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及制備方法、使用方法與流程
本發(fā)明涉及功能紡織品領域,具體為一種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及制備方法、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受健康和愛美的影響,塑造優(yōu)美曲線的塑身衣成為功能紡織品研究的一個重點。塑身衣主要是利用貼身彈力衣束縛來達到改善體態(tài)外形的穿著者,這類彈力衣具有較高的彈性,對豐胸、收腹、減腰、提臀、美腿效果及其明顯。塑形衣,也叫塑身衣、緊身衣、束身衣、美體衣,彈力衣等,是一種功能性服裝。其采用彈性面料,依人體曲線剪裁,緊貼皮膚。目前常用的彈性面料由氨綸、聚醚酯彈性纖維、聚烯烴彈性纖維等,該類面料盡管具有良好的回彈性,但為了提升塑身效果,通常需要進一步提升回彈性,這使得壓迫感劇增,穿戴過緊可壓迫頸部肌肉、血管、神經(jīng),累及頸椎造成頸椎勞損、骨質增生,進而又影響椎神經(jīng)、椎動脈,使病人產(chǎn)生上肢麻木,頸部及上肢酸痛、頭暈、惡心、胸悶不適等癥狀,影響身體健康。形狀記憶材料具有記憶性形狀的功能,其在塑身衣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功能形狀記憶材料為一種智能材料,其在外界環(huán)境變化時(如溫度、電磁場、ph值、光和濕度等)具有恢復到初始設定形狀的一類材料。形狀記憶聚合物質輕、低耗、易加工、優(yōu)異的形狀記憶性能等眾多優(yōu)點而被廣泛應用。形狀記憶聚合物材料的熱敏性型形狀記憶功能的原理是其微觀結構一般由不相容的兩相組成,即記憶并維持初始形狀的固定相和可隨外界刺激發(fā)生可逆變化的可逆相。在“初始形狀—臨時形狀—初始形狀”的熱敏型形狀記憶循環(huán)中,固定相將不隨熱刺激發(fā)生相轉變或熱力學轉變,而可逆相的分子鏈則在受熱后得到解凍并在外力作用下發(fā)生可逆移動或改變從而被賦予一個不同于初始狀態(tài)的形狀。但在此加熱時,可逆相分子鏈再次解凍并在固定相儲存的內應力作用下發(fā)生回復至初始的狀態(tài)和位置,形變因此得以回復。這一機理在用于塑形衣時能夠有效保持塑形,同時不會產(chǎn)生壓迫感。中國發(fā)明cn201310397982.8公開了《一種塑形性好的彈性面料》,所述的塑形性好的彈性面料由多種彈性面料纖維混紡編織而成,所述的塑形性好的彈性面料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別為所述的萊卡纖維占19%-34%,所述的晴綸纖維占35%-43%,所述的進口長棉絨纖維占31%-38%。該面料具有彈性好、吸濕透氣、柔軟舒適、強力好的特點,并且由于面料彈性貼身,使得面料的塑形性較好。中國發(fā)明cn201410153351.6公開了《一種具有形狀記憶功能的絹絲/ptt混紡織物的制備方法》,技術方案是將ptt短纖維以30%~70%混紡干重比與絹絲纖維混紡制成83.3~166.7dtex線密度的絹絲/ptt混紡紗線;采用所述的混紡紗線作經(jīng)、緯紗,配置經(jīng)紗密度為450~600根/10cm,緯紗密度為200~280根/10cm,織物總蓋覆系數(shù)在75%±3%,配置織物組織為2枚~4枚,制成織物坯布,再經(jīng)精練、四道水洗和烘干定型制成織物成品。該發(fā)明提供的方法使織物具有良好拉伸回復彈性、折皺回復性、易于塑形與平撫恢復平整的形狀記憶功能,同時具有吸濕透氣性好、柔軟性好、穿著舒適等優(yōu)點,是一種功能性絹絲面料,可作為高檔休閑服裝面料??梢?,現(xiàn)有技術中針對塑形面料織物的改進,一般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復合多種彈性面料纖維混紡編織制備成具有強度好、回彈性大的面料。采用彈性纖維雖然增大了面料的舒適度,減輕了束縛壓迫感,但彈性大的同時會降低塑形所需的強度,無法兼顧不同部位的塑形要求。技術實現(xiàn)要素:針對目前塑身衣為了提升塑身效果,通常需要進一步提升回彈性,使得壓迫感劇增,影響身體健康的缺陷,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及制備方法、使用方法。采用如下具體技術方案:一種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的制備方法,選用彈性紡織物作為基布,利用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與水性聚氨酯組成的整理液進行整理;然后將形狀記憶材料、熱塑性聚氨酯混合經(jīng)螺桿熔融擠出,在t型流道成膜,雙向拉伸,得到形狀記憶薄膜;將形狀記憶薄膜貼合在預處理織物層間,通過熱針刺方式使形狀記憶薄膜與預處理織物復合得到復合織物,并保溫平整定型。