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阿彌陀佛的來歷,為何要念此佛,為何十方諸佛都稱贊此佛
關注佛教:阿彌陀佛的來歷,為何要念此佛,為何十方諸佛都稱贊此佛。
關于阿彌陀佛名號之由來,據(jù)鳩摩羅大師什譯的《阿彌陀經(jīng)》記載,此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光明無量代表智慧,壽命無量代表福德,佛是兩足尊,智慧和福德圓滿,故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光明照遍宇宙中無量無邊的世界。阿彌陀佛然據(jù)梵本阿彌陀經(jīng)及稱贊凈土佛攝受經(jīng)載,此佛壽命無數(shù)、妙光無邊,故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一佛而有不同義之二名,為其它諸佛所未見。另據(jù)平等覺經(jīng)、后出阿彌陀佛偈、稱贊凈土佛攝受經(jīng)等記載,阿彌陀佛號稱無量清凈佛,所在之世界稱為清凈世界、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成道之本緣,據(jù)《無量壽經(jīng)》卷上記載,過去久遠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時,有一國王發(fā)無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處修行,熟知諸佛之凈土,歷經(jīng)五劫之思慮而發(fā)殊勝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斷積聚功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圓滿,成阿彌陀佛,在離此十萬億佛土之西方,報得極樂凈土。迄今仍在彼土說法,即凈土門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凈土,故又稱接引佛。阿彌陀佛三尊像通常以觀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為其脅侍,而與此二尊并稱為西方三圣。
《法華經(jīng)》有一段很驚人、很難以想象的譬喻,來間接顯明阿彌陀佛成佛以來的長久,這就是“五百塵點劫”。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成佛,是五百塵點劫以來已經(jīng)成佛了。那么,五百塵點劫到底有多長呢?難以想象!《法華經(jīng)》怎么說明呢?“有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的世界,這樣多的世界,已經(jīng)是無法形容了,那么,把這么多的世界磨為微塵,我們算算看,這些微塵有多少?無法計算!這些微塵,每經(jīng)過一個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世界,就放一粒微塵,再經(jīng)過一個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世界,又放一粒微塵,直到這些微塵都放完了,你看這些世界有多少?想象起來會讓你昏倒。好,把這些世界又通通都磨為微塵,一粒微塵算是一劫,這些劫就沒辦法形容了,這叫“五百塵點劫”。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經(jīng)有這么長久的時間了,而這么長的時間。就本地來講,釋迦牟尼佛成佛以來,已經(jīng)很久了,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也已經(jīng)很久了。
據(jù)《悲華經(jīng)》記載:久遠無量劫前,有一個轉輪圣王和他一千個兒子在大臣寶海的勸告下,皈依了寶藏如來。寶藏如來為這么一大家子授記,這位轉輪圣王就是阿彌陀佛,太子不眴是觀音菩薩,二王子尼摩是大勢至菩薩,而大臣寶海則是釋迦牟尼佛。而《法華經(jīng)》里記載,久遠之前的另外一個世界有位國王(大通智勝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個王子,其中阿彌陀佛在當時是第九位王子,釋迦牟尼佛在當時是第十六位王子,當時他們各自受持不同的剎土。
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jīng)》中,就開示勸我們具足信愿念佛,信愿具足一定得生。所以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念佛的,我們一定要聽世尊的話。就是報佛恩,勸自己的父母念佛就是報父母恩,勸身邊的人念佛就是報眾生恩,還要報國土恩。這就是回向偈中所說的上報四重恩,只有我們念佛成佛了,才能下濟三途苦,就是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的眾生。
世尊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jīng)里面常說,佛佛道同,每尊菩薩成佛都證得究竟圓滿,為什么特別尊稱阿彌陀佛為佛中之王,這是什么緣故?就是阿彌陀佛的愿力跟諸佛不一樣。一切諸佛智慧、神通、道力沒有一樣不相同,通常我們講,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這三千大千世界。釋迦牟尼佛這發(fā)愿這就了不起了,發(fā)這么大的愿哪。能在五燭惡世成佛渡眾生,十方諸佛都一口同聲的贊嘆:“釋迦牟尼佛,能夠在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劫濁的五濁世界,現(xiàn)出想也想不到、說也說不出的,大智慧、大神通的法力,來調(diào)伏眾生剛強難化的習性,要叫他分辨得出、知道苦和樂的方法,是多么辛苦了”。所以再各叫他們侍從的菩薩,來問訊世尊,表示慰藉。
還有人發(fā)愿,這一個大千世界他還不滿足,他還要度兩個大千世界、三個大千世界,有這樣的,乃至于有十幾個大千世界都有的。這個范圍就太大太大了。但是發(fā)的愿力就不一樣,阿彌陀佛的愿力特別殊勝。譬如說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的愿,他是要度脫娑婆世界一切眾生類,不是十方世界,是一個世界。一尊佛他的教化區(qū),教化的區(qū)域就是一個世界。而阿彌陀佛不是的,不僅幫助自己世界極樂世界,他同時要幫助十方無量無邊一切諸佛剎土里面一切眾生,這個愿太大了。十方如來沒想到,他想到了,不但想到,他做到了,這是無比值得尊敬之處。阿彌陀佛的本愿是無比的稀有難逢,十方一切諸佛贊嘆阿彌陀佛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出廣長舌相為阿彌陀佛作證。
阿彌陀佛的功德最大最多,不單單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稱贊嘆美,各方世界的佛,也都稱贊嘆美。東方世界有數(shù)不清的佛也都稱贊嘆美阿彌陀佛的功德。但我們站在凈土宗的角度,我們就領略一下蕅益大師的一個詮析,它很有意思:說“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釋迦本師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所證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予濁惡眾生?!边@個解釋很好啊,從這里可以說,釋迦牟尼佛他是念佛成佛的。
大安法師開示:念佛的原理,阿彌陀佛已經(jīng)成就的四十八大愿所產(chǎn)生的力量,就是果地上的功德。以果地覺做因地心,這樣就因賅果海、果徹因源,跟佛的功德互動。我們的發(fā)心來念佛的這一念心,就通到了阿彌陀佛的果覺之海,這就因賅果海。果徹因源,當下阿彌陀佛的果覺之海,就徹到了、傳到了我們能念佛的心里來了。因心果覺,佛光、我們念佛的光,交融一體,也就是大德常說的感應道交。其實念佛也是種修行,當達到“念佛三昧”,就是一種禪定,所以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無上甚深微妙禪。念佛是靠佛力,也靠自力念佛,兩者結合才往生西方凈土的。
要知道念佛一法是極難信之法,它是依靠佛力的加持,來令我們快速地完成修因證果的過程。但一般的行人他往往是相信自己的力量,很難去相信佛力??孔粤π扌?,第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長時間才能修到八地菩薩三不退“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的果位。為什么選擇念佛法門,下手容易,成就高。只要具足信愿,不邪淫,散亂心念佛也可帶業(y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了那得到阿彌陀佛佛力的加持,統(tǒng)統(tǒng)做阿惟越致菩薩,等同于八地菩薩的三不退。
大安法師說:有人說往生西方比來世做人還容易,這句話是對的,這是印光大師說的。為什么呢?來世做人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來世做人要靠你嚴持五戒;而往生西方是靠自力念佛和阿彌陀佛的愿力,而且是一生成佛的。所以,阿彌陀佛的來歷講清了,為何要念此佛,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念阿彌陀佛的,為何十方諸佛都稱贊此佛,就是阿彌陀佛成佛前發(fā)的愿太殊勝了。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