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逢年過節(jié)“往死里喝”,是骯臟丑陋的酒桌文化!

逢年過節(jié)“往死里喝”,是骯臟丑陋的酒桌文化!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9日 02:43

  

  “把命丟在酒桌上,不是偶然?!?/p>

  引子   

  曾經(jīng),飲酒是一件很美很有詩意的事。

  “擊筑飲美酒,劍歌易水湄。”這是一杯俠骨柔腸酒,盛滿少年情懷,當先干為敬;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聞聽喜迅,放歌縱酒,當滿飲三杯;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說的是友情,道的是珍重;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說的是溫暖,講的是情誼;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說的是豪邁,吟的是悲壯,大丈夫當如此一醉……  

  過去文人騷客飲酒作詩行酒令,酒是文化的催化劑。但現(xiàn)在,現(xiàn)在所謂的酒文化簡直是對文化兩個字的侮辱,酒常常淪為低俗的情義綁架,甚至摻雜著各種流氓行徑。

  01  

  跪著勸酒,模樣很丑。

  王岐山的老友黃江南講過一個故事,上世紀80年代,他和王岐山一起到河南某縣,受到縣里領導熱情招待。當?shù)赜小皠窬啤敝L,勸酒如灌酒。餐桌上,一位辦公室主任端起一杯酒頂在頭頂,跪在地上,對王岐山說,到我們這里,這酒一定要喝,你不喝我就不起來。

  

  要是一般人,肯定會說,快站起來快站起來,然后把酒喝了。

  王岐山呢,就不喝。他不是完全不能喝,但是你以這種方式脅迫,他就不屑一顧。他說,你喜歡跪著就跪著吧! 

  王岐山繼續(xù)和其他人談笑風生,勸酒的人依然跪在那里。黃江南便主動提出,替王岐山喝酒。王岐山卻不同意,只說“他喜歡跪就跪去”。

  最后,這位辦公室主任只得起身。

  假如,這位辦公室主任碰到的不是王岐山,敢問面對下跪敬的酒誰能堅拒不喝呢? 

  有人說,這是中國的“勸酒”文化。

  怪了,這種拼命“勸酒”方式怎么也能稱之為文化?叫我說,如果誠心糟蹋“文化”二字,就應該叫做虐待和自虐的文化。通過虐待別人,獲得成就感和主動感;通過自我虐待,以示臣服。

  其實,這都是人性最惡劣的一面。

  特稿展示幾個拼命勸酒的鏡頭,大家看看會有何感想:

  鏡頭一:美人計

  美女起身,搔首弄姿,手捧美酒,嗲聲嗲氣:“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我給領導敬杯酒,領導不喝嫌我丑?!?/p>

  領導,美女把話說到這份兒上了,你喝不?

  你如果不喝,好,看絕招:“領導在上我在下,您說幾下就幾下。”

  美女邊說邊當啷一聲,把杯子給你碰上了。

  

  領導,你還能招架得住嗎?喝吧!再不喝可能就要上演大戲了。你會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鏡頭二:賭咒發(fā)誓。

  某甲,海量,每次喝酒都愛“帶頭”。朋友聚餐,他又“忍不住”了,說:“我?guī)€頭,提議三杯酒,滿場熱,人人有份。第一杯,誰要不喝,俺就是誰爹!”

  朋友們誰也不想當“兒子”,都喝了。

  某甲說:“第二杯,誰要不喝,誰就是俺爹?!?/p>

  開始自虐了,你說你喝不?喝吧,說啥也不能當朋友的“爹”。

  某甲斟上第三杯,說:“最后一杯,誰要不喝,就向已經(jīng)喝的人喊爹。”

  這招兒最狠,眾人只好喝下。 

  就展示這兩個鏡頭吧,免得大家惡心。當然,也免得有人罵人。

  02  

  前幾天,看了一則很令人心痛的新聞。

  廣東梅州的一場喜宴上發(fā)生了一起悲劇,一位17歲女孩作為伴娘敬酒,飲酒過度后在酒店休息時離世。

  女孩離席時,已醉得無法站穩(wěn),頻頻摔倒,到酒店客房休息后不久就被發(fā)現(xiàn)異常,待報警后醫(yī)護人員趕到時女孩已沒有了生命體征。

  女孩家屬懷疑,女孩的死或許逼酒有關。新娘說,席間大伙的確“鬧”過她的姐妹團,但方式都是做游戲,而并非勸酒或逼酒。

  可是,不管是自己喝醉的,還是被人勸醉的,這條命都跟酒脫不了干系。

  把命丟在酒桌上,這種悲劇隨時都在發(fā)生:

