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口服液、某某健身丸,這些被宣傳得很厲害的保健品,真的對我們的身體有幫助嗎?“甲之熊掌乙之砒霜”,有的保健藥到一個人身上可能有保健作用,到另一個人身上,反而成了致命的毒素。
對于保健品,很多商家會有一種作用夸大的宣傳,很多商家甚至對保健品的副作用只字不談。消費者不分具體情況去購買,卻不想想因人、因地、因時制宜的道理,不同生活環(huán)境、飲食習慣、身體狀況、工作方式的人,都去吃同一種保健品。什么人用什么樣的保健品,必須分別對待,每個人選購保健品的時候,要充分想到自己的實際情況,從而判斷出究竟是需要哪一種保健品。
比如很多醫(yī)生特別推薦六味地黃丸,甚至提出終身不能斷六味地黃丸的觀點。任何再好的保健藥也是給病人或有特殊需求的人吃的,不是大米白面這種我們可以天天吃的東西。曾有糖尿病患者,聽某醫(yī)生說吃六味地黃丸好,就連續(xù)吃了好幾年,結(jié)果糖尿病越來越重,脾胃功能也變得越來越差。因為六味地黃丸有礙脾胃,它治陰虛、滋陰補腎,無法生發(fā)人的陽氣。很多人都不能吃六味地黃丸,陽虛的人不能吃,身體有寒的人不能吃,脾胃虛弱的人不能吃,濕氣多的人不能吃,氣血瘀滯的人也不能吃。有的人本來元氣就不足,再吃補陰的六味地黃丸更沒元氣了。古人醫(yī)案中,有吃六味地黃丸吃到一定程度暴死的例子,被稱為“厥逆”死亡。
清代名醫(yī)陳修園醫(yī)書中專門列出“久服地黃暴脫證”,指出:“過于保養(yǎng)者,以六味地黃丸、八仙長壽丸、七味地黃丸、大補元煎、人參養(yǎng)榮湯諸方為主,加入鹿角膠、阿膠、鹿茸、海參膠、淡菜膠、紫河車之類……服之良久,不見其益,亦不見其害。然滿腔中俱是濁陰迷淪,大犯《周易》‘履霜堅冰至’之戒。或偶因嗔怒,或偶近房室,或偶然宴飲,偶然勞動,未避風日,遂猝然無知,痰涎壅盛,吐、瀉、大喘、大汗等證,與中風無異?!ㄆ饺昭a水滋水,以致水邪滔天,一作不可救止。……此證因誤補所致,故列于實證?!弊怨乓詠恚`服補藥致害的情況就不少,陳修園把它作為一個單獨的病證提出,為引起人們重視。并指出,吃補藥后,平日并不見有何反應(yīng),以致越積越深,一遇某種特殊狀況,就會突然暴病,不省人事,猶如“腦中風”一樣。平日服滋陰藥物過多,導(dǎo)致水邪泛濫,一發(fā)不可收拾。正如《周易》所說“履霜堅冰至”,即踏上清霜,預(yù)示著結(jié)冰的日子就要到了。比喻人要是錯服了補品,就會有不良后果即將來臨。如今針對孩子的保健食品也很多,保健牛奶、保健果汁、保健糖果……這些五花八門的保健品往往會害了孩子。小孩朝氣蓬勃,陽氣非常足,自身生發(fā)能力非常強,對食物的攝取、消化、吸收、利用的能力非常充分,根本不需要吃保健品,吃了保健品反而把自身的功能替代掉了。
父母為了讓孩子順利排便,而讓他吃某種保健品。小孩從小就依賴外來因素排便,長大后他怎么辦?他自身的排便功能也會慢慢退化衰減。當孩子無法脫離這種保健品怎么辦,難道要孩子終身依賴保健品么?自主的功能難道不要發(fā)展了么?給孩子從小就用保健品,不只造成了孩子身體依賴,也使得他們的思想依賴上了保健品。
再比如有些孩子吃了保健品愛感冒,因為保健品導(dǎo)致了上火,上火表現(xiàn)為感冒,沒有內(nèi)熱哪有外寒?身體要將毒素排出去,感冒實際上是一種排邪的方式。一個幼小的生命長期這樣下去,其今后的身體會變成什么樣呢?
版權(quán)所有,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