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跳繩頻率的運動訓練研究
徐清
摘要:跳繩作為重要的體能訓練項目之一,對于任何運動者的體能訓練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跳繩運動的頻率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運動頻率對于運動訓練的效益以及人體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筆者通過對不同跳繩頻率的運動訓練進行分析和研究,得出低中高不同頻次的跳繩運動對于人體下肢關節(jié)運動學影響的變化。通過分組對比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頻率的跳繩運動作用與垂直體面的反作用力出現(xiàn)了明顯的變化,而且不同頻率的跳繩運動對人體的下肢關節(jié)角度變化量以及膝關節(jié)角度有明顯的影響。因此在進行跳繩運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高頻率跳躍垂直地面的反作用力對人體的影響。
關鍵詞:跳繩; 訓練; 勁度; 動力學
一、跳繩運動的發(fā)展情況以及問題的提出
(一)跳繩運動的發(fā)展情況
跳繩一直以來是非常古老的體育項目,隨著體育的不斷發(fā)展,跳繩在民間已經(jīng)較為普及,而且十分的廣泛。很多運動員在進行訓練的時候,都會進行跳繩的訓練。但是通過對跳繩運動的綜合發(fā)展情況進行研究得知,我國的跳繩運動的發(fā)展水平目前落后于很多發(fā)達國家。對于我國的羽毛球項目來說,一般都是需要以跳繩訓練為輔助,但是整體的訓練效果并不是十分的明顯,對于運動員自身的體能以及肌肉和心肺的耐力并沒有較為顯著的提升。對于劍道以及籃球運動員所采用的跳繩輔助訓練也沒有較為顯著的效果。因此,跳繩運動訓練雖然可以廣泛的運用在很多訓練項目中,但是并沒有取得相應的預期效果和作用。
(二)問題的提出
跳繩運動主要是以下肢運動為重復的跳躍運動,通過跳繩訓練,可以提升腳跟的骨勁度指數(shù),進而提升腳跟的結構性和彈性。跳繩的頻率越高,足部著地后收到的沖擊越大,因此速度越快,所收到的沖擊越大,受傷的幾率越高。在人體自身的骨骼收到較大負荷的時候,有可能出現(xiàn)疲勞性骨折。所以在運動訓練的時候,跳繩訓練可以應用到很多相應的訓練項目中,還是要注意不要發(fā)生相應的損傷。在進行運動訓練的時候,肌肉的爆發(fā)力主要是通過肌肉的短時間收縮,得到相應的力量。在每次下蹲的時候,跳躍的能力需要儲存在離心收縮的肌肉中,在成功跳躍后,跳躍的能力得到相應的釋放,進而實現(xiàn)跳躍。人體本身為了防止跳躍時出現(xiàn)跌倒的問題,一般會啟動運動神經(jīng)反應保護機制,確保對自身勁度的調(diào)節(jié),提升關節(jié)和力的關系,確保跳繩的穩(wěn)定性。筆者在文中對不同頻率的跳繩運動進行了研究和分析,通過對低中高不同跳繩頻率的運動訓練進行下肢所受相關力學參數(shù)情況進行分析,得出地面反作用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情況。另外不同頻率的跳躍和起跳,下肢呈現(xiàn)出相應的運動學參數(shù)變化,為了全面的了解不同跳繩頻率跳繩運動對下肢的影響,進行運動學參數(shù)以及下肢關節(jié)位移和勁度變化的分析和研究。
二、實驗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實驗對象
在本次研究中,邀請20名學生運動員作為實驗對象,其中所有研究人員的年齡12—16歲,平均年齡13.32±0.75歲,平均身高150.72±2.87公分。所有的研究人員自身沒有任何身體能力上的障礙,而且都具有一年以上的跳繩經(jīng)驗。在本次研究中,需要跳繩人員雙腳原地前回旋跳繩,并做重復的跳躍動作,至少完成三次以上的跳躍,并盡可能的實現(xiàn)多次跳躍。
(二)研究方法