  2016年9月,海南文昌市一家酒店舉行婚禮,伴娘在眾人的慫恿下舉杯與一男賓客對飲,之后伴娘失去意識,摔倒在地。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死因為酒精中毒導致嘔吐物堵塞呼吸道引發(fā)窒息。

  2017年2月,江西某男子在同學的生日宴上與同學喝酒助興,醉酒后無法走動便在同學家歇下,待同學父母發(fā)現(xiàn)他呼吸異常時將他送往醫(yī)院,已錯過最佳搶救時機,不幸去世。

  2017年6月19日,剛結(jié)束四級考試的廣東某985大學大一學生王耀棟,與同學們一起來到小酒吧,在3分鐘內(nèi)喝下6杯雞尾酒,倒在了同學們的“加油”聲中,再也沒有醒來。他死于酒精中毒。

  

  這種悲劇時刻都在我們身邊上演,此前上海某醫(yī)院醫(yī)務人員接受采訪時說,每到周末、法定節(jié)假日,或是春節(jié)前后,醫(yī)院接診的酒精病人就會明顯增多。

  據(jù)某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在中國,每年有十萬人以上死于酒精中毒,其中還不包括酒后駕車引發(fā)的撞車、被撞或跌倒墜樓等事故。

  往死里喝,真是最丑陋的中國酒桌文化!

  03  

  前有魯迅,后有柏楊,一直在批中國人的劣根性與丑陋,于我而言,感觸最深的就是在酒桌上,那有可能是中國人這個族群表現(xiàn)得最丑陋的場合,也是感覺最滑稽最荒唐最不可思議的場合。因為大家都能感受得到,中國酒桌文化有以下特點: 

  

  第一,勸酒。

  到了酒桌上,酒不是你自愿在喝,而是別人在強迫你喝。這個來敬酒,一看是領導,那個來敬酒一看是什么什么。你都很難拒絕。不是不能拒絕,而是拒絕可能會傷人情,所以你最終難下決定。這樣,酒桌的氣氛就很不好,給人造成一種身不由己的感覺。你不勸酒不喝勸酒就是不懂事,你是帶著任務來走人情的!你可能放開心情暢飲嗎? 

  第二,以多為榮。

  中國人喝酒往死里喝,說什么“喝死咋也比槍斃強”。我沒感受過槍斃,但創(chuàng)造這句俗話的神人恐怕深有體會,要不怎么會把喝酒喝槍斃聯(lián)系到一塊。喝完一杯又一杯,喝少了就該擠兌你了,“你不行啊。。。你看誰誰誰多能喝,多夠意思”。言下之意你不多喝,不往死里喝酒是不夠意思,人家不會考慮你的酒量,不會考慮的你的身體健康。他把你擠兌的喝了酒完成任務(他未必就很爽),你身體難不難受就不是他要考慮的問題了。中國人的身體素質(zhì)普遍不如歐美,我覺得與酒桌文化是有關系的。男人們一個個挺著比孕婦還大的肚子,看著就讓人反胃。 

  第三,勢利。

  在酒桌上進行敬酒,給領導敬酒是重中之重。你應該看準時機,要善于給領導擋酒,等等等等,把與領導喝酒當成是博取他好感的機會,我想問你這么為領導考慮,真的是為了他好嗎?如果你是領導,恐怕又該等著人來敬你了,在下屬諂媚的祝福中獲取一份優(yōu)越感。所有這些,都是中國人深入骨髓的奴性與等級觀念的體現(xiàn),這些,沒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消失,反而靠著酒桌文化大有加強之勢。 

  第四,虛偽。

  我之所以稱之為酒桌文化而不是酒文化,因為我認為中國現(xiàn)在根本沒有酒文化。酒桌上的那一套不配稱為酒文化。中國人喝酒從來不關注酒,只關注喝酒人。他們把絕大部分的精力花在喝酒人身上,最多考慮這個酒的味道好不好,恐怕從沒有人在酒桌上探討過關于這個酒的口感、工藝、廠家、產(chǎn)地以及包裝等等,可能你會說:有病吧?誰會想這些?如果有這樣的人,我會感到很欣慰,因為中國酒文化有了復興的機會。 

  第五,浪費資源。

  

  喝了那么多酒,你還吃得下菜?上了滿滿一桌子菜,恐怕到最后動不了幾筷子。飯店不心疼,反正交錢了,還能剩一大堆泔水??蛇@實際上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我們有多少 GDP是由餐飲創(chuàng)造的?有多少是由酒桌帶動的?這種浪費比奢侈更無意義,因為奢侈好歹能讓人得到滿足,我從來沒在喝酒上得到一絲快感,喝少了覺得是一種味道一般的飲料,喝多了酒感覺難受。這些資源放到更有意義的用途上恐怕更好吧? 

