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一種皮膚抑菌膏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一種皮膚抑菌膏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5日 20:03

一種皮膚抑菌膏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1.本發(fā)明涉及中醫(yī)藥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皮膚抑菌膏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2.皮膚病癥在皮表,但根源卻多在體內,例如粉刺痤瘡,可因風熱熏蒸肌膚而發(fā),但更多則是因為過食油膩辛辣之品,脾胃蘊濕積熱,外犯肌膚而成;或沖任不調,例如更年期內分泌失調,亦可導致肌膚疏泄功能失暢而發(fā);酒齄鼻則多因腸胃熾熱上熏于肺,或嗜酒、喜食辛辣之品,熱氣上熏,復遇風寒外束,以至血淤凝結而成;濕疹急性期多因風、濕、熱客于肌膚,慢性則多為血虛或脾虛兼有風燥。尤其夏季炎熱潮濕,多發(fā)濕疹皮炎。雖然皮膚病癥大多局限于皮膚表面病變,但原本光潔的皮膚生出難看的粉刺、暗瘡,難免會讓人心生煩惱,若再兼有瘙癢、滲液,更令人苦不堪言。目前注射及口服療法除了損傷神經、血管、肌肉等組織和腸道反應,使病人不易接受外,這些方法都容易使藥物通過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及腸道破壞,而真正達到疾病局部的藥物少之又少,所以存在用藥量大,但治療效果差。另外,雖然皮膚病癥的藥物種類較多,但多針對某一種皮膚病癥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并且一般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如果較長時間沒有得到明顯治療效果,也容易產生耐藥性。最后,制備工藝也對治療效果及存放等具有影響,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3.本發(fā)明提出一種皮膚抑菌膏及其制備工藝,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上述的問題。
4.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5.一種皮膚抑菌膏,包括以下原料:當歸、苦參、大黃、黃柏、鴉膽子、無根草、三七、黃芩、白芷、川芎、丹參、皮硝、白珍珠和醋酸氯己定。
6.進一步地,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當歸5~15份、苦參5~15份、大黃5~15份、黃柏5~15份、鴉膽子3~12份、無根草3~12份、三七3~12份、黃芩5~15份、白芷2~10份、川芎2~10份、丹參3~12份、皮硝3~12份、白珍珠2~10份、醋酸氯己定1~2份。
7.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當歸5份、苦參15份、大黃5份、黃柏15份、鴉膽子3份、無根草3份、三七12份、黃芩15份、白芷2份、川芎2份、丹參3份、皮硝12份、白珍珠2份、醋酸氯己定1份。
8.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當歸15份、苦參5份、大黃15份、黃柏5份、鴉膽子12份、無根草12份、三七3份、黃芩5份、白芷10份、川芎10份、丹參12份、皮硝3份、白珍珠10份、醋酸氯己定2份。
9.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當歸10份、苦參10份、大黃10份、黃柏10份、鴉膽子7份、無根草7份、三七7份、黃芩10份、白芷6份、川芎6份、丹參7份、皮硝7份、白珍珠6份、醋酸氯己定1.5份。
10.一種如上所述的皮膚抑菌膏的制備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1.s1、原料凈選:剔除蟲蛀、鼠咬、霉爛變質、假品、偽劣品,采用無霉爛變質且干燥至恒重的中藥飲片;
12.s2、高速粉碎:將經過凈選的藥材按配方比例稱量后,使用高速粉碎機粉碎,過80~100目篩,棄去粗渣,留細粉待用;
13.s3、制備浸膏:在輔助加熱條件下對細粉進行超聲提取,獲得提取物浸膏,密封置于4~6℃條件下備用;
14.s4、制備基質:按預設重量比例稱取羊毛脂、凡士林、硬脂酸、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和失水山梨醇單油酸酯聚氧乙烯醚,將羊毛脂、凡士林和硬脂酸置于預設容器中,加熱至呈液體狀態(tài),向其中加入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作為油相,在80℃水浴條件下保溫,取適量提取物浸膏,置于適量蒸餾水中,并且向其中加入失水山梨醇單油酸酯聚氧乙烯醚,攪拌至均勻分散,作為水相;
15.s5、制劑成型:在80℃水浴保溫條件下,將油相滴入水相中,全程保持勻速攪拌,至滴加結束后,于室溫條件下繼續(xù)保持勻速攪拌10~20min,放涼即得。
16.進一步地,s3、制備浸膏:在輔助加熱條件下對細粉進行超聲提取,獲得提取物浸膏,密封置于4~6℃條件下備用的步驟具體為:
17.將細粉置于預設容器中,向其中加入5倍量體積分數(shù)為75%的乙醇,在80℃水浴條件下進行超聲提取25~35min,放冷后使用濾紙過濾,棄去藥渣;
