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患者瘦身成功!JAMA重磅:科學減肥,關注5大臨床進展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1975年至2014年,全球男性肥胖率從3.2%增加到10.8%,女性肥胖率從6.4%增加到14.9%。預計到2025年,全球將有18%的男性和21%的女性罹患肥胖。減肥帶來的益處眾多,如改善血糖、血脂、血壓和肥胖相關合并癥等。2022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發(fā)布了《遏制肥胖進展計劃》,目標是到2030年大幅減少肥胖人數。
近期,《美國醫(yī)學會雜志》(JAMA)發(fā)表成人肥胖管理綜述,闡述了肥胖診斷和治療最近臨床證據和研究進展,以期為臨床肥胖管理提供參考。
截圖來源:JAMA
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變胖了?
肥胖本質上是長期能量不平衡,攝入量大于消耗量,再加上多種因素的影響(如遺傳),難免不逐漸“變胖”。影響肥胖的因素較多,主要是遺傳、環(huán)境、疾病、睡眠等。多數肥胖都與多基因突變有關,部分基因突變與體重指數(BMI)相關,而單一基因突變導致的肥胖則比較少見;工作場所、學校、家庭周邊有眾多餐飲店、社區(qū)活動場所有限等都可能造就“肥胖環(huán)境”;睡眠不足也可能導致肥胖。
“圓潤”=胖嗎?
目前定義肥胖最常用的指標是BMI,即體重(kg)/身高(m)的平方。根據WHO的定義:
超重:BMI 25~29.99 kg/m2
1級肥胖:BMI 30~34.99 kg/m2
2級肥胖:BMI 35~39.99 kg/m2
3級肥胖:BMI ≥40 kg/m2
換句話說,若您的體重指數(BMI)≥30kg/m2,則意味著已經“肥胖”。需要說明的是,亞洲人群在BMI較低時就可能出現心臟代謝疾病,所以有專家和臨床指南建議降低亞洲人群肥胖BMI的閾值。此外,僅使用BMI來定義一個人“胖不胖”,臨床上對此也是有爭議的,因為BMI并不能直接測量脂肪體積或是解釋個體化差異,所以近年來學者們提出了在BMI基礎上增加其他評估指標,以更好的判斷個體是否肥胖,如腰圍。
根據現行指南建議,對于BMI在25~34.9 kg/m2的患者,應基于其腰圍進行風險分層,其中男性為102 cm,女性為88 cm;
埃德蒙頓肥胖分期系統(tǒng)根據獨立于BMI的因素進行風險分層,風險程度評分越高,則全因死亡率風險增加;
根據患者病史和查體結果,如激素異常(甲狀腺功能減退、皮質醇增多癥)、精神病(如暴食癥)、醫(yī)源性肥胖(如藥物治療)和遺傳疾?。ㄈ绨⒑谄に卦狈ΠY)等,篩查是否為繼發(fā)性肥胖;
評估體重相關的合并癥情況,如非酒精性脂肪肝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這對于后續(xù)患者的轉診和治療非常重要。
減肥前,先了解這兩個問題
以患者為中心的減肥策略
患者應與臨床醫(yī)生共同商討減肥策略。醫(yī)生在與患者溝通病情時,應在獲得患者同意后再開始討論患者體重問題,且在交流過程中注意溝通措辭(如超重、BMI升高等)。5A’s模式有助于醫(yī)患共同決策,即[Assess(評估)、建議(Advise)、達成共識(Agree)、幫助(Assist)、隨訪(Arrange)],在醫(yī)患溝通和隨訪的過程中,每個“A”都可能出現,而每次多個“A”或許都能增加患者的減肥動力(HR=1.31,95%CI=1.11~1.55)。
▲減重門診肥胖咨詢的5A’s模式框架(截圖來源:參考文獻[1])
設定合理的減肥目標
研究顯示,相比于不設定減肥目標的個體,設定個體減肥目標可增加12個月內至少減肥10%的患者比例。減肥目標的設定因人而異,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喜好、身體成分、合并癥等情況。
減重5%:高血壓患者舒張壓和收縮壓可分別降低3 mmHg和2 mmHg;
減重5%~10%: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可降低0.6%~1.0%,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2 mg/dl;
減重10%~15%:可能需要同時改善其他情況,如處理脂肪肝變性、阻塞性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等;
減重15%以上:接受減重手術的患者,若減重超過15%,則與全因死亡率下降相關,生活質量顯著改善。
選擇合理的減肥治療方案
