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體重焦慮”?專家這樣說
近日,廣東15歲女孩減肥至24.8公斤去世的消息牽動了網友的心,讓很多網友為此唏噓不已。以瘦為美的審美觀,正深刻地影響著青少年。越來越多的人執(zhí)著地減肥,僅僅是為了健康嗎?很多女生都覺得自己胖,天天喊著減肥,因為肥胖造成的心理陰影常導致自卑發(fā)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畸形的“以瘦為美”并不可取。那么,你真的胖嗎?到底什么才是“胖”的標準?體重代表一切嗎?聽聽專業(yè)的醫(yī)生講一講,也許你會豁然開朗。
心痛!廣州15歲女孩為愛減肥離世
近日,廣東15歲女孩減肥至24.8公斤去世的消息上了新聞熱搜。這位15歲女孩小玲(化名)的經歷,在一檔紀錄片中被呈現。家人發(fā)現,身高165厘米,曾經體重95斤的小玲,自2021年8月開始減肥,在今年大年初三之后的近50天里,只喝水,不吃東西。
媽媽回憶,小玲最胖的時候是小學六年級,104斤。上了初中以后,她要求食物不要放油,“一點點油都不要放”,不吃米飯和主食,逐漸完全不進食。剛開始減肥時,家里沒當回事,小玲父親覺得,女孩子愛漂亮,減一減,餓了自然會吃,沒覺得有很大危害,也沒引起重視,直至小玲被確診神經性厭食。
而小玲身材焦慮的來源,是自己喜歡的男生,喜歡了一個比自己更瘦的女孩。她無法接受一個事實:我比那個同學漂亮,成績比她好,但她比我瘦!慢慢地,她不吃主食,最后完全不進食,只喝水:節(jié)食變成了絕食。在接下來的一年半時間里,小玲反復絕食,直到陷入昏迷、生命垂危。其實女孩父母曾多次強制帶女孩去醫(yī)院,但第一次去,她就試圖跳車,開了四五次車門。到了醫(yī)院,被強制拖進病房,小玲就用花灑砸腦袋,嘗試跳窗……
小玲的體重逐漸掉到五六十斤,她曾告訴媽媽,“我想活,但不能接受自己吃東西”。一年半的時間里,她反復絕食,身體稍微有點力氣,就進入只喝水不進食的模式中。
醫(yī)院里,給小玲做CT檢查的醫(yī)生,小心翼翼將其抬至病床時說,“好輕啊,像在抬一床被子”。那時的小玲只有49斤了,骨瘦如柴,隨時可能骨折。
被送入ICU前,小玲已身患14種相關疾病。在ICU搶救了二十多天,面部凹陷、多器官衰竭,最終,她去世了。
治療神經性厭食有點麻煩最好早發(fā)現、早干預、早治療
“神經性厭食確實有些麻煩,這是一類嚴重的、易被忽視的、常常發(fā)生于青少年的一類心身疾病——進食障礙疾病?!贝筮B市第七人民醫(yī)院進食障礙病房主任李雙介紹說。大連市第七人民醫(yī)院精神十療科為開放式病房,在2016年成立了進食障礙亞??撇》?,針對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等進食障礙開展綜合治療。
李雙說,厭食癥多發(fā)于14-18歲,女性多見,通常女性與男性比例為11:1?;颊叩恼J知往往局限于過度的“身材焦慮”,引發(fā)極端的減肥行為。體重明顯低于正常值,患者的死亡率高達10%至15%。這些患者往往不自信,且過度追求完美或取悅于別人,總是“活”在別人的認可當中,總是對自己不滿意,想變得更完美。
這些患者的想法是“即使骨瘦如柴,仍認為自己很胖,或者某個部位胖?!彼麄兂3Uf:“只要吃一口東西,就感覺身體會胖起來?!?/p>
患者的行為常常是嚴格限制自己飲食,每天吃得很少;或者進食后自我摳吐、過度運動、服用減肥藥物等;他們常常否認病情,掩飾節(jié)食及摳吐行為,拒絕求醫(yī)。漸漸患者的體重明顯低于正常值,出現不同程度營養(yǎng)不良、停經、脫發(fā)、低血壓等軀體癥狀,情緒抑郁、焦慮……對食物厭惡?!爸委焻捠嘲Y,最主要還是早發(fā)現、早干預、早治療,父母切勿忽視孩子飲食變化的小細節(jié)?!崩铍p表示,當父母面對受困于進食紊亂的孩子,可以先尋求專業(yè)醫(yī)生的幫助,大家一起努力幫助孩子走出進食困境。
進食障礙除了厭食癥還有貪食癥及暴食癥
“進食障礙除了厭食癥外,主要還有貪食癥及暴食癥。”李雙說。
貪食癥發(fā)病年齡偏大,16-22歲為高峰期,表現發(fā)作性、難以控制地吃進大量食物,食量為常人數倍。還有多吃“發(fā)胖”食物,吃到撐為止,之后恐懼發(fā)胖,立即自我摳吐,或者禁食、服用瀉藥,為自己失控而充滿內疚、自責、悔恨。情緒波動大,帶來身體損害及抑郁焦慮情緒,甚至沖動、有自傷行為。
暴食癥與貪食癥一樣存在無法控制的暴食行為,但對體重無過分關注,不會采取清除行為,容易導致肥胖。這類疾病發(fā)生機制比較復雜,不同類型的進食障礙治療有所相同,但各有側重?!八麄冃枰獱I養(yǎng)治療、伴發(fā)軀體疾病治療,飲食行為管理,不良情緒改善及系統(tǒng)的心理治療,需要??漆t(yī)生具體評估后提供治療方案。希望身陷進食障礙的青少年能夠及時治療,走出困境?!崩铍p說。
減肥訓練營里多是大體重者他們減肥更加艱辛更需嚴謹
