)展趨勢作了深刻分析,與鄧稼先、胡思得一起向中央遞交了《關于中國核武器發(fā)展的建議書》,希望加快核試驗進程。正是這次上書,使我國提前規(guī)劃了核試驗的部署,至1996年《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簽署,于敏的戰(zhàn)略眼光為我國爭取了寶貴的十年核試驗時間。他又被視為我國核武器事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家。
在研制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于敏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朝永振一郎稱贊為中國的“國產土專家一號”。但他對自己的學生說,“土專家”不足為法,科學需要開放交流和開闊視野。因此,他鼓勵學生出國留學,但留學后須“回國再給國家做點事兒”,“不要到老了才回來,落葉歸根只能起點肥料作用,應該在開花結果的時候回來”。
胡思得說,每次和于敏出差,都能在他床頭發(fā)現(xiàn)一本唐詩或宋詞。詩詞藝術帶給于敏的是在核武器事業(yè)上不斷尋求突破的遠志廣學,是一生致力于為國謀策的鞠躬盡瘁。在73歲那年,于敏以一首《抒懷》詩總結了自己的一生:
憶昔崢嶸歲月稠,朋輩同心方案求。
親歷新舊兩時代,愿將一生獻宏謀。
身為一葉無輕重,眾志成城鎮(zhèn)賊酋。
喜看中華振興日,百家爭鳴競風流。
于敏,一個鑄核衛(wèi)盾一甲子的傳奇?!霸笇⒁簧I宏謀!”他,兌現(xiàn)了對祖國的諾言!
相關鏈接
①于敏(1926—2019),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對我國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貢獻。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國家最高科技獎、改革先鋒稱號,被評為“國防科技事業(yè)改革發(fā)展的重要推動者?!?br>(摘編自百度百科)
②“離亂中尋覓一張安靜的書桌,未曾向洋已經礪就了鋒鍔。受命之日,寢不安席,當年吳鉤,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囑托,許下了一生:一聲巨響,驚詫了世界;一個名字,蕩滌了人心……”
(2015年“感動中國”寫給于敏的頒獎詞)
4.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于敏在學生時代就成績優(yōu)異,研究生畢業(yè)進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后,他又在相關領域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B. 于敏妻子的話,體現(xiàn)出他工作的重要性和保密性;而胡思得的話,則表明古詩詞對于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C. “百日會戰(zhàn)”中,氫彈理論設計方案能得以形成,與于敏勤奮鉆研的精神和超乎尋常的物理直覺密不可分。
D. 面對死亡的不斷威脅,于敏卻仍能堅持研究并突破關鍵技術,是諸葛亮矢志不渝、鞠躬盡瘁精神對他的鼓舞。
5.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項是
A. 若無于敏對世界核武器發(fā)展趨勢做出的分析、他與其它兩位專家的建議書,我國核武器事業(yè)的發(fā)展或將受阻。
B. 于敏認為留學后須趁年輕回國做貢獻,不能老了才回來。他不僅這樣教育學生,自己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
C. 引用于敏的《抒懷》詩,既展現(xiàn)了他與核武器研制相伴一生的歲月,又突出了他敢為人先、淡泊名利的精神。
D. 頒獎詞“當年吳鉤”以下四句,藝術地展現(xiàn)了于敏在上海、大西北邊地和四川綿陽進行核武器研究的艱辛歷程。
6. 于敏是如何兌現(xiàn)他對祖國“愿將一生獻宏謀”的諾言的?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4~6題答案】
【答案】4. B 5. A
6. ①人生選擇上舍己為國:放棄已有成就,毫不猶豫接受氫彈研制重任。②研制過程中鞠躬盡瘁:研制氫彈時廢寢忘食,不畏艱險,親力親為。③取得成就后不懈追求:氫彈研制成功后謙遜低調不居功,又開啟研發(fā)二代核武器的新征程。具有戰(zhàn)略眼光,使我國提前規(guī)劃核試驗的部署。
【解析】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要求選出的是“不正確的一項”,然后瀏覽選項的內容,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最后進行辨析。本題中,B項“而胡思得的話,則表明古詩詞對于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錯誤,根據文本,“胡思得說,每次和于敏出差,都能在他床頭發(fā)現(xiàn)一本唐詩或宋詞。詩詞藝術帶給于敏的是在核武器事業(yè)上不斷尋求突破的遠志廣學,是一生致力于為國謀策的鞠躬盡瘁”,胡思得只是說每次出差時,于敏都帶著一本唐詩或宋詞,后面的影響是作者的認識和評價。故選B。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明確題干的提問方式,如本題,題干問的是“下列不能作為反駁‘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的依據的一項”,據此瀏覽選項,再到文中圈出相關的句子,最后進行比對。本題中,B項,“自己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錯誤,于敏未曾留學;C項,“敢為人先的精神”錯誤,“憶昔崢嶸歲月稠,朋輩同心方案求。親歷新舊兩時代,愿將一生獻宏謀。身為一葉無輕重,眾志成城鎮(zhèn)賊酋。喜看中華振興日,百家爭鳴競風流”并沒有涉及到敢為人先的精神;D項,頒獎詞并沒有涉及“四川綿陽”。故選A。
【6題詳解】
本文考查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解答本題時,要善于找全文、全段的中心句、過渡句、總結句,把握全文脈絡,理清各段之間的聯(lián)系,找準內容要點,不遺漏,也不要把無關緊要的內容牽扯進去?!板X三強交給于敏氫彈理論探索的任務。這不僅意味著他必須放棄已經卓有成就的基礎理論研究,而且須隱姓埋名,常年奔波”概括為“舍己為國:放棄已有成就,毫不猶豫接受氫彈研制重任”;“為了盡快研制出中國自己的氫彈,于敏廢寢忘食” 可概括為“研制過程中鞠躬盡瘁,廢寢忘食”; “于敏沒有停止腳步,為了研發(fā)二代核武器,他帶領團隊在四川綿陽的深山里開啟了核武器研究的新征程”可概括為“取得成就后不懈追求”;考生結合以上內容作答即可。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紅唇綠嘴
莫言
老父病重,我由京返鄉(xiāng)陪護。一日下午,忽聽窗外大街上,傳來一女子的號啕,眾人皆愕然。我大姐驚道:“‘高參’來了!”
