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中國9500萬抑郁患者,男性重度患者死亡率是女性三倍
10.31
知識分子
The Intellectual

圖源:pixabay
撰文|蘇惟楚
● ● ●
日前,中國疾控發(fā)布了一些研究數(shù)據(jù),其中披露了2010年至2022年的關于抑郁癥的重要隊列研究數(shù)據(jù)。[1]
早前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患抑郁癥人數(shù)9500萬,每年約有28萬人自殺(這一數(shù)據(jù)來自《2022年國民抑郁癥藍皮書》)。此次中疾控研究數(shù)據(jù)進一步披露,輕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癥都會提高人口死亡率。
在與抑郁與死亡率的關聯(lián)方面,此次數(shù)據(jù)顯示,重度抑郁不只增加了自殺死亡的風險,還與非自殺傷害和心血管疾病相關。
另外,在抑郁癥與死亡率的關聯(lián)上,此次研究數(shù)據(jù)還重點披露了高危人群:男性、城市居民、年輕人、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群,并提示關注這些重點人群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支持。
01
女性抑郁患者更多,
但男性的自殺率更高
抑郁癥在全球范圍內都被視作是危害人們身心健康的常見精神疾病,也是21世紀自殺率上升的重要原因。近年來,抑郁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
2019年,中國發(fā)布首個全國成人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其中顯示,中國成人抑郁障礙終生患病率為6.8%,其中抑郁障礙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女性終生患病率為8%,男性為5.7%。[2]
相關分析中,經(jīng)濟發(fā)展導致的壓力劇增、城鎮(zhèn)化、人口老齡化等都被視作抑郁發(fā)生的原因,也具體表現(xiàn)在個體的工作、學習、人際關系、社會適應等諸多方面,一旦問題處理不當,就會引發(fā)抑郁、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甚至進一步誘發(fā)極端行為,比如自殺或自傷。[3]
另一組研究通過比對2009年至2019年的抑郁發(fā)病趨勢,對當前抑郁癥在中國的嚴峻挑戰(zhàn)進行了進一步闡述。[4]
數(shù)據(jù)顯示,1990年,中國抑郁癥患者數(shù)量為3130萬例,到了2019年,這一數(shù)據(jù)增長了31%,為4100萬例。而男性和女性抑郁癥發(fā)病數(shù)分別增長了37%和27.8%。2019年,女性抑郁患者為2600萬例,男性為1400萬。男性較女性抑郁發(fā)病數(shù)顯著增加。
不同類型的研究都印證了中國女性抑郁數(shù)量高于男性,但這一次中國疾控的數(shù)據(jù)提示了另一風險,重度抑郁男性的死亡是女性的三倍,研究提示了部分原因,與女性相比,男性更不容易尋求幫助。
2010年,美國三所大學的研究者對45名有抑郁史的男性進行了定性研究,研究者發(fā)現(xiàn),男性抑郁患者更傾向回避自己的感覺,他們相對不愿意哭泣或和人傾訴,而是表現(xiàn)得堅強、隱忍。一些受試者承認,他們難以向朋友、家人或健康服務從業(yè)者啟齒討論自己的病情。[5]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自殺性別的風險也出現(xiàn)了變化。
根據(jù)費立鵬等人對中國上世紀90年代的自殺死亡做的統(tǒng)計,1995年-1999年,每年約1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女性自殺率比男性高25%。[6]
然而,這一現(xiàn)象在2005年發(fā)生逆轉。
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社會精神病學與行為醫(yī)學研究室主任黃悅勤等在2024年發(fā)布了《The long-term changing patterns of suicide mortality in China from 1987 to 2020: continuing urban-rural disparity》(《1987 年至 2020 年中國自殺死亡長期變化模式》)。
文中顯示,2005年之前,中國女性的死亡率高于男性,2005年之后,性別死亡率差略有逆轉,并逐漸擴大。[7]
1987 年至 2020 年中國城鄉(xiāng)各性別自殺死亡率趨勢
相關討論認為,傳統(tǒng)中國社會,女性社會經(jīng)濟地位相對較低,自殺被認為是一種與困境抗爭的方式。尤其對于農村女性而言,當前社會經(jīng)濟地位的提高、生活條件和醫(yī)療保健服務的改善(能夠應對沖動性自殺)降低了農村女性的自殺風險。農藥限制和女性從農村向城市遷移也被認為是自殺風險下降的原因。
02
老年抑郁問題值得關注
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中國老年抑郁問題尤為值得關注。根據(jù)《中國居民1990年與2019年抑郁癥疾病負擔情況比較》中的調查數(shù)據(jù),1990年,60歲以上患抑郁人群中,男性為26萬,女性為46萬,2019年,60以上患抑郁的男性為83萬,女性為144萬。
此前,《知識分子》曾就這一話題拜訪了北京回龍觀醫(yī)院老年科病區(qū)主任燕江陵。根據(jù)燕江陵介紹,當前在臨床上,誘發(fā)老年人病情波動的因素有幾種:經(jīng)歷喪偶或者親人的喪失;軀體癥狀逐漸增多;空巢老人或者經(jīng)歷其他重大事件。
且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年輕人,老年人抑郁并不太好識別。
”青年人的抑郁可能會表現(xiàn)食欲衰退、睡眠障礙、遲緩、覺得生活無意義、有輕生念頭等等;但老年人抑郁的表現(xiàn)主要是軀體主訴更多,焦慮問題更突出。”
