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與健康
2017-05-26 07:07:35未來網
食鹽,又稱餐桌鹽,是對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物質之一,也是烹飪中最常用的調味料,在中國有一句古語: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食鹽,又稱餐桌鹽,是對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物質之一,也是烹飪中最常用的調味料,在中國有一句古語:"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鹽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鹽的主要化學成份氯化鈉,鈉作為細胞外體液的主要的陽離子,主要是維持肌肉及神經的易受刺激性,包括心臟肌肉的活動、消化道的蠕動、神經細胞的信息傳遞和調整與控制血壓有關的荷爾蒙分泌。但是,鹽并非多多益善。如果不加以限制,在不知不覺間,它可能一點點擊退你的健康,使你記憶力減退、頭昏或胃痛,一條鮮活的生命可能被高血壓及相關疾病逐漸吞噬,而這個幕后兇手的名字叫"攝鹽過量 "!
您知道自己每天吃多少鹽嗎?您知道一個人每天應該吃多少鹽嗎?您知道"口重"給身體帶來的危害多大嗎?您知道該如何減鹽嗎?您知道人平均每天吃多少鹽嗎?
一、攝鹽過多有什么危害?
食鹽安全是中國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礎?,F(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高食鹽攝入量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2007年調查數(shù)據顯示我國高血壓患者超過2.3億,每5個成人就有1個患高血壓,中國的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世界排名第一,與此相關的腦卒中也已成為國內第一死亡誘因。高鹽高鈉攝入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離子攝入過多,將會造成人體血容量增加、心臟負荷加重、血管壓力增大等一系列不良反應,最終導致血壓升高,引發(fā)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所以高鹽是中國最大的兩個致死和致殘疾病-中風和心臟病的危險因素之一。我國城市居民主要死亡構成41%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卒中、心衰),2008年僅高血壓相關醫(yī)療費用高達4000億人民幣,并逐年遞增。
高鹽高鈉飲食還可引起腎血流和腎小球濾過率的增加,增加腎臟負擔而使腎功能損害率增高。食鹽中含有少量在體內難得化解的微粒,長期攝入過量以在體內形成結石。食鹽的攝入量越高,尿中鈣的排出量越大,影響骨骼正常生長,并導致骨質疏松。吃鹽過多,體內鈉離子增多,會導致面部細胞失水,造成皮膚老化、皺紋增多,加速衰老。高鹽高鈉飲食也是導致肥胖的隱形助手,高鹽還會造成血糖升高,加劇哮喘,引發(fā)胃炎、胃癌,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癥狀。
二、平時我們每天吃多少鹽?
我們知道,食鹽中的鈉離子是維持正常生理代謝的重要物質,鈉過低或過高均會造成生理代謝紊亂,因此,從提高全人類健康水平的角度出發(fā),國家標準是普通居民每人每日攝鹽量于 3g至6g之間?!吨袊用裆攀持改?2016)》推薦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2-3歲幼兒攝入量不超過2克,4-6歲幼兒不超過3克,7-10歲兒童不超過4克。65歲以上老年人應不超過5克。
三、減鹽時要逐步進行嗎?