18.將濾液在4000r/min的條件下離心15min,取上清液進行減壓濃縮,至提取物濃度為0.8~1.2g/ml,作為提取物浸膏,密封置于4~6℃條件下備用。
19.優(yōu)選地,羊毛脂、凡士林、硬脂酸、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和失水山梨醇單油酸酯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例為2:6:8:2:1。
20.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21.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將中藥提取物制備成軟膏劑的形式經皮給藥之后,能夠增加表皮單位面積處藥物的有效成分含量,利于提高藥效;同時,通過選擇適宜的軟膏劑類型,能夠對中藥提取物有效成分的活性加以保護,防止其在長期放置過程中失活或者失效,因此在對于皮膚病癥,優(yōu)于注射及口服療法,以及涂抹藥物粉末等,而且可以用于多種皮膚病癥,療效好,見效快,無副作用;通過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的制備工藝所制備的皮膚抑菌膏,涂抹膚感、耐熱耐寒性能和長期穩(wěn)定性能均較好。
具體實施方式
22.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23.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皮膚抑菌膏,包括以下原料:當歸、苦參、大黃、黃柏、鴉膽子、無根草、三七、黃芩、白芷、川芎、丹參、皮硝、白珍珠和醋酸氯己定。
24.其中,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當歸5~15份、苦參5~15份、大黃5~15份、黃柏5~15份、鴉膽子3~12份、無根草3~12份、三七3~12份、黃芩5~15份、白芷2~10份、川芎2~10份、丹參3~12份、皮硝3~12份、白珍珠2~10份、醋酸氯己定
1~2份。
25.其中,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當歸5份、苦參15份、大黃5份、黃柏15份、鴉膽子3份、無根草3份、三七12份、黃芩15份、白芷2份、川芎2份、丹參3份、皮硝12份、白珍珠2份、醋酸氯己定1份。
26.其中,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當歸15份、苦參5份、大黃15份、黃柏5份、鴉膽子12份、無根草12份、三七3份、黃芩5份、白芷10份、川芎10份、丹參12份、皮硝3份、白珍珠10份、醋酸氯己定2份。
27.其中,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當歸10份、苦參10份、大黃10份、黃柏10份、鴉膽子7份、無根草7份、三七7份、黃芩10份、白芷6份、川芎6份、丹參7份、皮硝7份、白珍珠6份、醋酸氯己定1.5份。
28.一種如上所述的皮膚抑菌膏的制備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29.s1、原料凈選:剔除蟲蛀、鼠咬、霉爛變質、假品、偽劣品,采用無霉爛變質且干燥至恒重的中藥飲片;
30.s2、高速粉碎:將經過凈選的藥材按配方比例稱量后,使用高速粉碎機粉碎,過80~100目篩,棄去粗渣,留細粉待用;
31.s3、制備浸膏:在輔助加熱條件下對細粉進行超聲提取,獲得提取物浸膏,密封置于4~6℃條件下備用;
32.s4、制備基質:按預設重量比例稱取羊毛脂、凡士林、硬脂酸、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和失水山梨醇單油酸酯聚氧乙烯醚,將羊毛脂、凡士林和硬脂酸置于預設容器中,加熱至呈液體狀態(tài),向其中加入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作為油相,在80℃水浴條件下保溫,取適量提取物浸膏,置于適量蒸餾水中,并且向其中加入失水山梨醇單油酸酯聚氧乙烯醚,攪拌至均勻分散,作為水相;
33.s5、制劑成型:在80℃水浴保溫條件下,將油相滴入水相中,全程保持勻速攪拌,至滴加結束后,于室溫條件下繼續(xù)保持勻速攪拌10~20min,放涼即得。
34.其中,優(yōu)選地,將經過凈選的藥材按配方比例稱量后,使用高速粉碎機粉碎,過90目篩,棄去粗渣,留細粉待用。
35.其中,優(yōu)選地,在輔助加熱條件下對細粉進行超聲提取,獲得提取物浸膏,密封置于5℃條件下備用。
36.其中,優(yōu)選地,在80℃水浴保溫條件下,將油相滴入水相中,全程保持勻速攪拌,至滴加結束后,于室溫條件下繼續(xù)保持勻速攪拌15min,放涼即得。
37.其中,s3、制備浸膏:在輔助加熱條件下對細粉進行超聲提取,獲得提取物浸膏,密封置于4~6℃條件下備用的步驟具體為:
38.將細粉置于預設容器中,向其中加入5倍量體積分數(shù)為75%的乙醇,在80℃水浴條件下進行超聲提取25~35min,放冷后使用濾紙過濾,棄去藥渣;
39.將濾液在4000r/min的條件下離心15min,取上清液進行減壓濃縮,至提取物濃度為0.8~1.2g/ml,作為提取物浸膏,密封置于4~6℃條件下備用。
40.其中,優(yōu)選地,將細粉置于預設容器中,向其中加入5倍量體積分數(shù)為75%的乙醇,在80℃水浴條件下進行超聲提取30min,放冷后使用濾紙過濾,棄去藥渣。
41.其中,優(yōu)選地,羊毛脂、凡士林、硬脂酸、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和失水山梨醇單油酸
