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訊(記者 楊蔚然)每年的5月第3周為“全民營養(yǎng)周”,今年營養(yǎng)周的主題是“全谷物,營養(yǎng)+ ,開啟營養(yǎng)健康谷物新時代”。昨日,湖南省疾病預(yù)防控制中心舉行2017年“全民營養(yǎng)周,湖南在行動”活動。
《中國成年居民粗雜糧攝入狀況》調(diào)查顯示,目前我國超過80%的成年居民全谷物攝入不足,導(dǎo)致人體B族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膳食纖維缺失。
“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則?!笔〖部刂行闹魅吾t(yī)師、省營養(yǎng)學(xué)會理事劉富強認為,每天的膳食應(yīng)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建議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食物,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應(yīng)占總能量的50%以上。
劉富強介紹,若量化一日三餐的食物多樣性,其指標為:谷類、薯類、雜豆類的食物品種數(shù),平均每天3種以上,每周5種以上;蔬菜、菌藻和水果類的食物品種數(shù),平均每天4種以上,每周10種以上;魚、蛋、禽肉、畜肉類的食物品種數(shù),平均每天3種以上,每周5種以上;奶、大豆、堅果類的食物品種數(shù),平均每天2種,每周5種以上。
按照一日三餐食物品種數(shù)的分配,早餐至少攝入4~5個品種,午餐攝入5~6個食物品種,晚餐攝入4~5個食物品種,加上零食1~2個品種。按需選購食物、按需備餐,建議回家吃飯,每餐都應(yīng)有米飯、饅頭、面條等主食類食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