具體制備方法如下:步驟一:將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與水性聚氨酯、分散劑高速分散為整理乳液,然后將彈性紡織物浸入整理乳液,進行織物兩浸兩軋,然后在110-120℃焙烘、卷取,得到預處理織物;步驟二:將形狀記憶材料、熱塑性聚氨酯混合經(jīng)螺桿熔融擠出,在t型流道成膜,雙向拉伸,得到形狀記憶薄膜;步驟三:將形狀記憶薄膜貼合在預處理織物層間,然后在80-90℃熱壓貼合,針刺,使形狀記憶薄膜與預處理織物復合得到復合織物;步驟四:將步驟三得到復合織物在30-40℃保溫定型10-30min,得到一種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優(yōu)選地,步驟一中所述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為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2689,氨基值為0.6mmol/g,黏度為1400mpas。該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一方面作為改性劑使用,能夠提高聚氨酯的力學性能,提高聚氨酯的斷裂伸長率和耐熱性;另一方面能夠作為織物的柔軟整理劑使用。優(yōu)選地,步驟一中所述水性聚氨酯為水性聚氨酯23646,固含量為30%。水性聚氨酯23646具有耐磨性、高回彈性。優(yōu)選地,步驟一中所述分散劑為分散劑iw、分散劑s中的一種。優(yōu)選地,步驟一中所述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與水性聚氨酯、分散按照重量份配制: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5-30份、水性聚氨酯35-50份、分散劑3-4份。優(yōu)選地,步驟一中彈性紡織物選用原料為氨綸、聚醚酯彈性纖維、聚烯烴彈性纖維、復合彈性纖維中任意一種制備的紡織彈性面料。更優(yōu)選的,復合彈性纖維選用t400纖維,t400纖維彈力好,面料柔軟、挺括、懸垂性好,布面平整、抗皺性好,尺寸穩(wěn)定性好。優(yōu)選地,步驟二中所述形狀記憶材料為記憶形變溫度在30℃左右的熱塑性形變材料;優(yōu)選以ptmg為軟嵌段,以pcl為增容嵌段的四臂聚合物,其熱敏記憶形變溫度在30℃左右,用于紡織物,通過預先定型,在人體穿著時,在人體溫度下會迅速恢復到預先定型的形狀,達到塑性的目的。優(yōu)選地,所述記憶材料、熱塑性聚氨酯按照重量份配制:形狀記憶材料20-35份、熱塑性聚氨酯40-60份。優(yōu)選地,所述螺桿擠出的溫度為140-160℃。本發(fā)明將形狀記憶材料雙向拉伸成膜,貼合在預處理織物層間再熱針刺,通過熱針刺的往復復合使形狀記憶薄膜與織物緊密貼合。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三中所述針刺為使用針刺機對織物進行針刺,針刺機的布針密度為1500枚/m2,針刺頻率為600次/min,速度為8-12m/min。一種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是由彈性紡織物作為基布,利用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與水性聚氨酯組成的整理液進行整理;然后將形狀記憶材料、熱塑性聚氨酯混合經(jīng)螺桿熔融擠出,在t型流道成膜,雙向拉伸,得到形狀記憶薄膜;將形狀記憶薄膜貼合在預處理織物層間,通過熱針刺方式使形狀記憶薄膜與預處理織物復合得到復合織物,并保溫平整定型制備得到的。本發(fā)明制備的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的使用方法為:使用時,將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量體裁衣,并在高于形狀記憶材料變形溫度(70℃)在人體模具定型,得到塑型衣。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發(fā)明得到的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通過輔助形狀記憶材料,可賦予人體良好的穿著舒適性,免受過緊的束縛壓迫感;通過高于形狀記憶材料變形溫度在人體模具定型,使得記憶材料的原始形狀符合人體所需的塑形需求,相比于單一通過彈性束縛提高塑形效果的織物,本發(fā)明得到的織物在提高了塑形效果的同時還提高了舒適度;具備“初始形狀—臨時形狀—初始形狀”的熱敏型形狀記憶,具有良好的在人體溫度恢復原尺寸的功能。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fā)明制備工藝流程簡圖。圖2為實施例1制備的形狀記憶紡織物在不同溫度下尺寸恢復情況的對比圖,其中,a為4℃低溫拉伸后的形狀記憶紡織物;b為逐步升溫至40℃的形狀記憶紡織物。具體實施方式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fā)明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例。