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中高考結束,有些學生會出現(xiàn)焦慮不安,如擔憂成績,能去到自己理想的學校嗎?成績不理想,該怎樣面對親朋好友?7月3日的《健康面對面》,于麗醫(yī)生在直播間跟大家聊了中高考后的心理調適,今天就讓我們通過文字回顧一下吧!
考后的綜合征主要有哪些典型癥狀?
1、最常見的是自責、沮喪,發(fā)揮欠佳的學生不斷懊悔“為何考場上犯傻,沒有想起來”,“為何考前沒有復習到”,嚴重者沉浸在自責沮喪的情緒中不能自拔,情緒煩躁,抑郁,食欲差,睡眠質量差,甚至把自己關在房間內,不愿見家人和親戚朋友,不與人聊天,也不接聽電話。
2、過度放縱 :些考生會認為,高考結束,意味著苦日子熬到了頭,得好好犒勞一下自己。因此,玩起來毫無節(jié)制,導致作息時間倒置,生活規(guī)律打亂,身心健康受到影響。
3、緊張焦慮:有些考生在考后出現(xiàn)患得患失狀況,尤其是平時學習成績還不錯的考生,他們往往期待值較高,但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由于不確定性而變得焦慮焦躁。
展開剩余 78 %
4、迷茫無助:有些考生考前有明確的備考目標,靠后目標消失,不知道接下來做什么,一時找不到新的方向,無所事事,出現(xiàn)一種無所適從的狀態(tài),茫然不知所措,百無聊賴。
引發(fā)考后焦慮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不確定性:對于高考生出分前,面對的是未知、不確定的結果。這個結果可能是驚喜,但也存在驚嚇。對考試的在意程度越強時,對不確定性結果的容忍度也越低。因此,這種考試后的成績焦慮也更強烈、更頻發(fā)。另外估分以后,去評估自己與考學目標的差距大小,從而獲得足夠的確定感。但因為不是百分百有把握,這時焦慮感也會因不確定性而產(chǎn)生。
2.與他人比較:通常在考完試或估分后或者成績出來后,同學們都會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結果,這種信息交換之中潛藏著無形的比較,而大多數(shù)人會更關注自己“欠缺”的部分,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挫敗感與焦慮感。
3.刻板的自我價值感:有些同學會將成績好壞與自我價值相關聯(lián),比如認為只有取得好成績才能證明自己足夠好、沒考好就是個無能的人等等,隨之而來的是難以接受失敗和不夠理想的成績。正因如此,這些同學在等分過程中會格外焦慮與忐忑。
考生一般有哪些心理困擾呢?
1、羞愧感。有些考生將一場考試的失敗看作前途的終結,過于關注自己的缺點并且認為自己的能力大不如人。
2. 麻木感。有些考生在受到家長和朋友對成績的嘲諷之后就妄自菲薄,不求上進。
3. 失落感??己笸蝗缙鋪淼目臻e會使某些考生陷入茫然之中,仿佛對于生活失去了熱情,六神無主,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
4. 懊悔感。很多考生因為考試失誤,害怕榜上無名。父母和朋友所展現(xiàn)的失望更讓他們心煩意亂。
5. 負疚感。在考試前父母對考生無微不至的照顧會讓失利的考生認為對不起父母,從而產(chǎn)生內疚和負罪感。
6. 孤獨感。一些考生會因為成績不理想害怕被人嘲笑挖苦而把自己封閉起來,減少了和人交流的機會,很容易形成孤獨的心理。
考后緩解焦慮、自我調適有什么方法?
1、重新看待,重新出發(fā):只要我們堅定信念,無論當下如何,都可以通過努力在未來重新獲得成功。請一定要相信你所努力的每一天,都在為你的進步奠定著不可或缺的影響,終有一天,你會感受到這種“厚積薄發(fā)”的力量。
2、理智分析合理歸因:影響考試成績的因素有很多,如能力高低、努力程度、試卷難易、運氣好壞、身心狀態(tài)、外界環(huán)境等,這些因素有客觀的,有主觀的,有我們可以控制的,也有的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對于考試中的某些客觀條件:比如考場環(huán)境不好等,我們雖然無法改變,但是可以學著接受它們帶來的不良影響,從而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還有些客觀條件,比如時間不夠,試卷太難等,我們可以慢慢去適應;有些個人主觀的因素,如身體不適、運氣不好等,既然無法改變就不必埋怨。如果把考試失敗歸因于能力不行,那么我們會感到沮喪和不自信。歸因于試卷太難,可能就會期待下次試卷題目簡單一些,但這是我們不能控制的,會讓人產(chǎn)生習得性無助我們應該把眼光放在那些我們自己可以改變的因素上,比如平時的努力、考試心態(tài)的調整等等,清楚地分辨自己努力改變的地方和應該平和接受的地方,合理歸因,就是獲得積極心態(tài)的智慧。
3、調整心態(tài),制定計劃:考后出現(xiàn)適當?shù)木o張、擔憂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但如果過度焦慮,出現(xiàn)失眠、茶飯不思、易發(fā)脾氣等情況,則需主動調適情緒,減緩壓力。比如進行深呼吸、正念練習、想象放松、蝴蝶拍技術等放松訓練,多參加興趣愛好活動,多和同伴師長聊天等方式來舒緩過度焦慮情緒。 必要的時候可以叫孩子把內心深處的擔憂不快寫出來,就像傾倒釋放垃圾一樣把心里的焦慮從心里移到別處。制定對策,決定下一步要走的方向。
孩子出現(xiàn)情緒低落,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呢?
1、保持淡定,接納結果:世界很大,考場很小。沒有人會因為一場考試贏得所有,也沒有人會因為一場考試而輸?shù)粢磺???荚囈讶唤Y束,家長要放平心態(tài),坦然接受,正向引導。
2、允許孩子適當宣泄情緒:無論孩子成績如何,任何考試都是人生一個階段的結束,此前積累的情緒需要發(fā)泄出來,有的孩子需要有自我支配的空間,容易對父母的關心表現(xiàn)出不耐煩。這個時候,父母要保持適度的邊界,多理解支持,少評價指責,要著眼于幫助孩子回歸平和的生活,恢復身心平衡。
3、溝通交流,共情陪伴:家長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包容孩子的一些情緒,與孩子溝通,多聽少說,了解孩子的想法,并幫助孩子一起梳理其想法和規(guī)劃,用平等的對話促進交流。
4、適當參與,當好助手:無論中考選擇學校,還是高考填報志愿,父母“大包大攬”或者當“甩手掌柜”都不好。家長應該做的是,積極收集信息,整理資料,為孩子做一個合格的“參謀”,尊重孩子的想法。
來源:市第五人民醫(yī)院(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