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熱浪與人體健康

熱浪與人體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9日 19:35

  世界各地熱浪肆虐又到了北半球的夏季,墨西哥大部分地區(qū)連日來持續(xù)出現高溫天氣,已經有熱死人的報道。熱浪是指一段不同尋常的讓人熱得難受、通常情況下濕度過高的暑熱天氣。熱浪一般可以持續(xù)幾天甚至幾周,熱浪會使人體耐力超過極限而導致死亡。熱浪這一極端天氣事件在全世界范圍內頻繁發(fā)生影響巨大。世界各地大城市,每年都有數千人因熱浪襲擊而致死。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夏季高溫酷熱天氣也是出現頻繁,繼1994年之后,1997年和1999年兩年的酷暑難耐,人們至今記憶猶新。熱浪在我國特別是北方地區(qū)有增加的趨勢。1999年夏季,華北及其周邊地區(qū)出現兩段持續(xù)晴熱高溫天氣,大于或等于35℃的高溫日數一般有10-25天;7月24日北京最高氣溫達42.2℃,是建國以來的最高氣溫。2000年夏季,華北、華南等地不少地區(qū)連遭熱浪襲擊,河北承德、北京、廣東連縣大于或等于35℃高溫日數分別達28、26和44天。以夏涼著稱的承德市7月12-14日連續(xù)3天最高氣溫超過40℃,其中14日達43.3℃,為建站以來的最高值。這些數據表明,熱浪已經成為夏季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

  熱浪為什么如此頻繁

  為什么近年來熱浪會如此頻繁地發(fā)生呢?根據科學家們對近100多年來全球氣溫資料的分析,全球平均地面溫度已升高了0.3℃~0.6℃,全球氣候變化伴隨著熱浪頻率和強度的增加,夏季變得更熱。濕度增加也加劇了夏季極端高溫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進程,城市人口密度增加,城市熱島效應愈加明顯。還有專家認為,高溫天氣的形成,除了全球變暖和溫室效應以外,與臭氧層被破壞造成太陽輻射過強有很大關系。

  熱浪對人體健康的可能影響

  熱浪可分為日射型和熱射型兩種類型。日射型多發(fā)生于干熱天氣,由于太陽輻射中的紅外線可穿透顱骨,導致腦組織溫度驟然升高,致使腦神經功能受損。熱射型是因為皮膚在高濕熱浪的侵襲刺激下,溫度驟然升高,使得皮膚散熱功能下降,體內熱量不但不能散發(fā),還會影響全身各器官組織的功能,出現局部肌肉痙攣、發(fā)熱、口干、咳嗽、哮喘、呼吸困難、血壓升高和呼吸衰竭等癥。

  熱浪對人體健康最直接的影響是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在美國、加拿大、新西蘭、希臘等地的城市,熱浪襲擊時總體死亡率呈上升趨勢。上海1998年經歷了近幾十年來最嚴重的熱浪,整個夏季出現了4次3天以上的熱浪(7月8-20日、8月1-3日、8月7-17日、8月21-23日),熱浪期間的總死亡人數可達非熱浪期間的2-3日,而以65歲以上老年人死亡率增加更為明顯。熱浪對嬰幼兒的威脅也很大,如果嬰幼兒患有某些疾病如腹瀉、呼吸道感染和精神性缺陷,在熱浪期間最易受高溫危害。熱浪除了中暑死亡這種直接影響外,熱浪強度和持續(xù)時間的增加,也將導致以心臟、呼吸系統(tǒng)為主的疾病或死亡。

  熱浪具有周期性和偶發(fā)性的特點,熱浪頻發(fā)于每年夏季,但是熱浪發(fā)生的區(qū)域、時間、頻次和強度都是有變化的,這種變化在中緯度地區(qū)最大,使得中緯度地區(qū)的城市對熱浪最敏感。熱浪發(fā)生的季節(jié)早晚對健康的影響程度有差異,由于人的氣候適應性,發(fā)生在夏季初的熱浪影響要大于夏季后期的熱浪。

  熱浪對健康的影響在城區(qū)比郊區(qū)和農村要大得多。由于城市“熱島效應”,市區(qū)溫度不僅高且持續(xù)時間長,炎熱強度及持續(xù)時間比瞬時最高溫度對死亡率有更大影響。空氣污染也是城區(qū)較高,而熱浪又往往與高的污染水平相聯系。如1995年美國和威爾士熱浪期間,估計死亡人數有一半以上是由當時空氣污染加重引起的。

  熱浪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還與城市生活狀況、社會經濟因素和預防干預措施等有關。城市生活狀況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子,住在頂樓、鬧市區(qū)、沒有空調環(huán)境的居民區(qū)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社會經濟因素包括貧富差異、社交面以及受教育程度等也是影響因素,在高犯罪率地區(qū)定居、使用防老化的某些藥物處理、很少接觸媒介(如電視、報紙),這些人往往缺乏熱浪危害的意識和降低危險的方法。

  熱浪的可預測性

  熱浪是可以監(jiān)測和預警的,在國內和世界上的許多城市都發(fā)布高溫或熱浪警報。按照中國氣象局的規(guī)定,日最高溫度大于35℃發(fā)布高溫預報;而美國國家天氣局、加拿大、以色列等國家則綜合考慮了溫度和相對濕度影響的熱指數(也稱顯溫)發(fā)布高溫警報,當白天熱指數預計連續(xù)兩天有3小時超過40.5℃或者預計熱指數在任一時間超過46.5℃時,美國國家天氣局就發(fā)布高溫警報。在上海只要根據數值天氣預報尋找到“溫度高、濕度大、氣壓低、西南風小、多云天氣”這種天氣特征的日子,就可以進一步預測熱浪對健康的影響。已經建成類似熱浪與健康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的城市還有加拿大多倫多、美國俄亥俄州的戴頓、辛辛那提、哥倫布和亞利桑納州的鳳凰城。WMO下屬氣候委員會專門成立了熱浪與健康預警系統(tǒng)推廣的專家小組,計劃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和歐洲等地建立類似的熱浪預警系統(tǒng)。德國科學家基于人體熱量平衡模型開發(fā)了人體生理等效溫度(PET),當PET超過41℃,熱死亡率顯著上升,也可用于熱浪的監(jiān)測預警。熱浪來臨,人們能夠有效地采用各種適應措施來大大地減少熱浪對健康的可能影響。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是健全的公共衛(wèi)生基礎設施、完善的熱浪預警系統(tǒng)和合適的熱浪緊急響應策略。 (來源于2003年5月17日《中國氣象報》 作者:談建國)

相關知識

高溫熱浪健康風險預警
國家疾控局發(fā)布高溫熱浪公眾健康防護指南
HOTME熱浪健身堅守高品質私教服務,引領私人定制健身時代
Blueair發(fā)布《室內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白皮書—新浪家居
引領健康潮流,HOTME熱浪健身開啟高品質私教的“黃金時代”
鼓浪嶼晨光里的健康滋味:五黑桃酥與廈門美食探索之旅
省疾控局提醒預防和降低高溫熱浪對健康的危害
熱浪、洪水、野火如何威脅中國人的健康|《柳葉刀》報告
極端熱浪侵襲,全球多國發(fā)布高溫預警
熱浪襲地球|喝凍飲還是熱飲?醫(yī)生教熱咖啡有一點大勝

網址: 熱浪與人體健康 http://m.u1s5d6.cn/newsview65424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