肥胖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確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近年來我國肥胖人群有增加的趨勢,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不容忽視?!?020年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我國成年人超重或者肥胖的比例達到50.7%,6歲以下兒童和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別達到了10.4%和19%。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30年,我國17歲以下超重肥胖人數將超過5600萬。
“我們這里肥胖者真的多,而且多是150斤以上的大體重者?!贝筮B減脂健身教練Nika說。Nika是大連人,畢業(yè)于大連大學,從事減脂健身行業(yè)已10余年,曾輾轉大連、北京、上海等多地任教,現執(zhí)教于鞍山市某減肥訓練營。
Nika介紹說,來到減肥訓練營的人,180多斤到200斤的并不鮮見。她曾遇到的年齡最小的、體重最大的是一名12歲的男孩,體重達400多斤,在暑期到訓練營減肥的青少年很多。
Nika說大體重者的減重過程,相比其他人群更加艱辛和嚴謹,教練對其身體各項指標的綜合評定需要經常進行檢測,單純靠節(jié)食和運動都無法達到減重的效果。很多大體重者想要通過運動減肥都無法實現,因為這會對其身體健康有影響。所以,減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輾轉南北執(zhí)教,Nika也發(fā)現了一些有意思的規(guī)律:相對而言,北方胖人偏多,南方胖人較少。
Nika說,對于北方人減重來說,飲食這道關就很難過。南方地區(qū)的烹飪方式多是清蒸、水煮、溫煮煎炒或慢燉,而北方地區(qū)因為四季變化較為明顯,在寒冷天氣人們更習慣吃一些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且北方人多偏愛重口味飲食,醬燒、油炸、紅燒等烹飪方式被大量采用,食物結構則表現為面粉、谷類和薯類更多,所以飲食結構對北方人的體重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營養(yǎng)學專家
單純“節(jié)食”不可取要科學合理地減重
大連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主任張媛媛說,近年來,青少年肥胖的比例確實在升高,主要是攝入的能量超標、飲食結構不合理、攝入的營養(yǎng)素不均衡、體能運動少等原因造成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畸形的“以瘦為美”并不可取。
你胖嗎?你真的胖嗎?很多女生都覺得自己胖,天天喊著要減肥,因為肥胖造成的心理陰影導致了自卑的發(fā)生。有些女生其實并不胖,但卻過度追求完美,非要將體重控制在100斤以內,為此一味地控制飲食。
其實,體重并不能代表一切,不少市民存在減肥誤區(qū),認為體重高就是肥胖,其實這一想法過于片面。判斷是否肥胖要考慮多項指標。其中,體質指數是測定肥胖的常用指標(BMI≥24kg/㎡屬于超重, BMI≥28kg/㎡屬于肥胖),此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時一般也可判斷為成人中心性肥胖;腰臀比、體脂率等也能夠作為判斷是否肥胖的間接測量指標。
只靠節(jié)食是最常出現的減肥誤區(qū),單純依靠節(jié)食減肥是最容易反彈的,因為節(jié)食會讓人體有保護性的代謝率降低;恢復飲食后的代謝率如果不增加運動也不會馬上增加,只有體力活動與合理限制飲食相結合,才能達到健康的減重效果。
有些人為了減肥就光喝水或者只吃水果、蔬菜,這樣單一的低熱量飲食結構直接導致營養(yǎng)攝入的不均衡,長期如此會引起各種對健康不利的身體反應——乏力、眩暈、低血糖、貧血、免疫力降低、神經性厭食等等,嚴重的話會影響器官功能的正常工作,甚至威脅到生命。肥胖是由遺傳、飲食、熬夜等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多種原因造成的一個結果,所以也不是單純靠節(jié)食就能解決的問題。
合理的膳食結構、規(guī)律的運動、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是獲得健康體重的最佳良方。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劉坤
相關知識
如何防治焦慮癥
焦慮癥如何自救
自我要求過高或患焦慮癥 專家教你緩解壓力
孕婦如何擺脫焦慮心理
如何走出身材焦慮的困境,獲得健康體型?
如何自我治療焦慮癥
焦慮癥怎樣自我調節(jié)和緩解
得了焦慮癥怎么辦 患有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jié)
焦慮癥患者如何自我緩解
焦慮憂郁體重為什么消瘦
網址: 如何破解“體重焦慮”?專家這樣說 http://m.u1s5d6.cn/newsview139888.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