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盤點:近期抑郁癥重要研究進展一覽

盤點:近期抑郁癥重要研究進展一覽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8日 22:28

社會飛速發(fā)展,人們不可避免遭遇種種壓力,長期的壓力得不到緩釋,導致人出現(xiàn)了種種軀體、精神方面的癥狀,抑郁癥應運而生。抑郁癥是有生理易感性基礎,與外界環(huán)境發(fā)生相互作用,反饋到自身從而表現(xiàn)出一系列我們稱之為“抑郁狀態(tài)”的表現(xiàn)。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郁,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部分患者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xiàn)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目前這類患者逐漸增加,個體化差異比較大,精神科醫(yī)生迫切需要一些指南規(guī)范來指導它們的臨床診療。這里梅斯小編整理了近期以來關于抑郁的重要研究進展與大家一同分享。

【1】瑜伽可以治療抑郁癥?

抑郁癥患者應該每周至少參加兩次瑜伽和深呼吸課程,并在家練習可以明顯改善抑郁癥狀。該發(fā)現(xiàn)發(fā)表在雜志《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為瑜伽作為抑郁癥藥物的代替或補充治療提供了初步支持。

這項研究使用艾揚格瑜伽,在姿勢與呼吸控制中強調細節(jié)、精準和對齊。MDD 患者被隨機分配到高劑量組,每周三次 90 分鐘課程和家庭練習,或低劑量組,每組兩次 90 分鐘課程和家庭練習。

結果顯示兩組的癥狀均顯著較少,且依從性沒有顯著差異。盡管高劑量組中更多的患者具有較少的抑郁癥狀,但研究人員認為每周參加兩次課程(加上家庭練習)可能對身體負擔較小但是仍然能夠有效的獲得積極情緒。(文章詳見——瑜伽可以治療抑郁癥?)

【2】Exp Physiol:耶魯大學|血檢可診斷早期抑郁癥與精神分裂癥

近日,耶魯大學宣布開發(fā)出可以區(qū)分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癥的早期血檢診斷工具。通過一種新的生物標志物,可以在這兩種精神性疾病的任何發(fā)展階段進行檢測。該項研究結果發(fā)表在Experimental Physiology,詳細介紹了檢測的概念性驗證工作,以及開發(fā)成診斷產品的預期成功率。由于這兩種疾病很難通過簡單地行為觀察來早期發(fā)現(xiàn),因此這種血檢方法很有應用價值。

這項新的血液診斷針對的是一種稱為精氨酸血管加壓素(AVP)的激素,其水平在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癥的患者中存在差異。這種激素調控人體血管收縮和水潴留,它受神經系統(tǒng)細胞信號通路NMDA調節(jié)。

在研究中,Gunduz-Bruce博士分別檢測了7個精神分裂癥患者,8個抑郁癥患者和10個對照成員的激素水平。結果顯示,NMDA受體在患有抑郁癥的人體內“過度活躍”,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功能失調”。抑郁癥組具有比精神分裂癥組高3倍的AVP濃度,證明血液測試可以基于所選擇的生物標記物將兩種癥狀成功區(qū)分。(文章詳見——Exp Physiol:耶魯大學|血檢可診斷早期抑郁癥與精神分裂癥)

【3】JAMA Pediatr:產前使用抗抑郁藥是否影響胎兒?

近期,一項發(fā)表在雜志JAMA Pediatr上的研究進行系統(tǒng)評價,并對已發(fā)表的研究進行薈萃分析,以評估ASD與孕前及懷孕期間胎兒暴露于抗抑郁藥之間的關系。

研究者們收集了截至2016年5月的PubMed、EMBASE和PsycINFO數(shù)據(jù)庫中的觀察性研究。使用隨機效應模型在RevMan版本5.2上進行薈萃分析。選取的研究為評估ASD與產前接觸抗抑郁藥之間的關聯(lián)的研究。

此項分析最終確定了10個相關研究結果不一致。對于產前暴露,6例病例對照研究(117737例患者)的薈萃分析證實抗抑郁藥暴露與ASD呈正相關。母親既往的精神疾病得到控制的情況下,該相關性較弱。而妊娠期間暴露中也發(fā)現(xiàn)類似的模式。在整個懷孕期間或妊娠前三個月合并的2項隊列研究(772331例),沒有發(fā)現(xiàn)此關聯(lián)性。此外,與抗抑郁藥相關的預期接觸與ASD的風險增加(母親疾病控制的OR1.77; 95%CI為1.49-2.09)顯著相關。(文章詳見——JAMA Pediatr:產前使用抗抑郁藥是否影響胎兒?)