減肥方案整體可分為5大類:行為干預、營養(yǎng)干預、體力活動、藥物治療和減肥手術。
行為干預
行為干預措施包括:團體、個體或基于現代技術的生活方式改變、教育、同伴支持、輔導、自我監(jiān)測、認知重建和目標設定。中高強度的干預措施通??蓽p重5%~10%,約2.39~2.86 kg,頻繁稱體重也有助于減重和維持減重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代謝適應性和激素變化導致的患者依從性降低,通常減肥6個月左右會到達平臺期。
營養(yǎng)干預
建議減少每日熱量攝入,來達到減重目的,通常每天應制造500~750 kcal的熱量差。減少熱量攝入和維持減重效果的具體策略包含:
控制、減少或拒絕超加工食品(如含糖飲料)的攝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
根據個體偏好、代謝風險和長期堅持的可能性,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飲食方案。
額外的飲食計劃也可以與減少熱量策略相結合,如得舒(DASH)飲食。相比于日常飲食,每天用高蛋白奶昔或能量棒代替1~2頓日常飲食有助于減重(差異-1.44 kg,95%CI=-2.48 kg~-0.39 kg)。不過,雖然有部分證據表明,極低熱量飲食不僅可減肥還能改善心血管疾病風險,但現行臨床指南實踐并不支持這些策略,若真要采用該策略,需要營養(yǎng)師的參與介入。
體力活動
體力活動通常不作為單獨的減重方式,但體力活動有助于維持體重和心臟代謝健康。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定義為最大心率的50%~70%)與內臟脂肪減少和適度的體重減輕(平均減重2~3 kg)有關??棺栌柧殻∪鈴娀┯兄跍p肥過程中保持瘦/無脂肪質量。
臨床指南建議:所有患者每周應采取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75~150分鐘的劇烈體力活動,以及每周2~3次抗阻訓練。鼓勵不要久坐,可以每小時起來活動2分鐘,也可以佩戴智能電子設備,提醒每天多活動,如果每天多走1800步,就可能減重0.5~1.5 kg。
藥物治療
肥胖治療藥物取得了重要進展。對于采取生活方式干預后不能有效減重的患者,指南建議:肥胖/超重以及有體重相關并發(fā)癥的非妊娠患者,應考慮開始使用減重藥物。一旦開始藥物治療,臨床醫(yī)生應考慮到減肥藥的雙重益處,如糖尿病患者使用胰高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可在改善血糖水平的同時達到減重的目的。同時,臨床醫(yī)生也應告知患者即使使用減肥藥,也需要與改變生活方式相結合才能達到和維持良好體重,減肥藥有可能需要終身使用,因為停藥后體重反彈是常見情況。不建議使用減肥補充劑,如某些綠茶提取物。
1)GLP-1受體激動劑(司美格魯肽或利拉魯肽)
2014年,美國FDA批準皮下注射的利拉魯肽可用于治療肥胖,但需要每日用藥; 2021年,皮下注射的司美格魯肽被美國FDA批準用于治療肥胖 ??诜p肥藥也日漸得到患者和醫(yī)生的廣泛關注, 發(fā)表于《柳葉刀》(The Lancet)的 結果顯示,每日一次50 mg司美格魯肽口服治療可使超重或肥胖成人(未伴有2型糖尿?。w重大幅度下降(治療68周平均下降15.1%)。
2)Tirzepatide
Tirzepatide是一款新型降糖藥,屬于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多肽(GIP)和胰GLP-1受體雙重激動劑,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給藥。發(fā)表于《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NEJM)的,每周一次tirzepatide(15 mg)皮下注射給藥,持續(xù)72周治療后肥胖成人患者的體重減輕程度達到極其顯著的20.9%(基于療效評估減重達23.6kg),而體重減輕≥5%的患者占比達到了91%!此外,36.2%接受tirzepatide(15 mg)治療的患者達到了預設體重減輕≥25%的探索性終點。
3)Phentermine-Topiramate/Naltrexone-Bupropion/奧利司他/Gelesis100
