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谷物”被頻繁提及,“全麥”“全谷物”“麩皮”等字眼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食品包裝上。然而,《中國消費者全谷物認知狀況報告(2021)》顯示,3/4的消費者不知何為全谷物。那么,到底什么是全谷物?什么食品才能稱為全谷物食品?全谷物究竟好在哪兒?
精制谷物不是全谷物
《全谷物與健康的科學共識(2021)》提出,谷物是以禾本科植物為主的糧食作物的總稱。許多消費者熟知的粗雜糧屬于谷物,例如玉米、燕麥、蕎麥、小米、紫米等。
根據加工程度不同,谷物可分為精制谷物和全谷物,其中全谷物的特點是保留了完整谷粒的胚乳、胚芽、麩皮及營養(yǎng)成分。它既可以是完整的谷物籽粒,也可以是碾磨、粉碎、壓片等簡單處理后的產品。
全谷物在食品工業(yè)及餐飲業(yè)中有著廣泛應用,其中市場上常見的全谷物主食品或方便食品包括:即食沖調(煮)谷物,例如即食燕麥片、混合谷物粉等;面制品,例如全麥饅頭、全麥面包、全麥面條等;米飯類,如糙米飯、燕麥飯、雜糧飯、 糙米粥等。另外,在一些飲料、酸奶、零食、點心類食物中,如谷物棒、糙米餅、曲奇等也有全谷物的應用。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日常飲食要以谷物為主, 其中每天攝入全谷物、雜豆類食物50-150g。但我國超過80%的成年居民全谷物攝入不足,成年男性每日全谷物攝入量為13.9g,女性為4.6g,遠低于推薦攝入量。
增加全谷物的攝入
與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能夠更好地保留谷物中的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活性物質等。
維持健康體重。多個國家的膳食指南均提出,增加全谷物的攝入有助于維持健康體重。這主要是由于全谷物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強飽腹感,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入,因此與等量的精制谷物相比更有助于控制體重,降低超重及肥胖的風險。
降低心血管病風險。用全谷物替代精制谷物能降低血液中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wèi)生組織、中國營養(yǎng)學會及歐美多個專業(yè)機構均認為,攝入全谷物能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降低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全谷物的消化吸收速度比精制谷物慢,因此可以延緩葡萄糖的吸收,有助于控制血糖、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從而降低糖尿病患病風險。
降低某些癌癥的患病風險。全谷物可促進排便,減少糞便中致癌物質在消化道的停留時間,且其中的膳食纖維在腸道中發(fā)酵可產生有益的短鏈脂肪酸,從而能夠降低腸道癌癥風險,這一結論得到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等專業(yè)機構的支持。
有益于腸道健康。全谷物含有豐富的可發(fā)酵膳食纖維,例如,燕麥和青稞中的β-葡聚糖等。這些成分不僅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病風險,還可以改善便秘,刺激腸道有益菌的生長,同時,可促進腸道菌群的穩(wěn)定性和多樣性,從而降低腸道疾病風險。
END
文:唐曉詩
編輯:李藝菲
校對:于瀟楓
審核:葉冬
讓家庭健康產業(yè)惠及4.94億中國家庭
推薦關注
健康飲食也要注意“男女有別” 2021-05-13
聚焦現實題材 打造“百歲幼兒園” 2021-05-12
4.9416億戶! 2021-05-11
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為何低于中小學生 2021-05-10
情侶在一起時間長了,真的會變“夫妻相”嗎? 2021-05-09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