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記者調(diào)查:飲料含糖量標注不清,奶茶店“幾分糖”無明確標準

記者調(diào)查:飲料含糖量標注不清,奶茶店“幾分糖”無明確標準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8日 10:31

天氣轉(zhuǎn)暖,“狂炫飲料”的放縱讓不少人大呼過癮,但短短幾天后,體重秤上的數(shù)字卻又讓人追悔莫及。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由糖類攝入過量而引發(fā)的健康問題逐漸被重視,“控糖”“減糖”“戒糖”等新概念逐漸流行。但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市面上多數(shù)瓶裝飲料的“甜度成謎”,而奶茶店所售飲料的含糖量更是沒有統(tǒng)一說法,記者在一家店里詢問時,銷售人員干脆用紙杯接了一點糖漿現(xiàn)場展示稱“三分糖,就是一點點”。

【市場探訪】

多數(shù)瓶裝飲料“甜度成謎”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居民每天添加糖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一瓶飲料中,到底含有多少糖?帶著疑問,記者來到超市進行探訪。

記者調(diào)查:飲料含糖量標注不清,奶茶店“幾分糖”無明確標準

在超市貨架上,各式飲料琳瑯滿目。記者隨手拿起一瓶可口可樂,只見瓶身的營養(yǎng)成分表上清楚標明,每100毫升可樂的含糖量為10.6克。這也就意味著,500毫升裝的可口可樂每瓶含糖量為53克,只要喝下一瓶這樣的飲料,就已經(jīng)超過了膳食指南中的建議量上限。為了更加直觀地感受瓶裝飲料的含糖量,記者以一塊重量約4.5克的方糖為標準來進行粗略計算,這瓶可樂的含糖量約等于11.8塊方糖。

隨后,在一瓶450毫升裝的美汁源果粒橙瓶身上,記者看到,按照營養(yǎng)成分表的標示,每100毫升果粒橙的含糖量為9.4克。也就是說,一整瓶果粒橙的含糖量為42.3克,約等于9.4塊方糖。

記者調(diào)查:飲料含糖量標注不清,奶茶店“幾分糖”無明確標準

這兩種飲料是明確標注了含糖量的,但記者注意到,市面上銷售的大部分瓶裝飲料,并未明確標出含糖量這一重要指標。記者查看了康師傅茉莉蜜茶、水溶C100、雀巢咖啡、紅牛等多款備受消費者喜愛的飲料,均未在營養(yǎng)成分表中找到含糖量的標示。

除了普通飲料,一些奶制品也幾乎“甜度成謎”。例如,旺仔牛奶、娃哈哈AD鈣奶飲料、簡愛飲用型酸奶、味全草莓牛奶以及養(yǎng)樂多等多款酸奶和果味牛奶飲品的配料表中,雖然顯示產(chǎn)品中添加了“白砂糖”,但含糖量同樣沒有明確標出。

記者調(diào)查:飲料含糖量標注不清,奶茶店“幾分糖”無明確標準

而且,對于部分飲料來說,似乎味道越甜,含糖量越是“難以說出的秘密”。反之,一些“低糖”“無糖”飲料,大多明確標出了含糖量。例如,統(tǒng)一綠茶推出的“低糖”版飲料,就在營養(yǎng)成分表中標明,每100毫升含糖4克。喜茶推出的低糖濃果茶、元氣森林推出的低糖絲絨草莓乳茶、奈雪的茶推出的低糖檸檬茶,每100毫升的含糖量也均在5克以下。

不過,按照容量來計算,以一瓶450毫升的喜茶低糖濃果茶為例,每100毫升含糖量為4.9克,整瓶的含糖量則達到22.05克。按照膳食指南中“居民每天添加糖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的建議,喝下一瓶低糖飲料,當天的“甜蜜度”也幾近飽和。

【飲品店探訪】

奶茶店里的“X分糖”讓人很迷糊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注意到,與瓶裝飲料相比,市面上備受年輕人青睞的現(xiàn)制現(xiàn)售奶茶、咖啡等飲品,含糖量更是含糊不清。一些商家對“含糖量”的標注方法則是花樣翻新,讓人眼花繚亂,甚至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

登錄樂樂茶外賣平臺頁面后,記者隨意選擇了一款名為“熱大口草莓桃”的飲料,在糖量一欄,標注著“少甜、正常甜、少少甜、少少少甜、不另加甜”等共計5個選項。而在蜜雪冰城外賣平臺頁面,含糖量的標注方式又換了個樣,一款“草莓啵?!憋嬃系奶嵌缺环譃椤罢L恰⑵叻痔?、五分糖”共3檔。貢茶外賣平臺頁面上,含糖量的標注方式也不一樣,一款百香果茶的甜度有“標準糖、多糖、半糖、微糖”等4檔。

“標準糖”到底是幾克?“微糖”的含糖量實際能“微”到何種程度?“不另加甜”代表完全無糖嗎?由于外賣平臺頁面上,無論是哪一種甜度,均沒有明確的量化標準,商家也沒有給出更進一步的解釋,記者干脆到線下店去問個究竟。

記者調(diào)查:飲料含糖量標注不清,奶茶店“幾分糖”無明確標準

在北三環(huán)中路一家名為“滬上阿姨”的飲品店內(nèi),記者詢問一杯飲料的含糖量具體是多少?!疤鸲仁强梢宰约哼x的,三分糖、五分糖、七分糖、全糖。”銷售人員表示,顧客選擇的飲品種類不同,每杯飲料的含糖量也不一樣。記者隨即購買了一杯名為“椰椰抹茶”的飲品。最終,在電腦系統(tǒng)上查詢了半天后,銷售人員表示,這款飲品正常情況下含糖量應該為10克,但具體是一杯含糖10克,還是每100毫升含糖10克卻無法解釋清楚。

