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脫水類型及補液策略詳解

脫水類型及補液策略詳解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5月14日 15:43

脫水類型及補液策略詳解
脫水分為三種類型:低滲性脫水、等滲性脫水和高滲性脫水。
低滲性脫水:血鈉濃度低于130mmol/L,血漿滲透壓低于280mOsm/L,無明顯口渴,常見于慢性病患者,如使用5%氯化鈉進行補液。
等滲性脫水:血鈉濃度在130-150mmol/L之間,血漿滲透壓在280-320mOsm/L,常見于急性病患者,如腹瀉和嘔吐,使用平衡液進行補液。
高滲性脫水:血鈉濃度高于150mmol/L,血漿滲透壓高于320mOsm/L,常見于高熱中暑患者,使用0.45%氯化鈉或5%葡萄糖進行補液。

治療方法:
口服補鹽液(ORS):包含氯化鈉、氯化鉀、枸櫞酸鉍鉀和葡萄糖,比例為2/3張溶液(口訣:一杯鈉鉀橘子糖水)。
靜脈補液:適用于中度及以上脫水和嘔吐嚴(yán)重的患者。

補液原則:
先快后慢:根據(jù)脫水程度調(diào)整補液速度。
先濃后淡:根據(jù)血鈉濃度選擇不同濃度的補液。
先晶后膠:先補充晶體液,再補充膠體液。
先鹽后糖:先補充電解質(zhì),再補充葡萄糖。
見尿補鉀:在尿量增多時補鉀。

注意事項:
若尿量增多但脫水未糾正,可能是輸入葡萄糖過高。
若患兒出現(xiàn)眼瞼水腫,可能是電解質(zhì)比例過高。

補液量的計算:
輕度脫水:90-120ml/kg
中度脫水:120-150ml/kg
重度脫水:150-180ml/kg
中度脫水伴有休克:先擴容,使用2:1等張含鈉溶液。

相關(guān)知識

脫水補液策略大揭秘!
脫水患兒的精準(zhǔn)補液指南:評估與方案詳解
脫水補液:鹽水與糖水的選擇解析
小兒脫水性質(zhì)的判斷以及小兒補液原則
脫水類型記憶口訣大揭秘
運動補水策略:有效補充水分的方法
兒童腹瀉脫水識別與精準(zhǔn)護理策略
等滲性脫水補液怎么算
雙11拍拍樂攻略:卡片種類與策略詳解
電解質(zhì)平衡與心臟健康:補液策略的心內(nèi)科應(yīng)用

網(wǎng)址: 脫水類型及補液策略詳解 http://m.u1s5d6.cn/newsview125190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