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糖尿病運動治療指南》解讀
對于糖尿病治療來說,運動作為基石之一,已成為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有的患者盡管運動了,并沒有取得最佳效果;有的甚至采取了不恰當?shù)倪\動,反而有損于自身健康。另一方面,從事糖尿病防治的醫(yī)務工作者在臨床實踐中口頭指導,標準不一,也導致了運動治療的依從性差。
為此,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教育與管理學組組織了由糖尿病學及運動醫(yī)學專家組成的專業(yè)人員,共同編寫了糖尿病運動治療指南。該指南在大量循證醫(yī)學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性地結(jié)合糖尿病學和運動醫(yī)學的專業(yè)理論和知識,對運動治療具有規(guī)范、切實可行且盡可能直接的指導。
該指南包含 3 個要點:(1) 運動治療的理論。運動可降低疾病危險因素,通過多種途徑達到治療效果,但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運動。(2) 運動方案的實施。運動治療前進行醫(yī)學評估,嚴格把握適應證和禁忌證,采用低、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并與抗阻運動相結(jié)合。(3) 特殊問題的處理。包括合并不同疾病的處理、特殊代謝狀態(tài)、藥物調(diào)整、不良反應的處理。
運動治療的理論
運動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推薦級別 A)、骨骼肌功能(推薦級別 A)、降低發(fā)病因素(推薦級別 B)、改善代謝紊亂(推薦級別 A)、改善不良心理狀態(tài),對改善生活質(zhì)量有正反饋作用(推薦級別 A)。運動可通過多個途徑起到治療效果,并降低醫(yī)療費用,節(jié)約醫(yī)療資源(推薦級別 D)。本指南強調(diào)指出,排除運動禁忌證者均應參與一定的運動訓練(推薦級別 D)。
運動治療的制定、實施
制定原則
運動處方是根據(jù)病程、嚴重程度、并發(fā)癥等,并綜合考慮年齡、家庭狀況、運動習慣、文化背景等多種因素,用處方的形式制定的貫穿于治療全程的系統(tǒng)化、個體化運動方案 (推薦級別 B、D)。其制定應在康復醫(yī)師、糖尿病專科醫(yī)師、運動治療師等專業(yè)人員指導下進行,并依并發(fā)癥不同有選擇性地接受各科醫(yī)師專業(yè)指導(推薦級別 B、D)。
運動治療要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以確保運動安全(推薦級別 B)。絕對適應證:糖耐量減低者、無顯著高血糖和并發(fā)癥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相對適應證:有微量白蛋白尿、無眼底出血的單純性視網(wǎng)膜病、無明顯自律神經(jīng)障礙的外周神經(jīng)病變等輕度合并癥者,在飲食指導和藥物控制血糖后,再進行運動療法;無酮癥酸中毒的 1 型糖尿病患者,在調(diào)整好飲食和胰島素用量基礎上進行運動治療,能有效控制血糖。
禁忌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空腹血糖 >16.7 mmol/L、增殖性視網(wǎng)膜病、腎病(血肌酐 >1.768 mmol/L)、嚴重心腦血管疾病(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嚴重心律失常、一過性腦缺血發(fā)作)、合并急性感染者。
本指南提倡進行中等強度及以下的運動。高強度運動一方面促使胰島素拮抗激素分泌,導致血糖進一步升高;另一方面還促使血漿過氧化脂質(zhì)增多,使機體處于氧化應激狀態(tài),加重原有臟器功能損傷;而中等強度及以下運動能使肌肉有效利用葡萄糖和游離脂肪酸,有利于體內(nèi)脂肪燃燒。
以有氧運動為主,可適當輔以抗阻訓練,并且運動間隔時間不宜超過 3d,否則已獲得的胰島素敏感性會降低,運動效果及積累作用就減少。本指南推薦,每周至少進行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150 min,鼓勵 3 次/周的低、中強度抗阻訓練。
運動治療實施前,在專業(yè)隊伍指導下進行個體化運動評估、系統(tǒng)的身體檢查,包括:醫(yī)學評估(含病史、體格檢查及治療手段)、運動基礎狀況評估、日常運動狀態(tài)評估、運動可行性評估(推薦級別 D)、并發(fā)癥的有無,其中心臟功能是必測項目。
本指南專家建議,采用功率自行車或活動平板進行心電圖負荷運動測驗。據(jù)各項檢查結(jié)果,制定個體化運動處方(推薦級別 D)。
通過記錄運動全程心率、乳酸、耗氧量、自我疲勞感覺分級等評估運動強度,進而評估運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推薦級別 B、D)。對運動實施具體情況的評估包括每天或每周訓練頻率、方式、總訓練時間和達至目標心率的持續(xù)時間等。長期療效評估包括代謝指標、身體素質(zhì)、身體形態(tài)指標、運動能力和生活質(zhì)量評估等。
在運動處方的實施過程中,每一次訓練課都應包括三個部分(推薦級別 B、D),即準備活動部分、基本部分(按運動處方具體實施)和整理活動部分。按處方訓練一段時期(數(shù)周或數(shù)月)后,重復接受身體檢查,以評定運動效果,遵循由少至多、由輕至重、由稀至繁、周期性、適度恢復等原則,適當調(diào)整以制定下一階段的運動處方(推薦級別 D)。
運動治療的實施
運動項目:有氧運動可改善代謝紊亂,但在糖耐量和血糖長期控制方面作用并不顯著,而完善的抗阻訓練方案,可動員更多的肌群參與運動,對血糖控制不良者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并可更大程度地改善代謝紊亂。
