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習慣是健康的一面鏡子,兒童時期如果沒有好的生活習慣,就可能會影響生長發(fā)育,甚至增加患病風險。所謂地基打牢,才能蓋高樓,兒童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健康的飲食、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對于兒童健康成長有重要意義。那么,趁暑假,各位家長應該如何培養(yǎng)健康生活習慣,為兒童成長助力呢?
怎么判斷孩子長得好不好?
體格指標是反映兒童青少年生長發(fā)育、營養(yǎng)及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我們可以通過以下表格來判斷孩子的生長發(fā)育水平,對于身高、體重稍落后的孩子,要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營養(yǎng)支持;通過計算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即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體重(kg)÷身高2(m2),我們可以評價孩子是否存在超重/肥胖,早期識別營養(yǎng)過剩,盡早進行體重管理,避免誘發(fā)性早熟、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等。
6-18歲男女學齡兒童青少年
分年齡身高篩查生長遲緩界值范圍
(單位:厘米)
6-18歲學齡兒童性別年齡
BMI超重/肥胖判斷標準
(單位:千克/米2)
以下3點要注意!
01
怎么做到健康飲食?
學齡兒童應該遵循“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適量”的原則,吃好一日三餐,每天至少保證12種食物,不暴飲暴食,不節(jié)食,不挑食偏食,少吃高油、高糖、高鹽的食物,養(yǎng)成清淡的飲食習慣。
主食的選擇
主食粗細搭配,適當增加全谷類、薯類攝入,學齡兒童應該保證每餐0.5—1個拳頭主食,每日0.5-1兩薯類。
蛋白質(zhì)的選擇
動物蛋白、植物蛋白合理搭配,學齡兒童應該保證每日1個雞蛋、1-1.5兩禽畜肉類、1-1.5兩魚、1杯液態(tài)奶,每周攝入1兩堅果,2兩大豆,保證充足的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攝入。
蔬果的選擇
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新鮮蔬果互不替代,學齡兒童每日應該攝入3-6兩應季水果,6-10兩蔬菜,優(yōu)先深色蔬果。
飲品的選擇
鼓勵學齡兒童主動飲水,每日保證足夠飲水量。嚴格限制攝入含糖飲料或代糖飲料,炎炎夏日,如果真的想喝點快樂水,可以試試天然蔬果汁,但依然要有所克制,不能大喝特喝。
02
怎么實現(xiàn)運動目標?
學齡兒童每日至少應該保證1個小時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每周至少3次高強度的身體活動,3次抗阻力活動和骨質(zhì)增強型的運動,鼓勵學齡兒童增加戶外運動時間,陽光有助于維生素D合成,促進骨骼健康。但任何運動都應該關注孩子的狀態(tài),避免運動過度。當然也可以通過增加日常身體活動,比如做家務,來增加運動量。
(備注:靜坐時的代謝當量為1MET)
03
怎么保證充足睡眠?
睡眠是兒童身體發(fā)育的關鍵時期,睡眠不足,可能影響兒童身高、體重和骨骼的發(fā)育,學齡兒童學業(yè)壓力較大,更應該合理安排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6-12歲的兒童每日應該保證9—12h睡眠時間,13-18歲的青少年每日應該保證8—10h,父母應該以身作則,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
學齡期兒童可以主動學習營養(yǎng)健康知識,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增加對食物的認識,有意識地培養(yǎng)健康行為信念,做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培養(yǎng)健康生活習慣,為成長加分。
參考資料:
1.《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2022)》
2.《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
3.Gross and relative energy cost of domestic household activitiesin Asian men,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6) 70, 1414–1419.
供稿:營養(yǎng)科 陳可
編輯:陳書翹
初審:李述言
責編:岑婉梅
審發(fā):蔣紅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