只見一個女人,仰著紅彤彤的大臉,張著大嘴,哭嚎著進入我家院子,“大舅啊……俺的個親舅啊……你怎么狠心撇下俺走了啊……”
我大姐惱怒地沖出去。父親舉起一只顫抖的手,斷斷續(xù)續(xù)地說:“別……別……別惹她啊……”
我大姐惱怒地說:“‘高參’,你這是唱的哪一出?”
“高參”滿臉的悲痛表情就像落在燒得通紅的爐蓋上的一滴水,欻的一聲便消失了,隨即換上了一副驚愕的表情,說:“不是說俺大舅‘老’了嗎?”
“俺大好好的呢!”我大姐說。
“您看看您看看,這些該死的造謠分子,”她一邊說著,一邊闖進了我父親的居室,看到我后,她的臉上出現(xiàn)了喜洋洋的表情,道,“表哥,您啥時回來的?”然后伸出手來,我感到她的手又大又硬,力氣很足。然后她又與我堂弟等人一一握手,這派頭既不像個女人,也不像個農民,倒很像一位市里來的干部。最后,她俯身問躺在床上的我老父:“大舅,你還認識我嗎?”我老父搖搖頭。她提高嗓門說:“大舅,我是覃家莊上的覃桂英啊!”我父親還是搖頭。我姐姐大聲說:“覃家莊俺姑的侄女,‘高參’!”
我父親笑了,用微弱的聲音說:“‘高參’……知道,太有名了……了不起……”“俺大舅真幽默?!薄案邊ⅰ钡馈!白掳??!蔽腋赣H說。
她摸出一盒細支中華煙,問:“不介意我抽煙吧?”我大姐道:“‘高參’,你還是別抽了,俺大咳嗽?!彼f:“也是,盡管抽煙是人權的一部分,但我的人權要建立在不侵犯別人人權的基礎上才可以實施?!蔽以尞惖乜粗@位出語不凡的胖大婦人,一時找不到要說的話。我姐姐看出了我的尷尬,便道:“你可不知道‘高參’有多厲害,膠東半島都有名的人物?!?br>我堂弟道:“豈止是膠東半島,全中國都有名呢!”
“姐,弟,你們就別諷刺我了?!薄案邊ⅰ弊炖镞@樣說,但她的神情卻是一副很享受的樣子,“跟表哥這樣的大作家比,我算什么?草民一枚!”
“您老人家可不是‘草民一枚’,”堂弟說,“您是著名‘公知’,策劃大師!”
“什么‘公雞’‘母雞’‘大師’‘小師’,”她說,“我不過是一個為弱小者爭利益,為受迫害者鳴不平,為創(chuàng)造和諧、公正、民主的鄉(xiāng)村社會而不計報酬、不遺余力的鄉(xiāng)村知識分子?!?br>她的話讓我震驚。她是我小學的同班同學。她小學之后又混過兩年農業(yè)中學,我之所以說“混”,是因為這樣的學歷在當時也不算低,但放在眼下,那就跟文盲差不多了……
“高參”的手機響了,手機里傳出一個男人的聲音:“覃姐,晚上有空嗎?一起吃個飯,平度有一個客戶想見你,我訂個包間。”她按著手機留言,罵道:“去你娘的,我正要找你算賬呢,你說俺大舅‘老’了,我現(xiàn)在就在俺大舅身邊,俺大舅精神好著呢!我現(xiàn)在就在俺大舅身邊,俺大舅精神好著呢!你這個造謠分子,我饒不了你!”她將手機裝進口袋,探身問我父親,“大舅,你不生我的氣吧?都是‘花脖子’這個家伙造謠!”我父親閉著眼睛,仿佛睡著了。
這時,“高參”口袋里的兩個手機同時響了。她摸出了那款舊“華為”,又摸出一款新“蘋果”。她看了一眼蘋果手機,嘟了一句,又看華為手機,撳響,還是那位“花脖子”的聲音:“覃姐,你可別怨我,我是聽‘九兒他爹’說的。他說你大舅可能‘老’了,因為他從村委的監(jiān)控器上看到莫言回來了……”
我吃了一驚,道:“村子里還有攝像頭?太厲害了!”“高參”道:“所以,表哥,得網絡者得天下,失網絡者失天下;得網絡者得民心,失網絡者失民心。所以,網絡是天堂,網絡也是地獄;所以,可以利用網絡伸張正義,也可以利用網絡冤殺好人;可以利用網絡消費,也可以利用網絡賺錢……總之,網絡能把人變成鬼,也能把鬼變成人,當然也可以把人變成神……叫喊了幾十年的‘縮小三大差別’①,通過互聯(lián)網實現(xiàn)了。剛興起互聯(lián)網時那句‘在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這話現(xiàn)在基本上還適用??傊砀?,自從有了互聯(lián)網,我覺得自己才真正地過上了人的生活……”
“佩服,覃桂英,不,‘高參’,”我說,“我枉在北京待著,但實際上孤陋寡聞,感謝你給我上了一課。”
“你與你朋友新近開那個‘兩塊磚’公號我已關注了。太保守了,表哥,你們根本不熟悉網絡的運作規(guī)律,折騰了大半年,才幾千個粉絲,如果交給我給你們經營,三個月,我不給你順來一百萬粉,我就不姓覃了。”
“你早就不姓覃了,”我堂弟說,“你姓高叫‘高參’?!薄靶崭咭矝]什么不好,俺姥娘家不也姓高嗎?”
