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揭示DNA糖苷酶AAG介導核小體堿基切除的結構和機制

揭示DNA糖苷酶AAG介導核小體堿基切除的結構和機制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8日 21:06

DNA糖苷酶與受損DNA堿基的結合標志著堿基切除修復的開始?;诤诵◇w的真核基因組包裝阻礙了DNA的可及性,而DNA糖苷酶如何定位核小體上的底物位點目前尚不清楚。

2023年6月20日,北京大學高寧團隊在Cell Discovery 在線發(fā)表了題為“Structural and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DNA glycosylase AAG-mediated base excision in nucleosom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脫氧肌苷(DI)誘導的核小體結構動力學修飾的分子基礎,并闡明了DNA糖苷酶AAG如何以不同的溶液可及性進入核小體上的受損位點。

該研究報道了在不同幾何位置攜帶DI的核小體的冷凍電子顯微鏡結構,以及它們與DNA糖苷酶AAG復合的結構。無載核小體結構表明,DI的單獨存在會在全局范圍內干擾核小體DNA,導致DNA和組蛋白核心之間的界面普遍減弱,核小體DNA的進出具有更大的靈活性。AAG利用這種核小體的可塑性,通過形成穩(wěn)定的酶-底物復合物,使DNA進一步局部變形??傊?,該研究揭示了受損堿基對核小體穩(wěn)定性的影響,并為理解DNA糖苷酶AAG如何利用核小體的結構動力學參與核小體中的DNA堿基損傷提供了一個機制框架。

另外,2023年4月11日,北京大學高寧及李寧寧共同通訊在Cell 在線發(fā)表題為“Structural basis of membrane skeleton organization in red blood cell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血紅細胞膜骨架組織的結構基礎。該研究報道了天然血影蛋白-肌動蛋白連接復合物(來自豬紅細胞)(一種特化的短F-肌動蛋白,作為膜骨架的中心組織單位)的冷凍電鏡結構。當α-/β-adducin異質四聚體結合到F-肌動蛋白的倒刺端作為一個柔性帽時,tropomodulin(原肌球調節(jié)蛋白)和SH3BGRL2一起在尖端形成一個絕對帽。連接復合物通過dematin中間層的環(huán)狀結構與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在其整個長度上的周期性相互作用而加強。這項工作為理解膜骨架的組裝和動力學提供了一個結構框架,并為其他F-肌動蛋白系統(tǒng)中各種無處不在的F-肌動蛋白結合因子的機制提供了見解(點擊閱讀)。

真核生物堿基切除修復(BER)機制定位并修復染色質中的DNA堿基損傷?;蚪MDNA由于各種外源性損傷劑和自發(fā)分解反應而含有大量的DNA堿基損傷。在人類細胞中,DNA堿基損傷主要通過損傷特異性DNA糖苷酶檢測。DNA糖苷酶識別受損的堿基并催化其切除,留下一個無嘌呤/無嘧啶位點(AP位點),該位點將被AP位點核酸內切酶APE1切割,在DNA上產生缺口。隨后的修復反應涉及AP裂解酶活性、DNA聚合酶活性和DNA連接酶活性。這些反應由XRCC1、DNA聚合酶β和DNA連接酶III在短片段BER亞途徑中執(zhí)行,而長片段BER子途徑需要復制性DNA聚合酶δ/ε-PCNA-RFC機制、瓣狀核酸內切酶1和DNA連接酶I。

烷基腺嘌呤DNA糖苷酶(AAG,3-甲基腺嘌呤-DNA糖苷酶)作為DNA堿基損傷的第一反應者之一,可以識別3-甲基腺嘌呤(3-MA)和7-甲基鳥嘌呤(m7G)、氧化腺嘌呤1、N6-乙烯腺嘌呤(εA)和脫氨基腺嘌呤-次黃嘌呤等烷基嘌呤。在人類中,AAG的表達改變和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性、自發(fā)移碼突變以及包括骨肉瘤、乳腺癌癥和星形細胞腫瘤在內的多種癌癥有關。在小鼠模型中,Aag敲除小鼠易患肝癌和結直腸癌,而Aag過表達小鼠體內過量的Aag活性會導致肝毒性、致死性和其他烷基化誘導的毒性。

核小體中AAG識別DNA堿基損傷的機制(圖源自Cell Discovery )

雖然堿基切除酶對裸DNA雙鏈體作用的結構機制已經很清楚了,但這些蛋白質如何克服核小體施加的障礙來定位和修復核小體中的DNA堿基損傷還不完全清楚。該研究使用冷凍電鏡來解釋BER因子AAG如何進入被引入核小體上不同位置的受損堿基。結果表明,單個DI核苷酸可以誘導核小體結構的全局擾動,而AAG利用改變的核小體動力學,并根據(jù)核小體上受損堿基的幾何位置,采用不同的機制進入底物位點。在更廣泛的背景下,該研究的工作也有助于了解核小體的結構動力學如何與DNA結合蛋白相互作用,以調節(jié)它們在染色單體真核基因組上的作用。

本文由“健康號”用戶上傳、授權發(fā)布,以上內容(含文字、圖片、視頻)不代表健康界立場?!敖】堤枴毕敌畔l(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轉載、侵權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健康界(jkh@hmkx.cn)處理。

相關知識

揭示CSN6介導核苷酸代謝促進結直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化療耐藥
產左旋肉堿的重組菌及其構建方法與應用與流程
科研丨北大腫瘤醫(yī)院(IF:38): 腸道菌群介導的核苷酸合成減弱了直腸癌對新輔助放化療的反應(國人佳作)
科學網(wǎng)—連載:大牛朱健康最新植物DNA甲基化綜述(2)
專家點評Nature子刊|劉興國組揭示線粒體TCA酶入核調控多能性的全新模式
Science:何躍輝團隊揭示全新組蛋白去甲基化酶KGDH活性的調控機制
NR和NMN抗衰老之:煙酰胺核苷(NR):好處,副作用和劑量
基因體檢查全面解析:基因篩查揭示健康奧秘的新方向(揭秘基因在生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4)
核酸的生物合成.ppt
鄭凌艷/段勝仲課題組揭示驅動免疫細胞糖代謝重編程的新調控機制

網(wǎng)址: 揭示DNA糖苷酶AAG介導核小體堿基切除的結構和機制 http://m.u1s5d6.cn/newsview88430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