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協(xié)同推進性別平等教育模式的原則與路徑

協(xié)同推進性別平等教育模式的原則與路徑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8日 05:55

    ·編者按·

    我國歷經過去十余年性別平等教育的試點探索,現已進入創(chuàng)建性別平等教育模式的新階段。推進性別平等教育,需建立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國性別專家隊伍、全國中小學力量四方協(xié)同合作機制;堅持性別平等理念、尊重學生個性、將性別平等與教育公平融為一體三項基本原則;明確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路徑,在全國普遍開展中小學教育工作者性別培訓,在中小學有計劃擴大性別平等教育試點,將性別平等教育試點的成功經驗轉化為教育政策以及教育成果。

    ■ 李慧英

    我國歷經過去十余年性別平等教育的試點探索,現在已經進入創(chuàng)建性別平等教育模式的新階段,即在不斷擴大性別平等教育試點基礎上將性別平等全面融入中小學教育之中。這一議題涉及三個關鍵點——誰來推動、推動的原則以及推進的路徑,本文擬對其進行闡釋。

    建立四方協(xié)同機制

    推進性別平等教育,不是單一部門可以完成的,至少包括四方協(xié)同合作機制。

    第一,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簡稱婦兒工委辦)。婦兒工委辦是《中國婦女發(fā)展綱要》的協(xié)調機構,《中國婦女發(fā)展綱要(2011—2020年)》首次規(guī)定:性別平等原則和理念在各級各類教育課程標準以及課程中得到充分體現。婦兒工委辦在第一個十年(2011—2020)進行了性別平等教育試點,取得了從性別類型化轉向性別平等教育的成功經驗,創(chuàng)建了具有創(chuàng)意的性別教育的指導大綱,為推進性別平等教育模式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負責各種教育種類,其中包括中小學的基礎教育課程設置標準、教學基本要求,組織審定中小學校的統(tǒng)編教材,指導中等以下各類教育教學改革。要推進性別平等教育模式,教育部將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師資的性別培訓、開設性別課程或是進入統(tǒng)編教材,都要得到教育部的認可與接納,可以說教育部是推進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機構。

    第三,全國性別專家隊伍。性別平等教育需要專業(yè)力量,在性別平等教育的探索過程中有很多誤區(qū),需要識別與防范,與此同時重構性別平等的互動關系和校園文化。性別專家有兩類力量,一類是長期從事高等教育的性別專家,她/他們善于堅守性別平等理念,善于分析生活中錯綜復雜的性別議題,并樂于參與基礎教育的性別實踐,是性別教育的先鋒力量。另一類是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試點的教育工作者,是性別平等教育的探索者和踐行者,善于將性別平等理念轉化為生動鮮活的教學實踐,是性別平等教育持續(xù)發(fā)展的主力軍。

    第四,全國中小學的力量,包括基礎教育管理者、教師與學生。試點經驗表明,凡是試點成功的學校,往往是管理者主動搭建性別教育的平臺,不拘一格發(fā)現具有性別平等意識的教師;教師與性別平等理念一拍即合,善于吸納各種合理化建議,采用參與式方式將理念轉化為具象的實踐;老師與學生始終進行良好的互動,在互動中不斷啟發(fā)學生接納性別平等的理念。

    性別教育的深入發(fā)展離不開四方合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支持,協(xié)同共贏。

    性別平等教育的基本原則

    四方協(xié)同推進性別平等教育要自始至終堅持三項基本原則。

    第一,性別平等理念。這是推進性別教育的核心價值,倘若丟失了性別平等理念就等于丟失了性別平等教育的靈魂,就會徒有其表空有其殼。何為性別平等理念?它承認每一個社會人的基本權利,承認每一個男女在性別維度上的主體權利和發(fā)展自由,以及男女作為人具有同樣的人權、同樣的尊嚴以及同樣的主體地位。任何性別之間沒有貴賤尊卑之分,都需要得到尊重與善待,作為每個男女都有自主選擇權,不因性別受到限制和打壓。

    第二,尊重學生的個性,開發(fā)學生的能力與創(chuàng)造性。無論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還是《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都凸顯了這一教育理念。應當看到,性別刻板印象即性別適合論往往限制了男女生的興趣潛能開發(fā),學校教育常常不自覺地落入專業(yè)性別化和職業(yè)性別隔離的陷阱,而性別平等教育則可以反思并突破性別定型,回歸每個學生個性與興趣本身,最大限度激發(fā)個體創(chuàng)造力。