甚至一些患抑郁的老年人不像抑郁的年輕人那樣表現(xiàn)出精力衰退的癥狀,反而出現(xiàn)容易發(fā)怒、發(fā)脾氣甚至產生攻擊。如果情緒波動很大,又不能很好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時候,他會表達輕生的想法,“不想活了”“活著沒意思”。但這些可能很多時候都被當做“老了”的一種反應,而不被認為是抑郁。
此外,中老年抑郁女性更是沉在水下的群體。臨床醫(yī)生們曾經(jīng)介紹,患抑郁癥的中老年女性非常難識別,尤其處于更年期階段,特有的性激素水平出現(xiàn)波動,引發(fā)了一系列情緒變化?;颊叱私?jīng)歷抑郁、焦慮等癥狀,身體感知到的失眠、心慌、乏力等進一步令痛苦增重。
但很長一段時間,“更年期”都成為一種污名,大量女性被圍困。患病女性和家屬將問題歸因為生理變化,身體變差等,錯過最佳干預治療時間。
03
被忽視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除了抑郁與自殺的關聯(lián)外,此次中疾控的研究進一步提示了抑郁與心血管死亡率的關聯(lián),這在早前的大眾宣傳中相對缺失。
2017年,《中國心血管雜志》的一篇研究提示了抑郁對冠心病患者的風險,抑郁使冠心病的發(fā)病風險增加了30%。且作為冠心病的伴隨疾病,抑郁常預示后期更高的死亡風險及心血管事件再發(fā)風險。相較無抑郁的冠心病人群,冠心病人群伴發(fā)抑郁,會降低后期的生活質量,延遲返回工作崗位,并增加醫(yī)療總成本及醫(yī)療資源的利用率。[8]
另一份關于中老年患者中抑郁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調查顯示,有抑郁癥狀的患者心血管發(fā)病風險高,比如睡眠不安和孤獨,都會增加這一風險。另外,研究提示,抑郁癥狀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關聯(lián)并不能用傳統(tǒng)的心血管風險評估指標來解釋,比如收縮壓、年齡、BMI、糖尿病等,可能還要進一步考慮大腦和神經(jīng)元功能影響內分泌通路的機制。[9]
但在解釋這一現(xiàn)象之前,我們可以做的是,重視重點人群的心理健康干預,避免抑郁癥狀疊加。
參考文獻:(上下滑動可瀏覽)
1. Wang J, Zhao Z, Yang J,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on and All-Cause,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China, 2010–2022[J]. China CDC Weekly, 2024, 6(40): 1022-1027.
2. Huang Y, Wang Y U, Wang H, et al.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J].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19, 6(3): 211-224.
3. Kong X, Wu Y, Wang X, et al. Analysis of the preval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A cross-sectional survey[J]. Heliyon, 2023, 9(5).
4. 馬曉梅,王瑾瑾,徐學琴,等.中國居民1990年與2019年抑郁癥疾病負擔情況比較[J].中國公共衛(wèi)生, 2022, 38(10):3.DOI:10.11847/zgggws1133771.
5. Rochlen A B , Paterniti D A , Epstein R M ,et al.Barriers in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Men With Depression: A Focus Group Report[J].American Journal of Men"s Health, 2010, 4(2):167-175.DOI:10.1177/1557988309335823.
6. Phillips M R, Li X, Zhang Y. Suicide rates in China, 1995–99[J]. The Lancet, 2002, 359(9309): 835-840.
7. Wu Y, Su B, Zhong P, et al. The long-term changing patterns of suicide mortality in China from 1987 to 2020: continuing urban-rural disparity[J]. BMC public health, 2024, 24(1): 1269.
8. 任瑞芳,白春林.抑郁與冠心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心血管雜志, 2017, 22(5):4.DOI:10.3969/j.issn.1007-5410.2017.05.016.
9. 張紫薇,花語蒙,劉愛萍.中國中老年人群抑郁癥狀,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風險對心血管疾病的聯(lián)合影響[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23, 55(3):465-470.
相關知識
卒中患者背后隱形的殺手——卒中后抑郁
患者滿意=死亡率增高!
衛(wèi)健委:超三成50歲以上女性患骨質疏松,是男性5倍多
《柳葉刀》中國婦幼健康70年報告:母嬰死亡率降幅超97%,
中新健康丨這種病每年新增1萬人,但死亡率有所下降
素食=更抑郁?素食者的抑郁癥發(fā)生率是非素食者的兩倍
年輕女性要警惕抑郁癥 或帶來心臟病風險
病態(tài)性肥胖手術減重 減少近5倍死亡率
患者滿意=死亡率升高?偽研究背后有真相
最新權威報告:這種癌癥,中國患者占一半
網(wǎng)址: 中疾控:中國9500萬抑郁患者,男性重度患者死亡率是女性三倍 http://m.u1s5d6.cn/newsview499785.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