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預防感冒的中藥用藥科普
冬季是流感和其他感冒病毒高發(fā)的季節(jié),人們?nèi)菀滓蚝涮鞖夂兔庖吡ο陆刀腥靖忻啊V嗅t(yī)提供了多種方法,通過合理服用中藥和調(diào)整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預防感冒。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藥和預防方法,幫助大家度過一個健康的冬天。
一、常用中藥
1.黃芪
功效:黃芪是中醫(yī)常用的補氣藥材,具有扶正固本、補益脾肺的作用,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幫助抵抗外界風寒侵襲。
用法:適量食用黃芪泡水或煲湯,尤其在秋冬季節(jié),體質(zhì)虛弱、容易受寒的人群可作為日常保健品。
2.防風
功效:防風是中醫(yī)“祛風解表”的代表藥材之一,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能夠有效抑制感冒病毒的復制與傳播。
用法:防風可以與其他中藥如黃芪、桂枝等搭配使用,制成防風茶、湯劑或藥膳。
3.金銀花
功效: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抗菌的功效,尤其適合預防和治療風熱感冒。
用法:金銀花茶是常見的保健茶飲,適合在空氣污染較嚴重或氣溫變化劇烈時服用。
4.紫蘇葉
功效:紫蘇葉具有發(fā)汗散寒、理氣和中的功效,具有抗炎、抗過敏的作用,能夠幫助調(diào)節(jié)免疫系統(tǒng),增強抵抗力。
用法:紫蘇葉煮水、泡茶或用作煲湯的配料,都能有效預防冬季感冒。
5.桔梗
功效: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的作用,常用于治療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等癥狀。
用法:桔梗泡水或煲湯,能夠抑制多種病原菌和病毒對呼吸道的感染,減少呼吸道炎癥。
6.生姜
功效:生姜具有發(fā)汗解表、溫中止嘔的功效,能夠幫助驅(qū)散體內(nèi)的寒氣,預防因受寒引起的感冒。
用法:生姜湯、生姜紅糖水是冬季常見的保健飲品,特別適合在寒冷的天氣中飲用。
二、中藥方劑
1.黃芪防風茶
材料:黃芪30克、防風10克、鮮生姜5克。
用法:洗凈晾干,置于杯中用滾開水浸泡30分鐘,分次當茶飲用。
功效:益氣祛風防感。
2.豆豉二白湯
材料:淡豆豉12克、蔥白15克、白蘿卜30克。
用法:加水適量燒沸,乘熱服用。
功效:散寒解表,消食祛痰。
3.金銀花清熱解毒方
材料:金銀花6克、大青葉6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
用法:每日1付,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功效:清熱解毒。
4.黨參蘇葉荊芥方
材料:黨參6克、蘇葉6克、荊芥6克。
用法:每日1付,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功效:益氣散寒。
三、中醫(yī)外治法
1.推拿
方法:用雙手拇指從兩眉中間向上推,一直推到發(fā)際線處,反復進行,每次持續(xù)15分鐘左右,可起到發(fā)汗解表作用。
2.穴位按摩
大椎穴:位于頸后正中,第七頸椎棘突的下方凹陷處。用拇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動1-3分鐘,可預防和治療感冒。
足三里:位于犢鼻穴下三寸,脛骨前緣外一寸。兩手指按揉足三里3-5分鐘,可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
迎香穴: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以雙手食指指腹按住迎香穴,垂直點按1-3分鐘,可祛風解表、宣通鼻竅。
3.拔罐、刮痧、艾灸
拔罐:通過在皮膚表面建立負壓,促進經(jīng)絡氣血的流通,有助于散寒解表。
刮痧:使用特殊工具在皮膚表面進行刮擦,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散寒解表。
艾灸:通過燃燒艾葉對人體特定穴位進行熱刺激,溫通氣血,扶正祛邪。
四、注意事項
個體差異:每個人的體質(zhì)不同,對中藥的反應也有所差異,建議在使用中藥進行預防保健時,最好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生活方式:預防感冒不僅僅依賴藥物,還需要通過合理的生活方式調(diào)整來增強自身免疫力。保持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和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同樣是預防感冒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過合理服用中藥和調(diào)整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預防冬季感冒,提高身體抵抗力,享受一個健康、溫暖的冬天。
供稿單位:河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秦皇島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
供稿人:藥學部 孫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