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網絡媒體上的身材焦慮:管理身材還是管理審美幕后推手?

網絡媒體上的身材焦慮:管理身材還是管理審美幕后推手?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2日 02:44

原創(chuàng) 譯言 譯言 收錄于話題#身材焦慮1個

譯言·譯眼看世界

最近有一則新聞,部分網紅試穿某品牌童裝以凹顯“好”身材。類似的新聞并不鮮見,從童裝風、BM風,到之前的A4腰、鎖骨放硬幣、反手摸肚臍等等,每隔一段時間,社交媒體上就會風靡起一陣表現身材的穿搭風格或小游戲,也總會引發(fā)人們對于身材焦慮問題的討論。

面對這些充斥在媒體上的嚴苛審美讓我們不禁要問:該管理的是大眾的身材還是這些審美標準的幕后推手?

01

媒體宣傳與身材焦慮

大眾常常過度關注女性的體重和女性魅力,這種過度關注則通過媒體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宣傳不切實際、難以實現的身材形象或是關注女性的外表而非成就。

Calvin Klein品牌夸大其詞的“大碼”模特

由于大眾要求媒體上出現更真實的女性形象,一些品牌開始選用更大碼的模特,但卡爾文·克萊恩發(fā)現,當一個美國尺碼8-10碼(中國M碼)的模特出現在社交媒體上時,批評之聲迅速出現,一些人暗示這樣的模特是大碼模特。

賈米拉·賈米爾是英國廣播公司(BBC)一號電臺的英國音樂排行榜節(jié)目開播60年以來第一位女主持人。賈米拉最近獲得了身體自愛獎,獲獎原因是她公開批評這種現象,即自己的主持人成就(包括為音樂排行榜節(jié)目吸引25萬聽眾)在她體重增加的“負面”報道前黯然失色。盡管她的獲獎感言幽默感人、充滿激情地談到了人們對女性外表而非才華的關注,但顯然,她認為有必要解釋自己體重增加是健康問題導致的。

英國主持人 賈米拉·賈米爾

賈米爾發(fā)表獲獎感言的幾天前,英國社會民意調查的最新數據顯示,18-34歲的女性中只有63%對自己的外表感到滿意,35-49歲的女性中這一比例只有57%。不僅是女性,男性也面臨外表帶來的壓力。如今,大多數人都感到自己的外形影響到其他生活方面,身材焦慮可能會導致危險的行為和糟糕的健康狀況如抑郁、飲食失調、肥胖和自卑。

但是,要讓人們相信外表不是最重要的事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索性忽略身材的建議似乎也無濟于事。因此,我們需要的是發(fā)展一種社會和政治文化,讓大眾媒體、美容行業(yè)和時尚行業(yè)承擔起責任——畢竟他們不會自愿承擔。

02

英國的身體自愛運動

(英國)時任平等事務部部長 琳恩·費瑟斯通

2010年,英國平等事務部發(fā)起一項身體自愛運動,時任英國平等部長琳恩·費瑟斯通如此解釋了身體自愛運動的重要性:

“無論是擁有完美的‘六塊腹肌’還是瘦到有些病態(tài)的‘零號身材’,人們每天都被這些與現實相差甚遠、修圖過度的身體形象連續(xù)轟炸,讓自尊心遭受真實的傷害?!?/p>

費瑟斯通表示,身體自愛運動將“與媒體以及其他行業(yè)密切合作,扭轉這一趨勢,促進對男性和女性形象更加真實和多樣化的描繪”。她認為:”身體自愛運動的頒獎表明,相關行業(yè)都支持正面解決這個問題?!痹摶顒又荚趶纳聿慕箲]的根源和后果找到解決方案,通過建立更好的支撐體系以及與時尚行業(yè)、美容行業(yè)和名人進行合作,從而促進文化風氣的轉變。

03

政府措施隔靴搔癢

這些舉措看似令人欽佩,但政府為何不直接監(jiān)管那些助長了不良生活方式和過度注重外形的行業(yè)和市場呢?以整容手術為例,2012年法國聚植入修復體公司(PIP)丑聞被曝光,該公司將工業(yè)級硅膠用于乳房植入,導致乳房破裂的幾率加倍(PIP公司的產品大多銷往海外),但英國政府幾乎沒有采取任何實際的行動來解決整容市場的監(jiān)管、銷售和營銷問題。

