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三大病“相伴相依”日趨明顯,國際指南為此修訂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三大病“相伴相依”日趨明顯,國際指南為此修訂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7日 00:32

我國約有3.3億心血管疾病患者、1.3億糖尿病患者和1.3億慢性腎臟病患者,三大慢性疾病之間的相互影響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北京醫(yī)院·國家老年醫(yī)學中心內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北京醫(yī)院心臟中心主任楊杰孚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腎內科主任醫(yī)師陳楠教授聯合呼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三大慢病“相伴相依”,需要“聯防聯控”,醫(yī)務人員和患者都應高度重視上述三大關聯疾病的早篩、早診、早治和綜合長期管理。

“糖、心、腎”三大“過億”慢病相互關聯

嚴重損害患者健康結局

隨著跨內分泌、心內和腎內三大學科全病程管理臨床醫(yī)學的發(fā)展,我們不斷發(fā)現心臟、腎臟和胰腺之間的相互聯系,這意味著當患者患有這其中某一種疾病時,會增加另一個或所有其他器官和系統(tǒng)受損的風險,從而導致整體病情的惡化。

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力衰竭、慢性腎臟病往往會出現在同一個體身上,數據顯示:三位心衰患者中至少有一位患有2型糖尿病;三位慢性腎臟病患者中至少有一位患有心血管疾??;三位心衰患者中至少有一位患有慢性腎臟病。三大慢病“相伴相依”大幅縮短患者生存時間,降低生活質量,同時極大增加醫(yī)療支出和社會負擔。

郭立新教授介紹:“我國是糖尿病大國,而糖尿病最大的問題是慢性并發(fā)癥。糖尿病的慢性并發(fā)癥中導致預期壽命下降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心血管疾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到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大約有75%,其次就是腎臟疾病,中國糖尿病患者中有20%-40%有不同程度的腎臟損害。由于糖尿病并發(fā)癥十分廣泛,尤其是合并心腎疾病的高發(fā),導致很多糖尿病患者結局的惡化。所以,為了控制糖尿病,繼而延長糖尿病病人的壽命、改善他的臨床結局,關注和改善患者的心腎結局是至關重要的。”

楊杰孚教授指出:“人體是一個整體,每個系統(tǒng)和器官都是相互關聯的,現在醫(yī)院科室分得細,這有利于??粕疃劝l(fā)展,卻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科間的橫向協(xié)作。臨床實踐中,內分泌科醫(yī)生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同時,注意心臟、腦和腎臟的保護,避免出現嚴重并發(fā)癥。同樣,由于很多高血壓患者不清楚高血壓對器官的危害,導致高血壓服藥率很低,控制率更低。心內科醫(yī)生一定要提醒患者降壓不僅是為了心臟好,更是為了全身好,如果血壓不能降下來,最終就可能導致腎衰和腦梗等并發(fā)癥。因此,患者雖然到各個??凭驮\,??漆t(yī)生一定要告知患者疾病可能引起的全身性損傷,尤其是對最重要的三個器官心臟、腦和腎臟的危害,引起患者的重視?!?/p>

建立整體觀,三大疾病需聯防聯控

臨床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腎病三大疾病相伴相依的情況已非常常見,應把患者作為一個整體,以患者的全面健康結局為目標,制定個體化、全病程管理方案。

郭立新教授強調,要樹立這樣一個理念,當診斷這三個疾病當中的任何一個疾病時,要想到另外兩個疾病的可能。應該把它定義為共患疾病,一種疾病一旦控制不好會導致另外兩種疾病的發(fā)生或惡化,它們之間互為惡性循環(huán)的因果關系。早期的診斷應始終秉承共病同治的原則:在發(fā)生一種疾病時對其他疾病也進行早期篩查,進而進行早期干預,同時在治療的時候要統(tǒng)籌兼顧,要進行多器官保護的治療。把人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進行多種危險因素的聯合干預,進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結局,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為了幫助患者獲得心腎等靶器官保護最大化,國內外權威的糖尿病指南發(fā)生了根本改變,不再單純將降血糖作為首要追求的目標,而是把心血管和腎臟的獲益、規(guī)范救治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并發(fā)癥推向治療目標的前列。”郭立新教授說。