對于實驗人員來說,需要身著黑色長衣褲,在身體的主要關節(jié)點上貼上反光點,主要是在肩、髖、膝、踝以及第一跖骨處放置反光點。通過對下肢關節(jié)的角度進行研究,拍攝不同頻率的跳繩運動的資料,并使用軟件計算各個關節(jié)的角度以及相對時間的變化。實驗者開始從低頻率開始進行跳繩,換頻率的時候中間休息10分鐘。實驗者需要根據(jù)節(jié)拍器的設定,進行不同頻率的跳繩運動。對所有的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和統(tǒng)計,進行相應的研究和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對于研究所得的數(shù)據(jù),需要進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首先需要進行力學參數(shù)對不同跳繩頻率影響的分析,得出不同跳躍頻率下人體對地面所產(chǎn)生的加速度,確保人體在高頻率跳繩運動過程中所收到的沖擊量以及負荷率的變化。另外需要進行不同跳繩頻率的下蹲期和蹬伸期時間的分配研究,確保不同的期間內(nèi),動作時間的分配以及單位時間內(nèi)的跳躍次數(shù),進而縮短相應的循環(huán)時間,提升跳繩訓練過程中的爆發(fā)力。對于不同的跳繩頻率對下肢各個關節(jié)的角度變化影響,需要進行相應的研究。主要是進行髖、膝以及踝關節(jié)的角度變化量和各種跳躍頻率的變化分析和影響,另外需要對髖關節(jié)的角度進行由大到小的頻次研究,提升膝關節(jié)角度變化量的研究,得出跳繩的下肢勁度及角勁度與跳繩頻率成正相關的研究結果。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對不同頻率的跳繩運動進行分析和研究,得知人體下肢各關節(jié)角度在不同運動量的時候會出現(xiàn)角度的變化,而且對于高頻率的跳躍,需要注意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對人體的影響。在進行高頻率跳繩運動的時候,由于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的變化,會對人體的下肢關節(jié)產(chǎn)生影響,再加上長期的關節(jié)屈曲角度較小,長時間進行高頻率跳繩可以對關節(jié)和下肢有損傷的影響。所以在進行跳繩運動的時候,低頻跳繩應該增大下肢關節(jié)的角位移,提升跳繩的穩(wěn)定性,中頻跳繩的時候,需要增大下肢的勁度,確保跳繩的頻率隨之增加。在進行高頻跳繩運動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增加下肢的勁度,對于角度也需要有相應的控制,確保能夠增加關節(jié)和下肢的緩沖效果。因此在進行跳繩運動的時候,需要按照不同的跳繩頻率選擇自身的下肢力量和關節(jié)的角位移,確保不會因為跳繩而傷害自身的下肢健康。
參考文獻:
[1]張賀.我國跳繩訓練發(fā)展路徑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5).
[2]張祁堯.淺析跳繩訓練中訓練原則的形成與發(fā)展[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02).
[3]孫琰琰.淺析人文關懷在跳繩訓練中的重要性[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08).
[4]劉祥宏,唐金勇,楊忠明,韋東遠,姚輝洲.復合型跳繩訓練團隊建設的若干基本問題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08).
[5]李東洋.跳繩訓練原則在籃球選修課中的運用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22).
(作者單位:南京市赤壁路小學)
本文由 @ 修訂發(fā)布于 2023-10-25 11:40:34
本文來自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不愿意被轉載的情況,請聯(lián)系我們。
相關知識
跳繩:究竟是有氧運動還是無氧運動?解密跳繩的訓練效果
跳繩運動
跳繩燃脂訓練計劃方案.docx
跳繩:揭秘最佳減重運動之王的秘密
一個比跳繩更暴汗的運動,每天2分鐘就能降低死亡率
跳繩是不是有氧運動呢?
燃脂高效率有氧運動 8周HIIT訓練計劃
跳繩訓練的幾個注意事項,避免不必要的受傷
跳繩的花樣技巧 跳繩要注意的事項
花樣跳繩對小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
網(wǎng)址: 不同跳繩頻率的運動訓練研究 http://m.u1s5d6.cn/newsview38196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