【4】Plos One:雄激素與抑郁癥狀有關么?

近期,一項發(fā)表在雜志Plos One上的研究使用波美拉尼亞健康研究的4,110名參與者的縱向數(shù)據(jù)來評估基線總體和游離睪酮、雄烯二酮和性激素結合球蛋白與5年和10年隨訪中發(fā)生抑郁癥狀和認知狀態(tài)的性別特異性關聯(lián)。

此項研究結果顯示:盡管在基線時,抑郁癥狀患病率存在性別差異(女性:17.4%,男性:8.1%),但是橫斷面分析顯示性激素與抑郁癥狀無關。

在經年齡調整的縱向分析中,總睪酮與事件抑郁癥狀相關。類似地,年齡調整后的分析顯示性激素結合球蛋白與男性認知狀態(tài)呈正相關。在女性中,發(fā)現(xiàn)年齡調整的雄烯二酮與基線抑郁癥狀相關。在多變量調整后,上述觀察到的相關性不存在。(文章詳見——Plos One:雄激素與抑郁癥狀有關么?)

【5】Mol Psychiatry:華中科大陳建國教授團隊揭示社會應激引起抑郁行為的新機制

近日,國際學術權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團旗下子刊、神經精神病學頂尖雜志《Molecular Psychiatry》在線發(fā)表了華中科技大學基礎醫(yī)學院陳建國教授團隊關于抑郁癥發(fā)病機制的研究論文,研究揭示了抑郁癥發(fā)生的新機制——炎癥信號分子caspase-1通過調控谷氨酸受體膜穩(wěn)定性,將環(huán)境應激與抑郁樣行為相偶聯(lián),從新的角度闡明了社會壓力是如何導致抑郁樣行為的。

該研究采用基因敲除、行為學、電生理記錄和分子生物學等技術手段,通過建立慢性社會挫敗性應激(CSDS)等小鼠抑郁模型,發(fā)現(xiàn)應激可增加小鼠海馬腦區(qū)caspase-1水平,敲除caspase-1基因或外源性給予選擇性caspase-1抑制劑可逆轉小鼠抑郁樣行為,過表達caspase-1基因或外源性給予IL-1β可引起小鼠抑郁樣行為。

但與傳統(tǒng)的炎癥反應機制不同,該研究發(fā)現(xiàn)caspase-1/IL-1β信號通路異常激活通過減少海馬區(qū)AMPA受體的膜表達,損傷突觸功能,表明caspase-1活性增加介導的海馬區(qū)突觸功能異常是抑郁癥發(fā)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一發(fā)現(xiàn)將抑郁癥“炎癥假說”和“神經可塑性假說”相關聯(lián),揭示了抑郁癥發(fā)生的新機制,并為抗抑郁藥的研發(fā)提供了新靶點。(文章詳見——Mol Psychiatry:華中科大陳建國教授團隊揭示社會應激引起抑郁行為的新機制)

【6】JAMA:孕期使用抗抑郁藥比預想中更安全

一項來自瑞典的大規(guī)模分析顯示,孕早期使用抗抑郁藥的風險比以往所認為的更低,并未升高后代罹患孤獨癥或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風險。

研究僅僅發(fā)現(xiàn),孕早期服用抗抑郁藥時,早產(<37周)的風險稍有增加(OR 1.3)。在控制多個其他風險因素后,研究者未發(fā)現(xiàn)后代罹患孤獨癥、ADHD及胎兒發(fā)育遲緩的風險有任何增加。研究所探討的抗抑郁藥中,82%為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其中常用的SSRIs包括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蘭等。

值得一提的是,該研究不僅觀察了母親孕早期使用抗抑郁藥的風險,還觀察了父親同時使用抗抑郁藥的情況,以及母親孕前曾使用而在孕期內未使用抗抑郁藥的情況。結果顯示,上述因素與后代罹患孤獨癥、ADHD及胎兒生長遲緩風險的升高有關,提示更為復雜的家庭因素可能影響了轉歸,而非母親于孕期使用抗抑郁藥本身。(文章詳見——JAMA:孕期使用抗抑郁藥比預想中更安全)

【7】Stroke:針灸能預防卒中后抑郁嗎?