楊杰孚教授介紹:“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病、糖尿病關系密切,三類疾病需聯防聯控。通過早期干預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素,可以延緩心臟、腎臟和腦的問題?,F在我國在預防方面仍有不足,這也是為什么心血管疾病還沒有出現拐點。治療方面,在選擇心血管疾病治療藥物的問題上,尤其是對心衰的病人,應特別關注對腎臟的影響。在選擇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治療藥物時,如四大類改善預后的藥物,β受體阻滯劑、RAS抑制劑、SGLT2抑制劑和醛固酮受體拮抗劑,不僅要考慮對心功能的改善,還要考慮對腎臟的保護作用,另外盡量選擇能同時改善血糖的藥物。因此,在治療時,不論是治療哪一階段,都要同時考慮到心血管疾病、腎臟病和糖尿病三類疾病,有一個整體的觀念,做到聯防聯控?!?/p>

陳楠教授在談到腎臟病的防治時指出:“腎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出現功能損害往往無聲無息,而當糖尿病并發(fā)腎臟病時,治療難度會大幅增加,早期要特別注意微量蛋白尿、血壓和腎功能的監(jiān)測。我們建議在疾病早期使用簡單、有效的治療手段來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控制血壓、降蛋白。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顯性蛋白尿,如果不控制,過兩三年這個病人很可能就腎功能受累了?!?/p>

三大慢病防治要重心前移、重心下移

陳楠教授進而提出:“對于三大疾病早期干預、綜合管理,首先提倡重心前移,即在疾病早期就開始篩查、防治,同時提倡重心下移,即充分發(fā)揮社區(qū)和二級醫(yī)院的作用,做好慢病人群的綜合管理。因此,需要臨床醫(yī)生、社會各界,包括患者、家庭、大眾共同提高意識,盡早進行篩查,綜合控制多重危險因素,做到三大疾病聯防聯治,防治并重?!?/p>

三位專家提醒,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病的患者,要堅持定期體檢,早期進行器官損害并發(fā)癥相關的篩查,如每年定期檢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通過心電圖、心臟超聲、生物標志物等對心血管風險進行篩查;還有腎功能篩查,并關注營養(yǎng)、酸堿平衡和包括鉀、鈉、氯、鈣、磷在內的電解質代謝平衡;內分泌、心血管和腎臟方面都要注意做微量蛋白尿篩查,可以幫助我們早期發(fā)現腎臟疾病。非常值得強調的就是要提高認知、早期篩查、積極治療、定期隨診,進而最大化改善預后。

就日常生活,專家們也提醒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病患者要做到少糖、少鹽,低脂健康飲食,不吸煙,適量運動,按時足量服藥,控制血壓,心率,血脂,血糖等,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專家強調,要面向全社會呼吁的是,當罹患“糖、心、腎”一類疾病時,應同時關注其他的伴發(fā)或共病的存在,關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危險因素的聯防聯控。只有同時防治,才能讓臨床結局改善,只有把內分泌代謝、心臟、腎臟等問題都關注后,才能真正讓患者擁有陽光。

作者:唐聞佳

編輯:唐聞佳

責任編輯:姜澎

圖:本報資料圖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知識

解讀《國際糖尿病聯盟餐后血糖管理指南》
中國心血管健康報告發(fā)布:糖尿病、肥胖、血脂異常等健康負擔依舊沉重
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MMC)代謝病管理指南(第二版)
糖尿病
2021年妊娠期糖尿病相關診療指南解讀
慢性腎臟病健康飲食寶典——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食養(yǎng)指南
未來糖尿病腎病將如何分類?
《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2021年版)》權威解讀,依健康狀態(tài)分級管理,提倡“簡約治療”
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與心血管危險
《自然》子刊:華科劉剛團隊發(fā)現,8種健康膳食模式的蛋白組學特征譜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慢性代謝性疾病

網址: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三大病“相伴相依”日趨明顯,國際指南為此修訂 http://m.u1s5d6.cn/newsview12107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