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健康科普】別太較真過期食品?你忽視了保質期貯存條件!

【健康科普】別太較真過期食品?你忽視了保質期貯存條件!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9日 21:14

  □ 單守慶

  人們談論健康、養(yǎng)生、消費等話題時,難免涉及食品內容。尤其是提到“過期食品”,準有人不屑道“過期食品不能吃”。孰料,偏偏有人反駁:你這也太偏激、太片面、太武斷了吧。

  市場、超市和家里都有過這樣的場景:有人手拿包裝食品,神情專注地翻看,甚至還特意拿到燈光下或能見度好的窗前,讓不同形狀、不同材料的包裝物換著姿勢,從上到下、從前到后、從左到右地尋找……尋找什么呢?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

  這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盡管有的輔以“見包裝袋”“見封口處”“見瓶身”“見噴碼”等提示,可有時還是給人以“隱身”“躲貓貓”的感覺。有的標注在“犄角旮旯”里,位置不好找;有的字體很細,不容易辨認;有的文字和包裝底色相近,看不清楚;有的老年人戴上老花鏡,還是看得“兩眼一抹黑”,只能求助于年輕人幫忙看;有的標注易蹭掉、易脫落、易涂抹,這就不僅“不好找”“太難找”,而是“找不到”了。凡此種種,不僅給消費者造成不便和困惑,甚至帶來食品安全的隱患。

  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等法規(guī)都有明確規(guī)定,食品標簽、說明書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事項要標注清楚、明顯,容易辨識。為了嚴格執(zhí)行這些法規(guī),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有建議,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有呼吁,中國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有建議,各類媒體有報道……社會各界眾口一詞,要進一步規(guī)范食品標簽,統(tǒng)一標注方式,讓消費者特別是更多老年人能夠找得到、看得清。有關部門加大監(jiān)督檢查力度,引導督促食品企業(yè)誠信守法經營,依法依規(guī)標注食品日期信息。

  人們高興地看到,食品“生產日期”“保質期”的標注已經越來越規(guī)范,這為鑒別“過期食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談論過期食品,也有人“較真”:食品過期一天還能不能吃?

  從事食品、營養(yǎng)、醫(yī)療工作的專家們很是鼓勵這般“較真”地詢問。針對食品過期后是否還能安全食用的困惑和猶豫,他們及時準確地開展科普宣傳:食品保質期,是指食品在特定條件下可以保持其品質和安全性的時間。食品保質期的存在意義,是為了給消費者劃定一個“放心食用”的期限,也就是最佳食用日期,告訴你什么時間能吃、好吃。從理論上講,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不應該吃,但這也不是絕對的,過了保質期的食品并不是說它一定就不安全了。在“保質期”內,食品的質量和口感最佳,但并不意味著過了這個日期食品就不能食用了。

  也就是說,過期不等于變質,也不等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在食品貯存條件達標、包裝完好、色香味沒有發(fā)生變化的前提下,即使過了保質期,也是可以食用的。

  過期食品的話題還有很多。比如,沒有標注“生產日期”“保質期”的剩飯剩菜,再吃時必須慎重;中藥也有保質期,“藥食同源”理論指導下入膳的中藥,亦須慎重;過期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并非只有食用被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生物型”中毒,還有食用過量的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而導致的“化學型”中毒。

  此外食品保質期并不僅僅是個日期,而是由不可分割的期限、貯存條件兩個元素構成的,如貯存條件不符合常溫、冷藏、避光等要求,食品保質期很可能會縮短,甚至喪失安全性保障;有媒體曾發(fā)表文章《過期食品處理豈能失控》;有專家認為,筷子也有保質期,與食品打交道的木質筷子,使用半年就應該更新?lián)Q代了。

  過期食品這個話題,很值得一提??梢酝ㄟ^科普講座、“科普一下”短視頻等形式廣泛宣傳,讓人們正確認識和處理過期食品。

  (作者系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食品科普創(chuàng)作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餐飲文化大師)

相關知識

食品保質期不是死期!哪些東西過了期還能吃?
這7種食材沒有保質期,可以無限期儲存?
食品剛過保質期,扔了好可惜,吃一吃會有問題嗎?
孕期補鐵,你真的補對了嗎?
孕期水腫別忽視
第458期:保質期長=防腐劑多,這是真的嗎?
保質期
“健康食品”真的更健康嗎?別被廣告忽悠了
寶寶輔食怎么貯存?不同類型輔食的保存必學知識點,快學
寶寶輔食分隔冰凍保存,你真的做對了嗎?

網址: 【健康科普】別太較真過期食品?你忽視了保質期貯存條件! http://m.u1s5d6.cn/newsview40047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