    第三,將性別平等與教育公平融為一體。在中小學教育中依然存在熟視無睹的性別刻板定型現象,據統(tǒng)計,在語文小學教材中95%的男性形象是獨立的個體,而女性只有5%為獨立的個體;學前教育教材中的父親形象有知識的占60%,母親僅占40%,與當今男女在教育領域中平分秋色的現實不均衡。隨著性別平等教育的開展,教師用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對待不同性別,從而接近教育現代化的理念——交融發(fā)展,有利于走向教育公平。

    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路徑

    有了男女平等的理念原則,還需要明確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路徑,從而腳踏實地逐步達成性別平等教育的目標。實踐路徑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在全國普遍開展中小學教育工作者性別培訓。培訓是開啟教育工作者性別意識的一把鑰匙,可以播種性別平等理念,進行性別反思,將性別盲區(qū)轉變?yōu)樾詣e敏感區(qū)。培訓內容分解為兩個方面,一是管理者培訓,包括校長、教務主任等的培訓,增加性別平等教育的講座,激發(fā)教育管理者開展性別培訓的內在主動性,搭建性別平等教育平臺,組織開設性別教學課程,營造性別文化環(huán)境。二是師資培訓,在教育部門的師資培訓課程中納入性別平等的主題講座,將線上與線下培訓相結合,盡量推動更多教師了解和理解性別平等理念。此外,還可以結合不同的教學科目,在德育、思政、語文、歷史、心理學等教師培訓中,播放相關的性別平等教學課程,教師直接觀摩性別課程,啟發(fā)教師開設性別課程的靈感,探討性別平等教育的可能性。從性別培訓來看,在講解充分的情況下,教師參與的人越多越好,是培養(yǎng)師資力量的絕佳機會,通過參與、討論、反饋,發(fā)現培育性別平等的力量,為性別平等教育提供源源不絕的后備軍。

    第二,在中小學有計劃擴大性別平等教育試點,形成源源不斷的滾雪球效應。教育是影響人心塑造人心的過程,要循序漸進,不能貪多求快,要注重實際效果,不搞一刀切,可以從1%—5%—10%逐漸推進。試點要在學校管理者與教師兩個主體相互促進的基礎上,進入課程的設計與開發(fā),一開始的設計通常是粗糙的,需要教師隊伍進行切磋與打磨。打磨需要從三方面著力:是否體現性別平等理念;性別理念是否具象化,鮮明生動;是否為學生喜聞樂見,樂于參與其間。在擴大試點的同時,婦兒工委辦與教育部可以組織全國性的性別教育研討活動,可以一石三鳥:地方試點的展示與觀摩,試點得以生長;培訓手段豐富多樣,促進各地之間互動交流;性別專家進行點評講座,現場答疑解惑。

    第三,將性別平等教育試點的成功經驗轉化為教育政策以及教育成果。轉化一,教育部門開設性別教育網站,匯總性別課程視頻、優(yōu)秀教案、講座課件以及相關政策文獻,提供各地教育工作者查閱參考;轉化二,教育部在不斷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頒布性別平等教育政策,形成性別平等教育的操作指南與性別平等教育大綱,指導各地持續(xù)推進性別平等教育;轉化三,將精品課程納入課程標準要求、統(tǒng)編教材和教師閱讀資料。最終實現性別平等納入教育主流,在全國所有的中小學全面推開性別平等教育模式。

    (作者為中央黨校教授)

相關知識

探索基本醫(yī)保和商業(yè)醫(yī)保協(xié)同發(fā)展、互補互促路徑模式
產科健康教育模式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
彭健: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深度融合的實踐路徑
親子教育的特點與原則
家庭教育下親子體育旅游的發(fā)展路徑
健康教育路徑對新生兒發(fā)育的影響
通過四條路徑有效推進健康家庭建設
我國體醫(yī)融合的社區(qū)實踐:典型模式、現實困境和發(fā)展路徑
“校園健康系列科普行動”啟動 探討如何構建家校社協(xié)同健康教育模式
社區(qū)老年人健康照護服務模式構建路徑研究

網址: 協(xié)同推進性別平等教育模式的原則與路徑 http://m.u1s5d6.cn/newsview61319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