  第六,動機復雜。

  很多飯局是為了進行不正當交易而開設的,飯局之中摻雜大量假惡丑的東西,酒桌之上權錢色交易不絕,最后可能一筷子不動。有人說,喝酒真能辦成事啊???如果對方真愛喝酒,你們干喝好不好?還能給你省錢。如果你覺得人喝多了容易松懈,想要趁機拿下,我告訴你,沒用的!對方并不傻,你的意圖他很清楚,因此他會有準備的,萬一你真的在他酒醉的時候成功了,他酒醒后一定懊悔,從而對你懷恨在心,你們以后的關系就很難說了。不如在清醒的時候說開,讓對方做出理性的選擇。 

  所有種種,都是酒桌文化丑陋的表現(xiàn)。以前李白斗酒詩百篇,你看看現(xiàn)在的酒桌上出的了李白嗎?

  04  

  年底了,各種聚會很多。當你不知道去一個聚會能收獲什么,趁早推掉它吧。

  別一群人狂歡過后,深夜回到冷清的家,心沒滿足,胃也沒滿足,只有空虛。

  6人以上為無效聚會,沒必要的應酬能省則省。這句話讓我一下子找到了認同感,我一直不太喜歡參加各種聚會。

  多參加聚會≠人脈廣  

  尤其只是“沒事聚一聚”“有時間聚一聚”的那種聚會。

  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新認識的朋友……組織者很難拒絕參加者帶人來,所以你也很難知道都會有什么人參加,最后難保會見到些不認識的,甚至不喜歡的人。

  當然有人說了,去參加各種聚會就是為了多認識些人。

  以前時不時參加一些聚會,人是認識了不少,但也不過是點頭之交,即使一起吃過好幾次飯,唱過好幾次歌。一旦脫離吃飯唱歌的環(huán)境,該不熟悉還是不熟悉。

  平時有事情需要幫忙,還是找關系好的朋友,哪里會好意思厚著臉皮麻煩這些“飯友”。

  最終那些人也就成了通訊錄里一個個被遺忘的名字,所以,聚會認識的人,大多也不過只是“認識”罷了。想借聚會增加自己的人脈基本是不切實際的。

  有天一個朋友在群里潑冷水說:安靜做自己,人脈不是你認識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想認識你。

  話雖然功利了一些,但是不無道理。

  與其忙著參加各種飯局,交流會,趕著結(jié)交各路人,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沉下來,放在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上。

  到那個時候,都不需要參加聚會,想聯(lián)系上你的人會很多,想結(jié)交的人也更容易搭上話,該來的人脈自然會來。

  多交流≠能進步、機會多  

  前兩天一篇文章里提到:聊天是成本最高的學習方式。

  一對一的聊天尚且如此,更不要指望通過多人聚會能學到什么。

  人一多,為了讓大家都能對話題感興趣,不至于冷場,最后大都會變成八卦橫飛。除了扒些體育新聞和明星,還會扒扒大家都認識的人。

  背后嚼人舌根子這事誰都知道不好,但是到了多人聚會,大家一起八卦起來,道德感會集體降低,嚼舌根這事也就成了無傷大雅的助興節(jié)目。

  即便是有主題的交流會,人數(shù)只要一多,眾生百態(tài)就出來了:

  有故意劍走偏鋒想引人注意的;

  有為了避免沖突說些廢話的;

  有喜歡事事唱反調(diào)卻沒有自己觀點的……

  更何況,作為普通人,我們的圈子很難有機會接觸到一些特別優(yōu)秀的人。即使接觸到了,或者發(fā)現(xiàn)其不過爾爾,或者發(fā)現(xiàn)人家確實是優(yōu)秀,只是聊上兩句就發(fā)現(xiàn)跟你壓根不是一個頻段上,再懶得理你。

  花個二三十元買本書,就能跟崇拜的大家交流,何苦去跟那些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浪費時間和感情?看不懂就多看兩遍,也總好過努力想跟人交流卻發(fā)現(xiàn)氣氛尷尬。

  還是重復那句話:等你足夠優(yōu)秀,有些想結(jié)交的人很容易就搭上話了,又何必急著此時“高攀”,還嫌對方“愛答不理”?

  你真的能吃好唱好玩好嗎?  