本指南對運動方案的細節(jié)提出了建議,建議最佳運動方案為有氧運動與抗阻訓練相結(jié)合的混合運動(推薦級別 D),并強調(diào)運動的多樣性與趣味性,以提高依從性(推薦級別 B)。不同運動方式,只要能量消耗相等,運動降血糖的效果相同(推薦級別 A)。
運動強度:低強度運動,能量代謝以利用脂肪為主;中等強度運動,則有明顯降血糖和尿糖作用。為確保鍛煉安全有效,運動強度必須控制在已確定的有效范圍之內(nèi),>80% 最大攝氧量 ( VO2max) 的運動存在一定危險性;<50% VO2 max 的運動對老年人和心臟病患者適宜。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并發(fā)癥較多,以 50% - 60%VO2 max 的強度比較適宜(推薦級別 B)。
研究表明,低、中等強度抗阻訓練(30%、50% 最大負重運動訓練)能提高大鼠衰老進程中機體胰島素敏感性,改善體內(nèi)糖代謝調(diào)節(jié),從而預防、延遲胰島素抵抗的產(chǎn)生。
高強度抗阻訓練,隨著阻力的增大,運動強度可達 80% - 100% 最大負重運動訓練,往往運動時間持續(xù)較為短暫。有研究表明,對于年齡在 55-80 歲的患者進行高強度抗阻訓練,血糖控制非常理想,糖化血紅蛋白 (HbAlc) 水平也顯著降低。
最常用的評估指標包括靶心率、運動時攝氧量占最大攝氧量的百分數(shù)、主觀體力感覺分級 (RPE)。在最大運動強度情況下,心率和攝氧量呈線性相關。為了方便,常用心率作為指標。RPE 亦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尤其適用于心律失?;颊呒靶枰褂盟幬锟刂菩穆收?。
靶心率 =(最大心率一靜息心率)×訓練強度 + 靜息心率。
運動頻率:3-7 次/周。如果每次的運動量較大,可間隔一兩天,如果每次運動量較小且身體允許,則堅持 1 次/天最為理想(推薦級別 B)。
運動持續(xù)時間:低強度、長時間的運動可以收到與高強度、短時間運動同樣的效果。目前推薦每次 20-60 min 有氧運動,有效心率的保持時間至少達到 10-30 min,不包括熱身和結(jié)束后整理運動(推薦級別 B、D)。運動強度較大時,持續(xù)時間應相應縮短,適于年齡小、病情輕、體力好的患者;強度較小時,持續(xù)時間則適當延長,適于年老者和肥胖患者。
運動時機:避免在注射胰島素和/或口服降糖藥物發(fā)揮最大效應時訓練; 胰島素依賴型患者不要在空腹時進行運動。有學者報道,餐后 90 min 進行運動與餐后 60 min 或 30 min 進行運動相比,即時降糖作用最強。
本指南還就運動治療的特殊問題,如合并不同疾病(冠心病、高血壓、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神經(jīng)病變、糖尿病足病、腎病、視網(wǎng)膜病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妊娠、特殊代謝狀態(tài)、藥物調(diào)整、不良反應等給予了建議。
運動并發(fā)癥的處理
不恰當?shù)倪\動可能會帶來不良運動反應,最常發(fā)生的是低血糖事件,本指南推薦以下急救和預防 (推薦級別 D) 措施。
(1) 現(xiàn)場處理:運動中低血糖和遲發(fā)性低血糖,均應立即進食含 10-15 g 糖類的食物,15 min 后血糖如果仍 <3.9mmol/L,再予含同等量食物。進食后未能糾正的嚴重低血糖應送醫(yī)療中心搶救。
(2) 預防措施:進行糖尿病和運動相關教育,告知低血糖的緊急處理方式,運動前藥物未減量者,運動中需注意補充糖分(如糖水或甜飲料等),胰島素注射部位原則上以腹壁臍周為佳,盡量避開運動肌群。長時間運動者,可以在運動過程中進食緩慢吸收的糖類。
低血糖的發(fā)生與運動前的血糖有關,若運動前血糖 <5.6 mmol/L,應進食糖類后再運動;睡前血糖 <7.0 mmol/L,預示夜間可能會發(fā)生低血糖,建議睡前進食一定量的糖類。
該指南為中國的臨床醫(yī)務工作者在糖尿病運動治療提供了起點。在試用的過程中,也許會發(fā)現(xiàn)其他各種特殊情況,但這些特殊情況需要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后再做處理。
文章摘自《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2014 年 1 月 27 日第 29 卷第 2 期
文章作者:何民 江中立 陳偉 高民
編輯: journal003
相關知識
解讀《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餐后血糖管理指南》
糖尿病患者怎么吃?—專家解讀《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一)指南與共識
2021年妊娠期糖尿病相關診療指南解讀
《中國 2 型糖尿病膳食指南》及解讀——中國營養(yǎng)學會糖尿病營養(yǎng)工作組
《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2021年版)》權(quán)威解讀,依健康狀態(tài)分級管理,提倡“簡約治療”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三)指南與共識
2022年美國運動醫(yī)學會《2型糖尿病患者的運動/身體活動指南》解讀及啟示
我國首次發(fā)布《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美國糖尿病學會2024年“妊娠期高血糖診治指南”解讀 中華醫(yī)學會圍產(chǎn)醫(yī)學分會
網(wǎng)址: 《中國糖尿病運動治療指南》解讀 http://m.u1s5d6.cn/newsview678058.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