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丹萍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健康領域的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目標,體現了國家對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合理期望,為幼兒園和家庭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指明了方向。下面圍繞《指南》健康領域中的教育建議及相關目標,結合幼教實踐中常見的問題談談幼兒園健康領域教育的一些策略。
一、健康教育與幼兒的健康
《指南》在健康領域的教育建議中提出,“提醒幼兒要保持正確的站、坐、走姿勢”“成人和幼兒一起談論自己高興或生氣的事,鼓勵幼兒與人分享自己的情緒”“發(fā)現幼兒不高興時,主動詢問情情,幫助他們化解消極情緒”“讓幼兒保持有規(guī)律的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幫助幼兒了解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引導他們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
多喝白開水,少喝飲料”“提醒幼兒保護五官”“指導幼兒學習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對幼兒的嘗試與努力給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辦代替”“結合活動內容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結合生活實際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幫助幼兒了解周圍環(huán)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險的事”“教給幼兒簡單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幼兒園應定期進行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的逃生演習”。這些建議要求我們對幼兒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既在日常生活中滲透健康指導,又圍繞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需要開展必要的健康教育活動,同時,也為家長指明了對幼兒進行健康指導的具體內容和策略。
健康教育是維護和促進幼兒健康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必要的健康教育可以使幼兒獲得基本的健康知識和技能,提高幼兒自我保健、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并促使幼兒逐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習慣。這不僅對維護幼兒當前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可以使幼兒逐步成為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小主人,并為其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的態(tài)度與行為基礎。
1.提高教師的教育意識,重視在幼兒日常生活中滲透健康指導。健康領域的大部分目標都與幼兒日常生活中的吃、睡、玩、行等方面密切相關。幼兒生活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包含著許多學習與發(fā)展的機會,在此過程中滲透健康方面的指導既自然也十分必要。幼兒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反復學習和實踐,逐漸提高健康意識,習得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并獲得能力上的發(fā)展。
例如,在幼兒進餐、吃午點的過程中滲透營養(yǎng)教育和良好的飲食習慣的培養(yǎng),同時發(fā)展幼兒手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又如,在幼兒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結合具體的運動內容以及幼兒的行為特點和個體特征,隨時滲透運動安全方面的指導。
2.根據幼兒在健康領域學習與發(fā)展的需要以及幼兒的生活需要,開展必要的健康教育活動。圍繞某一個健康主題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如“愛護牙齒”“眼睛的故事”“美味蔬菜”“這些食物一定要少吃”“與媽媽走失后怎么辦”“防火逃生演習”“情緒臉譜”“生氣了怎么辦”等,可以更具體、深入地對全體幼兒進行相關的健康指導。這是幫助幼兒形成健康意識、獲得基本的健康知識和技能以及培養(yǎng)幼兒健康行為與習慣的重要途徑。
因此,幼兒園有必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生活實際以及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專門的健康教育活動。例如,在“愛護牙齒”這一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指導幼兒觀看相關音像資料,讓幼兒知道為什么要愛護牙齒以及刷牙的粗淺道理,并通過討論與交流。
分享愛護牙齒的經驗;教師可以通過對刷牙動作的正確示范,并結合念兒歌、看圖示,引導幼兒進行模擬練習,幫助幼兒學習和練習刷牙的正確方法。在此基礎上。如果能與日常生活有機結合,給幼兒提供在園刷牙的機會,則有助于幼兒掌握刷牙的正確方法。此外,幼兒園還可以向家長傳遞有關愛護幼兒牙齒的信息,鼓勵家長在家里也支持幼兒的健康行為,幫助幼兒養(yǎng)成愛護牙齒的良好行為與習慣。