2012年,美國FDA批準聯合Phentermine-Topiramate用于治療肥胖,Phentermine-Topiramate的具體減肥機制尚不明確,普遍認為可降低食欲但不能減少熱量攝入。Naltrexone-Bupropion在2014年被美國FDA批準用于治療肥胖。Phentermine-Topiramate和Naltrexone-Bupropion均未在中國未獲批。奧利司他在1999年被美國FDA批準用于治療肥胖,可平均減重2.8%~4.8%,已在中國獲批。2019年,Gelesis100被美國FDA批準用于治療肥胖,相關臨床試驗結果顯示,Gelesis100治療6個月后,59%接受治療的患者體重至少減輕5%,27%接受治療的的患者體重減輕10%以上。
4)部分短期用藥和可能增重的藥物
此外,美國FDA還批準了部分短期使用的減重藥,分別是phentermine、diethylpropion、benzphetamine和phendimetrazine,可在短期內使用(12周)。
除了減重藥物外,部分藥物也可能與體重增加有關,如降糖藥(格列本脲、胰島素等)、抗抑郁藥(阿米替林、米氮平等)、抗精神病藥(奧氮平、富馬酸喹硫平等)、抗癲癇藥(加巴噴丁、卡馬西平等)、β受體阻滯劑、甾體類避孕藥、皮質類固醇和抗逆轉錄病毒等。使用這些藥物時臨床醫(yī)生應告知患者體重增加的風險,建議患者監(jiān)測體重變化情況。
手術治療
目前,美國FDA批準了2種內窺鏡減重手術:內鏡下胃內氣囊置入術和內鏡袖狀胃成形術。胃內氣囊會占據胃部空間,延遲胃排空,增加飽腹感。研究顯示,對于BMI在30~40 kg/m2的患者,通過生活干預和胃內氣囊置入術后,體重減輕了10.2%。袖狀胃成形術是通過減少胃的體積來達到減重目的。研究顯示,相比于單純改變生活方式,改變生活方式聯合袖狀胃成形術的患者治療52周后,體重減輕了13.6%。
最近指南建議:對于BMI≥35 kg/m2和30~34.9 kg/m2且伴有體重相關合并癥的患者,應考慮采取代謝減重手術。目前主流的代謝減重手術為胃旁路術和袖狀胃切除術。
減肥是長期“事業(yè)”,關注隨訪很重要
減重后的隨訪很重要,理想情況下應每4~6周隨訪一次,以及時發(fā)現和解決可能存在的藥物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手術的隨訪需要與外科醫(yī)生溝通確認。
減重成功后,如何維持健康的體重,體重不反彈,不復發(f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要時需要持續(xù)的臨床干預。根據縱向觀察性研究,減重成功后仍能維持健康體重的人群通常采用以下策略:1)定期體力活動(通常每周>200分鐘);2)定期自我稱體重;3)減少熱量的飲食模式。
考慮到相比于單純生活方式干預,藥物治療在維持減肥效果方面更佳,部分臨床指南支持長期使用減肥藥。因此,與其他慢性疾病相似,減重也可能需要終身監(jiān)測。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Read more”,即可訪問JAMA官網閱讀完整論文。
歡迎投稿:學術成果、前沿進展、臨床干貨等主題均可,。
參考資料
[1] Elmaleh-Sachs A, Schwartz JL, Bramante CT, et al. Obesity Management in Adults: A Review. JAMA. 2023 Nov 28;330(20):2000-2015. doi: 10.1001/jama.2023.19897. PMID: 38015216.
免責聲明: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y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fā)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醫(yī)學新視點」微信公眾號留言聯系。
相關知識
90%患者瘦身成功!JAMA重磅:科學減肥,關注5大臨床進展@MedSci
JAMA子刊:新發(fā)糖尿病患者突然暴瘦,小心癌王來襲
新型「減肥針」終于登場,我國 1.8 億肥胖癥患者迎來重磅新藥
JAMA綜述:對肥胖患者的評估及生活方式管理(上)
高效減重15kg?“減肥神藥”?口服版III期臨床試驗成功!背后是.......
柳葉刀重磅綜述:成人肥胖癥的現代醫(yī)學療法
司美格魯肽在中國獲批減肥適應癥,體重平均減輕16.8kg,但需注意陽痿風險
減肥要循序漸進,科學減重
柳葉刀重磅綜述:成人肥胖癥的現代醫(yī)學療法@MedSci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個性化減重方案讓您健康“享”瘦
網址: 90%患者瘦身成功!JAMA重磅:科學減肥,關注5大臨床進展 http://m.u1s5d6.cn/newsview194199.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