在不脫離本發(fā)明上述方法思想的情況下,根據(jù)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的各種替換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實施例1一種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的制備方法,具體制備方法如下:步驟一:將氨基值為0.6mmol/g,黏度為1400mpas的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2689與固含量為30%的水性聚氨酯23646、分散劑iw高速分散為整理乳液,上述原料重量份配比為: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8份、水性聚氨酯40份、分散劑4份。然后將原料為聚醚酯彈性纖維制備的紡織彈性面料浸入整理乳液,進行織物兩浸兩軋,在120℃焙烘、卷取,得到預處理織物。步驟二:將29重量份的形狀記憶材料和50重量份的熱塑性聚氨酯混合,經(jīng)螺桿在溫度為150℃時熔融擠出,在t型流道成膜,雙向拉伸,得到形狀記憶薄膜。其中,形狀記憶材料為:熱敏記憶形變溫度在30℃左右的以ptmg為軟嵌段,以pcl為增容嵌段的四臂聚合物。步驟三:將形狀記憶薄膜貼合在預處理織物層間,然后在90℃熱壓貼合,使用針刺機對織物進行針刺,針刺機的布針密度為1500枚/m2,針刺頻率為600次/min,速度為12m/min。使形狀記憶薄膜與預處理織物復合得到復合織物;步驟四:將步驟三得到復合織物在35℃保溫定型20min,得到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將實施例1得到的的紡織物裁切為200×50mm的試樣,并在70℃壓制定型30min,其為初始形態(tài);然后在冷凍至4℃,模擬服裝使用沿長度方向反復拉伸50次,具體拉伸倍數(shù)為1.5;如附圖2a,為4℃低溫拉伸后的形狀記憶紡織物;再逐步將形狀記憶紡織物加熱至40℃,如附圖2b,形狀記憶紡織物恢復到原位。實施例2一種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的制備方法,具體制備方法如下:步驟一:步驟一:將氨基值為0.6mmol/g,黏度為1400mpas的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2689與固含量為30%的水性聚氨酯23646、分散劑iw高速分散為整理乳液,上述原料重量份配比為: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5份、水性聚氨酯4份、分散劑3份。然后將原料為t400纖維物制備的紡織彈性面料浸入整理乳液,進行織物兩浸兩軋,在120℃焙烘、卷取,得到預處理織物。步驟二:將28重量份的形狀記憶材料和45重量份的熱塑性聚氨酯混合,經(jīng)螺桿在溫度為150℃時熔融擠出,在t型流道成膜,雙向拉伸,得到形狀記憶薄膜。其中,形狀記憶材料為:熱敏記憶形變溫度在30℃左右的以ptmg為軟嵌段,以pcl為增容嵌段的四臂聚合物。步驟三:將形狀記憶薄膜貼合在預處理織物層間,然后在80℃熱壓貼合,使用針刺機對織物進行針刺,針刺機的布針密度為1500枚/m2,針刺頻率為600次/min,速度為8m/min。使形狀記憶薄膜與預處理織物復合得到復合織物;步驟四:將步驟三得到復合織物在40℃保溫定型25min,得到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實施例3一種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的制備方法,具體制備方法如下:步驟一:將氨基值為0.6mmol/g,黏度為1400mpas的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2689與固含量為30%的水性聚氨酯23646、分散劑iw高速分散為整理乳液,上述原料重量份配比為: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0份、水性聚氨酯50份、分散劑4份。然后將原料為聚烯烴彈性纖維制備的紡織彈性面料浸入整理乳液,進行織物兩浸兩軋,在110℃焙烘、卷取,得到預處理織物。步驟二:將30重量份的形狀記憶材料和60重量份的熱塑性聚氨酯混合,經(jīng)螺桿在溫度為155℃時熔融擠出,在t型流道成膜,雙向拉伸,得到形狀記憶薄膜。其中,形狀記憶材料為:熱敏記憶形變溫度在30℃左右的以ptmg為軟嵌段,以pcl為增容嵌段的四臂聚合物。步驟三:將形狀記憶薄膜貼合在預處理織物層間,然后在80℃熱壓貼合,使用針刺機對織物進行針刺,針刺機的布針密度為1500枚/m2,針刺頻率為600次/min,速度為10m/min。使形狀記憶薄膜與預處理織物復合得到復合織物;步驟四:將步驟三得到復合織物在40℃保溫定型15min,得到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實施例4一種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的制備方法,具體制備方法如下:步驟一:將氨基值為0.6mmol/g,黏度為1400mpas的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2689與固含量為30%的水性聚氨酯23646、分散劑iw高速分散為整理乳液,上述原料重量份配比為: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9份、水性聚氨酯48份、分散劑3份。