硅膠假體

英國政府的態(tài)度模棱兩可,不僅反映出其尚不清楚隆胸填充物分屬醫(yī)療設備還是美容用品,也反映了其對接受PIP公司隆胸手術的女性隱晦的道德指責。在PIP丑聞背景下,選擇隆胸的女性通常被描繪成不可靠又愛慕虛榮的消費者,她們的“生活方式”遭到譴責,整容手術市場的營銷、組織、發(fā)展和監(jiān)管卻風平浪靜,但正是整容手術市場推波助瀾,將胸部大小視作問題并銷售美容用品“修復”它們。我們不應該批評那些選擇整容手術的女性,而是應該質疑為什么性別、乳房和外在形象對女性如此重要,乳房如何能被推銷為改善女性的外形和自尊心的文化商品?特別是考慮到伴隨隆胸手術的增多,出現乳房破裂的病例也在增加(從2009-2010年的293例增加到2012-2013年的1543例)。

整容手術還被用以“糾正”體重。從2012年到2013年,英國抽脂手術增加了43%,身體塑形和減重手術也頗受歡迎。超過三分之二的英國成年人超重,兒童肥胖率是歐盟國家中最高的,這些都表明減肥市場蘊藏商機。盡管有研究表明,英國食品行業(yè)選擇便宜但隱性高糖高鹽的原料生產食品,但政府應對肥胖問題的重點仍是提供飲食信息和教育人們健康飲食,而不是規(guī)范食品行業(yè)。

03

身材管理進退兩難

我們的身體出了什么問題?誰又應該對此負責?觀點和討論雖多,但仍然沒有答案。女性是太胖了還是太瘦了?如果女性身材苗條,人們會指責她們受到媒體的欺騙,被健身和減肥行業(yè)利用。

1794 詹姆斯·吉爾雷 諷刺漫畫

《太陽報》發(fā)起的“不要再變瘦”運動則將身材豐滿、勻稱的女性標準化,認為苗條的女性不夠健康,這引發(fā)了一場關于女性氣質的辯論。對苗條女性的憎恨也體現出對階級分化的不滿,因為人們認為苗條的身材是中產階級健康而昂貴的飲食習慣造就的。但另一方面,肥胖的女性同樣會遭到譴責,稱她們拿自己的健康冒險、沒有做出正確的消費選擇、沒有對自己的體重負責。肥胖的女性被指責缺乏食品相關的知識(并暗示這種知識與社會階層有關)。在這兩種情況下,人們關注的焦點都是自救,而不是市場缺乏監(jiān)管。在這些辯論中,我們忽略了一個值得仔細研究的問題,即國家是如何與市場勾結,形成了一個癡迷于外形并轉向自由市場尋求“糾正”方案的社會。

或許大眾應該將辯論的焦點放在政策而非名人及其外形上。正是缺乏監(jiān)管的市場導致了大眾不健康的身體,又塑造了一種引導大眾自我批評而非質疑自由市場的文化。

原文鏈接:https://theconversation.com/damned-if-you-do-and-damned-if-you-dont-why-body-image-needs-regulation-34040(有刪改)

作者:wenling

監(jiān)制:April

版權說明

本譯文僅用于學習和交流目的。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非商業(yè)轉載請注明譯者、出處,并保留文章在譯言的完整鏈接。商業(yè)合作請聯系editor@yeeyan.com

原標題:《網絡媒體上的身材焦慮:管理身材還是管理審美幕后推手?》

相關知識

莫被“身材焦慮”綁架
遠離身材焦慮:重塑健康的美體觀
身材焦慮的背后是什么
瘦,被構建的審美標準:打破身材焦慮,擁抱多元美
有身材焦慮的你,如何管理好體型?
【科普營養(yǎng)】有身材焦慮的你,如何管理好體型?
夏日里對身材焦慮的人們
有關女性減肥那些事兒——身材焦慮!
【科普營養(yǎng)】身材焦慮,大可不必
“身材焦慮”,該怎么破?

網址: 網絡媒體上的身材焦慮:管理身材還是管理審美幕后推手? http://m.u1s5d6.cn/newsview19981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