是的,平時我們每天吃的鹽量大、口味重,一下子減到6克,會適應不了,可以逐步減量,逐步適應清淡口味。應從每人每天12克鹽減到每人每天10克鹽,再減到8克,用1年甚至2年的時間達到每人每天6克鹽的標準
四、如何減鹽
1、選擇低鈉鹽
我們都知道普通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而按照《低鈉鹽》QB2019-2005 行業(yè)標準,低鈉鹽含有70%左右的氯化鈉和 30% 左右的氯化鉀,如果你選擇等同重要的低鈉鹽攝入的話,無形中你就減少了30%左右的鈉離子攝入,最重要的是,低鈉鹽的咸味與普通精制食鹽相差不大(因為氯化鉀本身也有咸味),做到了減鈉補鉀不減咸的效果。同時低鈉鹽內還含有少量的硫酸鎂,鎂在體內也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對預防高血壓也有一定的幫助。
【溫馨提示】 腎臟病人 不宜食用低鈉鹽
雖然食用低鈉鹽可降低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低鈉鹽是高鉀低鈉,鉀離子的攝取量相對增加,患有腎臟病、腎功能不佳者不宜使用。對于腎臟病人,尤其是排尿功能出現(xiàn)障礙(例如尿毒癥)的患者,不可以吃低鈉鹽,因為低鈉鹽是以鉀取代鈉,鉀不能有效排出體外,堆積在體內會造成高血鉀,容易造成心律不整,甚至心衰竭的危險。
2、防范"隱形鹽"的攝入
在我們生活當中除了食用鹽之外,還含有非常多的"隱形鹽",如咸魚、咸蛋、腌菜、方便面等,然而除了這些我們熟悉的含鹽高食物之外,還有如下幾種食物或(和)飲料含有過多的鈉:白面包(兩片半白面包含鈉就超過600毫克)、早餐麥片(有的高達1040mg/100g)、包裝餅干(500-700mg/100g含量)、果凍(200mg/100g)、運動飲料(252mg/600ml)、蔬果汁(增加風味會加鹽)、各類拌醬(含鹽量很高)等。有一個換算系數(shù):1克鹽=400毫克的鈉,所以當食物中的鈉離子攝入過多時同樣也影響我們的血壓,因此在攝入這些食物時一定要通過計算換算出鹽量,以便減少三餐的總鹽攝入量,達到更好的減鹽效果。
3、吃天然的蔬果
天然的蔬果本身具有其特殊的香味和味道,在加工過程中完全可以減少鹽的放入,以達到求本味的效果。并且很多蔬果是高鉀低鈉,對維持體內的鈉鉀平衡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多吃天然蔬果對健康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4、改善烹飪方法
在烹飪食物時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的烹調方法,如焯、汆、蒸等,這些方法往往比炒、炸、烤要少放入很多鹽,而且營養(yǎng)物質流失很少,對健康是非常有意義方法。同時在做菜時還有一些小方法也是非常不錯的:
① 多醋少糖:醋本身可以強化咸味,多放醋就感覺到不到咸味太淡,同時糖能掩蓋咸味,往往是過咸時放糖來降低咸度,所以減鹽時要注意含糖菜。
② 出鍋前才放鹽:出鍋前才放鹽是因為鹽在食物的表面而沒有滲透到食物內部,食用時舌頭也感受到咸味,減少了淡的感覺。
③慎用調味品:調味品除了醬油和鹽外,如雞精、湯料包、火鍋底料、蒸肉粉、豆瓣醬、黃醬、香辣醬等,都含有大量的鹽,如黃醬中鹽高達12%-15%,是一個含鹽大戶來的。當使用這些調味品時,盡可能做到少鹽或不放鹽。
④ 限制含鹽食品:紫菜、蝦皮、海米、淡菜、醬菜、火腿、香腸等腌制食品,制作時放鹽極多,烹調調味時就要慎重,仔細品嘗后,再決定是否放鹽。
5、運動減鹽很重要
我們都知道人當汗干后皮膚上會有一層白色的物質,那就是我們身體帶出來的鹽分,因此可見出汗是我們身體減鹽非常好的方法。在運動過程中隨著體內溫度的升高,身體會通過增加出汗量排出多余的熱量以達到平衡,時間越久,出汗量越大,體內的鹽分會帶出更多,更有利于體內鈉的減少。運動時建議選擇有氧運動較好,這樣強度不大但持續(xù)的時間較長,出汗量大,不過最長時間也不要超過60分鐘,因為過長的時間容易引起電解質的紊亂,反而需要補充一些鈉元素到體內,所以一小時以內的運動是可以的。在運動過程中一定要多補充水分,以滿足身體對水分的需要,防止脫水。
相關知識
“鹽”多必失:關注鹽與健康
長壽竟與鹽有關?科學家發(fā)現(xiàn)每日鹽攝入與健康壽命的最佳關系
蜂蜜與鹽:健康飲品的合理搭配
健康鹽城
食鹽攝入量與減鹽小技巧
鹽可以用什么代替?四種鹽的替代品,健康與美味并存!
健康360丨減鹽控鹽 健康生活
控鹽與減肥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健康生活,從限鹽控油開始!
控鹽有益健康
網址: 鹽與健康 http://m.u1s5d6.cn/newsview758423.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