酯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例為3:6:7:2:1。
42.因為中藥處方成分復雜,易與乳膏基質發(fā)生作用,如何平衡中藥乳膏劑載藥量和質量穩(wěn)定,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通過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的制備工藝所制備的皮膚抑菌膏,經評定,涂抹膚感、耐熱耐寒性能和長期穩(wěn)定性能均較好,其評定標準為總分30分,其中涂抹膚感實驗10分,耐熱耐寒試驗10分,長期穩(wěn)定性試驗10分:
43.1、涂抹膚感實驗:
44.分值1~2分:鋪展性、保濕性和滋潤度均較差,膏體顏色不均;
45.分值3~5分:鋪展性、保濕性和滋潤度有兩項較差,膏體顏色均勻;
46.分值6~8分:鋪展性、保濕性和滋潤度有一項較差,膏體顏色均勻;
47.分值9~10分:鋪展性、保濕性和滋潤度均較好,膏體顏色均勻;
48.通過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的制備工藝所制備的皮膚抑菌膏,本項得分9分。
49.2、耐熱耐寒試驗:
50.取相同量的皮膚抑菌膏分別置于三個離心管內,置于室溫25℃下72小時、45℃恒溫箱中24小時、
?
20℃冰箱24小時,取出后觀察外觀形狀;
51.分值1~2分:分層、硬化、顏色均明顯變化;
52.分值3~5分:分層、硬化、顏色有兩項變化;
53.分值6~8分:分層、硬化、顏色有一項變化;
54.分值9~10分:分層、硬化、顏色均無變化;
55.通過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的制備工藝所制備的皮膚抑菌膏,本項得分9分。
56.3、長期穩(wěn)定性試驗:
57.取相同量的皮膚抑菌膏分別置于兩個帶刻度的離心管內,對稱放入離心機內,于室溫25℃、轉速為3000r/min,離心30min,取出后觀察外觀形狀;
58.分值1~2分:分層、硬化、顏色及膚感均明顯變化;
59.分值3~5分:分層、硬化、顏色及膚感有三項變化;
60.分值6~8分:分層、硬化、顏色及膚感有一到兩項變化;
61.分值9~10分:分層、硬化、顏色及膚感均無變化;
62.通過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的制備工藝所制備的皮膚抑菌膏,本項得分10分。
63.通過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的制備工藝所制備的皮膚抑菌膏,成型性良好,重復性高,鋪展性、保濕性和滋潤度均較好,綜合得分28分;選取100名志愿患者進行為期3個月試用調查,均無瘙癢、疼痛、紅腫等過敏或刺激性反應,其中2人反饋膏體略黏,4人反饋膏體略油膩,其余94人對膏體質量較為滿意。
64.一般情況下,中藥成分復雜,為中藥乳膏劑的成型和穩(wěn)定帶來一定的干擾,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的制備工藝,通過高速粉碎篩選,進行超聲提取,在制備基質時將羊毛脂、凡士林和硬脂酸置于預設容器中,加熱至呈液體狀態(tài),向其中加入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作為油相,在80℃水浴條件下保溫,取適量提取物浸膏,置于適量蒸餾水中,并且向其中加入失水山梨醇單油酸酯聚氧乙烯醚,攪拌至均勻分散,作為水相,在80℃水浴保溫條件下,將油相滴入水相中,全程保持勻速攪拌,至滴加結束后,于室溫條件下繼續(xù)保持勻速攪拌10~20min,制得的皮膚抑菌膏,形成油相包覆水相的乳化結構,外層油相能夠將內層水相與外界隔離開,從而避免內層有效成分在貯存過程中與空氣中的氧氣等發(fā)生氧化等反
應,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其抗氧化作用,能夠在皮膚表層覆蓋一層油脂膜,增強皮膚的水合作用,易于有效成分經皮遞送發(fā)揮目標作用,可以防止細菌侵人,對病變皮膚起殺菌、消炎、收斂和愈合的作用,無刺激性、過敏性及其他不良反應,可以明顯改善乳膏的保濕性、鋪展性、稠度、滋潤度和透皮吸收等涂抹膚感,耐熱耐寒性能好和長期穩(wěn)定性能好。
65.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可治療膿皰瘡等皮膚病,例如:
66.膿皰瘡,俗稱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夏秋季節(jié)易發(fā)。癥見頭面耳項忽生黃泡,破流脂水,頃刻沿開,多生痛癢。此因日曬風吹,熱毒郁于皮毛,暴感濕熱;或是食用濕熱之物,致風動火生而發(fā)。坐板瘡,又名痤痱瘡,亦為過去常見多發(fā)皮膚病,夏秋季節(jié)尤多。癥見紅色丘疹生于兩股,密如撒粟,尖如芒刺,癢痛非常,渾身毛刺感,甚則皮損沾衣。此由脾經濕熱、濕毒郁久而成,亦有因久坐濕地而成,或是坐烈日石上,釀成濕熱所致。
67.肘窩癬,為雙肘窩和腳踝處起癬,呈鱗癬狀,掉白屑,瘙癢,可因七情內傷,氣機壅滯,郁久化火,以致心火亢盛,毒熱伏于營血,或因飲食失節(jié),過食腥發(fā)動風之物,脾胃失和,氣機不暢,郁久化熱,復受風熱毒邪而發(fā)病。
68.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療瘡之功,取之制為軟膏外敷,可治皮膚濕疹、濕瘡;用其治皮膚病,取其既能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又能通腑泄熱,以祛熱邪,對療膿皰瘡等皮膚病具有明顯效果。
