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良好飲食習慣成就幼兒健康未來     ——幼兒園食育之策

良好飲食習慣成就幼兒健康未來     ——幼兒園食育之策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6月07日 22:18

        吳蓉秀
        福建省建甌市實驗幼兒園      353100
        [摘要] 幼兒的健康成長與良好的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關系,幼兒期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行為將對他們一生產生重要積極的影響。一餐兩點是幼兒在園重要的一個生活環(huán)節(jié),教師抓住一餐兩點這一生活環(huán)節(jié),尋找最佳的教育契機,滲透食品安全和飲食文明教育,增長幼兒對“食”的認知,增強幼兒對“食”的興趣,改善幼兒飲食行為,養(yǎng)成幼兒健康飲食好習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字]飲食習慣   健康   食育
        幼兒期是幼兒身體與心理發(fā)展以及大腦結構和機能發(fā)育最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為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成人應為幼兒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yǎng),健康的飲食,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與衛(wèi)生習慣”。民以食為天,教以育為先,食育,顧名思義就是關于飲食方面的教育,主要是通過關于飲食安全、營養(yǎng)、飲食觀念以及飲食文化等方面,并且結合各種各樣的栽種、烹飪等實踐性操作的教育。幼兒園食育能夠為孩子們儲備關于飲食方面的知識,培養(yǎng)幼兒與自然環(huán)境友好、和諧相處的理念,對飲食文化的傳承與實踐,培養(yǎng)良好生活和飲食習慣,促進幼兒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由上述可知幼兒的飲食教育很重要,食育應該從“娃娃”開始抓起,二點一餐是在園幼兒重要的一個生活環(huán)節(jié),幼兒在園吃什么,怎么吃,教師應該把食育滲透在幼兒的一日餐點中作為幼兒健康教育強有力的抓手。
        一、遵循自然法則  食品安全而食
        良好的營養(yǎng)一定是以食品安全為保證,通過認知活動和主題墻飾的創(chuàng)設,讓幼兒形成食品安全的意識,知道應該選擇什么樣的食物才是安全的。
        (一)擇食而食,拒絕野生動物。讓幼兒懂得五谷雜糧、瓜果蔬菜、經過人工長期馴養(yǎng)的家畜家禽可以食用,而一些野生動物,特別是國家保護動物不可食用,拒食野生動物不僅是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需要,同時更是為了保護人類自己免遭病毒的侵害。
        (二)應時而食,順應自然時令。遵循自然之道,應時令、按季節(jié)吃東西,即到什么時候吃什么東西,不到時候不吃。這是我們對大自然規(guī)律的一種遵循、敬畏,也是對自己身體健康的保養(yǎng)。因此我們選擇時令的蔬果,培養(yǎng)幼兒吃四季時序生長,順應時令的植物的意識。
        (三)足火而食,美味又健康。教育幼兒要吃高溫煮熟的食物,烹飪過的肉類、蔬菜類中存在的一些有害的細菌可以通過高溫被殺死,吃起來才安全。
        二、平衡膳食營養(yǎng) 增強免疫能力
        幼兒園的食譜是營養(yǎng)師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滿足幼兒生長需要的營養(yǎng)食譜,包含了各種營養(yǎng)素的合理搭配,如何讓幼兒了解我們?yōu)樗麄兙陌才诺氖匙V,知道食物的合理搭配?
        (一)圖譜化食譜,合理搭配營養(yǎng)全。幼兒園在制定食譜上注重六項搭配、食品多樣化、根據時令、注重加工、講究烹飪、保證營養(yǎng)等原則,并以圖譜的形式展示給幼兒。通過圖譜化的食譜更直觀地讓幼兒知道今天我們吃什么,怎么搭配,從而對食物的合理搭配有一個初淺的認識。
        (二)餐前食譜介紹,營養(yǎng)價值助成長。在每日餐點之前,教師組織和鼓勵幼兒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餐點的營養(yǎng)價值,激起幼兒的食欲,如雞蛋里的蛋白質可以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牛奶可以幫助小朋友長得和奶牛一樣強壯,香蕉可以幫助小朋友的腸子大掃除還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快樂等,讓幼兒了解身體的生長離不開營養(yǎng)的食物。
        (三)自主評價餐點,不偏食來身體棒。

