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活得健康,需要做好四件事

活得健康,需要做好四件事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4月21日 17:02

活得健康,需要做好四件事

2022-01-04 17:11:37 作者: 321人瀏覽

看了著名心血管專家、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的一段演講,他對人與人之間差異的描述很有趣。

洪教授說:

人和人表面看起來,高矮差不多,胖瘦差不多,長相好像也差不多,但人和人的生命質(zhì)量卻有天壤之別。

比如每個人都會遇到生氣、著急、不痛快的事,但是遇到這些事的時候,張三一生氣就心跳加快、血壓高、臉紅、氣得哆嗦。

李四著急生氣,心跳不快,血壓不高,可是胃疼;

王二一生氣、著急,得了糖尿病……

同樣是生氣著急、遇到壓力,有的人得心臟病、潰瘍病,有的得糖尿病,有的人什么事也沒有。

所以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也就導致健康狀況不同、生活質(zhì)量不同。

蘇洵在《權(quán)書·心術(shù)》中寫到: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

控制情緒,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境界,他不但決定了你處事的能力,更決定了你的健康。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一書中提到,按照生物學的原理,哺乳動物的壽命是他的生長期的5至7倍。

人的生長期以最后一顆牙齒出來的時間來計算,通常是在2025歲之間,因此,人的壽命應(yīng)該在100歲到175歲之間。

根據(jù)國家衛(wèi)健委的數(shù)據(jù),中國人的預(yù)期壽命是77歲,為什么生物學上的最低預(yù)期壽命100歲,會成為大多數(shù)人可望不可即的數(shù)字呢?

洪教授介紹,

要到100歲的壽命,應(yīng)該是60、70沒有病,80也很健康,但是很多人現(xiàn)在40多歲就不健康了,50多歲冠心病高發(fā)。

前段時間,央視新聞報道,我國35歲以下高血壓患者超7000萬。

提前生病,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這跟現(xiàn)代人飲食不規(guī)律、熬夜、缺乏運動密切相關(guān)。

溫州市市中心醫(yī)院曾接診一位27歲的小姑娘,醫(yī)生抽血化驗時,在試管中看到一層油浮在血液上層,血壓也超標許多。

正常血漿是淡黃色透明狀,而她抽出的是奶白色,她的甘油三酯超標了近18倍。

平日里,工作繁忙,女孩的一日三餐,幾乎都是外賣。

麻辣燙、水煮魚等重油重辣是她的最愛,很少吃蔬菜和水果。

長期攝入高糖、高油食物,加上久坐不運動,人體新陳代謝會變慢,體內(nèi)脂肪、葡萄糖沒有及時得到分解,就會囤積到脂肪組織和血液里,引起各種疾病。

和吃飯一樣重要的,還有睡眠。

一項實驗證明,平均睡眠時間較短的人更容易感冒。

平均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的人,得感冒的風險是睡眠時間在8小時以上的人的近3倍。

一旦缺乏睡眠,身體就會失去免疫系統(tǒng)自我修復的好機會。

除此之外,睡眠還與我們身體上大量的生物過程有關(guān),比如說鞏固記憶、恢復荷爾蒙平衡、清除大腦中累積的神經(jīng)毒素等等。

《人體簡史》中說:

選擇生活方式,就是選擇死亡方式。

由于人們衣、食、住、行、娛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為,以及社會、經(jīng)濟、精神、文化各方面不良因素導致軀體或心理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被稱為“生活方式病”。

過去一個多世紀里,它已經(jīng)取代傳染疾病,被稱為“頭號殺手”。

資料顯示,現(xiàn)代人類所患疾病中有45%與生活方式有關(guān),而死亡的因素中有60%與生活方式有關(guān)。

人的健康和壽命問題中,有四大重要決定性因素:

一是父母的遺傳因素;二是外界環(huán)境因素;三是醫(yī)療條件;四是個人生活方式。

洪昭光教授認為,遺傳因素占15%、環(huán)境因素占17%、醫(yī)療條件占8%,剩下的個人生活方式,發(fā)揮了60%的作用。

要抓住健康,前三者的40%,由不得我們,最后的60%一定要緊抓不放。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這本書,就從最現(xiàn)實、最迫切、最直接的健康話題

入手,用簡潔、生動、通俗的科學闡述,濃縮提煉讓你不生病的生活方式,告訴我們?nèi)绾巫プ∵@60%。

早在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名醫(yī)希波克拉底就指出:

“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醫(yī)生,醫(yī)生是幫助本能的。

而中國古老的中醫(yī)智慧,也被視為一套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不能靠高科技、不能靠藥物,洪教授就提出一個理念:

最好的醫(y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心情是寧靜,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手指被劃破了,不久后慢慢愈合;

有些人部分器官被切除了,依然能正常生活,這些靠的都是人體自身的自愈力。

最好的藥物是時間,則是指所有疾病都是越早治療越好。

比如高血壓,平時感覺身體沒有什么異樣,也沒有不良反應(yīng),于是放任不管,結(jié)果血壓越升越高,從輕度發(fā)展為重度,最終帶來不可逆轉(zhuǎn)的損害。

最好的心情是寧靜,強調(diào)的是情緒對健康的影響。

最好的運動是步行,則提倡人們保持一定的運動量。

針對這四個理念,洪教授提出了

健康的四大基石,也就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

”。

聽過一句話:

一個人變老,是從知道自己的五臟六腑具體在哪個位置開始的。

當你健康的時候,通常意識不到身體的存在、更不會關(guān)心肝臟在哪兒、膽囊到底有沒有用;

只有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我們才意識到,要好好關(guān)心身體了。

現(xiàn)代人對疾病的態(tài)度,過多地依賴于科技與醫(yī)學,洪昭光則提出,科技是好,但代價高昂。

最好的健康教育,應(yīng)該是用一些簡單的方法,讓大家學會預(yù)防很多重要的疾病。

比如他提出的“

生活注意三個半分鐘、三個半小時

”。

三個半分鐘是:

醒過來不要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鐘;

坐起來又坐半分鐘;

兩條腿下垂在床沿又等半分鐘。

三個半小時則是:

早上起來運動半小時;

午睡半小時;

晚上步行半小時。

做起來都很簡單,但是能夠很好地保護心臟,減少了很多心肌梗塞、腦中風的風險。

為了讓大家更方便地記住不生病的生活方式的奧秘,洪教授在書中總結(jié)了一首養(yǎng)生詩:

“天天三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相逢莫問留春術(shù),淡泊寧靜比藥好。”

文章來自www.snsnb.com網(wǎng)站

文章來源www.snsnb.com網(wǎng)站 本文由來自生育幫

話題:

相關(guān)知識

活得健康,需要做好四件事
想要健康活得久,睡前只需做對4件事
抑郁癥需要自我調(diào)節(jié) 四件事要多做
每個人都想要長壽,那么需要怎么做呢,建議做好四件事
人體自我保健,你只要做好四件事
健康漂亮要做的這四件事,你知道嗎?
想要頭皮健康做好4件事
女性保持健康,這8件事要做好
憑借“健康科普”實現(xiàn)晉升,醫(yī)護人員需要做對哪四件事?
想要養(yǎng)生養(yǎng)得好 先做好這幾件事

網(wǎng)址: 活得健康,需要做好四件事 http://m.u1s5d6.cn/newsview116648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