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話到嘴邊說不出?一起關注語言能力的衰退

話到嘴邊說不出?一起關注語言能力的衰退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5日 10:27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語言能力也隨之衰退。語言衰退的表現(xiàn)之一就是常常出現(xiàn)舌尖現(xiàn)象(Tip of the Tongue States,TOTs),話到了嘴邊卻說不出來。對語言衰退的研究,不僅可以了解人的生理變化過程,而且還能最大程度地幫助老年人保留日常認知和語言能力。

通過命名任務,可以評估語言衰退程度。在命名任務中,被試看到圖片中的物體,并快速說出物體的名稱。結(jié)果顯示,人們平均在200 ms左右提取語義,300 ms左右檢索語音,400ms-600 ms之間啟動發(fā)音。其中,老年人相對于中年人,老年人的語音檢索和啟動發(fā)音變慢,在自然語流中更容易出現(xiàn)舌尖現(xiàn)象(TOTs)。老年人在語言輸出時,通過無填充停頓(無聲停頓)來思考,搜索與語義對應的語音,就容易出現(xiàn)停頓時間長或者停頓次數(shù)多、語速變慢,甚至使用錯誤的單詞的現(xiàn)象。也就是說,老年人更容易TOTs,一般不是因為提取語義困難,而是在提取語音表征時遇到障礙


圖1:在命名任務中,被試會做出“知道、不知道和舌尖現(xiàn)象”三種反應。實驗結(jié)果顯示,隨著年齡增加,舌尖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頻率越高。(圖片來源:Shafto, Meredith A., and Lorraine K. Tyler. "Language in the aging brain: the network dynamics of cognitive decline and preservation." Science 346.6209 (2014): 583-587.)


圖2:左圖顯示;老年人和中年人對語法理解能力相同。右圖顯示:在命名任務中,老年人檢索語音時準確率下降,年齡越大,命名任務的準確率越低。(圖片來源:http://www.cam-can.org/index.php?content=language)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老年人和中年人的語法理解和生成能力基本相同,但是老年人的命名任務準確率更低。為什么老年人的語法理解和使用能力保持不變,而語音檢索能力卻下降呢?語言神經(jīng)網(wǎng)絡通常在左半球的額葉、顳葉和頂葉區(qū)域,這些區(qū)域是理解、生成語言的基礎,該系統(tǒng)一直處在動態(tài)中。為了完成語法刺激任務,大腦活動會增多,并募集右半球區(qū)域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信號,引發(fā)大腦雙側(cè)激活,因此在整個生命周期中能夠保留某些語言能力。而老年人的語音檢索能力下降則可能與神經(jīng)網(wǎng)絡信號募集能力減弱有關。此外,還可能與神經(jīng)網(wǎng)絡代償能力減弱和記憶力(比如情境記憶、工作記憶)減退有關。


圖3:與灰質(zhì)和性能相關的功能連接性的變化。(i)a左半球語法系統(tǒng)的灰質(zhì)隨年齡減少;b灰質(zhì)的減少會較少語法聯(lián)通性;c灰質(zhì)減少,增加了左右半球的連通性作為補償。(ii)語法表征跨半球功能連通性。(圖片來源:http://www.cam-can.org/index.php?content=language)

不僅在正常健康衰老的情況下,老年人的語言能力會衰退,而且與年齡相關的疾病也會使老年人的語言能力下降。常見的老年人病理性語言障礙有:

阿爾茨海默癥

阿爾茨海默癥(AD)患者在早期階段語言能力損傷比較明顯,尤其是在中后期階段,日常交流會變得更加糟糕。神經(jīng)心理學家Alexandra Konig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通過測試被試完成語言任務(比如倒序計數(shù)、描述圖片和盡可能多地說出動物的名字),使用語音分析軟件來記錄分析語音,從而評估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AD。語言測試分析不僅有助于臨床醫(yī)生發(fā)現(xiàn)早期AD,區(qū)分患有MCI和AD的患者,而且還可以發(fā)現(xiàn)那些將發(fā)展成AD的MCI患者,準確率可達79%以上。另外,語言治療師還可以獲得從MCI發(fā)展到AD的的語言模式。為了緩解患者的語言障礙,服用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可減輕搜索語音困難、拼寫和寫作錯誤等癥狀。

肌萎縮性側(cè)索硬化癥

肌萎縮性側(cè)索硬化癥(ALS)通常也被稱為盧伽雷氏癥(Lou Gehrig s Disease),是一種致殘的漸進性疾病,導致說話和吞咽困難、肌肉萎縮等癥狀。在患病的早期階段,當患者意識到自己說出的話對方難以理解時,往往會用力來發(fā)聲,這樣會導致呼吸困難。語言治療師可以幫助患者以最省力的方式發(fā)音和呼吸。但是,目前還沒有治愈ALS的方法,隨著疾病的發(fā)展,患者的溝通變得困難,最后可能會完全喪失說話的能力。