“我很想知道你用什么方法能給我們吸來一百萬粉絲。”我說。
“哎喲表哥,這事可不是一句半句能說清的,這么著,”她摸出兩塊手機,道,“加個微信,過幾天咱們坐下來細聊?!?br>“我把自己推給你好幾次請你加我,你都不理我,”她白了我一眼,然后用兩塊手機先后掃了我的二維碼,說,“你得確認我,‘高參’和‘豬大自肥’?!?br>“‘豬大自肥’,這名字真好!”我說。“我還有三個名字呢。”
“你有五個手機?”我驚訝地問。
“‘老丈人的青魚’有十二塊手機呢?!彼f,“我還有兩個公眾號,一個叫‘紅唇’,一個叫‘綠嘴’,表哥你得空關注一下?!彼┥硐蛭腋赣H,說,“大舅,我先走了,過幾天再來看你?!?br>她走后,我父親悄聲對我說:“千萬小心她啊……”我說:“大,您放心,我心里有數!”
(選自莫言小說集《晚熟的人》,有刪改)
【注】①三大差別:指工農之間、城鄉(xiāng)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差別。
7. 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小說用第一人稱敘事,有很強的真實性。其中的“莫言”和魯迅小說中“迅哥兒”一樣,都是小說人物,也帶有作者的印記。
B. 小說集名為“晚熟的人”,覃桂英就是一個晚熟的人。她貌似在互聯(lián)網時代如魚得水,實際上處處顯示出她的單純和落伍。
C. 這篇小說延續(xù)了莫言一貫的寫作風格。鄉(xiāng)村題材,以故鄉(xiāng)為背景,圍繞故鄉(xiāng)的人物展開,動作描寫傳神,語言描寫如見其人。
D. 小說描寫“我”見到“高參”后的心理反應,經歷了“詫異——震驚——反感——好奇——戒備”的過程,點到為止,筆墨簡省。
8. 簡析“父親”在小說中的作用。
9. 小說中人物的語言富有張力,請以劃線語段為例進行賞析。
【7~9題答案】
【答案】7. B 8. ①父親生病使“我”“大姐”“堂弟”“高參”聚集在同一場景,起著牽線搭橋、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②父親對待“高參”的言行,表達了父親對“高參”得罪不起的擔心、厭惡,襯托了“高參”的能量巨大、令人恐懼。③揭示了小說的主題,從父親對“高參”的沉默與對子女的反復告誡,暗含了對“高參”這類人物的批判和諷刺。
9. ①把農村婦女身份與政治性話語口吻,近乎文盲與鄉(xiāng)村知識分子,粗俗的口語與刻意使用的莊重書面語聯(lián)系在一起。②形成了強烈反差,從而帶來了陌生化與極具沖擊性的審美效果。③使人物個性更加鮮明。
【解析】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B.“覃桂英就是一個晚熟的人”錯誤。覃桂英不是“晚熟的人”,而一直是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唯利是圖的小人。她是互聯(lián)網時代渾水摸魚者,也是家鄉(xiāng)網絡時代的恐怖分子,以五個手機、兩個公眾號買賣謠言,操弄民意。從其說的話就能看出“可以利用網絡伸張正義,也可以利用網絡冤殺好人;可以利用網絡消費,也可以利用網絡賺錢……總之,網絡能把人變成鬼,也能把鬼變成人,當然也可以把人變成神……”“太保守了,表哥,你們根本不熟悉網絡的運作規(guī)律,折騰了大半年,才幾千個粉絲,如果交給我給你們經營,三個月,我不給你順來一百萬粉,我就不姓覃了?!?br>故選B。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
結合“老父病重,我由京返鄉(xiāng)陪護。一日下午,忽聽窗外大街上,傳來一女子的號啕,眾人皆愕然……來了”“她一邊說著,一邊闖進了我父親的居室”“然后伸出手來,我感到她的手又大又硬,力氣很足。然后她又與我堂弟等人一一握手”等分析,由于父親生病,“我”由京返鄉(xiāng)陪護,見到了“高參”“大姐”“堂弟”等人,“父親”生病讓一干人等齊聚一堂,才有了“我”與“高參”的見面,因此“父親生病”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
結合“父親舉起一只顫抖的手,斷斷續(xù)續(xù)地說:‘別……別……別惹她啊……’”“我父親笑了,用微弱的聲音說……”“她走后,我父親悄聲對我說:‘千萬小心她啊……’”等分析,父親對待“高參”的言行,如“別惹她”“太有名了……了不起……”“千萬小心”,寫出了父親對“高參”得罪不起的擔心、厭惡。襯托了“高參”的巨大能量,這能量令人恐懼。
結合“我老父搖搖頭”“用微弱的聲音說”“我父親閉著眼睛,仿佛睡著了”“我父親悄聲對我說”等分析,父親對“高參”冷漠,不搭理“高參”,反復悄聲告誡子女要小心,通過寫父親的舉動,暗含了對“高參”這類人物的批判和諷刺,揭示小說的主題。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
結合“我不過是一個為弱小者爭利益,為受迫害者鳴不平,為創(chuàng)造和諧、公正、民主的鄉(xiāng)村社會而不計報酬、不遺余力的鄉(xiāng)村知識分子”分析,“高參”是一個農村婦女的身份,說出這樣的政治性話語,給人強烈的反差感。
“什么‘公雞’‘母雞’‘大師’‘小師’”“去你娘的,我正要找你算賬呢,你說俺大舅‘老’了”“你這個造謠分子,我饒不了你”等為口語,但是,“我不過是一個為弱小者爭利益,為受迫害者鳴不平,為創(chuàng)造和諧、公正、民主的鄉(xiāng)村社會而不計報酬、不遺余力的鄉(xiāng)村知識分子”為書面語,粗俗的口語與刻意使用的莊重書面語聯(lián)系在一起,給人陌生而新奇的感覺,很有沖擊力。
“高參”是一個近乎文盲農村婦女,但是不時以知識分子的口吻說話,語言富有政治性。人物身份和人物語言形成強烈反差,帶給讀者強烈的沖擊和獨特的審美效果,使人物個性更加鮮明。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上報曰:“即如將軍之計,虜當何時伏誅?兵當何時得決?孰計其便,復奏?!?br>充國上狀曰:“臣聞帝王之兵,以全取勝,是以貴謀而賤戰(zhàn)?!賾?zhàn)而百勝,非善之善者也,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U夷習俗雖殊于禮義之國,然其欲避害就利,愛親戚,畏死亡,一也。今虜亡其美地薦草,愁于寄托,遠遁,骨肉心離,人有畔志。而明主班師罷兵萬人留田順天時因地利以待可勝之虜雖未即伏辜兵決可期月而望。羌虜瓦解,前后降者萬七百余人,及受言去者凡七十輩,此坐支解羌虜之具也。臣謹條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