  也有人說了:我就單純?yōu)榱顺?,為了唱,圖個開心,沒想過人脈啊進步啊那么功利的事情。

  但吃飯這事,人一多,就很難兼顧到每個人的口味。從選擇就餐地點到點菜,一頓飯下來,很難說吃得有多可心。

  唱歌更不必說了。假如是熟悉的朋友,對于那些你不愛聽的,唱得難聽的,慫恿你唱的,互相調(diào)侃幾句那是關系鐵。

  

  一旦有了不太熟悉的人,我們的容忍度就一下子降低了,但一些玩笑話卻很難出口,因為一不小心可能就變成傷人了。等聚會完,跟熟識的朋友吐槽:那個誰誰唱的真難聽,那個誰竟然唱那么俗的歌。

  別人在我們眼中如此,我們在別人眼中恐怕也是這樣。

  說不定因為有些挑食,唱了首別人討厭的歌,無意中說了哪句話,就給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再加上某些習慣,AA的情況少一些,所以總能碰上些到處蹭飯從不結(jié)賬的人。到了自己請客,不爽也只有忍著。

  這么一場聚會下來,你敢說自己真的吃好喝好玩好了嗎?

  小于6人的優(yōu)質(zhì)聚會  

  上學的時候,因為窮,對聚會更是避之不及。

  偶爾兩三個朋友一起去改善下伙食,也不過幾十塊錢。有時各付各的,有時輪流請??傊?,誰也不會刻意去占誰便宜。算不上是聚會,但是因為足夠放松足夠融洽,至今都很懷念。

  直到開始實習,手頭有自己掙的可以自主支配的錢,對于一起吃個飯這事,在金錢上才沒那么缺乏底氣了。也開始漸漸體驗到,一大群人一起吃飯的無聊,還有思想同步的人一起吃飯的趣處。

  但是真正能玩得開心的聚會也很少超過4人,一般都是兩三人。即使有人帶朋友來,也是因為他覺得一定能跟大家合得來的。

  說到底,聚會這事兒,不在乎花不花錢,吃了什么,最重要的還是跟誰聚啊。

  因為哪怕再有意思的人,一旦一起的人多了,為了兼顧到所有人,也很難完全發(fā)揮出自己的有趣和博學,只能說些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所以才會說6人(就是個概數(shù),請自行把握)以上為無效聚會吧。

  年底了,各種聚會很多,聚餐從來就不是單純的吃飯,當你不知道去一個聚會的意義是什么,或者能得到什么,那么趁早推掉它吧。

  別一群人狂歡過后,深夜獨自回到冷清的家,心沒滿足,胃也沒滿足,只有空虛。

  這種畸形的酒桌文化,把中國人的劣根性暴露無遺:

  1、面子心理,打腫臉充胖子

  飲酒要適度,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很多人端起酒杯就停不下來。

  我們目前的酒桌文化推崇“能喝”就是好漢,酒量好意味著爽快,酒量差意味著認慫。中國人又特好面子,在酒桌上,很多人都會選擇以自我傷害的方式來掙回“臉面”。

  

  2、強權思想:敬酒不成便罰酒

  骨子里老想著去統(tǒng)治別人,也是一種封建思想的殘留。

  有這種心態(tài)的人,常常認為媳婦兒必須得聽丈夫的,兒子必須得聽老子的,在酒桌上表現(xiàn)為敬了酒你就得喝。

  他們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常加到別人頭上,一旦遭到拒絕,就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zhàn),于是敬業(yè)便成了勸酒,甚至演變成逼酒。

  3、 看客心態(tài),看戲不怕臺高

  當酒桌上有人醉酒,當事人可能意識不清楚,但同桌的賓客卻一定看得出,此時如果有人上前阻止事態(tài)的繼續(xù)惡化,或許能避免很多悲劇的發(fā)生。但是,往往是看熱鬧的多,仗義執(zhí)言的少,甚至很多人愛以拿朋友醉酒失態(tài)的行為取樂。

  4、 從眾心態(tài),無拒絕能力

  每個人的身體對酒精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樣,有些人千杯不倒,有些人一沾就醉。但在大眾場合,只要大家舉杯,一定是所有人硬著頭皮一起上,集體行為成了個人行為的引導標準,很多人都是害怕一旦自己不服從,就成了被集體拋棄的對象。

  5、僥幸心理,出事的未必是我

  在中國人心中,總認為命運會對自己網(wǎng)開一面。

  闖紅燈的人那么多,被撞的未必就是我;動物園那么多人逃票,被老虎吃掉的未必就是我;熬夜的人那么多,未必下一下垮掉的就是我。

  因此,即使喝酒醉死的新聞層出不窮,正在喝酒的人也會認為自己會是個例外。

  警示錄  

  好嗎?  