幼兒在家喜歡吃什么家長就做什么、愛吃多少就吃多少,造成了幼兒偏食、挑食。復學后,在班級“我愛美食”專欄,讓幼兒對自己每天在園的餐點食譜進行評價,選出自己喜愛的食譜,并與伙伴交流分享自己在餐點中的味覺和視覺體會,“今天的咖哩炒飯?zhí)贸粤?。”“我喜歡吃水餃?!?“蘑菇可以幫我們長得更健康”等,幼兒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就不斷獲得了一些健康的膳食理念,遷移他人的快樂美食體驗,逐漸地克服了挑食、偏食的不良習慣。
        三、弘揚傳統(tǒng)文化,養(yǎng)成進餐文明
        文明禮儀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期是幼兒品德教育的啟蒙時期和禮儀養(yǎng)成教育的關鍵期,俗話說“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良好的就餐禮儀行為將對幼兒的身心和社會性發(fā)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一)衛(wèi)生飲食,防止病毒來感染。洗手是阻隔病毒傳播的有效方法,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尤為重要,通過視頻兒歌、圖片提示、現(xiàn)場示范、實際操作等,讓幼兒熟練掌握“七步洗手法”認真洗手。采用分餐模式,避免器具交叉使用和人員密集等待。餐桌使用隔板防止幼兒交流和飛沫傳播,有效防止病毒傳染,用餐期間不與他人交流,坐姿端正、不隨意離開椅子,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學習使用餐巾,保持桌面、地面、身上干凈整潔等,確保幼兒在園進餐安全。
        (二)光盤行動,養(yǎng)成節(jié)約美德
        勤儉節(jié)約歷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幼兒園里倡導“文明餐桌”,提倡“珍愛糧食”的理念,教育幼兒不浪費食物,懂得粒料皆辛苦、尊重他人勞動的道理。“今天你光盤了嗎?”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需求量吃完一份飯菜,吃完的幼兒可以得到一枚獎章,對幼兒的光盤行為給予積極的肯定。
        (三)分類整理,環(huán)保意識不可少。進餐結束,幼兒按照老師講過的分類原則,將餐具按要求有序分類放好,特別是廚余垃圾應放入相應的加蓋廚余垃圾桶。讓環(huán)保教育從幼兒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餐桌“小環(huán)境”為起點延伸到保護大自然、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
        (四)飲食思源,情感教育要升華。觀看食堂工作人員制作、烹飪食物的視頻,讓幼兒感知他們的辛苦,因而產生感恩的心理。食物皆來自大自然,大自然給了人類豐厚的饋贈,教育幼兒感恩自然、順應自然、敬畏生命、從自然中合理獲取食物并懂得珍惜食物。
        食育不僅僅是“吃”的教育,還包含更多自然、道德、生態(tài)、生存、生命的教育,食育是成就人類的教育,更是成全生命的教育,應該成為每個幼兒人生的第一課和必修課,幼兒園里開展食育教育從飲食入手,放眼幼兒終身習慣與道德修養(yǎng)、為幼兒的健康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秋萍《幼兒園食育課程的建構與實施》[J]學前教育研究 2018年第8期
        [2]許雅君《食育,在孩子心里播下健康的種子》全國百佳圖書出版社2019年8月。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 年度專項課題,批準號:Fjjgzx19—156《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食育實施策略的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相關知識

家園共育促進小班幼兒良好飲食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策略研究
如何在幼兒園中培養(yǎng)幼兒健康飲食行為習慣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含反思 幼兒園免費教案
重視幼兒園新生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膳食習慣成就孩子健康未來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家園互動促進幼兒良好飲食習慣與行為養(yǎng)成研究 論文.docx
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和策略
幼兒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現(xiàn)狀研究
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和策略.doc

網址: 良好飲食習慣成就幼兒健康未來     ——幼兒園食育之策 http://m.u1s5d6.cn/newsview137907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