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擺脫艾滋病恐懼癥!

擺脫艾滋病恐懼癥!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25日 20:20

劉女士是一位公共汽車售票員,一次同事和她開玩笑,要她當心被乘客傳染上艾滋病。劉女士想到自己每天接觸的乘客有上千人,一年下來得有幾十萬,其中肯定有艾滋病患者,萬一被傳染上一切就都完了。于是她每天上班都不能戴著口罩和手套,回家后馬上洗澡、換衣服,后來發(fā)展到上班時不敢和乘客面對面講話,下班回家必須洗澡兩小時以上,經常受到大家的批評與嘲笑。劉女士有時也覺得自己對艾滋病有點過分恐懼了,這樣做沒有必要,但卻控制不住,感到非常痛苦。
   近年來,隨著艾滋病的迅猛發(fā)展,有許許多多的人患上了這種艾滋病恐懼癥??謶?,是人類的一種本能的反應,適度的恐懼對人類的生存是有利的,但不必要的、過分的恐懼卻是有害的,是一種心理異常。艾滋病恐懼癥就是這樣一種心理異常,它包括以下情形:不必要地過分擔心自己會得艾滋病,或者毫無根據地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患者同時伴有一些情緒異常和行為異常,嚴重影響其學習、工作、生活及社會交往。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艾滋病恐懼癥并不是一種單一的心理疾病。它包括多種相關心理疾病。
   第一、恐怖癥。有些人對艾滋病的發(fā)病與結局有一些了解,經常過分擔心自己會由于不慎染上這種不治之癥,因此避免一切可能被感染的機會,出現(xiàn)一些異常行為,如害怕到“危險”場合或公共場所,害怕與“可疑者”甚至任何人接觸,怕傷口,怕血液,嚴重時整日不敢外出,不敢見人,甚至聽到別人說“艾滋病”這個詞時,也心慌氣短,驚恐萬分。
   第二、疑病癥。有些人過度擔心自己會得艾滋病,身體稍有不適,有時甚至感冒頭痛,也會毫無根據地認為自己可能已經感染了艾滋病,到處看專家,反復檢查,各個權威機構的結論仍然無法讓他們放心,整日奔波在各大醫(yī)院及檢查機構之間,千方百計要查個水落石出。
   第三、強迫癥。有些人認為自己隨時有可能被傳染艾滋病,因此格外小心謹慎,杜絕各種感染機會。出現(xiàn)反復洗手,夏天出門必須戴手套,外出回家后必須洗澡甚至全身消毒……患者可能知道這樣做沒有必要,但無法擺脫。
   第四、焦慮癥。有些人由于經常擔心自己會得艾滋病,會出現(xiàn)長時間的心煩意亂、坐立不安,有時會突然產生莫名的緊張恐懼,并感到頭暈、心慌、呼吸困難、出汗、哆嗦、煩躁不安,感到大難臨頭,自己馬上就要完了。
   第五、抑郁癥?;颊唛L時間擔心自己得了艾滋病,逐漸出現(xiàn)情緒低落,對外界喪失興趣、不想說話、不想活動、吃不下、睡不著,常?;诤挢焸渥约?,對前途悲觀絕望,喪失信心,產生自殺觀念,甚至付諸行動。
   艾滋病恐懼癥通常在以下一些情形中出現(xiàn):
   一、 有過高危行為的人。一方面,這類危險行為的確使感染艾滋病的機會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這種行為是社會道德規(guī)范所不容許的,在內心深處他們經常受到道德的譴責和社會的壓力,理智與欲望,道德與本能的斗爭會使他們產生矛盾感、罪惡感各恐懼感,因而更容易出現(xiàn)艾滋病恐懼癥。
   二、 艾滋病知識缺乏者。某些人對艾滋病相關知識不了解,或者是一知半解,認為只要與艾滋病毒接觸就人感染艾滋病,不能認識到艾滋病的傳播與其他疾病的傳播一樣,也需要特定的傳播途徑(血液、體液和母嬰傳播),同時還需要足夠的病毒數量,而且與自身的抵抗力有關,因此出現(xiàn)不必要的恐懼。
   三、 某些心理素質差的人。對于某些敏感多疑、過分膽小、注重細節(jié)的人而言,更容易患艾滋病恐懼癥。艾滋病恐懼癥是反映他們性格缺陷的一面鏡子。
   我們如何面對艾滋病恐懼癥呢?
   一、 加強艾滋病知識的宣傳普及,讓公眾了解艾滋病的傳播方式,在讓大家了解哪些情況易感染艾滋病的同時,明確告訴公眾哪些情況下不可能得艾滋病。
   二、 教育公眾要相信科學與事實,不盲目聽信他人。
   三、 當發(fā)現(xiàn)艾滋病恐懼癥患者時應建議他們去看心理醫(yī)生,適當的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會幫助他們盡快擺脫痛苦。
   艾滋病不僅危害著人類的身體健康,同時也危害著人類的心理健康。讓我們共同關注艾滋病,關注艾滋病恐懼癥。
  博文地址: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3049519&PostID=25023977&idWriter=0&Key=0

分享到:


  

相關知識

什么是陰性艾滋?。渴裁词强职Y?
聚焦“恐艾癥”:消除“恐艾”心理治療最有效
世界艾滋病日|那些“恐艾”的艾滋病“患者”
什么是陰性艾滋病?陰性艾滋病會傳染嗎
恐懼焦慮癥怎么辦
什么是陰性艾滋病?有什么癥狀
停止精神內耗,告別恐艾!
社交恐懼癥
【恐懼癥】產前恐懼癥是什么
社交恐懼癥,有藥治了

網址: 擺脫艾滋病恐懼癥! http://m.u1s5d6.cn/newsview80596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