多發(fā)性硬化癥

多發(fā)性硬化癥(MS)會導致語言產(chǎn)出和理解困難。多發(fā)性硬化癥患者中普遍存在的吞咽反射問題,會導致說話困難,而MS會引起認知障礙,阻礙理解。根據(jù)NIH網(wǎng)站上發(fā)布的一項研究結(jié)果表明,超過40%的MS患者有溝通困難。MS患者通過和語言治療師進行與講話有關的肌肉鍛煉,可以幫助患者提高舌位和唇形的準確性,從而發(fā)音更加清晰,提高聲音強度。


圖4:MS患者在接受語言康復治療。(圖片來源:https://www.mstrust.org.uk/news/views-and-comments/how-can-speech-and-language-therapists-help)

帕金森

帕金森癥患者基底神經(jīng)節(jié)區(qū)域受損通常會導致語言障礙。早期表現(xiàn)為發(fā)音模糊、流利程度降低;中后期,患者所表達的內(nèi)容會讓人難以理解。針對帕金森氏癥引起的語言問題的三種常規(guī)治療策略:A如果患者可以輕松書寫,就隨身攜帶紙和筆,以便寫下要說的內(nèi)容。B如果患者書寫困難,可以用字母板,指出單詞的第一個字母?;蛘呤褂秒妶缶洌÷圆槐匾脑~來傳達話題的主題含義。C非語言交流也稱為補充性和替代性交流(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AAC),是一種無需口頭交流的方法。當患者無法通過語音滿足溝通需求時,可以使用表情和手勢來幫助交流。


圖5:帕金森患者可以利用圖片、手勢和表情幫助完成交流。(圖片來源:http://idel.uib.eu/2018/01/10/dominant-language-deterioration-after-selective-damage-in-left-hemispheric-basal-ganglia/)

中風性失語癥

失語癥是一種語言障礙,患者使用和理解語言的能力受到損害。中風后很大概率會發(fā)生失語癥,而且每位患者的失語癥狀都不同。如果中風六個月后患者能夠得到及時的語言康復治療,那么語言康復的可能性會比較大;如果患者沒能得到及時的語言康復治療,則恢復語言能力可能性不大。

語言康復療治療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有趣的治療方法被稱為“旋律語調(diào)療法(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通過這種療法,患者在語言治療師的幫助下,唱出他們語音產(chǎn)出比較困難的單詞和短語。以幫助患者獲得語調(diào)感知、增長自然語流,也就是說,使患者輸出句子更長和語調(diào)也更加自然。


圖6:語言訓練師唱一句,失語癥患者重復一句。句子的內(nèi)容由簡單到復雜。在唱歌時,語言訓練師一只手和患者的手相交并有規(guī)律的晃動,另一只手示意患者聽、唱或者停頓。(圖片來源:https://www.musiclessons.com/youtube/watch?v=It9-fp_XTK4)

小結(jié)
對老年人的語言能力研究,能夠幫助我們了解人的正常衰老的生理過程。通過認知訓練或生活方式干預,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老年人的日常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對老年人的認知能力獨立性和維持日常正常交流非常有幫助。對病理性語言障礙的研究,有助于捕捉一些疾病的先兆、治療疾病引起的語言障礙。

參考文獻:

[1]Adrover-Roig D, Galparsoro-Izagirre N, Marcotte K, Ferré P, Wilson MA, & Ansaldo AI. (2011). Impaired L1 and executive control after left basal ganglia damage in a bilingual Basque-Spanish person with aphasia. Clinical Linguistics & Phonetics; 25 (6-7):480-98[2]Klimova, Blanka, et al. "Alzheimer’s disease and language impairments: social intervention and medical treatment." 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 10 (2015): 1401.[3]Kühnlein, Peter, 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ulbar symptoms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Nature Reviews Neurology 4.7 (2008): 366.[4]Murman, Daniel L. "The impact of age on cognition." Seminars in hearing. Vol. 36. No. 03. Thieme Medical Publishers, 2015.[5]Shafto, Meredith A., and Lorraine K. Tyler. "Language in the aging brain: the network dynamics of cognitive decline and preservation." Science 346.6209 (2014): 583-587.

網(wǎng)絡資源:

https://www.aplaceformom.com/blog/ailments-that-impede-seniors-communication-05-21-2013/

https://www.brainfacts.org/thinking-sensing-and-behaving/language/2018/the-language-of-dementia-072418

https://parkinsonsdisease.net/answers/stuttering-symptom/

https://cslb.psychol.cam.ac.uk/

作者信息

編譯作者:Tianjiao(brainnews創(chuàng)作團隊)

校審:Simon(brainnews編輯部)

題圖:Discover Magazine

相關知識

寶寶語言能力發(fā)展:從咿呀到說話
語言能力發(fā)育 寶寶語言能力發(fā)育訓練
對話游戲發(fā)展寶寶語言能力
語言習得中的語言輸入及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如何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
語言康復訓練的6大方法,讓孩子快速說話!
寶寶多大說話才正常?用這五個方法,能夠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寶寶語言能力發(fā)育
言語困難,康復讓你重新說話
孩子三歲了還不會說話,可能是語言發(fā)育遲緩

網(wǎng)址: 話到嘴邊說不出?一起關注語言能力的衰退 http://m.u1s5d6.cn/newsview54127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