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血管健康報告發(fā)布:糖尿病、肥胖、血脂異常等健康負擔依舊沉重
2021年7月剛剛發(fā)布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年)》對2018年我國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死亡,以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報告倡導心血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在生命早期強調心血管健康,采取以預防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肥胖和吸煙等零級預防為主的策略。
我國心血管病負擔沉重
2018年,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國城鄉(xiāng)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農村為46.66%,城市為43.81%。
圖1 2018年中國農村居民(A)和城市居民(B)主要疾病死因構成比(%)
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于持續(xù)上升階段。推算心血管病現(xiàn)患人數3.30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39萬,肺原性心臟病500萬,心力衰竭890萬,心房顫動487萬,風濕性心臟病250萬,先天性心臟病200萬,下肢動脈疾病4530萬,高血壓2.45億。
由于不健康飲食、身體活動不足、吸煙等生活方式危險因素的廣泛流行,我國患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和肥胖的絕對人數還在不斷攀升,這將進一步推高我國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
心血管健康影響因素
01
吸煙率稍有下降
中國≥15歲人群吸煙率在2010年為28.1%,2018年下降至26.6%。其中男性吸煙率50.5%,女性2.1%。45~64歲年齡組現(xiàn)在吸煙率最高,達30.2%。
2018年中國非吸煙者的二手煙暴露率為68.1%。二手煙暴露最嚴重的室內公共場所為網吧、酒吧夜總會和餐館。
02
膳食結構仍不合理
中國城鄉(xiāng)居民蛋白質攝入量變化不大,脂肪供能比呈上升趨勢,2012年全國平均水平為32.9%,已超過膳食指南推薦的上線水平。
雜糧和薯類、新鮮蔬菜、水果、奶類、水產品、大豆類、堅果等食物攝入量偏低;而食用油、食用鹽平均攝入量遠高于推薦量。
國人的飲酒現(xiàn)狀也堪憂。2016年中國15歲及以上人群人均每年酒精消費量是7.2 L,飲酒人群中人均每年酒精消費量是12.9 L。
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約10年的隨訪發(fā)現(xiàn),適度飲酒對心血管健康沒有保護作用,而且隨著酒精消耗增加,血壓升高及腦卒中風險增加。
03
運動不足
2017年34.1%中小學生身體活動達標,較2016年略有升高。
2014年中國居民經常鍛煉率為33.9%。20歲及以上的人群為14.7%,20~39歲人群最低,60~69歲人群最高。
1991年至2009年,中國成年居民平均身體活動總量從385.9 MET?h/w下降到了213 MET?h/w。
04
全國近3億成人腹型肥胖
中國高血壓調查顯示,2012~2015年中國成年居民腹型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檢出率為29.1%,男性28.6%,女性29.6%,估計全國有2.778億成人有腹型肥胖。
2019年全國歸因于高BMI的心血管病死亡人數為54.95萬,歸因于高體重指數的心血管病年齡標化死亡率為38.64/10萬,11.98%的心血管病死亡歸因于高體重指數。
05
抑郁癥
1990~2017年,中國抑郁癥患病率從3224.6/10萬上升到3990.5/10萬。重度抑郁癥是心臟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尤其是城鎮(zhèn)居民的風險增加更為顯著。
在基于醫(yī)院的23項研究中,中國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癥患病率為51.0%,0.5%~25.4%為嚴重抑郁癥。四項關于社區(qū)冠心病患者的研究中,抑郁癥患病率為34.6%~45.8%,3.1%~11.2%為嚴重抑郁癥。
