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之前挺瘦的
但上班之后就越來越胖
難道是因為越累反而越胖?
你可能是“過勞肥”
這“過勞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為什么會“過勞肥”
“過勞肥”屬于壓力型肥胖,對于主要進行腦力工作的上班族來說,通常會出現(xiàn)運動量不足, 甚至不運動的情況,脂肪得不到充分消耗,就會出現(xiàn)“過勞肥”。
正常情況下,身體能夠自行控制皮質(zhì)醇分泌,調(diào)節(jié)血液中皮質(zhì)醇的含量,但是當生活工作壓力很大時,腎上腺皮質(zhì)醇指數(shù)就會升高,會加速新陳代謝,不斷提醒機體需要補充能量,于是就會食欲增強,導致攝入過多。
同時,如果經(jīng)常熬夜,情況還會加重,因為熬夜時饑餓素會快速增加,更容易產(chǎn)生饑餓感,導致夜間不斷進食。如此一來,白天黑夜都過量飲食,導致脂肪不斷累積,身體缺乏運動導致脂肪無法被消耗,脂肪不斷堆積,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過勞肥”。
我國一半成人超重肥胖
2021年中華醫(y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等發(fā)布的《<中華精準健康傳播專家共識>之公民體重管理衛(wèi)生健康指南》提到,從2004年到2012年,我國肥胖患病率增加3倍多。
而我國肥胖問題工作組調(diào)查結果顯示,BMI≥24.0kg/m2者,也就是說超重的人,患高血壓的危險是體重正常者( BMI:18.5 ~ 23.9 kg/m2) 的3倍~4倍;患糖尿病的危險是體重正常者的2倍~3倍;伴發(fā)2項及2項以上危險因素,即血壓高、血糖高、血清總膽固醇高、血清三酰甘油高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的危險,是體重正常者3倍~4倍。
2017年刊發(fā)在世界著名醫(yī)學雜志《美國醫(yī)學會雜志》(JAMA)的一項美國哈佛大學關于“成年早期至中期體重增加與后期主要健康結果的關系”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中青年每增加10斤體重,中老年時:糖尿病風險增加30%;高血壓風險增加14%;心血管病風險增加8%;肥胖相關癌癥風險增加6%;不吸煙者死亡率風險增加5%。
控制好體重
這5個關鍵點要牢記!
1. 運動方面
運動必須持續(xù)一段時間才能消耗脂肪,一般至少需要20分鐘。因此,想要達到消耗脂肪的目的,最好持續(xù)運動30分鐘以上。持續(xù)時間是容易被忽略的因素。這也正是很多人每天運動,但仍然沒有顯著效果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由于自身懶惰或是事務繁忙等原因,期望一次運動就能帶來體重的明顯變化。但是,運動必須長期且達到一定穩(wěn)定的頻率才會帶來身體的改變。
此外,在強度方面,以微微出汗為宜。建議中老年人,運動后適宜心率=170-年齡,應以有氧運動為主,比較適宜的運動如游泳、太極、八段錦、跳舞、快走、騎車等。運動應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2. 飲食方面
江南飲食在營養(yǎng)體系上和地中海飲食相似,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院長寧光總結了江南飲食的六大特點:
1.提倡增加粗糧,減少精米精面;
2.推薦植物油,低溫烹飪;
3.增加白肉、減少紅肉,推薦豆制品;
4.蔬菜多多益善,保證適量水果;
5.推薦適量堅果、奶類;
6.強烈推薦蒸、煮、涮的烹飪方式。
此外,國人往往膳食纖維攝入不足。WHO和營養(yǎng)學界對膳食纖維的攝入給出了統(tǒng)一建議,即每人每天攝入量在25g-35g。不過,我國于2016年發(fā)布的《中國居民膳食纖維攝入白皮書》中指出,中國居民膳食纖維攝入量普遍不足,人均膳食纖維總攝入量約為13g/天。建議多吃一些果蔬、補充全谷物,保證膳食纖維攝入。
3. 心情方面
壓力大使得皮質(zhì)醇升高,引起脂肪分解,全身大量脂肪被動員進入血液,當脂肪沒有得到消耗,它會重新分布,也就是向身體的中心囤積。時間久了以后,就會出現(xiàn)大腹便便的現(xiàn)象。所以,保持一個良好的、輕松的心情非常重要。
4. 睡眠方面
最好23點前入睡,保證規(guī)律睡眠時間。
5. 體重方面
健康的減肥目標是體重降低0.5kg/周~1.0kg/周,快速減肥,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資料:CCTV生活圈、健康時報
來源: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