步兵九校、吏士萬人留屯,以為武備,因田致谷,威德并行,一也。又因排折羌虜,令不得歸肥饒之地,貧破其眾,以成羌虜相畔之漸,二也。居民得并田作,不失農業(yè),三也。軍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歲,罷騎兵以省大費,四也。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漕谷至臨羌,以示羌虜,揚威武,傳世折沖之具,五也。以閑暇時,下先所伐材,繕治郵亭,充入金城,六也。兵出,乘危僥幸;不出,令反畔之虜竄于風寒之地,離霜露、疾疫、瘃墮之患,坐得必勝之道,七也。無經阻、遠追、死傷之害,八也。內不損威武之重,外不令虜得乘間之勢,九也。又無驚動河南大幵,使生他變之憂,十也。治湟狹中道橋,令可至鮮水以制西域,伸威千里,從枕席上過師,十一也。大費既省,徭役預息,以戒不虞,十二也。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唯明詔采擇?!?br>(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 卷四·趙充國平羌》)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而明主班師/罷兵萬人/留田/順天時因地利/以待可勝之虜/雖未即伏辜/兵決可期月而望
B. 而明主班師/罷兵萬人/留田/順天時/因地利/以待可勝之虜/雖未即伏辜/兵決可期月而望
C. 而明主班師罷兵/萬人留田/順天時/因地利以待/可勝之/虜雖未即伏辜/兵決可期月而望
D. 而明主班師罷兵/萬人留田/順天時/因地利/以待可勝之虜/雖未即伏辜/兵決可期月而望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上狀,“狀”是一種文體,下級用來向上級直言進諫,并提出具體策略。與《出師表》的“表”意義相同。
B. 郵亭,指古代傳遞公文的人沿途休息的地方,十里一亭,五里一郵,郵人在其間用接力的方式傳遞文書。
C. 折沖,沖是一種戰(zhàn)車,折沖指使敵軍的戰(zhàn)車后撤。折沖樽俎,意為不用武力而在酒宴談判中制敵取勝。
D. 金城,指金屬般堅固的城池,和《過秦論》“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中的“金城”意義相同。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面對羌人的侵擾,趙充國不建議直接對抗,而是采用讓己方軍隊休養(yǎng)生息的方式,促使敵人陷入困境。
B. 羌人生活習慣與我們差異很大,不注重禮儀,但趨利避害、關愛家人、畏懼死亡等方面沒有什么不同。
C. 趙充國建議讓九個步兵指揮官和一萬多士兵留下來屯田,同時積極備戰(zhàn),可以為軍隊節(jié)省大量開銷。
D. 趙充國并沒有直接回答皇帝的問題,而是用十二個具體可行的建議,提醒冒險迅速作戰(zhàn)會讓國家受到損失。
13. 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1)臣謹條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
(2)內不損威武之重,外不令虜得乘間之勢,九也。
【10~13題答案】
【答案】10. D 11. A 12. C
13. (1)我謹慎分條列舉不出兵而留兵屯田的十二項有好處的建議。
(2)對內不使朝廷的重要的威嚴受到損害,對外不給羌人以可乘之機,這是第九條建議。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而此時陛下班師罷兵,留下萬人屯田,順應天時,利用地利,等待戰(zhàn)勝羌人的機會。羌人雖未立即剿滅,然可望于一年之內結束戰(zhàn)事。
“班師”與“罷兵”互文,指停止作戰(zhàn),調回外出作戰(zhàn)的軍隊,中間不應斷開,排除AB;
“順天時”“因地利”是并列結構,結構一致,“因地利”其后應斷開,排除C。
故選D。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掌握和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
A.“直言進諫”錯誤,“狀”用于下級向上級陳述事情,并提出具體策略,而不是“直言進諫”;“與《出師表》的‘表’意義相同”錯誤,《出師表》的“表”指古代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由原文皇帝要求臣子回應可以看出,“狀”與“表”意義不同。
故選A。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C.“建議讓九個步兵指揮官和一萬多士兵留下來屯田,同時積極備戰(zhàn),可以為軍隊節(jié)省大量開銷”錯誤,將軍和士兵屯田是第一條建議,為軍隊節(jié)省開銷是第四條建議。由原文“軍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歲,罷騎兵以省大費,四也”可知,騎兵包括戰(zhàn)馬一個月的食用能夠屯田士兵維持一年,“撤除騎兵”可以為軍隊節(jié)省大量費用。
故選C。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得分點:“謹”,謹慎地;“條”,分條列舉;“留田”,屯田;“便宜”,有利的、有好處的。
(2)得分點:“內”,名詞作狀語,對內;“損”,使動用法,使……受損害;“外”,名詞作狀語,對外;“間”,間隙、可乘之機。
參考譯文:
漢宣帝下詔詢問趙充國說:“如按照將軍的計劃,羌人叛亂當何時可以剿滅?戰(zhàn)事當何時能夠結束?仔細研究出最佳方案,再次上奏!”