上海精神衛(wèi)生中心對中國32家醫(yī)院3273例抑郁癥患者分析發(fā)現(xiàn),約31.3%的抑郁癥患者以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為首發(fā)癥狀。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
01
高血壓
1958~2015年,全國范圍內的高血壓患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表1)。
中國高血壓調查發(fā)現(xiàn),中國≥18歲居民高血壓患病粗率為27.9%(加權率為23.2%)。
青年人群(18~34歲)高血壓患病率為5.2%,≥75歲居民為59.8%。估計我國≥18歲成人高血壓患病人數為2.45億。
中國≥18歲居民血壓正常高值檢出粗率為39.1%,加權率為41.3%。估計全國有血壓正常高值人數為4.35億。2005年,血壓正常高值造成我國成人22萬心血管病死亡和12萬因心血管病過早死亡。
2010~2016年,我國高血壓規(guī)范管理人數由2010年的4215.9萬人增長至2016年的9023萬人,高血壓患者規(guī)范管理率達到70.3%。
02
血脂異常
2015年中國成人營養(yǎng)與慢性病監(jiān)測(CANCDS)顯示,與2001~2002年的CHNS(n=49,233)相比,我國居民的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明顯升高。
現(xiàn)階段我國成年人血脂異常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總體仍處于較低水平。2012~2015年CHS調查顯示,中國≥35歲成人對血脂異常的知曉率為16.1%、治療率為7.8%、控制率為4.0%。
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2017中國資料顯示,LDL-C水平升高是中國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歸因危險因素,僅次于高血壓和高鈉飲食。開灤前瞻性研究提示LDL-C的心血管危害呈“累積暴露”效應。
03
糖尿病
2015~2017年,在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對75,880名≥18歲成人的橫斷面研究提示,基于WHO診斷標準,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1.2%,糖尿病前期檢出率為35.2%。
圖2 中國歷次糖尿病患病率調查
估計目前中國大陸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達1.298億(男性0.704億,女性0.594億)。
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明顯增加了缺血性心臟病(RR=2.40)和腦卒中(RR=1.98)風險,50歲前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平均壽命估計縮短9年。
04
慢性腎臟病
2009~2010年對中國13個省、市、自治區(qū)47204名>18歲的成年人的慢性腎臟病患病率調查顯示,慢性腎臟病的總患病率為10.8%。估計中國約有1.2億例慢性腎臟病患者。
來自中國腎臟疾病數據網絡(CK-NET)2016年的資料顯示,2016年,慢性腎臟病住院患者占該年度總住院患者的比例為4.86%,年醫(yī)療費用為276.46億元,占該年度總醫(yī)療費用的比例高達6.5%。
05
睡眠障礙
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發(fā)現(xiàn),每周至少3天出現(xiàn)入睡困難或睡眠維持困難、早醒、白天困倦等失眠癥狀的患病率分別為11.3%、10.4%和2.2%。
有三種癥狀者發(fā)生心血管病的風險增加,HR分別為1.09、1.07和1.13。入睡困難、睡眠維持困難與急性心肌梗死密切相關。
06
大氣污染
環(huán)境大氣污染和室內空氣污染是影響中國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的第四位和第五位危險因素。
2000~2016年,中國歸因于PM2.5長期暴露的超額死亡數逾3000萬,年超額死亡人數在150萬~220萬。
心血管病防治
01
冠心病死亡率攀升
2018年中國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為120.18/10萬,農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為128.24/10萬,農村地區(qū)高于城市地區(qū)。