69.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還可以治療濕疹等,例如慢性濕疹,為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慢性皮膚病,可出現(xiàn)于肛門、外陰、足、手、小腿等多個部位,其發(fā)生原因可能與過敏體質、內分泌失調、遺傳、神經功能障礙、搔抓、風吹等因素有關,將對患者的正常工作或學習等產生嚴重影響。
70.目前,臨床治療該疾病的方式較多,其中,糖皮質激素為臨床治療該疾病患者的常見藥物,雖其治療初期療效顯著,但一經停藥后,極易出現(xiàn)復發(fā)或病情加重等風險,而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可促使藥物經皮滲透,以進一步起到潤滑、保護以及治療的效果,且可有效避免服用糖皮質激素后存在的弊端。
71.為了驗證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對濕疹的治療療效,選取某醫(yī)院治療的110例慢性濕疹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上述人選者臨床藥物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糠酸莫米松乳膏55例與觀察組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5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8例,女27例;年齡22~60歲,平均45歲;病程1~9個月,平均5個月。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女27例;年齡22~61歲,平均45歲;病程1~9個月,平均5個月。
72.排除標準:1、吸毒、酗酒以及存在藥物依賴性者;2、凝血功能障礙者;3、用藥部位并發(fā)感染者;4、嚴重器官功能衰竭者;5、合并銀屑病等其他活動性皮膚疾病者;6、表達障礙或精神疾病者;7、近期接受紫外線光療、抗組胺藥物、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者;8、先天性心臟病者;9、免疫功能嚴重障礙者;10、合并惡性腫瘤者。
73.對照組患者:取適量糠酸莫米松乳膏(上海通用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853)涂布于患者患處皮膚,1次/d,1周需局部用藥5d,停藥2d。觀察組患者:糠酸莫米松乳膏局部外用方式等均同對照組患者,同時使用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依據患者皮損面積取適量藥量,即3個手掌面積皮損,可對應取1個指尖單位的藥量,涂布于患者患處皮膚,輕揉患處,時長為1~2min,3次/d,2組患者均在接受4周治療后評估治療效果。
74.評價指標:1、治療前與治療4周后,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對2
組患者皮損面積以及皮損瘙癢程度給予評估,包括無(0分)、輕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同時測量靶皮損面積;2、治療前與治療4周后,通過油脂測試膠帶測定皮膚油脂;皮膚水分流失測試儀測定經表皮水分流失(tewl),皮膚水分測試儀測定角質層含水量(wcsc);3、治療前與治療4周后,經濕疹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shù)(easi)對2組患者病情改善效果給予評估,總分=(紅斑評分+丘疹評分+表皮剝脫評分+苔蘚化評分)
×
面積
×
指數(shù),具體指數(shù)如下,下肢0.4,軀干0.3,上肢0.2,頭頸0.1,且每項臨床表現(xiàn)評分依據嚴重程度可分為0~3分,評分越低提示患者癥狀改善效果越明顯。
75.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l8.0軟件進行數(shù)據處理,組間用非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76.皮損面積、皮損瘙癢評分與靶皮損面積:治療前,2組患者皮損面積評分、皮損瘙癢評分以及靶皮損面積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觀察組患者皮損面積評分與皮損瘙癢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靶皮損面積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
[0077][0078]
皮膚生理功能:治療前,2組患者皮膚油脂、wcsc以及tewl值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觀察組患者皮膚油脂、wcsc值高于對照組患者,tewl值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
[0079][0080]
easi:治療前,2組患者easi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觀察組患者easi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
[0081]
組別n治療前治療4周后tp對照組5514.014.6226.6580觀察組5514.252.3134.2510t 0.12924.125
??
