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Cell論文揭示精氨酸驅動代謝重編程促進肝癌生長

Cell論文揭示精氨酸驅動代謝重編程促進肝癌生長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2日 07:30

原創(chuàng) 生物世界 生物世界

撰文丨王聰

編輯丨王多魚

排版丨水成文

肝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它有著許多重要功能,包括代謝營養(yǎng)、儲存能量、調控血糖水平,還在排毒和清除有害成分和藥物方面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肝癌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癌癥之一。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署(IARC)發(fā)布的2020年全球癌癥負擔數據。肝癌的發(fā)病人數位居所有癌癥的第六位,肝癌的死亡人數則高居所有癌癥的第三位。而我國是肝癌第一大國,每年肝癌發(fā)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均占據全世界近一半。值得注意的是,肥胖、飲酒和肝炎病毒感染均與肝癌發(fā)病高度相關。早期診斷和適當的治療策略是改善肝癌治療的關鍵。

其中,肝細胞癌(HCC)是最常見的肝癌類型,占原發(fā)性肝癌的90%,是一種侵襲性惡性腫瘤,由于早期診斷困難,病情進展快,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進展到中晚期,幾乎沒有有效的治療選擇,5年生存率僅15-18%左右。

癌細胞就像“變色龍”,它們能夠完全改變自己的新陳代謝來實現持續(xù)生長。而最近,瑞士巴塞爾大學的科學家們發(fā)現,高水平的氨基酸——精氨酸,驅動代謝重編程,從而促進腫瘤生長。這項研究為改善肝癌治療提供了新的途徑。

該研究以:Arginine reprograms metabolism in liver cancer via RBM39 為題,于2023年10月6日發(fā)表在了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Cell 上。

癌癥是一種代謝疾病

在過去的十年里,科學家們在理解癌癥的多個方面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歷史上,癌癥一直被視為一種細胞增殖紊亂。

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癌癥是一種代謝性疾病。換句話說,當細胞重啟其代謝以允許不受控的細胞增殖時,癌癥就出現了。

那么,細胞是如何改變其代謝的,這種代謝的改變又是如何反過來導致腫瘤形成的呢?

在這項發(fā)表于 Cell 的論文中,巴塞爾大學的 Michael Hall 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發(fā)現了肝癌細胞代謝重啟的關鍵驅動因素。

精氨酸在肝癌中的積累

健康的肝細胞在轉化為癌細胞時會逐漸改變它們的行為。它們重編程新陳代謝,以盡可能快地生長,例如,它們消耗的葡萄糖比正常細胞多得多,并增強對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 Dirk Mossmann 博士表示:我們檢查了來自小鼠和病人的肝細胞癌樣本,發(fā)現其中精氨酸水平顯著升高,然而,癌細胞實際上較少產生,甚至不產生這種氨基酸。癌細胞是通過增加對精氨酸的攝入和抑制對精氨酸的消耗來積累高水平的精氨酸。此外,我們還發(fā)現,高水平的精氨酸對腫瘤的發(fā)展是必要的,且獨立于其在蛋白質合成中的作用。

這些發(fā)現引出了一個新的問題——精氨酸是如何導致腫瘤形成的?

精氨酸在腫瘤生長中的作用

該研究發(fā)現,高濃度的精氨酸與特定因子結合,通過調控代謝相關基因的表達觸發(fā)代謝重編程以促進腫瘤生長。在這種代謝重編程下,腫瘤細胞恢復到未分化的胚胎細胞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它們可以無限分裂。

除此之外,腫瘤細胞還以另一種方式受益于增加的精氨酸攝取。我們的免疫細胞依賴精氨酸來正常運作,因此,腫瘤對精氨酸的攝取有助于腫瘤細胞逃離免疫系統(tǒng)。

具體來說,該研究發(fā)現,精氨酸水平在小鼠和人類肝細胞癌(HCC)中升高,腫瘤細胞積累高水平的精氨酸是由于對精氨酸的攝取增加,以及精氨酸向多胺轉化減少。重要的是,高水平的精氨酸通過進一步的代謝重編程(包括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代謝的變化)促進腫瘤形成。從機制上來說,精氨酸通過結合RNA結合基序蛋白39(RBM39)來調控代謝相關基因的表達。RBM39介導的天冬酰胺合成上調導致精氨酸攝取增強,這形成一個正反饋循環(huán),以維持高水平的精氨酸和致癌代謝。

因此,精氨酸是一種第二信使樣分子,它可以重新編程新陳代謝以促進腫瘤生長。

這些發(fā)現對肝癌診療的影響

精氨酸在促進致癌代謝中的作用能否被用于癌癥的診斷和治療?

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治療策略——靶向癌癥特異性精氨酸結合因子(例如RBM39),而不是而不是去消耗精氨酸。從而避免對T細胞的不良副作用(T細胞需要精氨酸來激活)。

研究團隊使用Indisulam來治療肝細胞癌,這是一種碳酸酐酶抑制劑,能夠特異性降解RBM39,結果顯示,Indisulam能夠誘導RBM39降解并防止代謝重編程。通過這一途徑,可以避免降低整體精氨酸水平帶來的對免疫系統(tǒng)的副作用,

此外,代謝的改變,例如精氨酸水平增加,還可以作為早期檢測癌癥的生物標志物,這對成功治療癌癥和患者的生存至關重要。

總的來說,這項在小鼠、細胞以及肝細胞癌患者來源的類器官中的研究表明,精氨酸通過與RBM39的結合重新編程肝細胞癌中的代謝,這一發(fā)現為肝癌的早期診斷提供了新的生物標志物,也為肝癌治療帶來了新靶點。

論文鏈接: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3)01032-2 

原標題:《癌癥是一種代謝疾病:Cell論文揭示精氨酸驅動代謝重編程促進肝癌生長》

閱讀原文

相關知識

鄭凌艷/段勝仲課題組揭示驅動免疫細胞糖代謝重編程的新調控機制
Nature子刊:林愛福團隊揭示LncRNA通過重編程鐵代謝調控腫瘤進程
專訪天津醫(yī)科大學余秋景教授:PHGDH基因與絲氨酸代謝功能新發(fā)現
武漢大學揭示脂肪酸代謝調控內胚層分化的分子機制
蔣衛(wèi)團隊揭示脂肪酸代謝調控內胚層分化的分子機制
Cell子刊:傅肅能/韓衛(wèi)平團隊發(fā)現高蛋白飲食顯著增加脂肪肝風險
特別關注|肝細胞癌相關膽汁酸代謝失衡及調控機制
益生菌竟成癌癥幫兇?Cell子刊:常見益生菌之一的它,或能抑制腫瘤免疫,促進癌癥生長
營養(yǎng)與健康所合作發(fā)現調控肝癌代謝重編程新機制
中科院微生物所溫廷益團隊在腫瘤氨基酸代謝調控及靶向納米藥物設計研制方面取得新進展

網址: Cell論文揭示精氨酸驅動代謝重編程促進肝癌生長 http://m.u1s5d6.cn/newsview46066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