3.對家長進行必要的教育與健康指導,做好家園共育。家庭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生活方式對幼兒健康意識的形成以及健康知識、行為的獲得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因此,幼兒園有必要對家長進行一定的教育和健康方面的指導。例如,通過設置健康教育專欄,定期面向家長舉辦健康教育講座。提高家長的健康意識和健康認知水平。同時。教師也要關注和支持幼兒在家中的健康實踐,家園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對幼兒的健康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體育活動與幼兒的健康
體育活動是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幼兒健康的積極手段。在《指南》中,雖然沒有集中提出如何開展體育活動,但從相關的教育建議中仍然能看出幼兒體育活動組織方面的基本思想和要求。據此。我們可以將其概括為以下三個要點。
(一)保證幼兒每天至少有1小時的戶外體育活動時間
《指南》在健康領域的教育建議中指出,“保證幼兒的戶外體育活動時間,提高幼兒適應季節(jié)變化的能力”“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不少于兩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季節(jié)交替時要堅持”“氣溫過熱或過冷的季節(jié)或地區(qū)應因地制宜,選擇溫度適當的時間段開展戶外活動,也可根據氣溫的變化和幼兒的個體差異,適當減少活動的時間”。這些建議體現了國家對保證幼兒體育活動時間的基本要求,同時表明了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幼兒的個體差異靈活掌握的基本思想。
保證幼兒每天戶外體育活動的時間是最基本的要求。幼兒只有在不同的天氣條件下進行適當的身體鍛煉。才能逐步提高機體對于外界氣候及其變化的適應能力,這是增強幼兒體質的重要途徑之一。
1.幼兒園園長和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保證幼兒體育活動時間、加強冬季鍛煉的重要價值,并做好對家長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冬季戶外的適當鍛煉,有助于逐步提高幼兒機體的適應能力,我們應充分把握好這個難得的時機。
2.在冬季和夏季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時間外出活動。冬季可以選擇在風較小、較暖和的時間段外出活動,一般以跑、跳活動為主,運動量可以適當大一些;夏季應避開最熱的時間段外出活動,宜選擇在樹陰下進行適當的身體鍛煉,運動量應相對小一些。
(二)幼兒的體育活動應豐富多樣
《指南》在健康領域的教育建議中提出,“經常與幼兒玩拉手轉圈、秋千、轉椅等游戲活動”“鼓勵幼兒進行跑跳、鉆爬、攀登、投擲、拍球等活動。玩跳竹竿、滾鐵環(huán)等傳統(tǒng)體育游戲”“開展豐富多樣、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各種身體活動,如走、跑、跳、攀、爬等”“為幼兒準備多種體育活動材料,鼓勵他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開展活動”。這些建議體現了應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的基本理念。幼兒體育活動興趣的激發(fā)以及身體素質的提高,都是在身體運動的過程中逐漸獲得的。要實現體育活動的價值,增強幼兒的體質,其關鍵就是要盡可能地為幼兒提供身體運動的機會,吸引幼兒參與其中,鼓勵和支持幼兒積極體驗、主動練習,并在此過程中給予幼兒適當的指導和幫助。
1.幼兒的體育活動應豐富多樣,不同形式、內容的體育活動對于幼兒的發(fā)展具有不同的促進作用,應相互結合,互為補充。
2.幼兒園可開展的體育活動豐富多樣。例如,帶領幼兒每天做基本體操。促進幼兒體態(tài)的健康發(fā)育,全面鍛煉幼兒身體;提供豐富多樣的運動器材,鼓勵和支持幼兒自由探索、自主活動;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游戲和體育教學活動,使幼兒在體驗與同伴快樂游戲的同時,獲得身體素質和動作方面的發(fā)展:利用周圍環(huán)境資源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如玩雪、遠足等,以激發(fā)幼兒的運動興趣,鍛煉幼兒的耐力,豐富幼兒的生活;開展豐富多樣的民族民間傳統(tǒng)體育活動,鍛煉幼兒身體,繼承和發(fā)展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弘揚民族精神,如放風箏、踢毽子、踩高蹺、滾鐵環(huán)、抽陀螺、跳繩、跳房子、跳竹竿等。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帶給幼兒的將是豐富的運動體驗、愉悅的感受和身體素質的提高以及富有個性的發(fā)展,這有益于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3.體育活動中應加強對幼兒的安全保護和安全指導。在開展體育活動時一定要全面、認真地做好幼兒的安全保護工作,防患于未然,并根據活動的需要以及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必要的安全指導和教育。
(三)體育活動應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針對性,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指南》在健康領域的教育建議中提出,“利用多種活動發(fā)展身體平衡和協(xié)調能力”“對于拍球、跳繩等技能性活動,不要過于要求數量,更不能機械訓練”“開展豐富多樣、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各種身體活動,鼓勵幼兒堅持下來,不怕累”“激發(fā)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這些建議表明體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與活動的組織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針對性,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體育活動的種類與活動內容很多,但并非所有的運動都適合幼兒。即使是適合的體育活動,在具體安排和組織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發(fā)展狀況以及個體差異,以便通過體育活動切實達到增強幼兒的體質、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的目的。