趙充國上奏說:“我聽說,帝王的軍隊,應當不受什么損失就能取得勝利,所以重視謀略,輕視拼殺?!秾O子兵法》說:‘百戰(zhàn)百勝,并非高手中的高手,所以應先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再等待可以戰(zhàn)勝敵人的機會。’蠻夷外族的習俗雖與我們禮義之邦有所不同,但希望能躲避危害,爭取有利,愛護親屬,懼怕死亡,則與我們一樣。現(xiàn)在,羌人喪失了他們肥美的土地和茂盛的牧草,逃到遙遠的荒山野地,為自己的寄身之地而發(fā)愁,骨肉離心,人人都產生了背叛之念。而此時陛下班師罷兵,留下萬人屯田,順應天時,利用地利,等待戰(zhàn)勝羌人的機會。羌人雖未立即剿滅,然可望于一年之內結束戰(zhàn)事。羌人已在迅速瓦解之中,前后共有一萬七百余人投降,接受我方勸告,回去說服自己的同伴不再與朝廷為敵的共有七十批,這些人恰是瓦解羌人的工具。我謹歸納了不出兵而留兵屯田的十二項有益之處:
九位步兵指揮官和萬名官兵留此屯田,進行戰(zhàn)備,耕田積糧,威德并行,這是第一條建議。因屯田而排斥羌人,不讓他們回到肥沃的土地上去,使其部眾貧困破敗,以促成羌人相互背叛的趨勢,這是第二條建議。居民得以一同耕作,不破壞農業(yè),這是第三條建議。騎兵,包括戰(zhàn)馬一個月的食用,能夠屯田士兵維持一年,撤除騎兵可節(jié)省大量費用,這是第四條建議。春天來臨,調集士卒,順黃河和湟水將糧食運到臨羌,向羌人顯示威力,這是后世威懾敵人的資本,這是第五條建議。農閑時,將以前砍伐的木材運來,修繕驛站,將物資輸入金城,這是第六條建議。如果現(xiàn)在出兵,冒險而無必勝把握;暫不出兵,則使叛逆羌人流竄于風寒之地,遭受霜露、瘟疫、凍傷的災患,我們則坐著得到必勝的機會,這是第七條建議。可以避免遭遇險阻、深入追擊和將士死傷的損害,這是第八條建議。對內不使朝廷的威嚴受到損害,對外不給羌人以可乘之機,這是第九條建議。又不會驚動黃河南岸大部落而產生新的事變,增加陛下之憂,這是第十條建議。修建湟狹中的橋梁,使至鮮水的道路暢通,以控制西域,揚威千里之外,使軍隊從此經過如同經過自家的床頭一般容易,這是第十一條建議。大費用既已節(jié)省,便可不征發(fā)徭役,以防止出現(xiàn)預想不到的變故,這是第十二條建議。留兵屯田可得此十二項便利,出兵攻擊則失此十二項便利,請陛下英明抉擇!”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羌村三首(其二)①
杜甫
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
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卻去。
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
蕭蕭北風勁,撫事煎百慮。
賴知禾黍收,已覺糟床②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遲暮。
【注】①757年,詩人為左拾遺時,言事觸怒肅宗,被放還鄜州羌村,寫下《羌村三首》。②糟床:榨酒的器具。
14.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詩歌開篇敘事,交代了詩人遲暮之年因觸怒皇上而被迫還家的窘境和郁郁寡歡的心情。
B. 詩歌形象鮮明,既有仕途受挫、心緒復雜的父親,又有“繞膝慰留、畏爺復去”的嬌兒。
C. 詩歌先抑后揚,結尾“足”“慰”二字可以看出詩人因禾黍豐收、家釀已熟而愁緒得解。
D. 詩歌沉郁頓挫,通過匠心獨運的謀篇布局表現(xiàn)詩人“身雖到家,而心實憂國”的感情。
15. 著名杜甫研究專家傅庚生在《文學鑒賞論叢》中認為:杜甫在此詩中,概括了他在羌村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生活。請結合詩歌內容對此進行分析。
【14~15題答案】
【答案】14. C 15. ①“憶昔”兩句是回憶過去池邊樹下納涼的幽靜生活。
②“嬌兒”兩句寫現(xiàn)在孩子依偎著詩人,怕他再離去;“蕭蕭”兩句描寫眼前風中枯枝蕭索,處境落寞,想到當下的各種事,焦慮煎熬。
③“賴知”“如今”均屬料想之詞。說幸虧今年莊稼收成還好,可以有酒消憂了,其實酒還不知在哪里呢,用想象來自我寬慰。
【解析】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古代詩歌的能力。
C.“詩歌先抑后揚”錯誤,詩歌沒有使用先抑后揚的手法;“家釀已熟”錯,家釀還未熟?!白ⅰ薄白恪倍纸杈浦鄬懗钪疂猓俣嗟木埔仓荒軙呵易晕?。
故選C。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
“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詩人回想到去年夏天初來羌村,喜歡在池邊那棵老樹下乘涼。
“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卻去”寫出孩子在戰(zhàn)亂年代,心靈里已烙下離亂與痛苦的影子,緊緊靠在父親膝下,生怕父親再走掉?!笆捠挶憋L勁,撫事煎百慮”此時北風蕭蕭,心中便生憂慮。此四句寫人寫景,營造悲涼凄苦的氣氛,表現(xiàn)出作者此時的痛苦焦慮之情。
“賴知禾黍收,已覺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遲暮”末四句寫到秋收已畢,雖然新酒未曾釀出,卻計日可待,似乎可感到它從糟床汩汩流出。“賴知”“已覺”均屬料想之詞。說酒是因愁,用想象之語來自我寬慰,深切表現(xiàn)出詩人矛盾苦悶心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遙游》中用一種植物和一種動物來比喻因為生命的短暫,總會錯過一些美好的東西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既是全詩的主旨,更是作者與琵琶女感情的共鳴。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作者認為朋友即使相距天涯,也會像近鄰一樣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在分別的路口,不要做出“_______________”的情態(tài)。