2018年冠心病死亡率繼續(xù)2012年以來的上升趨勢。農村地區(qū)冠心病死亡率上升明顯,到2016年已超過城市水平。
圖3 2002~2018年中國城鄉(xiāng)地區(qū)冠心病死亡率變化趨勢
2002~2018年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總體呈上升態(tài)勢。
圖4 2002~2018年中國城鄉(xiāng)地區(qū)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變化趨勢
中國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冊研究顯示,再灌注治療的延遲仍然比較明顯,只有約1/3的患者能在指南規(guī)定時間內得到再灌注治療;三層級醫(yī)院STEMI患者院內病死率明顯遞增(省級3.1%,地市級5.3%,縣級10.2%)。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臨床路徑研究(CPACS)分析發(fā)現(xiàn)ACS患者出院后規(guī)范二級預防藥物的應用率逐年下降,出院時應用率為86%,1年后降至68%,2年后降至59.7%。
根據2018年中國大陸地區(qū)冠心病介入治療資料(主要來源于網絡直報數據),2018年大陸地區(qū)冠心病介入治療總例數為915,256例。2018年我國平均百萬人口病例數為651例,冠心病患者平均置入支架數為1.46枚,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死亡率為0.26%,急診介入治療占45.9%。
02
腦血管病
2018年,中國居民腦血管病死亡粗率為149.49/10萬,占總死亡人數的22.33%。
在所有死亡原因中,腦血管病位列惡性腫瘤(160.17/10萬)和心臟?。?56.73/10萬)之后,為死因順位的第3位。
基于醫(yī)院質量監(jiān)測系統(tǒng)(HQMS)資料,2018年1853家三級醫(yī)院共計上報腦卒中入院患者3,010,204例。缺血性腦卒中占81.9%,腦出血占14.9%,蛛網膜下腔出血占3.2%。
對2018年度腦血管病監(jiān)測平臺全國31個省份納入的269,428例缺血性腦卒中住院患者分析發(fā)現(xiàn),發(fā)病3.5 h內靜脈溶栓率為24.2%,住院死亡率為0.4%。
03
心律失常
2012~2015年中國高血壓調查發(fā)現(xiàn),我國≥35歲居民的心房顫動患病率為0.7%。其中34.0%的患者為新發(fā)現(xiàn)的心房顫動,自己并不知曉?!?5歲居民患病率高達2.4%。我國心房顫動患者腦卒中總體發(fā)生比例為24.8%。其中,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中26.9%發(fā)生腦卒中,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中24.2%發(fā)生腦卒中。
中國心房顫動注冊(CAFR)研究對2011~2014年32家醫(yī)院7977例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分析發(fā)現(xiàn),CHA2DS2-VASc評分≥2分和1分的患者中接受口服抗凝藥物治療的比例分別達到了36.5%和28.5%,0分的患者也有21.4%使用抗凝藥。
根據全國心房顫動注冊研究網絡平臺資料,心房顫動導管消融手術比例逐年增加,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心房顫動導管消融占總消融手術的比例分別為23.1%、27.3%和31.9%。
2019年置入起搏器比2018年增加9.3%。自2010年起射頻消融手術量持續(xù)迅猛增長,年增長13.2%~17.5%。ICD年置入量呈持續(xù)增長趨勢。
04
瓣膜性心臟病
在2016年9月至12月全國69家醫(yī)院年齡≥60歲的8638例住院期間超聲心動圖發(fā)現(xiàn)中度及以上瓣膜病變的患者中,退行性變已逐漸成為主動脈狹窄和反流的首要病因,而二尖瓣狹窄則仍以風濕性為主。
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體外循環(huán)學組統(tǒng)計,全國每年瓣膜手術約8萬例。
05
心肌病和心力衰竭
2001年數據顯示,我國肥厚型心肌?。℉CM)經年齡、性別校正后的患病率為80/10萬,估計我國成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超過100萬。
HCM是35歲以下患者心臟性猝死最常見的原因。一項入選529例HCM患者隨訪(4.7±3.2)年的研究顯示,HCM患者心血管死亡年發(fā)生率約為1.7%。
我國一項研究對529例HCM患者進行基因檢測發(fā)現(xiàn),43.9%的患者可檢測到明確致病突變,其中占比最多的是MYH7和MYBPC3基因。