在位于白石橋南地鐵站旁的一家茶百道飲品店內(nèi),銷售人員稱:“三分糖就是一點點?!钡耙稽c點”到底是多少?銷售人員為難了:“這可沒法形容。反正三分糖就是微甜?!?/p>

記者反復刨根問底后,銷售人員才無奈地解釋,每杯飲料的比例都是機器預先調(diào)配好的。比如,如果想要選全糖,就在飲料機上選擇“15”。

“15”的單位是什么?克?毫升?對此,銷售人員也有些拿不準,她猶豫了一下表示,機器上顯示“15CC”,“應該不是毫升吧?15毫升,感覺挺多的”。接著,她又用手比畫了一下,想讓記者弄明白“15CC”到底有多少。

為了讓記者有更加直觀的認識,銷售人員索性用紙杯從飲料機中接出一點糖漿后,將粘在杯底的少量糖漿展示給記者:“看,三分糖,就是這么一點點?!?/p>

【他山之石】

上海擬為含糖飲料設(shè)“紅橙綠”標識

有不少關(guān)注健康的網(wǎng)友都曾呼吁,飲料中的含糖量,能不能也像其他營養(yǎng)元素一樣,明確量化標出?

其實,早在2022年12月30日,新加坡就宣布開始實行飲料分級制度,根據(jù)每100毫升飲料中的含糖和飽和脂肪量,將飲料分為A、B、C、D四個等級。從A級到D級,含糖量和飽和脂肪含量逐步增加。除了用不同顏色標識進行區(qū)分之外,飲料的含糖量還要清楚地顯示在標簽上,以便消費者能在購買時更好識別健康飲品。

而在我國,含糖飲料標注健康提示標識的做法,也將有望在上海實施。為了提升居民對含糖飲料過多攝入的健康危害意識,指導居民選擇健康飲品,2023年年底,上海發(fā)布關(guān)于公開征求《含糖飲料健康提示標識的制作樣式及設(shè)置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在征求意見稿中,含糖飲料健康提示標識包括三款,分別為“長期過量攝入添加糖健康提示標識(紅色標識)”“每日添加糖攝入限量提示標識(橙色標識)”“飲料選擇指導提示標識(綠色標識)”。紅色標識建議“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橙色提醒“每日添加糖攝入少于25克”,綠色標識指導市民“看懂營養(yǎng)成分表”,指導消費者優(yōu)化消費選擇,理性選擇飲品。奶茶店、咖啡店、餐廳、含糖飲料自動分配機等也被納入了規(guī)范的范圍內(nèi)。征求意見稿發(fā)出后,含糖飲料健康提示“紅橙綠”系列標識開始在上海150余家含糖飲料的售賣場所進行試用,提醒消費者適當購買含糖飲料。

【提示】

“無糖”不等于“完全不含糖”

其實,“無糖”并不等于“完全不含糖”。根據(jù)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28050-2011《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規(guī)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0.5g/100g(固體)或100mL(液體),即可標注為“無糖食品”。也就是說,無糖是指固體或液體食品含糖量在0.5%以下,而并非完全不含糖。

曾有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部門做過檢測,所謂“不加糖”的奶茶,含糖量也在2.2至7.9克/100毫升之間,并非完全不含糖。

“我買咖啡時特意選擇了不額外加糖,為什么喝起來,感覺還是有點甜?”有消費者表示。對此,記者在采訪時,咖啡店的工作人員解釋,消費者購買的是一款五常米乳拿鐵,米乳是由五常稻米制成,本身口感上就會帶有淡淡的甜味。也有飲品店的銷售人員表示,即使顧客選擇不另外加糖,也并不代表飲料完全“無糖”。比如飲料里添加的一些水果,可能本身就是甜的,或者是經(jīng)過糖腌漬的;而奶茶中添加的芋泥、芋圓、麻薯等材料,在制作的時候,可能已經(jīng)提前加入了糖,這些食材又是精細制作的高淀粉類食品,本身就容易快速升高血糖,所以糖尿病人是否能飲用還要根據(jù)自身情況。

因此,市場監(jiān)管部門和衛(wèi)生部門曾多次提醒,購買食品時不僅要看其是否標注“無糖食品”字樣,還應綜合參考成分表、熱量表等諸多因素。同時,也要看該產(chǎn)品是用何種甜味劑代替了有關(guān)糖類。市面上一些“無糖食品”中雖然沒有添加蔗糖,但添加了木糖醇、山梨醇、麥芽醇糖等替代品,這些替代品雖然能量很低,但過量攝入也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不能盲目過多食用。

記者 張楠

相關(guān)知識

“無糖”真不含糖?我們查看了41款飲料
“無糖飲料”真不含糖嗎?配料表給出答案
天下無糖①“無糖飲料”真不含糖嗎?看看41款飲料配料表給出的答案
搶占無糖市場!含糖飲料管制迎新規(guī)
無糖食品真的健康嗎?標注“0糖”不等于不含糖
無糖飲料不含糖?數(shù)十個配料表給出答案
100個直播間被查,用料不明誤導消費者!飲料“分級”來了
無糖飲料真的不含糖?
多款咖啡含糖量超標?這些飲料也別總喝
“無蔗糖”不等于100%不含糖

網(wǎng)址: 記者調(diào)查:飲料含糖量標注不清,奶茶店“幾分糖”無明確標準 http://m.u1s5d6.cn/newsview872865.html

推薦資訊