  其實,境界高的人,從來不需要在酒桌上尋求自己的價值。

  我們公司有兩個在酒桌上相當自律的人,一個是老板,另一個是同部門的男同事。

  我們老板酒量很好,卻輕易不端杯,除非是自己興致來了想喝,或者有應酬需要時喝一點,但都是點到為止,從不貪杯。

  他曾說:煙酒沒有節(jié)制的人,一般都對家庭不太負責任。家庭責任心的首要表現(xiàn)就是愛惜自己的身體,只有自己身體健康,才能為家人遮風擋雨。

  

  男同事則是親歷過喝酒喝到胃穿孔,在醫(yī)院住了半個月。在酒場結(jié)識那么多“拜把”兄弟,大家拍著胸脯喊著“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口號,可是真正出了事,與自己一起承擔的也只有老婆孩子。

  不必非要等到身體垮掉后才會明白,這世間證明自己能力的方式有千萬種,犧牲健康的方式卻是最愚蠢的那一種;

  也不必要到兩鬢斑白的時候才悔悟,那些觥籌交錯里浪費的時間,本可以用來打造一個更好的自己,或者用來更好的陪陪家人。

  如果所有的珍貴的東西在面臨災難的那一刻才能顯示出它的價值,未免太可惜。

  勸酒酗酒之風之所以屢禁不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許多人誤把勸酒酗酒的酒桌陋習,理解為一種理所當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社交文化——和輩分身份比自己高的人一起,總是要“我滿杯、您隨意、先干為敬”,否則便是不敬;和同齡同級的人一起,大多也是“不干掉不是兄弟”,彼此灌醉方是義薄云天、做人干脆;遇到晚輩下屬勸酒,就算不必牛飲,也得小啜示意,不然就成了擺譜瞧不起人;最怕就是男女同席共飲,一旁鐵定有人起哄:“人家女同志都喝下去了,你最少也要三杯!”

  以勸酒為榮、以不喝為恥,這是酒桌飯局上幾乎通行默認的潛規(guī)則。酒是穿腸毒藥、喝酒誤事、酗酒傷身……其實這些淺顯的道理,大家都懂,卻偏偏還是跳不出舉起杯子“互相傷害”的怪圈。即便是從純粹社交的角度看,以酒來維系的關系,往往也是最脆弱、最虛假、最低效的,我們常說“酒肉朋友靠不住”“酒桌上的話不能當真”,舉杯痛飲時就算是初次見面也裝成好像是失散多年的兄弟,待到酒醒,哪怕是小事相托,多半顧左右而言他。反倒是真正的友誼,無須酒精麻醉的逢場作戲,一盞清茶也能互訴衷腸。

  既然酒與交情不成正比,何以我們還會常常情愿犧牲自己的身體健康,乃至冒著巨大風險硬著頭皮一杯杯狂飲,去換得滿桌子人拍手叫好呢?究其原因,就是把陋習當做了文化,既然是文化,就有無形而又強大的約束力,讓人不敢不喝,不喝就是壞了規(guī)矩、不給面子。所以,要摒棄勸酒酗酒之風,我們得從推倒“壞文化”的無形之墻入手。

  

  文化是個很寬泛的概念,但無論是何種內(nèi)容、何種形式,其最根本的特征都是源自人們的認同。當一件事情被廣泛認同,成為集體意志,便形成了文化。我們說要弘揚優(yōu)秀文化,就是要讓更多的人來認同,讓集體意志更為堅定強大。同理,我們要打破、摒棄那些由陋習錯誤演變而來的糟粕文化,就應當著眼于如何瓦解人們的固有認同,把錯位的集體意志轉(zhuǎn)變過來。簡而言之,就是要有所揚、有所貶、有所懲、有所敬。

  為我們的生老病死買單的,永遠只有我們的至親。這個道理,不必等意外來臨的時候才懂。

  春節(jié)又快到了,親友來訪、同學聚會等場合又免不了推杯換盞,請記得:不貪杯,不勸酒,珍愛生命,遠離酒桌陋習!

標簽:

相關知識

逢年過節(jié)時 聚餐怎么吃才更健康
【春節(jié)飲食】孕媽過年飲食指南,請看這里!
喝酒有什么好處 喝酒的好處與危害
過量喝酒危害大 多少才算是適量喝酒
美國稱蘋果是最骯臟果蔬 99%含有農(nóng)藥殘余
坐月子到底是不是陋習?
喝酒易傷肝 愛喝酒的人怎么養(yǎng)護肝臟
年底應酬多 如何健康喝酒
“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的困擾,怎么破?
為什么家有丑婦男人長壽

網(wǎng)址: 逢年過節(jié)“往死里喝”,是骯臟丑陋的酒桌文化! http://m.u1s5d6.cn/newsview37999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