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平衡膳食的理念

平衡膳食的理念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1日 04:36

平衡膳食是指膳食中熱能和各種營養(yǎng)素含量充足,種類齊全,比例適當;膳食中供給的營養(yǎng)素與機體的需要兩者之間保持平衡。膳食的結構要合理,既應滿足機體的生理需要,又應避免膳食構成的比例失調和某些營養(yǎng)素過量而引起機體不必要的負擔與代謝上近期或遠期的紊亂。人體約需要42種以上的營養(yǎng)物質,包括各類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種維生素,各種礦物質,必需微量元素和水。能構成42種以上營養(yǎng)物質的膳食必須由多種多樣的食物來源來實現(xiàn)。

1.保證三大營養(yǎng)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占總能量的60%~70%、蛋白質占10%~15%、脂肪占20%~25%。

2.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谷類、薯類和淀粉食品構成,控制食糖及其制品。

3.脂肪要以植物油為主,減少動物脂肪。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之間的比例一般為1∶1∶1。

4.蛋白質中應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優(yōu)質蛋白(動物蛋白和大豆蛋白),若以氨基酸為基礎計算,成年人每日供給的蛋白質中,20%需要由必需氨基酸來供給,以維持氮平衡,10~12歲兒童需要有33%,嬰兒需要有39%,以保證生長發(fā)育的需要。

5.維生素要按供給量標準配膳,有特殊需要者另外增加,一般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三者之間的比例為1∶1∶10較為合理。

6.膳食中鈣磷比例也要適當,膳食中鈣磷比例在2∶1~1∶2之間基本符合機體的吸收及發(fā)育,若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正常時,不必嚴格控制鈣磷比例。

要滿足身體的各種營養(yǎng)需求,有足夠的熱能維持體內外的活動;有適當量的蛋白質供生長發(fā)育、身體組織的修復更新,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無機鹽參與構成身體組織和調節(jié)生理機能;有豐富的維生素以保證身體的健康,維持身體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并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有適量的膳食纖維,用以維持正常的排泄及預防某些腸道疾??;有充足的水分以維持體內各種生理程序的正常進行。平衡膳食應符合以下條件:

1.膳食食要多樣化物

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認為,合理膳食的食物構成,在每天膳食中應含有五類基本食物。

(1)薯類谷:谷類包括米、面雜糧,薯類包括馬鈴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礦物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是熱能的主要來源。每天的進食量與熱能需求、生活、勞動強度有關,也受副食供給量的影響,一般從事中等勞動的成年人,每天需要糧食500克~600克。

(2)動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魚、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

(3)豆類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類,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

(4)蔬菜水果類:包括鮮豆、根莖、葉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蛋白質、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在一個平衡膳食里,蔬菜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就不能滿足身體對某些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需要,膳食纖維也將不足。成人每天最好能吃到400克~500克蔬菜。

(5)純熱能食物:包括動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類,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不但能增加食物的香味,還可提供維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并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關于各類所占比例,有人調查研究了營養(yǎng)與慢性病之間的關系,認為不僅營養(yǎng)不足會影響人體健康,而營養(yǎng)過剩也可以成為某些疾病的誘因,從而提出平衡膳食以谷類60%、肉魚乳蛋類17%、油脂8%、其它15%的構成較為適宜。

2。要有合理的膳食制度

要合理按排一日的餐次,兩餐之間的間隔和每餐的數(shù)量、質量,使進餐與日常生活制度和生理狀況相適應,并使進餐與消化吸收過程協(xié)調一致。膳食制度安排的適當,可以協(xié)助提高勞動和工作效率。按照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正常情況下,一般每日三餐比較合理,兩餐的間隔以4~6小時合適。各餐數(shù)量的分配要適合勞動需要和生理狀況,較適宜的分配為:

早餐占全天總熱能的25%~30%,午餐占全天總熱能的40%,晚餐占全天總熱能的30%~35%。

另外,用膳時間應和生活工作制度相配合。合適的膳食安排,科學的烹飪方法,能促進消化,引起食欲。同時要保證清潔衛(wèi)生,防止食物被污染,并減少營養(yǎng)素的損失。

相關知識

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與健康
做到五點才是平衡膳食
合理膳食 吃動平衡 健康體重
合理膳食的概念
合理膳食與營養(yǎng)平衡
平衡膳食的金字塔
食物調理:運用食物平衡身體狀況,膳食平衡調理
平衡營養(yǎng)膳食
(一)合理膳食,平衡營養(yǎng)

網(wǎng)址: 平衡膳食的理念 http://m.u1s5d6.cn/newsview17684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