1.體育活動的開展應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階段應避免進行專門性的力量、耐力練習或活動,負重練習、舉啞鈴、拉拉力器、拔河、掰手腕、長跑等運動均不適合幼兒,有可能會導致幼兒機體的損傷。在開展體育活動時,應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鼓勵他們大膽嘗試,積極探索,主動練習,避免進行被動、機械、枯燥的身體練習,更不能用訓練的方式來進行。同時,應尊重幼兒發(fā)展的個體差異,決不能硬性規(guī)定幼兒活動的數量或距離,更不能進行統(tǒng)一的達標訓練。
2.應處理好體育活動興趣與動作發(fā)展、身體素質提高之間的關系。在組織體育活動時,既要激發(fā)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鼓勵和支持幼兒積極、自主地活動,也要重視對幼兒動作的正確指導以及幼兒身體素質的提高,兩者要兼顧。幼兒對體育活動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但僅激發(fā)幼兒的興趣還不夠,幼兒動作的發(fā)展和身體素質的提高還需要適宜、有效的指導。
3.體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與活動的組織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來選擇和組織體育活動。第一,以幼兒身體素質為導向,有目的地選擇和組織體育活動。例如,為了提高4~5歲幼兒的協(xié)調性和靈敏性,可以提供墊子、小跨欄、低一些的攀爬設備、兒童球、沙包等運動器材,鼓勵或帶領幼兒進行匍匐爬行、助跑跨跳、攀登、自拋自接球、相互拋接球、拍球、擲遠、擲準、跳房子、追逐躲閃跑等游戲活動。第二,將幼兒基本動作的發(fā)展與身體素質的提高結合起來考慮。幼兒基本動作的發(fā)展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兒身體素質的發(fā)展水平,兩者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因此,我們既要重視發(fā)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尤其是要注意對幼兒基本動作的正確指導,也要注意將基本動作的發(fā)展與身體素質的提高結合起來考慮,并將提高幼兒身體素質作為最終的發(fā)展目標。例如,在引導幼兒最初學習單腳連續(xù)向前眺時,身體素質的發(fā)展目標應定在幼兒平衡能力、協(xié)調性以及力量的培養(yǎng)上,在幼兒單腳連續(xù)跳躍的能力有一定提高后,則可以通過鼓勵幼兒堅持往前跳更遠點的距離來逐步提高幼兒的耐力。
三、其他領域的活動與幼兒的健康
《指南》在健康領域的教育建議中提出,“鍛煉幼兒適應生活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經常帶幼兒接觸不同的人際環(huán)境,使幼兒較快適應新的人際關系”“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促進幼兒手的動作靈活協(xié)調”“幼兒園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動區(qū)時,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讓幼兒有更多機會參與制作活動”。這些建議體現了健康領域的活動應與其他領域的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
幼兒是作為一個整體而發(fā)展的,幼兒健康領域的學習與發(fā)展同其他領域的學習與發(fā)展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社會領域。將健康領域的活動與其他領域的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相互滲透,相互整合,有利于幼兒身心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
1.應重視健康領域與其他領域的有機結合,以實現幼兒多方面的學習與發(fā)展目標。例如,在進行營養(yǎng)教育時,引導幼兒認識常見的蔬菜和水果是最基本的教育內容,而對蔬菜和水果的認識與分類等也屬于幼兒科學領域的范疇,因此,可以將健康領域和科學領域有機地結合起來考慮,使幼兒在認識蔬菜和水果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建立起對食物營養(yǎng)與健康之間關系的認識,并逐漸喜歡吃多種蔬菜和水果,從而實現多方面的學習與發(fā)展目標。
2.健康領域與其他領域的結合要自然,并且應是實質性的滲透和整合。例如,幼兒在與同伴友好相處、共同游戲的過程中,在隨著音樂自由地哼唱、表演時,在與成人或同伴一起閱讀圖畫書的過程中,都能很自然地表現出積極、愉快的情緒,這便是實現健康領域中“情緒安定愉快”目標的途徑。因此,教師在開展其他領域活動的過程中,應該牢記幼兒在健康領域中的學習與發(fā)展目標。并隨時加以滲透和整合,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xié)調的發(fā)展。
【作者簡介】賈丹萍,1982年出生,學前教育本科學歷,一直本著以“用心教育、用愛養(yǎng)育”為宗旨,致力幼兒全面發(fā)展,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重視家長與教師共育。通過全體教職工的不斷努力與求索,打造了豐富的文化氛圍,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健康課程特色。
(來源:義烏市學前教育)
以您舉手之勞,普及科學保教。
謝謝您的關注。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公眾號,請長按上面的二維碼添加關注,并請推薦給您的同事同學和朋友們。中國學前教育的發(fā)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普及科學保教的理念與方法。學前云教研將為大家持續(xù)推送實用的教研資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