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世界艾滋病日|那些“恐艾”的艾滋病“患者”

世界艾滋病日|那些“恐艾”的艾滋病“患者”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7日 23:34

很瘦,皮膚狀態(tài)很差,衣服破破爛爛,眼神略顯空洞,提著一個老舊的包,楊彤彤第一次見到張丹(化名)時,以為他70多了。直到看到張丹的就診資料,楊彤彤才知道,眼前這位“老人”剛50出頭。自從十多年前發(fā)生過一次“高危行為”后,張丹認定自己患上了艾滋病,辭掉工作,輾轉全國各大醫(yī)院,想要確診。但每個專家都在報告上寫下了相同的診斷結果:排除HIV感染。

作為成都市公共衛(wèi)生臨床醫(yī)療中心感染一科的主任,楊彤彤和艾滋病打了二十幾年的交道。這些年里,她見過不少張丹這樣的“恐艾”患者?!霸谶@個艾滋病早已成為可防可控性疾病的時代,很多人對它的認知卻停留在30多年前。對艾滋病的過度恐懼,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也讓患者承受了很多心理壓力?!?/p>

確診后被情緒裹挾的人生

11月26日,踏進市公衛(wèi)中心感染科門診的小意(化名),手不自覺地顫抖著。21歲,剛上大學,HIV確證檢測報告單上加粗加黑的幾個大字,讓小意覺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光彩。診室里,醫(yī)生的叮囑從耳旁滑過,他卻一個字都沒聽進去。當醫(yī)生交代完了所有治療事宜后,小意抹著淚問出了壓在心底的問題:“醫(yī)生,我還能活嗎?”

和小意一樣,陷在恐懼中的還有退休教師王橋(化名),自從確診艾滋病以來,他隔三差五就要去醫(yī)院就診。按理說,病情早已穩(wěn)定的他只需要每3個月來復診一次,但王橋總感覺渾身不適。每每到了晚上,各種“癥狀”像洪水一樣襲來,讓他徹夜難眠。“我感覺有蟲子在我的胳膊上爬,我的腳趾也很痛,我感覺我快要死了……醫(yī)生你一定要給我看看?!币蛔哌M診室,王橋就迫不及待地掀起自己的衣袖、褲管,驚恐地描述著自己的“癥狀”。

對于很多艾滋病患者,焦慮、抑郁,甚至恐懼似乎已成為了一種逃不開的情緒。星星(化名)已經接受抗病毒治療6年多,病毒控制得很好,免疫功能也恢復到了正常,但在每季度到醫(yī)院取藥復查的前一晚,他還是會被情緒裹挾,整夜失眠。“我平時并不覺得自己是‘病人’,但每個季度要來醫(yī)院復查、拿藥的時候,會感到很大的壓力,這種無形的壓力會一直持續(xù)到我拿完藥,重新開始投入正常工作生活為止?!毙切钦f。

因認知缺乏產生的恐懼

2019年,成都市公衛(wèi)中心感染科曾做過一項關于新診斷的HIV感染者心理狀態(tài)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抑郁癥狀的檢出率高達32.17%,焦慮癥狀的檢出率達14.78%。而出現(xiàn)這些情緒的根源,就是對艾滋病的過度恐懼。

楊彤彤告訴記者,“恐艾”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已經確診的HIV感染者,盡管已經接受了抗病毒治療,病毒載量控制得很好,但仍然擔心自己的身體會出問題,擔心他人得知自己病情后遭受“歧視”。另一種是把高危行為和艾滋病直接畫上等號,因為發(fā)生過“高危行為”,就感覺自己患上了“艾滋病”。“不論是哪種,歸根結底都是對艾滋病沒有科學的認知造成的?!?/p>

“其實,大眾對艾滋病的認知還存在很大的誤區(qū)。”今年,楊彤彤接診過一名晚期艾滋病患者。這名患者具有博士學歷,在春節(jié)前發(fā)現(xiàn)自己感染HIV后,選擇辭職回家,每天躺在家中“等待死神的降臨”。最后他被送到醫(yī)院時,已經合并了“進行性多灶性腦白質病”,神經認知功能明顯受損?!叭绻芗皶r接受治療,結局會完全不同?!?/p>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是廣東省艾滋病定點收治醫(yī)院之一,該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醫(yī)師張明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己在門診中也遇到過不少“恐艾”患者。“這類人群對自己身體過度關心,加上他們對疾病認知不足,容易產生恐慌。即便他們反復到醫(yī)院檢查,陰性結果也并不能完全打消顧慮。”

社會共治要防艾不要恐艾

據(jù)相關媒體報道,成都恐艾干預中心曾預估,全國至少有160萬例不同程度的恐艾癥患者,遠遠高出截至2023年年底,全國報告的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數(shù)量——129萬名。

實際上,自從1996年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問世以來,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大幅度下降,患者的生存期已經接近正常人的平均壽命。尤其是自2018年以后,包括整合酶在內的很多新型抗病毒藥物在中國上市并進入醫(yī)保目錄,抗病毒治療方法得到了進一步革新。隨著醫(yī)學科學的進步,艾滋病早已由“絕癥”變成了可防可控的慢性傳染性疾病?!半m然目前尚不可治愈,但通過服藥可維持在長期穩(wěn)定狀態(tài),控制良好的感染者預期壽命也與非感染者無異?!敝猩酱髮W附屬第三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yī)師黃湛鐮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艾滋病防治不僅是醫(yī)療問題,其同樣也是社會問題。今年12月1日是第37個世界艾滋病日,主題是“社會共治 終結艾滋 共享健康”,明確提到要號召全社會行動起來,共同擔起防艾責任?!氨苊飧呶P孕袨槭穷A防HIV感染最好的方法;如果不慎發(fā)生了高危性行為,在72小時內盡快接受暴露后預防藥物治療,也能最大程度降低HIV感染的風險?!睏钔粲酰茖W防艾,不要歧視艾滋病患者,如果經過專業(yè)醫(yī)生評估,排除HIV感染,不要再過度擔憂。高危人群最好定期進行HIV抗體篩查,盡量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胡瑰瑋 圖據(jù)網絡 責任編輯 常莉娟 編輯 王鐘婧玥

相關知識

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可防可控 請記住這些知識
“社會共治 終結艾滋 共享健康” 2024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活動
什么是陰性艾滋???什么是恐艾癥?
什么是陰性艾滋???陰性艾滋病會傳染嗎
崆峒區(qū)開展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題宣傳活動
艾滋病初期小紅點照片 易混淆的艾滋病癥狀都有哪些
【艾滋病】疾病免費咨詢
艾滋病高清圖片
北京市普仁醫(yī)院舉辦“世界艾滋病日”主題健康宣傳活動
艾滋病知識有獎問答及答案==

網址: 世界艾滋病日|那些“恐艾”的艾滋病“患者” http://m.u1s5d6.cn/newsview34930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