【16題答案】
【答案】 ①. 朝菌不知晦朔 ②. 蟪蛄不知春秋 ③. 同是天涯淪落人 ④. 相逢何必曾相識 ⑤. 天涯若比鄰 ⑥. 兒女共沾巾
【解析】
【分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題要注意的字詞有:“晦朔”“蟪蛄”“涯”“淪”“沾”。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未來,每粒沙子都可能擁有自己的IP地址?!爆F(xiàn)在看來,這種描述似乎是 ,但不可否認的事,這是對物聯(lián)網產業(yè)未來發(fā)展最為精彩,也最能引發(fā)人無盡聯(lián)想的描述了。不論物聯(lián)網發(fā)展到哪個階段,都擺脫不了經濟運行整體狀況對它的影響,這是一種 、相互促進的關系,我們可以從相關的調研報告中看出些許端倪。據埃森哲預測,2030年產業(yè)物聯(lián)網將為全球創(chuàng)造14.2萬億美元新產值,而中國將新增1.8萬億美元新產值。
物聯(lián)網絕對不是一個新的概念,與其相關的很多概念,在歷史和科技發(fā)展中都曾出現(xiàn)過,譬如工業(yè)化的平臺、產業(yè)互聯(lián)網平臺等。因此我們可以說,( )。不同于以前,在現(xiàn)今的科技語境中說起物聯(lián)網,我們得到的是 的互聯(lián),包括手機、冰箱、汽車、眼鏡等,都是互聯(lián)互通的,這似乎多少帶有“理想”的味道了。
近五年,隨著互聯(lián)網的爆發(fā)式增長,人類社會不斷變革著的消費與溝通方式,成熟的消費互聯(lián)網生態(tài)體系已經成型。
與此同時,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聯(lián)網用戶,移動互聯(lián)網用戶總規(guī)模2015年7月已達9.05億;到2016年1月,4G用戶數就將超過3G用戶數。
龐大的市場基礎成就了消費互聯(lián)網的成功,從BAT的崛起與其市值 。
17.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為恰當的一項是( )
A. 互聯(lián)網的爆發(fā)式增長,不斷變革著人類社會的消費與溝通方式,成熟的互聯(lián)網生態(tài)體系消費已經成型。
B. 隨著互聯(lián)網的爆發(fā)式增長,不斷變革著人類社會的消費與溝通方式,使成熟的消費互聯(lián)網生態(tài)體系已經成型。
C. 隨著互聯(lián)網的爆發(fā)式增長,人類社會不斷變革著的消費與溝通方式,成熟的互聯(lián)網生態(tài)消費體系已經成型。
D. 互聯(lián)網的爆發(fā)式增長,不斷變革著人類社會的消費與溝通方式,成熟的消費互聯(lián)網生態(tài)體系已經成型。
18. 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物聯(lián)網實際上是一種理念,它代表了我們的期待和向往
B. 代表了我們的期待和向往的一種理念的實際上就是物聯(lián)網
C. 物聯(lián)網代表了我們的期待和向往,它實際上是一種理念
D. 它代表了我們的期待和向往,物聯(lián)網實際上是一種理念
19. 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
A. 天馬行空 相輔相成 無所不在 可見一斑
B. 隨心所欲 相得益彰 無所不在 見微知著
C. 天馬行空 相得益彰 無所不至 可見一斑
D. 隨心所欲 相輔相成 無所不至 見微知著
【17~19題答案】
【答案】17. D 18. A 19. A
【解析】
【17題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見類型。命題這一段文字中選擇一個句子,將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題中列出四種修改情形,要求選出修改最恰當的一種。此題題型新穎,但是,只是在詞語搭配這個考點上設置陷阱,難度不大。A項,搭配不當,“消費已經成型”,主謂搭配不當;B項,成分殘缺,主語殘缺;C項,結構混亂。故選D。
【18題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的能力,重點考查語言的連貫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據上下文意進行推斷。命題者在題干所給文段中挖掉一句話,然后設計四個內容差不多、但句式各異的句子,選出最恰當的一項。選項都有一定的干擾性,難度適中。根據主語主體的一致性,句子主語應該是“物聯(lián)網”,可排除B項、D項;“它代表了我們的期待和向往”與后文銜接更加貼近。故選A。
【19題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成語的正確運用。此類試題解答的關鍵在于兩點:仔細審查該詞語的語言環(huán)境;注意對近義成語的分析辨別。天馬行空:多形容詩文、書法、言行等氣勢豪放,不受拘束;也形容說話做事不著邊際,浮躁不安;也比喻思想奔放,任意馳騁。隨心所欲: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含貶義)。結合“這種描述似乎”分析,用“天馬行空”。相輔相成:指兩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補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結合“相互促進”分析,用“相輔相成”。無所不在:到處都存在,到處都有。無所不至:①沒有達不到的地方;②指凡能做到的都做到了(用于壞事)。結合“包括手機、冰箱、汽車、眼鏡等,都是互聯(lián)互通的”等內容分析,用“無所不在”。見微知著:看到微小的苗頭,就知道可能會發(fā)生顯著的變化??梢娨话撸罕扔饕姷绞挛锏囊恍〔糠忠材芡浦挛锏恼w。結合“龐大的市場基礎成就了消費互聯(lián)網的成功,從BAT的崛起與其市值”等內容分析可知,用“可見一斑”。故選A。