p 0.9010
??
[0082]
濕疹的發(fā)病原因相對較為復雜,是因內在因素與外界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一種炎性反應皮膚病,其患病率為7.5%左右,且3年復發(fā)率約85%,加之瘙癢劇烈等,將對患者生活質量與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影響。
[0083]
目前,臨床多通過激素類藥物以幫助患者緩解瘙癢等臨床癥狀,但由于該疾病有病程較長以及病情反復等特征,當患者長時間使用該類藥物后,極易出現(xiàn)色素沉淀、皮膚萎縮以及皮膚干燥等多種不良反應,導致預后效果并不理想。
[0084]
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直接涂布于患者疾病相應體表部位或者皮膚患處,促使其經皮滲透,以進一步產生治療、潤滑以及保護的效果,也適用于治療慢性皮膚病中存在結節(jié)、鱗屑、皸裂、苔蘚樣病變等皮損。試驗對照結果顯示,治療4周后,觀察組患者皮損面積評分與皮損瘙癢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靶皮損面積少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皮膚油脂、wcsc值高于對照組患者,tewl值低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easi低于對照組患者,提示慢性濕疹患者通過慢性濕疹患者經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與糠酸莫米松乳膏聯(lián)合治療,有緩解病情,縮減皮損面積,改善皮損瘙癢癥狀,提高皮膚生理功能的積極作用??匪崮姿扇楦鄬儆诩に仡愃幬?,其有免疫抑制、抗炎以及抗增生等多重作用,且起效快、皮膚耐受性較好,利于患者接受。但值得注意的是,該藥物經長期使用后,極易引發(fā)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以及毛囊炎等多種不良反應,故在臨床實際治療過程中多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應用,以進一步幫助患者改善皮膚瘙癢等癥狀,提高臨床治愈率。
[0085]
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可祛風殺蟲、清熱燥濕,將其制成軟膏制劑,可起潤膚止癢、解毒祛風、清熱燥濕之功效,經大面積使用之后,未發(fā)現(xiàn)毒性、致敏性以及刺激性等藥品不良事件,且在抗變態(tài)反應以及抗炎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
[0086]
本發(fā)明所述的皮膚抑菌膏,將中藥提取物制備成軟膏劑的形式經皮給藥之后,能夠增加表皮單位面積處藥物的有效成分含量,利于提高藥效。同時,通過選擇適宜的軟膏劑類型,能夠對中藥提取物有效成分的活性加以保護,防止其在長期放置過程中失活或者失效。因此在對于皮膚病癥,優(yōu)于注射及口服療法,以及涂抹藥物粉末等,而且可以用于多種皮膚病癥,療效好,見效快,無副作用。
[0087]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相關知識

香橙果凍棒冰及其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含有谷物和人參果發(fā)酵物的皮膚清潔產品及其制備方法.pdf
綠色植物益源保健茶技術配方及工藝的制作方法
花茶的制作工藝及加工方法
一種固精縮尿補腎的金櫻子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青梅精的制備方法與流程
一種油茶面及其制作方法
提煉天然果酸新型工藝的制作方法
一種本草硒香薰香灸香養(yǎng)制品及煙草替代品及其制備方法與流程
一種家具用無甲醛膠黏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

網址: 一種皮膚抑菌膏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http://m.u1s5d6.cn/newsview55144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