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高校院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思考

高校院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思考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5日 21:14

摘 要:高校二級院系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層單位,對于推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開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鑒于此,本文就院系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試作論述,探討了在院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高?!≡合怠⌒睦斫】到逃?nbsp;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經(jīng)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已經(jīng)發(fā)展到一定的程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還存在很多問題,一些地區(qū)和學校對這項工作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還有些人在認識上模糊不清或者在實踐中存在偏差,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近一步的深化。院系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層單位,對于推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開展的作用相當重要。院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進展如何,直接關系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本文就院系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試作論述,希望對我們當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所裨益。

在院系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迫切的需要。如何在院系層面上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本文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與主要內(nèi)容,以此作為指導方針

大致看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應該包括三個層次:具體目標、中間目標和終極目標。具體目標是對個體各種具體的心理健康因素進行培養(yǎng);中間目標是協(xié)調(diào)各種心理健康因素的發(fā)展,促進個體心理健康的發(fā)展與提高;終極目標是在良好心理健康教育基礎上,促進個體全面、協(xié)調(diào)而健康的發(fā)展。

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個性健全教育,使大學生學會修身養(yǎng)性,增強自我教育能力,從而矯正不良個性品質(zhì),形成開朗、活潑、具有同情心和正義感的良好性格。其二,積極適應教育,使大學生積極適應自我、適應環(huán)境、適應社會的各種變化,學會調(diào)控學習、生活中的各種煩惱,通過有意識的訓練,掌握排解心理困擾、減輕心理壓力的方法,保持心理健康。其三,情緒穩(wěn)定教育,使學生了解人的情緒的正常值及自身情緒變化的特點,通過有效的調(diào)控手段,使自己經(jīng)常保持樂觀、滿意、溫馨的心態(tài),形成適度的情緒反應能力和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其四,意志力優(yōu)化教育,使大學生充分了解意志在成才中的作用以及自身意志品質(zhì)的弱點,協(xié)助大學生提高調(diào)節(jié)自我、克服困難的主觀能動性,克服內(nèi)部困難,提高意志行為水平。其五,人際和諧教育,幫助大學生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常識和技巧,通過訓練掌握一定交往藝術。

以上這些明確而簡明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和主要內(nèi)容,可以為院系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一個有力的思想指引,以指導實際工作。

二、完善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組織,做好保障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動和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需要一定的制度和專兼職人員作保障。院系應當結合學校的相關組織機構開展工作,并建立院系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以之做為教育活動的根本保障。

學校相關部門制訂學校層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fā)展規(guī)劃,確定心理健康教育專職人員人選。從而能夠協(xié)助及督導院系各科教師做好學科教學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配合教學計劃做好其他各項工作。二級院系可以參與制訂心理健康教育計劃,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等相關活動。

 院系同時應當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由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并通過培訓獲得專業(yè)知識強的教師人員。院系工作處于基層,一般而言不需要建設一支心理輔導教師專職隊伍,但是需要加強德育工作者的心理知識方面的專業(yè)培訓。一般教師要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導航人,也必須具有足夠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有良好的專業(yè)技能,不可以僅憑熱情和愛心。所以,對從事學生工作的專職輔導員和班主任等相關教師開展心理學知識的培訓,提高其專業(yè)技能,是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也是保證心理健康教育順利實施的關鍵。

 當然,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深入,必須有賴于所有教育者自身素質(zhì)的首先優(yōu)化,需要院系的全體教師樹立并強化意識,優(yōu)化自身的心理素質(zhì),完善現(xiàn)有的知識結構,提高開展心理教育的能力。

圖片1.png

三、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個別輔導與咨詢,開展調(diào)研活動

個別輔導與咨詢是較全面、系統(tǒng)了解學生的一種方法和技術,也是解決大學生個別心理問題的有效手段。個別輔導與咨詢的主要形式是針對部分學生進行個別心理輔導與咨詢,可以通過電話咨詢、網(wǎng)絡咨詢和面談等形式進行。對一些比較普遍的一般性問題,通過櫥窗、報紙進行解答,以滿足不同特點的學生的具體需要。通過咨詢,及時幫助學生明確問題,找出原因,緩解壓力,化解矛盾沖突,矯正錯誤認識與不良行為,矯治輕度的心理障礙,將問題解決于萌芽狀態(tài),避免惡化為嚴重的心理疾病,有效地預防問題行為發(fā)生。同時與家庭建立廣泛密切的關系,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網(wǎng)絡。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中去,與家長建立廣泛密切的聯(lián)系,提高家長對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突破校園界限,擴展到家庭、社會,形成網(wǎng)絡系統(tǒng)。

四、發(fā)揮學生主體積極性,做好學生自助與互助工作

首先要做好學生自助工作。學生心理問題的預防需要自我保健,心理素質(zhì)的提高需要自我持之以恒的訓練。外界幫助的目的應是讓主體自身學會自助。一方面,要有自助的意識,同時,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自助,具備自助的能力。具體要求學生對外來刺激學會自我認識,科學思考,正確對待;對內(nèi)心沖突,學會自我化解;對心理壓力,能夠自我緩解;對自我的不足、缺陷,勇于進行自我矯治;對自己解決不了的心理疾病,不諱疾忌醫(yī),敢于主動求助。

其次要做好互助工作。在同齡的、同年級的學生之中,學生之間的相互關心、寬容、接納、支持、鼓勵、幫助、尊重,是學生滿足心理上的溫暖感、安全感、歸屬感、力量感、尊重感的重要途徑。同時同齡人的相互理解,為其心靈的開放,打開了大門。相互的傾訴、傾聽,為其宣泄心理壓力,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提供了方便。

五、開展宣傳周等活動,重視心理健康環(huán)境的營造

二級院系可以通過定期、不定期地舉辦每年一次的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活動周,以及不定期的講座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喚起師生對提升心理素質(zh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覺要求,營造人人關心心理健康、人人重視心理健康的校園氛圍。

[參考文獻]

[1]鄧永利.高校院系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 16(2): 27 —28.

[2]史裕曙,許文芬.關于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思考[J].職業(yè)圈.2007(6): 101-102.

[3]盧愛新.構建有中國特色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8): 177-179.

[4]李芳.構建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探析[J].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11(3): 43-45. 

相關知識

山東大學開展2023級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
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心理輔導工作的方法淺析
“六個一”助力高校輔導員做好大學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10篇
我院高新區(qū)校區(qū)開展心理趣味運動會
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及其教育啟示
心理健康教育專家胡月教授為我校教師開展壓力調(diào)節(jié)專題講座
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心理健康教育
孕婦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討

網(wǎng)址: 高校院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思考 http://m.u1s5d6.cn/newsview9115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