【點睛】正確運用成語,要弄清楚一下幾種類型的錯誤:一、看成語含義與前后文的修飾限制成分是否協(xié)調;二、看成語意思與所處的語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詞小用或小詞大用;三、看成語的褒貶感彩是否適合所在的語境;四、看成語適用的對象、范圍和場合是否造成張冠李戴;五、看成語運用是否因望文生義而誤用;六、看成語是否因畫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內容重復。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人設”一詞最早是動漫中“人物形象設定”的簡稱,隨后延伸到其他文藝創(chuàng)作領域,并逐漸成為網絡常用語,指某人的社會形象。人們將人設與表現(xiàn)人物特征的詞語連在一起使用,________,比如“耿直人設”“硬漢人設”;有突出人物品質的,如“學霸人設”“敬業(yè)人設”;有強調生活態(tài)度的,如“精致人設”“簡約人設”;還有側重社會角色的,如“好父親人設”“好學生人設”?!叭嗽O”既是自我期許,________。
可以說,________,還是在社會生活的“大敘事”中,“人設”都在積極發(fā)揮作用。它不僅便于傳播、交流,也包含自我要求和自我塑造。
20. 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1. 許愿同學想在百度百科中創(chuàng)建“人設”詞條,請結合文段內容,幫他列出該詞條的三個要點。要求:①語言簡練;②每個要點不超過15字。
【20~21題答案】
【答案】20. ①有凸顯性格特點;②也是他人和社會評價(也是自我評價);③無論是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
21. ①源自動漫中“人物形象設定”;②表現(xiàn)人物社會形象特征;③包含自我要求和自我塑造。
【解析】
【分析】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能力。
第一空,句式要仿照“有突出人物品質”來寫,內容與“耿直人設”“硬漢人設”等人物性格特征有關,據此可寫“有凸顯性格特點的”;
第二空,此句是對“人設”含義的總結,前句有“既是”,后面應有“也是”“又是”;前句有“自我”,后面應有“他人”或者繼續(xù)對“自我”評價;前面是“自我期許”,后面可以是“他人或社會評價”或者是“自我評價”;
第三空,后面有“還是”“都”,說明前面應有“無論是”;后面有“在社會生活的‘大敘事’中”,說明前面也是“人設”的范圍,可以結合第一段中的“動漫”“其他藝術領域”,寫成“無論是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
【2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壓縮語段的能力。
本題本質是要篩選概括出“人設”的關鍵信息。
結合“‘人設’一詞最早是動漫中‘人物形象設定’的簡稱”,可概括出“源自動漫中‘人物形象設定’”;
結合“指某人的社會形象。人們將人設與表現(xiàn)人物特征的詞語連在一起使用”,可概括出“表現(xiàn)人物社會形象特征”;
結合“它不僅便于傳播、交流,也包含自我要求和自我塑造”,可概括出“包含自我要求和自我塑造”。
四、寫作(60分)
22.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濾鏡是神奇的存在,生活中它無處不在,有有形的,也有無形的。
濾鏡可以過濾各種不需要的因素,讓圖像達到美化效果。
濾鏡能夠濾去雜質,讓我們看見世間的美好;但是有時也會讓我們看不清真相,迷失方向。
對于生活中的“濾鏡現(xiàn)象”,你怎么看?請根據材料及其內涵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體驗和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22題答案】
【答案】【例文】
給心戴上濾鏡
“濾鏡”,是伴隨著各種美圖修圖軟件而流行開的詞。有人說,人們漸漸變得依賴濾鏡,看不清現(xiàn)實。也有人說,生活已經夠辛苦,為何不加上濾鏡讓自己看起來更美。其實,生活中誰沒有濾鏡呢?心靈更是需要戴上濾鏡,才能看得更通透、更深刻。
來給心戴上濾鏡吧。來,先上個兒童濾鏡。戴上它,你的心將會同純水一般明凈透澈,你眼中的世界會如哥倫布所發(fā)現(xiàn)的新大陸一般,新奇有趣。美術家黃永玉先生戴上了,再也沒拿下來,他仿佛穿越回了自己的黃金時代。他戴上墨鏡,駕著法拉利在公路上飛馳,把自己八九十歲的高齡甩在身后;他打開話匣,一通滔滔不絕,氣貫長虹的言論驚翻四座,把五六十的后輩勸回央視工作;他大筆一揮,在自己生日宴上做出一副極為“囂張”的自畫像,一個老頭兒敞著白褂兒,抬頭向天張口大笑。不喜歡他的人說他不合禮數,肆意胡來:喜歡的人說他風韻猶存,氣度不凡。黃永志一笑,呵,我只是戴上了副兒童濾鏡,又變小了而已,在他眼中一切都好像不曾見過,充滿了趣味。