中國高血壓調查分析了2012~2015年入選的22 158名居民,發(fā)現(xiàn)在≥35歲的成年人中,加權后心力衰竭的患病率為1.3%,較2000 年增加了44.0%。
06
肺動脈高壓
2014年全國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多中心協(xié)作組對1934例患者的分析表明,以經超聲心動圖測量靜息狀態(tài)下肺動脈收縮壓≥40 mmHg為診斷標準的肺動脈高壓患病率為3.8%。
進入靶向藥物時代后,特發(fā)性肺動脈高壓(IPAH)及家族性PAH的1年和3年生存率可達92.1%和75.1%。
07
靜脈血栓栓塞癥
在2007~2016年中國90家醫(yī)院105,723例靜脈血栓栓塞癥(VTE)患者中,年齡及性別校正后的住院率由2007年的3.2/10萬增加至2016年17.5/10萬,住院病死率由2007年4.7%降至2016年2.1%,住院時間從14d降至11d。
2016年的數據顯示,外科住院患者發(fā)生VTE主要危險因素是開放手術,內科住院患者的危險因素是急性感染。
所有患者接受第九版Chest指南推薦的預防措施的比例為14.3%,接受合適的預防措施的比例僅為10.3%。
08
外周動脈疾病
中國高血壓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我國≥35歲的自然人群下肢動脈疾病患病率為6.6%,據此推測我國下肢動脈疾病患者約為4530萬例。其中約1.9%的患者接受了血運重建,據此估測實施血運重建的例數大約為86萬。
2018年中國卒中預防項目(CSPP)的頸動脈超聲結果,發(fā)現(xiàn)我國≥40歲居民頸動脈狹窄≥50%的患病率為0.5%。一項全國多中心登記研究分析了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9 346例缺血性腦卒中住院患者資料,發(fā)現(xiàn)頸總動脈狹窄≥50.0%患病率為0.9%,顱外段頸內動脈狹窄≥50.0%患病率為6.9%,顱內段頸內動脈狹窄≥50.0%患病率為1.1%。
臂間收縮壓差≥15mmHg是預測鎖骨下動脈狹窄>50.0%的一個強有力指標。對上海市老年社區(qū)人群研究發(fā)現(xiàn),臂間收縮壓差≥15mmHg的人數占1.8%。
一項單中心研究分析了1999~2017年1793例鎖骨下動脈狹窄住院患者,發(fā)現(xiàn)在年齡>40歲的患者中,95.9%為動脈粥樣硬化所致,而年齡≤40歲患者中,90.5%為大動脈炎。
09
新冠肺炎相關心肌損傷
一項針對53項研究涵蓋7679例患者的Meta分析顯示,在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fā)期,住院患者(不含方艙醫(yī)院)中出現(xiàn)急性心肌損傷的比例約為21%;而在重癥和死亡患者中,這一比例進一步升高,分別達到43%和66%。
相對于輕癥患者,重癥患者出現(xiàn)急性心肌損傷的風險升高4.74倍。死亡患者中40%是由心血管事件造成的,具有心血管基礎疾病的患者死亡率往往更高。
10
腫瘤心臟病學
一項入選71萬例患者的大規(guī)模隊列研究發(fā)現(xiàn),18%的癌癥患者伴有心血管病危險因素或患有心血管病。最常見的危險因素是高血壓(10.8%),其次是糖尿病(5.3%)和血脂異常(1.2%)。
患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病是腦卒中(2.7%)、冠心?。?.7%)和心力衰竭(0.6%)。
文獻索引: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編寫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概要.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21, 36: 562-586.
相關知識
健康中國|體重管理助力糖尿病“逆轉”
糖尿病+肥胖=糖胖病
美國心臟病學會發(fā)布最新健康飲食指南
世界防治肥胖日︱告別負“重”前行《成人體重管理科學建議》發(fā)布
權威報告發(fā)布:健康困擾TOP1 體重/體型管理
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與心血管危險
丁香醫(yī)生發(fā)布2023國民健康洞察報告·家庭健康篇
家庭必須關注體重健康和代謝健康
《2020年中國人健康狀況報告》發(fā)布
中國老年健康狀況和變化趨勢——中國老年健康報告(2024)
網址: 中國心血管健康報告發(fā)布:糖尿病、肥胖、血脂異常等健康負擔依舊沉重 http://m.u1s5d6.cn/newsview70876.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