近日,卒中領域權威雜志Stroke上發(fā)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旨在調查卒中患者在出院后3個月期間內運用針灸治療能否降低卒中后抑郁癥風險。

在這項隊列研究中,研究人員在2000年至2012年期間共納入了16046名年齡≥18歲首次腦卒中住院患者,這些患者來自于一個全員健康保險索賠數(shù)據(jù)庫。腦卒中患者出院后3個月內接受了針灸治療的患者被定義為針灸使用者(n=1714)。所有患者隨訪至2013年底,為了得到抑郁癥的發(fā)病率。

在隨訪期間,針灸使用者和針灸非使用者中抑郁癥的發(fā)生率為每1000人每年分別有11.1人和9.7人。無論是多變量調整后的Cox模型,還是傾向得分匹配模型均沒有發(fā)現(xiàn)使用針灸治療與卒中后抑郁癥發(fā)病率之間存在相關性。(文章詳見——Stroke:針灸能預防卒中后抑郁嗎?)

【8】BMJ:孕期使用抗抑郁藥與后代發(fā)生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風險!

近日,頂級雜志BMJ上發(fā)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旨在評估產前使用抗抑郁藥與后代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風險之間潛在的相關性。

在190618名參與兒童中,1252名兒童其母親在妊娠期間使用了抗抑郁藥物。5659名(3%)兒童被診斷為ADHD。妊娠期間孕婦抗抑郁藥使用的粗略風險比為2.26(P<0.01),相比于未使用抗抑郁藥的孕婦。調整潛在的混雜因素,包括孕產婦精神疾病和其他精神藥物的使用,調整后的風險比降低到了1.39。

同樣,當比較那些在妊娠前使用過抗抑郁藥的母親生出的孩子和從未使用過的母親生出的孩子也有類似的結果。母親患有精神障礙的兒童發(fā)生ADHD的風險比沒有精神疾病母親的孩子要高,即使母親從未使用過抗抑郁藥。所有敏感性分析得到了類似的結果。同胞匹配分析確定了妊娠期間暴露于抗抑郁藥的子代與妊娠期間沒有暴露的子代發(fā)生ADHS的風險沒有顯著差異。(文章詳見——BMJ:孕期使用抗抑郁藥與后代發(fā)生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風險?。?/p>

【9】Lancet:別孕烯醇酮可用于產后抑郁的治療

產后抑郁癥是圍產期女性因生殖激素波動引發(fā)了嚴重的情緒障礙。近日研究人員公布了brexanolone,γ-氨基丁酸(GABA)受體變構調節(jié)劑別孕烯醇酮靜脈注射液對產后抑郁的治療II期研究結果。

在這項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的II期研究中,研究人員招募了產后6個月內的嚴重抑郁患者(HAM-D分數(shù)≥26),隨機接受brexanolone或安慰劑,持續(xù)60小時。主要終點是60小時后17項HAM-D分數(shù)變化,對患者的隨訪持續(xù)30天。

研究招募21名患者,其中brexanolone組10人,安慰劑組11人。治療完成后,brexanolone組HAM-D分數(shù)較基線平均減少21.0分,安慰劑組減少8.8分。無死亡及嚴重不良事件報道,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為頭昏和嗜睡。(文章詳見——Lancet:別孕烯醇酮可用于產后抑郁的治療)

相關知識

抗抑郁創(chuàng)新中藥進入臨床Ⅲ期研究,抑郁癥患者將獲得新療法
椎管內分娩鎮(zhèn)痛對產后抑郁癥的影響及相關性研究進展
研究發(fā)現(xiàn):體重波動大,女性新發(fā)抑郁癥風險增加72%之多
瑜伽對產前抑郁癥干預作用及機制的研究進展
近三分之一老人有抑郁癥狀
抑郁癥患者的面部表情識別研究*
抑郁癥近在咫尺?及時求助遠離“抑郁癥”陰云
最新研究:孕期及產后抑郁癥、焦慮癥可能會危及兒童發(fā)育
語音識別抑郁癥的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顯示:我國研究生群體抑郁焦慮問題顯著

網址: 盤點:近期抑郁癥重要研究進展一覽 http://m.u1s5d6.cn/newsview63111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