來,戴上個感恩濾鏡。戴上它,你會發(fā)現(xiàn)世界是這么值得令人感謝:走在路上,你會感謝筑路工人們,是他們勤勞的雙手造出了這路;看看天空,你會感謝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是土地造出了這適宜的環(huán)境,甜甜的空氣,又是人民政府制定了合適的法律法規(guī),保護這藍天不被污氣、污水、污渣玷污;看看身邊川流不息的車輛、人群,你會感謝公民自覺守法,感謝社會繁榮和諧;最后再看看自己,你便會發(fā)自內心的感謝父母祖輩:是他們的生息勞作,才有了我這么一個人。戴上這濾鏡,你會感謝這世間萬物,這一切的一切。
當然,也有負面濾鏡,試試這憂心濾鏡吧,你將會被數不清的憂慮包圍:怕食物有毒,怕恐怖襲擊,怕世界大戰(zhàn),怕家人離散……你也能試下種族濾鏡,你將會極憤懣地發(fā)現(xiàn):怎么還能有這么低級的種族!為什么不清除他們?戴上冷漠濾鏡試試吧,你將會橫眉冷對人民群眾,與人疏遠……
杞人戴上了第一副眼鏡,憂心忡忡,被眾人笑話;希特勒戴上了第二副濾鏡,一揮手,斬殺六百萬猶太人;吝嗇鬼斯克魯奇戴上第三副濾鏡,冷漠待人,最后見到了自己死后無人理睬。他們選上了這些濾鏡,讓世界在自己的眼中扭曲、變形。他們本也有善心,只是選錯濾鏡罷了。
來吧,為自己的心戴上一副正確的濾鏡,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和諧的世界吧。
【解析】
【分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材料作文的寫作能力。
【審題】要抓住濾鏡“無處不在”“看見美好”“看不清真相”等關鍵詞,同時要明確什么是“濾鏡”象征著什么?!盀V鏡”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有形的濾鏡,濾去雜質,讓我們看到世界不一樣的精彩與純粹,人的內心也應有這樣一面濾鏡去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然而濾鏡太多,美化太多,孰真孰假,看不清現(xiàn)實終會封閉與自我的小世界,迷失自我。真實的世界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陰暗的角落,無論哪一面都應回歸到事物本真的樣子。有的濾鏡不妨保留,而有的濾鏡必須打破。
如認為需要濾鏡,可認為生活大多平凡,又難免不如意,需要濾鏡,過濾一些雜質,換個方式看見生活別樣的美好與新奇,以更好地前行。以濾鏡的美化為主旨。
如認為濾鏡有不好的影響,可分析濾鏡過多,易陷于信息的繭房,封閉自我,迷失方向,打破濾鏡才能客觀清醒地面對這個世界。以濾鏡的弊端為主旨。
如辯證地看待,可認為生活既須要濾鏡的美化,也須有打破濾鏡的清醒認知。以兩者結合為佳。
【立意】1.生活需要濾鏡。
2.拋開濾鏡,面對真實人生。
3.要選擇正確濾鏡。
4.以詩意的濾鏡生活,以科學的濾鏡看人生。
5.人生無處無濾鏡,關鍵在于如何選擇。
【素材】1.有一株荷,非常獨特,滿池的枯枝,只有它還生機勃勃。我把手機的鏡頭拉近,想拍出點與眾不同的感覺來。然而,這株荷,實在遠了些,而且它周圍的水面,鋪滿了水泡。這水泡很是粘稠,無雨,亦無風,這粘稠的泡泡,把這一池水涂抹上了令我遐想萬千的滋味——這池塘,有多少日子沒有經歷水流的激蕩了?但那株荷實在令我喜歡。我竭盡全力地靠近,拍下幾張。下載一個修圖軟件,修完發(fā)到朋友圈,贏得了無數贊美,尤其是對那張荷圖。真的美嗎?是的,做了無數的減法,把那粘稠的泡泡也最大程度地虛化了。然而,看圖的人,只看到圖,卻見不到圖之外的全部。只有我,在收到夸這幅圖的話語時,內心不免復雜。若知道它的背景——那粘稠的水,還會覺得它美嗎?
2.“我們處在一個被社交媒體綁架的時代,朋友們只會給你展示他們想給你展示的那一面,而對于生活的素色,幾乎無人提及。外出旅行的照片是調過色的,自拍的腦袋上是有兔耳朵的。平時吃到的美食都是加了濾鏡的,定位很可能是幾天以前照片自帶的。”可是生活沒有濾鏡,或者說生活的濾鏡其實是每個人的心。但其實有時候想想,我們每個人眼睛里都是自帶濾鏡的,只是每個人看自己的生活所帶的濾鏡不一樣罷了。有人說我們照鏡子的時候會讓大腦給我們實際的顏值默默提升個30%左右。但是看別人和看自己的人生時候所帶的濾鏡模式是不一樣的。傷心的時候看自己是黑白膠卷模式,無聊透頂,看別人卻是寶麗來模式。
3.生活也是如此,在濾鏡之下,便有了千千萬萬清爽舒適的色澤。而真實的生活,卻是蓬頭垢面的。而人卻總是很容易將自己的窘迫暗藏,將他人的光鮮作為參照,來反觀自己的渺小生活。實際上,人人背后的生活圖景,卻是洶涌澎湃的,唯他人不能見而已。唯有修為可以改變這一切。尼科斯·卡贊扎基斯在《希臘人左巴》中說,如果你全然活過,當下這一刻就夠了,不需要來世,不需要永恒,生命每一個片刻都無比豐富。我每讀到都覺得無比暢快。這些語言就有濾鏡的功能。它可以濾過塵土砂石,狂風暴雪,剩下陽春白月,讓人輕盈地向前走去。
展開更多......
收起↑
相關知識
高校形體訓練課程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
第九屆陜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秀咨詢案例推選擬表揚名單
全民健身為“健康陜西”添活力
陜西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陜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研報告
安徽省大學生身體成分與健康分析
深度分析:2024年各省市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流程圖
陜西省衛(wèi)生健康科技教育綜合管理平臺
“傳統(tǒng)文化進英語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實驗校項目專家入校指導培訓丨北京西總布小學
瑜伽體術在腰部運動損傷康復訓練中的應用
網址: 陜西省西安市名校2022屆高三第七次適應性訓練語文試題(解析版) http://m.u1s5d6.cn/newsview228542.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