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
撰文 吳麗莉
編輯 保健君
如今,人們每天吃得多動得少,營養(yǎng)過剩,代謝緩慢,容易導致肥胖和其他健康問題。女性朋友圈里流行吃一種叫酵素的東西。宣傳材料上說,吃一粒就能夠排毒養(yǎng)顏、減肥治病,酵素甚至成為時尚女性圈中“精致生活”和“注重保養(yǎng)”的標志。
酵素真的有這么神奇嗎?
隨著對酵素的研究越來越多,酵素的神秘面紗也慢慢被揭開。
什么是酵素
最早在網絡上搜索“酵素”,主要有兩方面解釋,第一種是“酵素是酶,是一種極為重要的生物催化劑”;還有一種就是“酵素是保健品,有很多種神奇的治病功效”。
事實上,這都是不正確的定義。
由中國生物發(fā)酵產業(yè)協會牽頭,根據 QB/T5324-2018《酵素產品分類導則》,酵素產品有了更為科學的定義,即以動物、植物、菌類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輔料,經微生物發(fā)酵制得的含有特定生物活性成分的產品。按照產品應用領域分為食用酵素、環(huán)保酵素、日化酵素、飼用酵素、農用酵素、其他酵素等。
其實網絡上所流傳的酵素指的只是食用酵素,是可供人類食用的產品。
食用酵素的有益作用
食用酵素可做成飲料類、膠囊類、粉劑類,其中飲料類酵素多是由水果、植物、菌類及糙米發(fā)酵而成。不可否認的是,食用酵素中確實含有一些抗氧化物質,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酚類物質,以及經發(fā)酵產生的有機酸及代謝產物,如乳酸和乙酸,這些代謝產物有產生抑菌活性和改善機體物質代謝的作用。因此,這些成分可以通過抗氧化、調節(jié)人體腸道菌群,改善人體的微生態(tài)環(huán)境。而研究已經證實,腸道菌群與肥胖以及相關代謝疾病之間有一定的關系。
由此可見,食用酵素本身并不具有直接減肥的功效,但可能可以通過改善氧化應激、調理腸道菌群等對人體的代謝產生有益的影響。
酵素并非“神奇補品”
酵素中的生物活性分子種類繁多,即便是單一原料發(fā)酵產生的酵素也難以完全確定其代謝過程和代謝產物,因此酵素的相關研究難以全面支持目前宣稱的功效。
其中水果發(fā)酵的食用酵素混合液可能含有大量糖類,也可能會為了增加口感,額外加入含有果糖糖漿等物質的添加劑,各類口感良好的酸奶就是生活中最好的例子。因此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此類食用酵素并不適合,長期食用更是有害無益。
對健康人群來說,食用酵素只是調節(jié)健康的營養(yǎng)機能食品,并不能夠達到某種特定的保健作用,更有甚者還出現過大量服用自制水果酵素發(fā)生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病例,因此,必須選擇經過國家質量認證的食用酵素作為適當的營養(yǎng)食品補充劑。
雖然食用酵素目前很流行,但同時也缺乏相應的法律規(guī)范,監(jiān)督、管控等一系列標準。例如食用酵素是由微生物發(fā)酵而成,在食物發(fā)酵過程中需要微生物的參與,而代謝過程中毒副產物的產生及檢測目前還不夠規(guī)范,對用于發(fā)酵的微生物的長期認識也不全面。
目前,真正具備食品質量認證和保健批文的食用酵素并不多,選擇酵素產品要注意看其相關認證和批文,購買正規(guī)產品。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盲目、虛假或者夸大其詞的酵素宣傳,大家切不可相信,酵素也絕不是減肥神藥以及包治百病的神奇補品。
更多關于營養(yǎng)健康的內容可閱讀全年《中老年保健》雜志
以上為《中老年保健》雜志原創(chuàng)作品,如轉載須獲得本刊授權!
作者簡介
吳麗莉 中日友好醫(y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yī)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聯合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
長期從事臨床一線工作,對糖尿病、肥胖、甲狀腺以及骨代謝等內分泌科常見疾病及疑難病例診治有一定的臨床經驗。參與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研究課題,發(fā)表論文數篇。
歡迎關注中老年保健官方微信(ID:zlnbjzz)
點擊網址即可訂閱2021年紙質雜志: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172346660
中老年保健雜志全國郵局訂閱:郵發(fā)代號 82-221
轉載授權請聯系我們
zlnbjzz:010-64216645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