然后將原料為氨綸制備的紡織彈性面料浸入整理乳液,進行織物兩浸兩軋,在115℃焙烘、卷取,得到預處理織物。步驟二:將29重量份的形狀記憶材料和48重量份的熱塑性聚氨酯混合,經(jīng)螺桿在溫度為155℃時熔融擠出,在t型流道成膜,雙向拉伸,得到形狀記憶薄膜。其中,形狀記憶材料為:熱敏記憶形變溫度在30℃左右的以ptmg為軟嵌段,以pcl為增容嵌段的四臂聚合物。步驟三:將形狀記憶薄膜貼合在預處理織物層間,然后在85℃熱壓貼合,使用針刺機對織物進行針刺,針刺機的布針密度為1500枚/m2,針刺頻率為600次/min,速度為10m/min。使形狀記憶薄膜與預處理織物復合得到復合織物;步驟四:將步驟三得到復合織物在40℃保溫定型15min,得到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對比例1具體制備方法如下:一種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的制備方法,具體制備方法如下:步驟一:將29重量份的形狀記憶材料和50重量份的熱塑性聚氨酯混合,經(jīng)螺桿在溫度為155℃時熔融擠出,在t型流道成膜,雙向拉伸,得到形狀記憶薄膜。其中,形狀記憶材料為:熱敏記憶形變溫度在30℃左右的以ptmg為軟嵌段,以pcl為增容嵌段的四臂聚合物。步驟二:將形狀記憶薄膜貼合在原料為聚醚酯彈性纖維制備的紡織彈性面料層間,然后在90℃熱壓貼合,使用針刺機對織物進行針刺,針刺機的布針密度為1500枚/m2,針刺頻率為600次/min,速度為12m/min。使形狀記憶薄膜與預處理織物復合得到復合織物;步驟三:將步驟三得到復合織物在35℃保溫定型20min,得到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對比例2步驟一:將氨基值為0.6mmol/g,黏度為1400mpas的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2689與固含量為30%的水性聚氨酯23646、分散劑iw高速分散為整理乳液,上述原料重量份配比為: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8份、水性聚氨酯40份、分散劑4份。然后將原料為聚醚酯彈性纖維制備的紡織彈性面料浸入整理乳液,進行織物兩浸兩軋,在120℃焙烘、卷取,得到預處理織物。步驟二:將熱塑性聚氨酯經(jīng)螺桿在溫度為155℃時熔融擠出,在t型流道成膜,雙向拉伸,得到熱塑性薄膜。步驟三:將熱塑性薄膜貼合在預處理織物層間,然后在90℃熱壓貼合,使用針刺機對織物進行針刺,針刺機的布針密度為1500枚/m2,針刺頻率為600次/min,速度為12m/min。使形狀記憶薄膜與預處理織物復合得到復合織物。步驟四:將步驟三得到復合織物在35℃保溫定型20min,得到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實驗對比:將本發(fā)明實施例1-5得到的紡織物以及對比例1紡織物裁切為200×50mm的試樣,并在70℃壓制定型30min,其為初始形態(tài);然后在冷凍至4℃,模擬服裝使用沿長度方向反復拉伸50次,具體拉伸倍數(shù)為1.5;再逐步將形狀記憶紡織物加熱至40℃,測試以上過程中面料長度方向變化,記錄如下:測試對象70℃初始長度/mm4℃、拉伸倍數(shù)1.5時測得長度/mm逐步加熱至40℃時測得長度/mm實施例1200215200實施例2200218202實施例3200210201實施例4200212200對比例1200208202對比例2200216212測試結果表明:本發(fā)明制備的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具備“初始形狀—臨時形狀—初始形狀”的熱敏型形狀記憶,具有良好的在人體溫度恢復原尺寸的功能。這一功能使得用于塑型衣,通過輔助形狀記憶材料,彈性織物可賦予人體良好的穿著舒適性,免受過緊的束縛壓迫感。當前第1頁12
相關知識
一種燃脂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與流程
一種茶多酚纖維素纖維水刺無紡布及其生產(chǎn)方法與流程
環(huán)保塑形膏的制作方法
一種海洋生物天然保健食品制備方法與流程
一種大豆專用生物有機綠色肥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流程
一種甲殼素纖維及其制備方法專利檢索
一種素鮮青稞面及其制備方法與流程
大腿塑形用什么方法
一種魔芋粉條的制作方法與流程
一種黃精膏及其制備方法與流程
網(wǎng)址: 一種塑形專用形狀記憶紡織物及制備方法、使用方法與流程 http://m.u1s5d6.cn/newsview1317366.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