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夏季濕熱交蒸,養(yǎng)生茶飲與食療不可少

夏季濕熱交蒸,養(yǎng)生茶飲與食療不可少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7月08日 00:49

進入夏季,氣候炎熱,嶺南地區(qū)濕熱交蒸,人體易受暑邪、濕邪侵襲,出現心煩失眠、食欲不振、中暑等問題。中醫(yī)強調“夏養(yǎng)心”,結合飲食與茶飲調理,可幫助平衡陰陽、清熱解暑

圖片

一、夏季養(yǎng)生核心原則

1

 養(yǎng)心靜神

夏季對應五行之火,與心臟相通。我們需要保持情緒平和,避免心煩氣躁,可通過午睡(11:00-13:00心經當令時小憩20分鐘)或冥想調節(jié)心神。

2

清熱祛濕

夏季飲食原則以清淡為主。要多食瓜類(冬瓜、苦瓜)、豆類(綠豆、赤小豆)及利水食材(薏米、茯苓),減少油膩、辛辣食物。

3

適度運動

選擇清晨或傍晚進行八段錦、散步等柔和運動,避免大汗傷陽,運動后要及時補充淡鹽水或椰子水。

二、夏季養(yǎng)生茶飲推薦

三花清涼茶

配方:金銀花3g、菊花3g、茉莉花2g、薄荷葉2片、冰糖少許。

功效:清熱解毒、疏肝明目,緩解暑熱煩躁,適合濕熱體質、易上火者。

四味清暑飲

配方:金銀花3g、烏梅2顆、陳皮3g、薄荷2g。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祛濕,適合暑濕困脾型(癥見頭重如裹、腹脹等)。

姜棗茶

配方:生姜3片、紅棗5顆。

功效:溫中散寒,適合空調房久居或脾胃虛寒者,可驅散體內寒氣。

荷葉山楂茶

配方:荷葉10g、山楂5g、陳皮3g。

功效:消食開胃、降脂減肥,適合夏季食欲不振者。

三、應季養(yǎng)生菜肴推薦

冬瓜薏米排骨湯

材料:冬瓜300g、薏米30g、排骨200g、茯苓10g。

做法:薏米提前浸泡2小時,排骨焯水后與薏米、茯苓燉煮1小時,加入冬瓜再燉20分鐘。

功效:清熱利濕、健脾祛痰。

苦瓜釀肉

材料:苦瓜1根、瘦肉末100g、香菇3朵、枸杞10粒。

做法:苦瓜切段去瓤,香菇切粒與肉末抓拌均勻,香菇肉末填入苦瓜段中蒸熟后撒入枸杞。

功效:清心降火,適合濕熱體質人群。

蓮藕百合炒木耳

材料:蓮藕1節(jié)、百合50g、黑木耳10g、胡蘿卜半根。

做法:食材焯水后翻炒,加鹽、芝麻油調味。

功效:滋陰安神,緩解夏季失眠。

綠豆百合蓮子粥

材料:綠豆50g、百合30g、蓮子15g、粳米50g。

做法:綠豆、蓮子浸泡后與粳米同煮,加百合煮10分鐘。

功效:清熱解暑、寧心安神。適合暑熱擾心、失眠等人群。

四、注意事項

1

因人而異

濕熱體質人群可多食苦瓜、綠豆;脾虛者慎食寒涼,可搭配生姜或紅棗。

陽虛體質人群避免過度貪涼,空調溫度不低于26℃。出汗后及時更衣,以免感冒。

2

飲食衛(wèi)生

夏季氣溫高,容易滋生細菌。食物需新鮮,不吃隔夜菜,生食瓜果需洗凈。

3

藥物禁忌

中藥茶飲需根據體質選擇,如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飲荷葉茶、綠豆沙等,孕婦慎用含薄荷、金銀花、薏苡仁、綠豆等配方。

夏季養(yǎng)生兼顧清熱、祛濕、養(yǎng)心。通過茶飲與食療的結合,助您度過健康清爽的夏日?!?/p>

【來源: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作者:治未病科 張慧賢副主任醫(yī)師】

免責聲明:本內容來自騰訊平臺創(chuàng)作者,不代表騰訊新聞或騰訊網的觀點和立場。

舉報

相關知識

夏日“濕熱交蒸”?平安度夏重在“袪濕”
中醫(yī)夏季養(yǎng)生指南:清心祛濕,茶食同補
夏季如何去除體內濕熱 清熱利濕的食物不可少
夏季養(yǎng)生茶飲
濕熱體質夏季如何養(yǎng)生
夏季養(yǎng)生先健脾祛濕
春夏交替季節(jié)如何選擇養(yǎng)生茶飲:各類適宜茶品推薦與飲用指南
夏季暑濕重 怎樣飲食調養(yǎng)
濕熱夏季湯品
5款清熱祛濕茶夏季一定要喝

網址: 夏季濕熱交蒸,養(yǎng)生茶飲與食療不可少 http://m.u1s5d6.cn/newsview152178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